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To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大家對MV的讚賞 多謝大家對<時間的初衷>的喜愛 初衷版本送給大家 ※※※※※※※※※※※※※※※※※※※※※※※ 我們倆仿佛像來自外太空中同一個星球 來到地球,散落了好一段時間 這一秒,我們碰面了 各自也經歷了許多 心動的時刻很多 心碎的時刻也很多 不遲,不早 我們這一秒遇上了 ※※...
偏義複詞是什麼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贈書】【好書分享: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溝通的方法》】
「有限遊戲有邊界和輸家,但『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
無邊界,不對立,能讓雙方的關係持續發展下去。」
試問,假設主管怒氣沖沖,揪著領子質問:「你這企畫書寫這麼久了,怎麼還沒弄好!?」身為一位孤苦無依的社畜,你該做出以下何種回應?(單選題)
(A)一巴掌拍開主管的手,傲慢整理衣領回:「我這件襯衫是亞曼尼的,要價十幾萬,你這個中年危機地中海賠得起嗎!?」
(B)摀住耳朵唱我聽不到我聽不到啦啦啦~催眠自己進入有獨角獸和棉花糖雲朵的幻想世界。
(C)一言不合立刻辭職,加入連千毅與鄧佳華的直播頻道,不怕主管找碴,因為你家就是黑道。
(D)腦中跑過臨死前的走馬燈,猛然想起《溝通的方法》第35頁,以回應情緒→確認事實→明確行動之「反向敘述三步驟」安撫主管,覺察問句後的隱藏訊息,準確判斷主管期待的答覆,順利脫險,繼續混水摸魚一萬年到下次死期來臨。
答案當然是C啦!不要徒勞無功轉鉛筆了!考試猜題選C的正確概率最高好嗎?何況做直播賣假貨多好賺,一秒鐘幾千萬上下耶~(如果明天沒看到我,可能是被道上兄弟灌水泥沉到海裡惹)
咳咳咳好的(爬上岸)~無論你喜不喜歡、擅不擅長與他人建立關係,「溝通」是社會人不得不面臨的課題。在工作中,我們得想辦法遊說主管幫忙加薪、主持一場盡量讓同事保持清醒的會議;在生活中,光想知道男/女朋友晚餐要吃什麼?就得學會讀心術通靈以至於觀落陰,買錯便當馬上見到花田對岸的阿祖勸你回頭是岸(好不容易醒來卻發現快被送進焚化爐了)(喂喂)。
也許你會怨嘆父母師長從未教過溝通技巧,便殘忍地把我們推進社會這個大染缸...拜託!你覺得他們知道「溝通」兩個字怎麼寫嗎?許多人連講人話都做不到OK?不然愛在心裡口難開、詞不達意、嘴笨這些話哪來的?
而本書《溝通的方法》拋給全天下木訥寡言、不擅言詞的人一道救命索。作者本身是位社會歷練豐富、閱歷廣泛的創業家,她沒有顯赫背景和亮眼學歷,從最低層一步一腳印幹起,與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游刃有餘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是那種「連結」)。
具有「發展性」的關係必須建立在真實信任上,才能成為有益人脈。故作者秉棄舌燦蓮花的油膩話術,以心理學、人類學、認知科學為基礎,融合個人實戰經驗,建構出一部條理分明、鉅細靡遺的系統化「溝通指南」。
依據三萬多人的工作經驗談,書中提供上百個實際案例和具體可行溝通建議,並拆解了十八個應對複雜狀況的溝通場景,讀者可任意拾取單一方案或綜合運用多種回覆模板,適當應對職場與日常中的難題。
比如首章提到,溝通的先決在於「傾聽」,「傾聽」並非聽過就算,需要「結構化傾聽」,辨別對方陳述的是「客觀事實」或「主觀情緒」?才能回應符合期望的答案。
例如女朋友說:「老闆『總是』讓我加班。」
嗶嗶嗶注意了!這題是陷阱題也是送命題!書中提醒:「總是、老是、每次、經常、永遠」等類似詞語在於宣洩情緒,是「情緒路標詞」。對話中一出現「情緒路標詞」,代表對方在抱怨、發洩負面感情,所以不要義正嚴詞提供具體建議,要先安撫他的心情,後續對話才有開啟的可能,也能提高生還機率!!
