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課程是我和江健勇老師一起舉辦超過十年以上的課程。
在中國被不少人盜版,甚至寫上心得的學員講義,竟然有人在中國的淘寶上販賣,在我們跟淘寶申請盜版之後,盜版者還公然罵我們:「我賣自己複印本到講義,都犯法嗎?」
權謀課程最有趣的地方是:
有一些人會偷偷上課,不想其他人知道他上過這個課程。
也有的人會帶自己的孩子來上課。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下:
權謀,顧名思義賣的是「教手段的課程」,
權謀,賣的是權謀手段,
我們從來就沒有喊出「改變人生」的口號,
但是,卻有不少的學員説權謀課程改變了他的一生,
是不是真的「改變他一生」,
我們是沒有辦法證明,
他將來還會繼續怎樣的變化,
我們是不知道的。
不過,我們唯一看到他們開的車和做的生意越來越大。
接下來,
我就是要告訴大家,
其中有一位將生意從馬來西亞拓展到中國的學員故事。
有一次,我和江老師去廣州,
就有一位學員請了我和江老師吃一餐很豪華的大餐。
這位學員很年輕時,就從馬來西亞北部開車過來吉隆坡報名上課。
他報名上權謀課程時還很年輕。
他曾經開玩笑説,上完課程後他開始「狂」了起來,
從馬來西亞做生意,一直冲冲冲,冲出東南亞,直到立足廣州。
在他即將突破,即將再突破中上階層的階段,他在上海跟我見面時就說:
他不會讓人知道他上過權謀課程,
他不想其他人知道他上過這麼厲害的課程。
意思是他是偷偷上權謀課程,
安安靜靜上權謀課程 ,
不想讓人知道他的手段的源頭出處。
他說:
第一天,第一個早上,第一個階段:
權謀課程說的五大性格修煉,
讓他在帶領與商界交涉,
是完全顛覆和改變了他本來到作風。
另一個影響他很深的就是格局思想。
對於格局思想,
這個觀點,近乎是大多數的學員都有提過,
這個思想讓他們無往不利,
一下子從對談、交涉,馬上看透看穿,
他自己要把控的是什麼,
然後針對雙方的互動,
開始製造對自己有利的格局。
我們在中國開創事業的學員說,
在這裡做生意滿街都是靠假大空出來吼的人,
權謀的格局思想,權謀的看人性的部分,
都讓他們看穿這些假大空的人之陷阱。
據此,格局思想,
就變成我們權謀課程其中一項很辣的招數。
用銷售來說,你有再好的產品當你主動去見顧客,
一旦你主動拜訪顧客,主控權遊起了變化,
主控權是會落在顧客手中,
顧客很自然就會比較、審核你的價值。
可是,你不主動去做拜訪,又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存在。
譬如你設計好許多話術,
按照市場教授的手法講解你的產品之步驟,
最後常常都會遇到顧客問你:
請問,你的產品跟ABC有什麼分別呢?
碰到這種狀況,大多數人可能會做以下幾個動作:
(1)詳細解釋解答,以一問一答做聆聽出顧客的需求,在伺機解疑答惑。
(2)羅列出你的產品都價值、附加價值、市場差異化、售後服務等等。
(3)比較你產品的優勢、強項、全面行功能等等。
如果你試過上述三項,現實是會告訴你:
你價值會跌得很慘!
