當戰爭已悄然開火,而你我卻渾然不知。
近日兩岸局勢越發緊張,因應十月國慶的軍事演練更為嚴謹,眾人都擔心一旦擦槍走火戰事一觸即發,但私底下中國對台灣的「無形戰役」早就展開,過去「買下台灣比打下台灣容易」的說法,也又再一次地掀起討論。
以軍事力量來看,台灣軍事力排名全球138個國家中排名26,也可說是名列前茅,雖說要反攻中國是無望,但隔著台灣海峽加上台灣沿海地形登陸不易,中國要攻下台灣也非易事,加上近期武漢肺炎、非洲豬瘟、蝗蟲肆虐、洪水災情等各式議題箝制,一旦中國掀起戰爭,對內混亂無法安定,對外各國虎視眈眈,在這八國聯軍的120周年,極有可能又發生一次列強瓜分中國的慘劇。
等到中國戰敗後,可以實施各省自治的「邦聯政府」,而非「聯邦政府」,台灣也有機會脫離中國切割中國,無論是中華民國台灣化,或是台灣獨立主權都是極有可能的。
這時,透過中國資金買下台灣掐住咽喉的手法,只會越來越猛烈。 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同公司」爭奪經營權的事情,公司原有經營的「公司派」,與中國違法資金的「市場派」的爭奪經營權之爭。
市場派透過中國商人任國龍的資金往來,至今仍無法交代清楚,過去黃國昌還在立法院時,也曾對此提出質詢,質疑中資操作大同股票案,但中資如果只是為了錢滾錢,這還只是小事,一如所有的外資只是累積資本的做法,但今天市場派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背後與中共政府的連結與關係。
這次市場派一定還會持續出招,特別被推派成為市長派的董事長 - 林文淵,背景更是有趣,透過維基百科可以看到,過去他是陳水扁時期的國營會副主委、中鋼董事長、台苯董事長暨執行長、高雄銀行獨立董事、還是小英政府的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
攤開過去的紀錄,看起來與綠營的關係相當深厚,甚至還能擔任許多重要職務,理論上來說應該也是台派的代表人物,但當我們再進一步去查這個人過去的爭議,會發現都與「中資」脫離不了關係。
例如2018年的新聞標題是「林文淵遭疑 引陸資買台苯股票」。內文更有趣:「「帕米爾思資本香港」日前才被揭露疑是陸資炒股大同案的假外資、真陸資」。林文淵更超越柯文哲,成為綠藍紅的變色龍,這些事情都可能讓台灣陷入危機,這也是為何這麼多人關注的關鍵。
大同公司本身並不值錢,他如何經營我也一點都不在意,但他手上握有關於台灣人民的資訊、國安層級的軍事情報,這件事情就嚴重影響台灣的安全,一旦這些資料透過市場派掌權,成功奪得經營權後,也代表著台灣即將「門戶大開」,在資訊安全上有嚴重的疑慮,未來台灣的一切就都在中國掌控之中。
孫子兵法謀略篇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思是在軍事的作戰中,能夠了解自己又了解敵人,即使經過再多的戰役都不會有危險,今天中國正透過各式各樣的管道,想方設法地得知台灣的機密資訊,為的就是在戰爭中奪得先機。
中國目的很簡單,就是透過滲透台灣,透過台灣的民主體制,來讓台灣成為中國的附屬。 而據媒體朋友給我的消息,市場派的林文淵,即將在周一時招開記者會,做進一步的出招,其中市場派的代表黃國昌也會緊接的附和,這些對台灣的影響,大家真的有看清楚嗎?
黃國昌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人,館長槍擊就第一時間到現場致意,還說要擔任其律師,協助調查案情,先不說他說的這些沒有一件事情是他能夠辦到的,當看到同黨的王婉諭受到攻擊時,怎麼不見他出來說幾句話?看到前黨主席徐永明收賄時,怎麼沒出來擔任辯護律師?