又如,為了讓溝通新手易於識別、判斷溝通對象的風格,因人制宜,採取不同溝通方法。書中將人類大致分為老虎(控制型)、孔雀(表現型)、貓頭鷹(謹慎型)、無尾熊(溫和型)和馬來貘花豆型(並沒有最後一種)。
老虎型偏好直切主題,別囉囉嗦嗦;孔雀型熱愛肯定讚美,而老虎孔雀型的複合型人呢?請送他去木柵動物園...呃不對!是令其在自我表現之際,也獲得掌控感。亦即,明明是你決定的方案,卻讓他覺得是自己下了一個很棒的決策,事情便能順利通過可喜可賀!
以個人遇過的主管為例,私以為好大喜功的孔雀型上司最容易處理,但「高帽子人人愛戴」這招拿到慢熟、研究型的貓頭鷹型上司就完全不管用,甚至會碰一鼻子灰,只好不戴高帽改戴綠帽(不對!!)。
究因貓頭鷹型人格有一套自己的處世規矩,不隨便誇人,亦不輕易接受誇讚,除了主動、適時地提供大量資訊和工作流程,讓他有足夠的正面證據相信你,下放權力之外,讚美的突破口需如書中所言的技巧之一:「尋找對方與其所在群體之差異性。」
例如我虛偽讚美貓頭鷹嘿美(咦)上司你太厲害~太強惹~他只會白眼一翻要我廢話少說嗚嗚嗚;但換個角度,改讚許嘿美行事嚴謹,乍看嚴格其實處事公平,嘿美便露出淡淡的得意微笑顆顆顆抓到要點還不是暗爽在心(被巴頭)~
人家韓團BLACKPINK是人間香奈兒和人間YSL,《溝通的方法》則協助你化身對話界的福爾摩斯(氣勢好像有點弱)。作者將浮動於人際間,捉摸不定的微表情、讀空氣、潛規則等抽象內容一一形象化、具體化、公式化,並仔細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內容飽滿紮實,無冗詞贅句,每句都寫在要點上。讀了這本優秀的工具書,彷彿拿到人生的攻略秘笈,只要對話能持續進行,『溝通』便是一場無限遊戲,暫停、快轉、通關皆操之在口/我(快輸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AB」)(透露年紀)~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溝通的方法》,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想用溝通技巧解決什麼難題?例如:
「《溝通的方法》:在談判上攻無不克、無往不利,說服郭台銘把存款全匯到我的帳戶!!(嗶嗶嗶快叫警察)」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0/2(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3(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溝通的方法 #脫不花 #天下文化 #得到APP聯合創始人與CEO #溝通技巧 #職場工作 #人際關係
📖博客來:https://bit.ly/3B1ZGY5
📖誠品:https://bit.ly/2Y5pUKS
📖天下文化:https://bit.ly/3ukd8E8
📖momo:https://bit.ly/2XX8JuF
偏義複詞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旅行從來不會一樣
習慣周末出門騎車,不會當天回來,在路上的感覺讓我心情愉快、滿足。騎摩托車的速度感是不是像在飛?會用問號是因為我不會飛,所以只是猜想。可能你問,開車不是更快更像在飛嗎?我猜開車可能像坐在飛機裡吧?騎車的時候全身被氣流經過、被太陽曬、被雨淋,應該比較鳥像在飛。
昨天從嘉義到佳里,就讓導航帶我,如果路線能選擇,我就會選偏離主幹道的路,或是沒騎過的路,為了經過風景,至少經過,若有緣份看見那更好。到佳里喝杯咖啡暫歇,時間還早,不急著回台南,有個念頭從這裡往西到海邊是哪?原來是七股,也不是太陌生,不過那段鹽田海堤也是沒去過,就去看看夕陽。
周末幾天的平靜確實是周間工作的充電,途中有些片刻太過安逸,讓我認真思考人生,不過只是浪費時間的迴圈,但這種浪費也不錯。也會讓我想起年輕時的長途旅行,現在會用年輕這個詞了,不過也只是10幾年前,那幾次超過一個月的旅行,那些在感覺裡的觸感,並不需要用力地的去回想,很簡單就感受到了,那些擔心時、完全放鬆時肌肉的鬆緊狀態還是很熟悉。隔了10幾年想這些,狀態不一樣了,想法也不一樣了,我現在不會像個小孩子,說要以旅行為信仰了,人只要順心舒服地活著就夠了,當然旅行還是很棒的選項。也不太想問以後還會不會有那麼長的旅行,離開原地好久好久的時間,忘記常規,只要專心一致的去觸碰陌生。
現在的我一樣是自由的呢,只是有更想做的事,所以沒做那樣的選擇。以後如果再出發了,想必又會有另一番感想,到時在回看以前寫的書,一定會笑出來的吧,笑以前的菜逼八的自己好中二。