再不然就是,我考慮考慮⋯⋯
除此,這三項無論你怎樣回答,
你將發現顧客會不斷針對你的回答挑出更多的新問題。
這不是顧客不想要,
也不是顧客清醒的要刁難你,
是顧客自然的人性反應,
所以,你越講越不容易取得顧客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八字真言,
你只需謹守這八個字的步驟,
就會看到人性本來就犯賤的行為,
而人性犯賤的行為也會被誘發出來。
你是要讓「顧客的下意識」反過來向你做證明,
而不是你去跟顧問做證明和等著顧客審核你。
在視頻裡面,我就有分享了我們的中國學員,
他去上海美國強生公司應徵時,面試官問:
「你對上海哪一個區比較熟嗎?」
因為他們要聘請的是走上海的業務員,
我們這位學員馬上回答:「不熟。」
八字真言的關鍵口訣,是有黃金幾秒的時間,
所以,你不能回答了「不熟」就停下來,
你回答了「不熟」之後,就必須馬上出招的。
這位學員一出招後, 竟然令到這位主考官(他日後的上司)啞口無言,
然後需要轉頭過去詢問他上司的意見。
三天之後,我們的學員被通知他得到聘請了。
此後,強生這位主管(面試官),
常常以我們這位學員作為他的典範,
用他作為他的引例,從面試到他日後所做的銷售,都以他為模範!
因為我們開的不是激勵課程,也不是成功學課程,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上權謀課程你會不會改變你的人生?
在我們的課程裡面,我們衹能告訴你,
權謀課程教會你看穿人性的手段,駕馭人類機械性的反應,
從勾魂奪心洗腦的手段,還有格局思想,
是可以改變你做生意的策略和手段,
甚至改變你看人看事的角度。
想要參加課程的,請看評論留言區。
想要看視頻的,可以點擊以下這個鏈接:
https://youtu.be/02rKPIFJ5TQ
假大空出處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疫情持續越久,觀眾的行為改變將越劇烈」
——John Stankey(AT&T營運長)
─────────────────────
本週試辦把每日讀報變成週記簿的一週大事欄位。華爾街日報說這波疫情用一把刀把世界切成兩個世界:一個是還沒有數位化的產業,和已經數位化的世界。以下是數位分隔線以上跟以下的世界過去一週忙碌的事:
開門還是不開門這是個難題
 ̄ ̄ ̄ ̄ ̄ ̄ ̄ ̄ ̄ ̄ ̄ ̄
在沒有發生COVID-19疫情的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過去一週原本應該是《No Time To Die 007:生死交戰》打破《Bad Boys For Life 絕地戰警3》和《Mulan 花木蘭》的紀錄成為今年最賣座電影的時刻。
實際上發生的是上個週末全美只剩下佛羅里達州一家放映新片的汽車電影院回報票房。所以任何電影在這家汽車電影院賣出的票房就等於該片的全美票房。
VOD市場上,直接跳過電影院的NBCUniversal電影《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連續兩週穩坐冠軍。有趣的發展是NBCUniversal嚐到甜頭後,似乎鐵了心全力發展VOD事業,不想再被Apple和Amazon抽成。該集團旗下原本經營電影售票業務(顯然現在沒有任何票可以賣)的Fandango票務系統本週傳出併購了原本屬於Walmart集團的VOD平台Vudu。
有趣的是這則新聞充滿了上個世紀末DVD大爆炸的遺跡,因為Amazon和Walmart這兩家零售業巨頭都是當時DVD最大的通路,賣DVD致富後兩家公司先後覬覦VOD市場走上這條好萊塢不歸路。好萊塢則在電影院通路面臨末日之際,才想起來是不是應該要有自己的數位通路。
如今電影院也開始像DVD一樣騎著馬迎向夕陽。
在美國總統Donald Trump誘發保守派集結抗爭之下,美國喬治亞州搶先各州宣佈明天(4.27)進入第一階段經濟重啟,允許電影院開門營業。這個冒進的重啟政策並沒有真的重燃電影業/電影院業的希望之火: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表示沒有新片上映的狀況下,電影院業主並不必然配合政策開門。中國萬達集團所擁有的全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系統AMC也發表聲明表示除非有發行商決定推出大片吸引觀眾走出家門,全美AMC電影院才有可能開門營業。
天能到底能不能
 ̄ ̄ ̄ ̄ ̄ ̄ ̄
於是所有的電影老闆都把頭轉向Christopher Nolan。