黃國昌在9/24也退出市場派,而這樣風吹兩邊倒的人也都被犧牲了,他已經拿到他要的關注度與名聲,加上現在市場派被看衰,決定抽身,可想而知未來在兩岸議題上,他一樣也是騎牆派,至於那些曾經相信他而購買大同股票的選民,現在基本已經欲哭無淚。
黃國昌的思考邏輯很簡單,不想成為小綠是因為沒有他的舞台,只有能有名有利有刷存在感的地方,才會有他出現的必要,否則你是完全看不到他對此發表意見與做出評論的。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受到攻擊的事件,竟然是我們這些時常被他們稱之為1450的人出來聲援,我真心對這些偽君子感到失望。
台灣要守下來,體制內我們要依靠立法委員對此修法做出防火牆,體制外的我們則要將更多的資訊揭露,讓人民了解其來龍去脈與嚴重性,我們才能防止這一切慘劇的發生。 台灣不想也不會成為下一個香港、西藏、蒙古的,大家撐住!。
「台灣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A: 有點小疑問,關於三大法人買賣權交易口數的變化或契約金額的變化哪個比較重要 我知道是要搭配著一起看﹐另一個問題是契約金額是看絕對值得變化嗎? 那契約金額的正負號是什麼意思,假設-2000 → -1000 這樣是變大還是變小(數學上來說是往0或+靠攏,算是變大吧?) 目前對這部分比較困惑一點...
假外資 意思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nteresting~
總統蔡英文說:內外資課不同稅,是我心中的痛
我們想說 : 小英,這筆錢就收了它!
【案發經過】行政院要稅改,引起最大爭議的是股利所得。政院傾向選擇乙案〝股利合併計稅減除可抵減稅額(抵減比率8.5%,上限8萬元)與單一稅率(26%)分開計稅二擇一制度〞,將交由立法院表決。
好的,我知道你已經暈了,很想按退出鍵。
別怕,下面有翻譯,保證你不用算數學。
改了什麼?
根據目前稅法,持有股票的人,如果公司發了股利,就會加進個人的所得,課「綜合所得稅」。
其中一部分可以依照兩稅合一扣抵,剩下仍需繳稅的那些,還是需要依照你所得的高低,課20%到40%不等的稅,所得越高課得越多,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累進稅率。
(現在最高稅率是45%,即將調降為40%。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裡 http://www.storm.mg/article/267546)
這次行政院傾向的乙案, 如果你的稅率是5%、12%或20%,股利還是交綜合所得稅,還可以扣掉最多八萬元的抵減稅額(把股利X8.5%就是可抵減稅額,上限8萬元),這部分人影響不大。
但倘若你適用稅率30%或40%的人,現在可開心了, 你的股利將來只需單獨課26%,這叫分離課稅,跟你的所得稅分離開來,不用依照累進稅率越課越高。
為什麼這麼做呢?年初開始,某些財經界人士呼籲, 應該解決股利「內外資不同稅」的問題,蔡英文總統甚至曾經表示,內外資不同稅是她心中的痛。
什麼是內外資不同稅呢?因為外資由它自己的政府管轄,它總共賺多少錢、該課什麼稅率,這不是台灣政府能管的事情,台灣政府只有權力針對從台灣賺得的收入課稅,所以台灣政府只能對外資的股利課徵20%。你不能叫微軟或蘋果就所有資產向台灣政府繳稅(雖然我們很想啦),但如果微軟在台灣賺了錢,可以就這筆錢課稅。
一些財經界人士認為,外資是分離課稅20%,內資卻要併入綜所稅,最高到45%,稅率相差超過一倍。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人把錢匯到國外,變身成外資再匯入台灣,成為假外資,是當前稅制最大問題。所以呼籲內資也改成固定26%分離課稅。
唔?做一個假外資只要課20%,所以你的意思是說,課26%就會匯回來了,為什麼不繼續當假外資就好?
事實是什麼?
不匯回來不行了
不是只有台灣政府困擾假外資,全世界的政府都很困擾。2010年美國實施的肥咖條款FATCA,就是清查美國公司在海外帳戶藏的錢,把錢都抓回來繳稅。中國政府在今年初跟進,也開始清查600萬人民幣以上的非居民帳戶,從2018年開始要課稅了。
眼看2018就要到了,藏在香港或大陸的台商帳戶急著跑走。問題是,自從美國肥咖條款刮出來白花花的肥油後,各國政府都覺得這個太好,紛紛簽署了金融資訊自動交換制度,有100個國家將加入CRS,假外資也跑不到其他國家去,只好回台灣哭哭。
誰受的影響最大?