騎車吹風,看見喜歡的景物迴轉停下來拍照,還是也許我一輩子都這麼中二,什麼都不懂,永遠不會長成那複雜的樣子?一直是個幼稚中年、老年。哈哈。
-
bangkok sakthi 延遲旅行感網路商店
https://famishop.fami.life/id/bangkoksakthi
偏義複詞是什麼 在 To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感謝大家對MV的讚賞
多謝大家對<時間的初衷>的喜愛
初衷版本送給大家
※※※※※※※※※※※※※※※※※※※※※※※
我們倆仿佛像來自外太空中同一個星球
來到地球,散落了好一段時間
這一秒,我們碰面了
各自也經歷了許多
心動的時刻很多
心碎的時刻也很多
不遲,不早
我們這一秒遇上了
※※※※※※※※※※※※※※※※※※※※※※※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g7pwjC
JOOX: https://bit.ly/2JrCoFr
KKBOX: https://bit.ly/3mLt4uj
MOOV: https://bit.ly/3lBAHSI
MUSIC ONE: https://bit.ly/3on7U61
SPOTIFY: https://spoti.fi/36HVTlP
YOUTUBE MUSIC:
※※※※※※※※※※※※※※※※※※※※※※※
演唱:周國賢/ToNick
作曲:周國賢/恆仔@ToNick
作詞:鄭敏
編曲:周國賢/ ToNick/Goro Wong
監製:Goro Wong
我 往時那稜角 怎麼也削掉了
被 普遍倒模複製 同化了
只相信人類 是渺小
可笑天賦已開竅 竟覺沒意義了
霎眼亦長大了
分秒生存掙扎 彷似給誰掌摑
發光的我竟怕黑 哪有晉級資格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誰錯失多少春與秋
(委曲了生命太久)
想愛的 是時候仍沒然後 旁人都早已領悟透
(痛失的缺口)
任歲月流走 誰尚要 再靜候 呆等到最後有沒有內疚
(時間是對手)
而我想一秒一秒守 還記得初衷不放手
(忠於我一念去走)
當每刻 盡情就全沒遺漏 無謂得苦衷的藉口
(想~~~ 將多少所有)
若拼命無休 當有日回首 可確實發現我亦能夠
(苦~守~至少我不會甘於悔疚)
奮勇地鬥
我 每樣決定裡 可否當作玩世
像 千塊骨牌堆砌 誰設計
交叉每條路 調個位
足以改變了一切 假設代價極貴
哪算什麼浪費
一秒可成天國 一秒可成醜惡
瞬間可變的太多 要信我的感覺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誰錯失多少春與秋
(給屈折雙翼太久)
想愛的 是時候仍沒然後 旁人都早已領悟透
(怕高飛遠走)
任歲月流走 誰尚要 再靜候 呆等到最後有沒有內疚
(何以未仰首)
而我想一秒一秒守 還記得初衷不放手
(堅守我一念去走)
當每刻 盡情就全沒遺漏 無謂得苦衷的藉口
(想~~~ 將多少所有)
若拼命無休 當有日回首
(苦~守~)
仍慶幸有命中這惡鬥
縱 挫敗撲空
跌到 困惑迷宮
即使逼到我 太重傷 偏卻也未痛
何時終 見証 革命成功
背對 既定時空
扭轉分秒際遇我掌握去前進
誰會望通
唯有處身最黑暗中 尋遍青空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時間的初衷總要守
這秒針 尚存在無限年後 其實早緊握於我手
就鬥命長久 當有日回首
可發現結局確實能夠
(抱緊每一瞬間都已夠)
以我獨有
一秒能創出宇宙
※※※※※※※※※※※※※※※※※※※※※※※
Programming: 周國賢/ToNick/Goro Wong
Guitar: Goro Wong/Siugwai@ToNick
Bass: Ryan@ToNick
Drums: 晨曦@ToNick
Strings arrangement: Goro Wong
Violin and Viola: Maria Grigoryeva
Cello: Lyudmila Kadyrbaeva
Mixing Engineer: Edward Chiu
Recording and Mixing Studio: 117A Studio
※※※※※※※※※※※※※※※※※※※※※※※
ToNick FB : https://www.facebook.com/tonickrock
ToNick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onick_official