身為守衛電影院體驗的聖杯騎士,Nolan目前仍鐵了心要在7月17日上映他那部造價高達2億美元的新片《Tenet 天能》的計畫。也就是說我們大概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把自己和這個世界整理好,迎接Warner的這部暑假大片。
好萊塢票房分析師對於《天能》的上映計畫反應兩極:有分析師認為預算2億的該片需要在電影院累積4億美元票房才能回本,而且這還不包含可能要5千萬美元的行銷預算,因此認為就算Warner真的要讓《天能》上戲院,也絕對不是7月17日。
另外一名票房分析師則認為Warner應該有把握總票房落在4.5億~5億票房,而且如果到時候其他片廠還不敢上氾反而讓該片在欠缺競爭對手的狀況下得以停留在電影院更長時間,最後票房甚至有機會超過《Dunkirk 敦克爾克》的5.27億或是《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的6.78億。
在此同時,《天能》的發行商Warner卻已經開始調整他們對於未來電影產業的預期。WarnerMedia的母公司AT&T營運長John Stankey說他們正在重新評估過去的電影院發行模式。這波疫情停留的越久,消費者的行為改變會越激烈,因為他們越會習慣在Netflix、Amazon和Disney +上看電影,未來好萊塢也越來越難把他們拉回電影院。分析師認為那些有機會賣到10億美元的大片或許不可能直接上串流,但未來任何比這個規模小的電影都很可能跳過電影院、直接上串流。
這段訪談刊出不到24小時,AT&T突然傳出執行長即將卸任,受訪的John Stankey馬上要接任執行長。也就是說他在訪問中的發言即可能就代表了Warner未來的政策方向。
萬達是一個謎
 ̄ ̄ ̄ ̄ ̄ ̄
中國萬達集團本週的每一則新聞都充滿了問號。
先是美國媒體盛傳AMC電影院已經連房租都繳不出來,即將申請破產保護,萬達隨即表示純屬謠言。
緊接著這幾天發佈的萬達電影2019年年報顯示去年5月整併萬達影視後,利潤大幅下滑,同時傳出第一季虧損5.5~6.5億人民幣,並準備裁員20~30%。
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隨後表示裁員消息不屬實。
在此同時,萬達電影還發佈了非公開募資43.5億人民幣的計畫,其中有高達30.45億會用於新建電影院。萬達樂觀地預估中國電影院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而且疫情過後將會淘汰一定數量的小品牌,使具領先地位的萬達電影院有機會加速擴張。本文認為即便不考慮疫情過後觀眾是否能脫離網路影音的習慣回到電影院,原本中國電影市場就已經成長放緩,平均每一個銀幕的利潤也在下滑,萬達的不尋常樂觀,似乎有幾分當時共享單車ofo或是連鎖咖啡瑞幸的味道。
最後一個謎是萬達創辦人、曾經的中國首富王健林已經超過100天沒有露面。
數位分隔線以上的世界
 ̄ ̄ ̄ ̄ ̄ ̄ ̄ ̄ ̄ ̄
以下則是數位分隔線以上的那個忙碌的網路內容產業:
所有人都在快馬加鞭地把握機會在亂世中衝出重圍。疫情Netflix第一季暴增1580萬訂戶,是Netflix原本預期的兩倍之多。來勢洶洶的是WarnerMedia的新串流服務終於要來了,走高單價路線的HBO Max月租費確定是14.99美元,將於5月27日開張營業。預計內容包含《Friends六人行》、《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Rick and Morty瑞克與莫蒂》和HBO 原有的各種重量級節目。
本週另外一個重量級的網路事件就發生在虛擬世界中:
去年美國DJ Marshmello在線上遊戲《Fortnite 要塞英雄》中舉辦的虛擬音樂會吸引超過千萬玩家同時上線之後,今年該遊戲邀來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在遊戲中舉行演唱會。今年的活動形式不僅做到了實體演唱會也可以做的形式(比如為不同時間上線的觀眾連唱好幾場),還玩了實體演場會做不到的形式——玩家從演唱會搭台期間就可以參與,還可以在搭建中的舞台和大型充氣裝置藝術旁邊廝殺。上週演唱會開始以來已經吸引超過一千多萬玩家參與。
這個線上音樂會模式也展現了虛擬世界贏過現場表演的其中一個壓倒性優勢——幾乎無上限的人數。金氏世界紀錄演唱會參與人數最高紀錄是420萬。《要塞英雄》因此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音樂表演場館。