台灣社會的財富狀況跟國際相仿,越富裕的族群,薪資收入越低,資本所得越高,換句話說,他們不是靠上班賺錢,是靠錢滾錢。
根據財政部2014年的統計,台灣社會最有錢的0.01%族群的收入來源,資本利得佔比高達92%,股利所得又佔富人資本所得的大宗,意即股利是社會上極富人群的重要收入來源。
這次稅改後,這批人本來要繳40%的股利稅,將調降為26%。
除了極富人群以外,實務上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因為全球大查稅,不得不回到台灣的假外資,尤其以台美雙重國籍者、方便將公司設在境外的極富人群。這次的減稅主要減在他們身上。
你可以說他們受到的影響最大,但是反過來看,受薪階級的影響可能更大。根據財政部資料,台灣薪資所得占綜所稅總額72%,股利只佔15%,明明國內受薪階級一直才是繳稅主力,政府卻推出政策,繼續調降富人的股利賦稅比重,好像怪怪的吧。
為了縮小內外資差距,卻創造了「薪資所得」與「股利所得」最高14%的稅差(40%所得稅 vs 26%股利所得),這可能意味著辛苦上班的你無論賺再多錢都要繳40%稅,而隔壁David父母贈與他一堆股票,卻只要繳26%(David是誰啊)。
台股成為外資殖民地?
這段期間證券公會理事長簡鴻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都曾主張調降股利所得稅,財訊集團社長謝金河帶頭鼓吹「內外資不同稅」問題不解決,台股將成為外資的「殖民地」。
首先,外資的稅負不只是20%,回到母國也要繳稅,而且在全球大查稅的背景下,免稅天堂的假外資將越來越難生存,這種內外資不公平的情況將逐漸消失,所有外資還是要歸戶到母國繳稅。事實上台灣的假外資也是不得不回到台灣。
就算外資的確比內資有優勢,這也牽涉到兩個價值之間的選擇,是內外資不公平比較嚴重,還是因為減稅,對低所得者形成更重的相對稅賦比較嚴重?
根據財政資訊中心2014年綜所稅的申報統計,台灣607萬戶綜所稅申報戶數當中,適用45%稅率的戶數為12083戶, 平均每戶應納稅額4023萬元,其中,股利所得部分佔了2962 萬元,如果不考慮「股東可扣抵減稅額」,直接將上述股利所得, 改以30%的稅率計算(還沒用更激進26%計算),台灣目前適用45%富人稅納稅人,所得稅將目前的1491萬元,降到1047萬元,減稅金額高達444萬元。即使將「股東可扣抵減稅額」納入考慮,富人在這次稅改,平均減稅金額至少都在150萬元以上。
最後,股利所得課稅40%會造成富豪不買股票、股市不振嗎?實務上是不會的,因為擁有大批股票的極富人群,大部分股票是對家族企業的持股,屬於長期持有,跟小散戶完全是不同性質,他們的持股權數早已經無法到市場上隨便買賣了。
而且擁有大批股票的極富人群,目前在實務上多半是通過繼承,取得這些股票,並不是拿來買賣交易衝鋒市場用,並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因此賣股票。
根據以上理由,我們認為這次股利課稅的修法有必要更謹慎。有些錢,該拿的就不必心痛了。
假外資 意思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總統蔡英文說:內外資課不同稅,是我心中的痛
我們想說 : 小英,這筆錢就收了它!
【案發經過】行政院要稅改,引起最大爭議的是股利所得。政院傾向選擇乙案〝股利合併計稅減除可抵減稅額(抵減比率8.5%,上限8萬元)與單一稅率(26%)分開計稅二擇一制度〞,將交由立法院表決。
好的,我知道你已經暈了,很想按退出鍵。
別怕,下面有翻譯,保證你不用算數學。
改了什麼?
根據目前稅法,持有股票的人,如果公司發了股利,就會加進個人的所得,課「綜合所得稅」。
其中一部分可以依照兩稅合一扣抵,剩下仍需繳稅的那些,還是需要依照你所得的高低,課20%到40%不等的稅,所得越高課得越多,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累進稅率。
(現在最高稅率是45%,即將調降為40%。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裡 http://www.storm.mg/article/267546)
這次行政院傾向的乙案, 如果你的稅率是5%、12%或20%,股利還是交綜合所得稅,還可以扣掉最多八萬元的抵減稅額(把股利X8.5%就是可抵減稅額,上限8萬元),這部分人影響不大。
但倘若你適用稅率30%或40%的人,現在可開心了, 你的股利將來只需單獨課26%,這叫分離課稅,跟你的所得稅分離開來,不用依照累進稅率越課越高。
為什麼這麼做呢?年初開始,某些財經界人士呼籲, 應該解決股利「內外資不同稅」的問題,蔡英文總統甚至曾經表示,內外資不同稅是她心中的痛。
什麼是內外資不同稅呢?因為外資由它自己的政府管轄,它總共賺多少錢、該課什麼稅率,這不是台灣政府能管的事情,台灣政府只有權力針對從台灣賺得的收入課稅,所以台灣政府只能對外資的股利課徵20%。你不能叫微軟或蘋果就所有資產向台灣政府繳稅(雖然我們很想啦),但如果微軟在台灣賺了錢,可以就這筆錢課稅。
一些財經界人士認為,外資是分離課稅20%,內資卻要併入綜所稅,最高到45%,稅率相差超過一倍。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人把錢匯到國外,變身成外資再匯入台灣,成為假外資,是當前稅制最大問題。所以呼籲內資也改成固定26%分離課稅。
唔?做一個假外資只要課20%,所以你的意思是說,課26%就會匯回來了,為什麼不繼續當假外資就好?
事實是什麼?
不匯回來不行了
不是只有台灣政府困擾假外資,全世界的政府都很困擾。2010年美國實施的肥咖條款FATCA,就是清查美國公司在海外帳戶藏的錢,把錢都抓回來繳稅。中國政府在今年初跟進,也開始清查600萬人民幣以上的非居民帳戶,從2018年開始要課稅了。
眼看2018就要到了,藏在香港或大陸的台商帳戶急著跑走。問題是,自從美國肥咖條款刮出來白花花的肥油後,各國政府都覺得這個太好,紛紛簽署了金融資訊自動交換制度,有100個國家將加入CRS,假外資也跑不到其他國家去,只好回台灣哭哭。
誰受的影響最大?
台灣社會的財富狀況跟國際相仿,越富裕的族群,薪資收入越低,資本所得越高,換句話說,他們不是靠上班賺錢,是靠錢滾錢。
根據財政部2014年的統計,台灣社會最有錢的0.01%族群的收入來源,資本利得佔比高達92%,股利所得又佔富人資本所得的大宗,意即股利是社會上極富人群的重要收入來源。
這次稅改後,這批人本來要繳40%的股利稅,將調降為26%。
除了極富人群以外,實務上影響最大的,還是那些因為全球大查稅,不得不回到台灣的假外資,尤其以台美雙重國籍者、方便將公司設在境外的極富人群。這次的減稅主要減在他們身上。
你可以說他們受到的影響最大,但是反過來看,受薪階級的影響可能更大。根據財政部資料,台灣薪資所得占綜所稅總額72%,股利只佔15%,明明國內受薪階級一直才是繳稅主力,政府卻推出政策,繼續調降富人的股利賦稅比重,好像怪怪的吧。
為了縮小內外資差距,卻創造了「薪資所得」與「股利所得」最高14%的稅差(40%所得稅 vs 26%股利所得),這可能意味著辛苦上班的你無論賺再多錢都要繳40%稅,而隔壁David父母贈與他一堆股票,卻只要繳26%(David是誰啊)。
台股成為外資殖民地?
這段期間證券公會理事長簡鴻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都曾主張調降股利所得稅,財訊集團社長謝金河帶頭鼓吹「內外資不同稅」問題不解決,台股將成為外資的「殖民地」。
首先,外資的稅負不只是20%,回到母國也要繳稅,而且在全球大查稅的背景下,免稅天堂的假外資將越來越難生存,這種內外資不公平的情況將逐漸消失,所有外資還是要歸戶到母國繳稅。事實上台灣的假外資也是不得不回到台灣。
就算外資的確比內資有優勢,這也牽涉到兩個價值之間的選擇,是內外資不公平比較嚴重,還是因為減稅,對低所得者形成更重的相對稅賦比較嚴重?