除了虛擬表演場館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塞英雄》其實和我們過去這一兩個月玩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一樣,是一種沈浸式社交體驗平台。科技媒體TechCrunch這兩天刊出的報導中認為《要塞英雄》不只是遊戲,還是一個聊天室,一個聚會場所,一個新世代行動裝置消費者的共通語言。因此他們大膽在報導中建議自己的母公司Verizon 應該和Microsoft一樣押寶線上遊戲的虛擬世界,迅速收購《要塞英雄》的遊戲公司。Verizon不像競爭對手AT&T(擁有WarnerMedia)那樣在娛樂產業踩這麼深,只擁有偏重新聞內容的Yahoo,更別提與媒體巨人Disney競爭。而《要塞英雄》就像是Microsoft的《Minecraft 當個創世神》一樣,只是玩家的年齡更成熟、更有經濟能力,這個充滿潛力的新業務正好可以彌補Verizon的媒體拼圖。
|新聞出處|
4/19~4/25一週大事:
Box Office: ‘No Time To Die’ Would Have Just Topped ‘Bad Boys 3’ And ‘Mulan’(https://bit.ly/2XTuTvs)
Christopher Nolan Will Have ‘Tenet’ Ready to Open July 17 — Unless Theaters Are Closed (https://bit.ly/34ZfWcV)
Box Office Experts Split on ‘Tenet,’ Christopher Nolan’s Upcoming Film (https://bit.ly/3azvrcH)
Movie Theater Owners Respond To Calls For Reopenings (https://bit.ly/2Ky9Arr)
NBCUniversal’s Fandango to Buy Vudu From Walmart (https://bit.ly/2VnzDb5)
Coronavirus Fallout May Redefine the Types of Movies That Play in Theaters (https://bit.ly/3ePefDm)
WarnerMedia Sets HBO Max Launch Date & Opening Slate (https://bit.ly/2S1FQHU)
中國首富變「負翁」 萬達王健林傳負債逾1.7兆台幣(https://bit.ly/2zrtlPb)
Travis Scott’s first Fortnite concert was surreal and spectacular (https://bit.ly/2yFO5m9)
Verizon should make an Epic acquisition(https://tcrn.ch/2VSZJls)
假大空出處 在 財經狙擊手 - 股市阿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聯準會宣布不設限的QE是什麼?與一般民眾有關嗎?
前天美國宣佈QE,很多人其實聽不懂什麼是QE
我昨天晚上在追夢玩家訂閱更新了QE帶來的不同
當中也提到,對於股市會是很大一個正向的影響
剛PO完我記得是晚上八點多,
後來夜盤就一路狂飆,
快這麼一天,其實阿水我都覺得自己慢了
但阿水不是小氣呀...是有些資訊先分享給內部
但外部阿水不會不講,只是會慢一些。
投資其實就是這樣,有些資訊知道的早,對自己會更好,
就像美國QE這件事,
很多人會不知道怎麼看,甚至不了解什麼叫QE
對我們又會有什麼影響?
QE中文叫量化寬鬆
但如果我從這四個字去解釋,大家就會開始打哈欠了
阿水我直接破題吧
講這個之前我們要講到經濟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公式,
美國經濟學家、費雪在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提出下列公式
MV=PT
貨幣總量 * 貨幣年流通速度 = 物價水平 * 商品交易總額
其實這四個項次決定了很大部份的經濟政策
我們就這樣想吧,這次疫情發生,很多商店沒有開門
或者很多人被隔離,生病,沒去工作
沒開門的商家發不出薪水,於是員工放無薪假
放無薪假就不敢去消費,也因此更多商家因此賺不到錢
這,2008年後期就是出現這種情況 惡性循環
現在就已經開始類似這樣的情況
當 貨幣年流通速度 降低 (你我他都不敢消費、或沒錢消費)
為了避免陷入大家都不消費惡性循環
政府要怎麼辦?