根據財政資訊中心2014年綜所稅的申報統計,台灣607萬戶綜所稅申報戶數當中,適用45%稅率的戶數為12083戶, 平均每戶應納稅額4023萬元,其中,股利所得部分佔了2962 萬元,如果不考慮「股東可扣抵減稅額」,直接將上述股利所得, 改以30%的稅率計算(還沒用更激進26%計算),台灣目前適用45%富人稅納稅人,所得稅將目前的1491萬元,降到1047萬元,減稅金額高達444萬元。即使將「股東可扣抵減稅額」納入考慮,富人在這次稅改,平均減稅金額至少都在150萬元以上。
最後,股利所得課稅40%會造成富豪不買股票、股市不振嗎?實務上是不會的,因為擁有大批股票的極富人群,大部分股票是對家族企業的持股,屬於長期持有,跟小散戶完全是不同性質,他們的持股權數早已經無法到市場上隨便買賣了。
而且擁有大批股票的極富人群,目前在實務上多半是通過繼承,取得這些股票,並不是拿來買賣交易衝鋒市場用,並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因此賣股票。
根據以上理由,我們認為這次股利課稅的修法有必要更謹慎。有些錢,該拿的就不必心痛了。
假外資 意思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Q&A:
有點小疑問,關於三大法人買賣權交易口數的變化或契約金額的變化哪個比較重要
我知道是要搭配著一起看﹐另一個問題是契約金額是看絕對值得變化嗎?
那契約金額的正負號是什麼意思,假設-2000 → -1000 這樣是變大還是變小(數學上來說是往0或+靠攏,算是變大吧?)
目前對這部分比較困惑一點
那今天壓力支撐表的支撐,依舊是散戶?有支撐效果嗎?
想請問凱文自營sp跑到更價外的心態是不是因為怕原本建倉的位置會變價內,所以要再建更價外的地方才能妥收權利金?跟外資bp一樣是看空行情的 這有點疑惑還請凱文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請問波動率和支撐壓力表的區間變大有何不同?兩者各代表什麼?
我是新學員 請問影片幾點會po出來呢
您好,請問有賣方被貫穿的應對策略嗎?影片太多了,有點找不到,可以貼影片連結嗎?
大大,我問一下選擇權的價格要像股票乘上1000倍嗎?還是不用?
請問週選和月選,他們是一起統計的嗎?謝謝
雖然我都去期交所官網看結算,今天學到周小台看結算的方法算是突破新觀念
如何可以成為鐵粉呢?
請問OP大還會開課嗎?
-------------------------------------------------------------------------------
接下來的規劃
學習寫程式,我也想開看盤直播
重整舊影片,去蕪存菁,增加圖片與影像說明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iadfj5ve6Q/hqdefault.jpg)
假外資 意思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一集讓老王告訴你 如何跟緊投信不輕易被甩轎?量價關係要看嗎?什麼是低基期?最後老王來一段RAP了!(片尾有彩蛋喔)
老王親自回答,各位粉絲朋友的疑難雜症
只要你敢問,我就敢答!
那如果大家想問問題,再麻煩幫我們在下方留言~
Timecode:
00:28 1.蘆洲陽明,"低基期股"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比較白話的解釋的方式~?感恩老王,讚嘆蘆洲陽明!
01:51 2.佛心的老王節目,現在每周五晚上都不看電影了,期待看老王的盤勢分析!真心感謝!也請教老王關於投信買的股票,假設一個股週三盤中有破十日線後,收盤有守,當日發現投信賣超,周四收黑K但還在十日線之上但還是賣超(兼外資賣超), 周五開盤先破十日線拉低,我隨即賣出,結果收盤大漲5%。因為持有該股也數日想說有獲利先出,但錯失後面漲一段。想請問如果投信賣超數日雖還在十日均線之上,還是應保留股票嗎?想請老王若有機會可以教學量價關係,以及投信連續買超個股若不斷測試十日均線,盤後又發現賣超,該如何看未來趨勢?感謝老王!
02:22 3.想問蘆洲王陽明,在型態學中常看到的都是用均線跟投信來分析K線位置要不要續抱跟脫手,這樣是不用考量成交量的意思嗎?謝謝
05:03 4.老王您好,請問如何順勢抱單而不會被短期的震盪給甩轎?想從日內交易者提升到小波段交易,也謝謝您一直傳遞正確的交易觀念給粉絲們!
06:26 5.蘆洲王陽明下次可以來一段RAP嗎?五日均線~短線飛天!~前低跌破~先跑為先~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Ahbflc-v3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