其實就公式而言,當貨幣年流通速度降低,那就是調整同一側的參數
什麼參數?貨幣總量囉。
於是有很多方法或類似政策可以執行
例如發現金?
但發現金你怕大家存起來呀,這樣就沒有增加貨幣流通速度
發消費券?
發消費券可以增加大家消費,但是消費終究屬於終端市場,
對於企業本質的供應鍊如果發生問題了
例如因為疫情,我的上游沒辦法供貨給我,我得發薪水
政府發消費券給我我總不能拿來當薪水發吧?
而且發消費券有一個最大問題,那就是政府得要舉債
錢可以憑空增加(對政府而言是可以憑空增加的)
但帶來的壞處各有不同
消費券只能舉債發行,而且增加的印制成本、通路成本、
甚至是錯誤率都有可能造成額外支出
於是乎,美國用了一招大殺招:就叫量化寬鬆
講到這裡,要先提一下
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疑問:水哥,那叫銀行多讓大家無息貸款就好啦。
對啦,如果阿水姓辜那我就叫我伯父免去大家下個月信用卡卡費
大家說好不好~~~~
以上當然是玩笑話:
資本市場中的銀行可不是國家開的
所以你不能一個政策去"要求"銀行開放大量的貸款
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
銀行寬鬆的貸款給民眾或企業,都有可能造成呆帳增加
(借完錢企業還是倒了)
那麼一但這把火燒到銀行,那就會出現銀行收不回呆帳
大家的存款就不一定會有保障(因為沒現金可以支付給你)
甚至會出現擠兌這種最糟情況
嚴重之下,國家的貨幣就會大量貶值
(因為有錢人趕緊把錢換成外幣)
甚至有可能造成金融體系崩塌
引來國際禿鷹,例如某位"羅賴把"(很喜歡"鎖螺斯")
就很喜歡去狙擊這樣的國家,當年泰國就吃過類似的虧
那怎辦呢?
量化寬鬆QE,其實就是在剛剛的做法裡面
變成先增加銀行的保障,
也就是政府先"憑空印鈔票"
極高的金額去購買銀行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就想成銀行把自己的擁有的土地、不動產(也可能是民眾抵押給銀行的)
去包裝成信託債券,然後再賣出去,這樣銀行就有"現金"了
而美國政府正是要大量的去購買這些債券
(有沒有覺得很耳熟、當年2008年的大空頭也是房貸而起
實際情況更複雜,但也正是民眾繳不出房貸
引發一連串信用保障的產品掛掉,於是金融銀行本身也就垮了)
但也因為現在有政府出手,QE就是印鈔票嘛
聯準會:你說這些銀行不動產證券有多少?
銀行:你有2500億美金可以買嗎?
聯準會:好,你等我,我印鈔機先熱機一下。
有沒有覺得這對話聽起來就很舒服?
要是阿水我自己也能........
扯遠了
這樣銀行的保障也就多,於是也就能提供更多貸款給民眾還有企業
而且這次美聯儲甚至使出幾個大家比較少提到的殺手鐧
剛剛提到的都是美國自己去購買國債、或者是增加銀行的本錢
但這次甚至除了QE以外,還透過新的法案
讓聯準會跟美國財證部可以直接去購買公司債
也就是說,錢可以直接去援助需要錢的美國企業
而不需要透過銀行。
這一系列的作法,就是要產生一個作用
來,再看一次上面的公式:
MV=PT
貨幣總量 * 貨幣年流通速度 = 物價水平 * 商品交易總額
當企業有錢了,能度過難關,就能發薪水,
當消費者有信貸了,就能去消費,購買力就能上升
當大家錢容易借,而且還錢的時間久、利率低
(利率也跟長期債券會掛勾,也因為美國大量購買國債,
收益會降低一些,利率也會跟著降低)
說了這麼多你一定會覺得
我又不借錢,關我什麼事呢?
注意看上面的公式
當貨幣總量被憑空造出了,
貨幣年流通速度也因為QE政策會恢復
但是等式還是不等呀,因為左邊的值變大了
右邊呢?
商品的交易總額也會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一定不會有左邊來的大
所以這時候什麼就會被迫產生變化?
對,物價水平
物價水平就會上升,物價水平上升有一個專有名詞呀:通貨膨脹
也就是說,你手上的1000塊,面額還是1000塊
但是因為一個便當從85漲到100
一杯手搖飲料從35漲到55
汽車從一台65萬漲到70萬 (因為零組件也變貴了)
...
一連串的通貨膨脹,就會導致你手上的錢,購買力下降了
一般民眾將會是受傷最嚴重的,
為什麼?因為企業借錢可以去買生產材料,可以一次性購買更多原材料
於是產品的成本能下降,或者能蓋廠,一次生產更大量的商品
成本也容易下降,
但民眾領的是薪水,也就是說,
你原本是37000塊可以買435個便當
現在只能買到370個了
錢,他變薄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家裡的婆婆媽媽一定很有感觸
十幾年前,帶一張500塊出去,能買完全家大小的2~3天菜錢
現在,1000塊出去一下子就買完了。
錢變薄是一種緩慢但是現實的問題。
有錢人呢?有錢人可以把資產轉移到比較不受通膨影響的
例如不動產、貴重金屬
所以阿水拉里拉雜講這麼多
幫各位總結幾個重點:
1. 美金是全世界的標準貨幣,因此美國QE影響的不會是美國而已
而是會全世界得跟著印鈔票,都會產上以上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這項政策真的完全執行下去,
全球通膨會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
但不用太過緊張,不要因為這樣就去囤很多泡麵衛生紙
然後說:水哥說這些東西之後會漲價
麻煩不要相害,囤有限期的物資抗通膨是最傻的作法。
等會請看第四點。
2. QE 帶來的就是通膨、所以你現在知道了,
你該買的不是LV包、不是把錢存起來,更不是泡麵
而是存在比較抗通膨的產品裡。
3. 黃金在一個月前跟現在會是不同的,一個月前我會看衰黃金
一個月後的現在,黃金會有機會成為抗通膨的一種選擇
4. 政府為了穩定物價,一定會有其他配套政策去引流這些多出來的錢
不會讓物價無限制上升,所以各位在接下來半年
一定要緊盯台灣以及美國甚至其它國家地區的財金政策
這當中都會隱含一些企業利多。
(有可能是不動產、有可能是企業股票、也有可能是......??)
從中都能挖到很多寶。
當然,最後還是要講:
政策是政策,執行的效果跟會不會有什麼程咬金跑出來
造成我剛剛說的東西效果不如預期,這誰也不知道,
阿水也不是經濟系的,只是就我自己的理解
去簡易解釋一下,以期望大部份看了阿水文章的人
至少知道,這些看似離我們很遠的東西
其實都影響著你我的生活
但我們不需要過度無用的焦慮,而是去理解他,知道他
並相對應的去做一些準備即可。
以上,分享給各位股市阿水的讀者
歡迎轉載,本文為本人所寫,享有著作權,請註明出處即可。
假大空出處 在 假大空的職業劇們,麻煩按這個標準拍勞動人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陳柏霖#郭雪芙#李大仁#影視#國產劇#張士豪#正義的算法劇情真實,節奏歡快,國產律政劇有希望了? ... <看更多>
假大空出處 在 Factcheck Lab 事實查核實驗室- 【 ❄️文章無根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沒有證據】網傳「白化病棕熊被誤當北極熊」,所用影像來自不同出處. factchecklab.org ... 蝗國日常,假大空。 2 yrs Report. Loading... Try Aga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