ToNick Youtube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Hangjai
Hangjai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iusinhang
Hangj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gjai
Ryan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chan_0401
Siugw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iugwai
Senhe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yipsenhei
Endy FB: https://www.facebook.com/endykohola
End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oholaendy/
Endy Youtube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cdSkRz26gbWIZCaGSSqjw
偏義複詞是什麼 在 To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倆仿佛像來自外太空中同一個星球
來到地球,散落了好一段時間
這一秒,我們碰面了
各自也經歷了許多
心動的時刻很多
心碎的時刻也很多
不遲,不早
我們這一秒遇上了
※※※※※※※※※※※※※※※※※※※※※※※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g7pwjC
JOOX: https://bit.ly/2JrCoFr
KKBOX: https://bit.ly/3mLt4uj
MOOV: https://bit.ly/3lBAHSI
MUSIC ONE: https://bit.ly/3on7U61
SPOTIFY: https://spoti.fi/36HVTlP
YOUTUBE MUSIC:
※※※※※※※※※※※※※※※※※※※※※※※
作曲:周國賢/恆仔@ToNick
作詞:鄭敏
編曲:周國賢/ ToNick/Goro Wong
監製:Goro Wong
我 往時那稜角 怎麼也削掉了
被 普遍倒模複製 同化了
只相信人類 是渺小
可笑天賦已開竅 竟覺沒意義了
霎眼亦長大了
分秒生存掙扎 彷似給誰掌摑
發光的我竟怕黑 哪有晉級資格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誰錯失多少春與秋
(委曲了生命太久)
想愛的 是時候仍沒然後 旁人都早已領悟透
(痛失的缺口)
任歲月流走 誰尚要 再靜候 呆等到最後有沒有內疚
(時間是對手)
而我想一秒一秒守 還記得初衷不放手
(忠於我一念去走)
當每刻 盡情就全沒遺漏 無謂得苦衷的藉口
(想~~~ 將多少所有)
若拼命無休 當有日回首 可確實發現我亦能夠
(苦~守~至少我不會甘於悔疚)
奮勇地鬥
我 每樣決定裡 可否當作玩世
像 千塊骨牌堆砌 誰設計
交叉每條路 調個位
足以改變了一切 假設代價極貴
哪算什麼浪費
一秒可成天國 一秒可成醜惡
瞬間可變的太多 要信我的感覺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誰錯失多少春與秋
(給屈折雙翼太久)
想愛的 是時候仍沒然後 旁人都早已領悟透
(怕高飛遠走)
任歲月流走 誰尚要 再靜候 呆等到最後有沒有內疚
(何以未仰首)
而我想一秒一秒守 還記得初衷不放手
(堅守我一念去走)
當每刻 盡情就全沒遺漏 無謂得苦衷的藉口
(想~~~ 將多少所有)
若拼命無休 當有日回首
(苦~守~)
仍慶幸有命中這惡鬥
縱 挫敗撲空
跌到 困惑迷宮
即使逼到我 太重傷 偏卻也未痛
何時終 見証 革命成功
背對 既定時空
扭轉分秒際遇我掌握去前進
誰會望通
唯有處身最黑暗中 尋遍青空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時間的初衷總要守
這秒針 尚存在無限年後 其實早緊握於我手
就鬥命長久 當有日回首
可發現結局確實能夠
(抱緊每一瞬間都已夠)
以我獨有
一秒能創出宇宙
※※※※※※※※※※※※※※※※※※※※※※※
Programming: 周國賢/ToNick/Goro Wong
Guitar: Goro Wong/Siugwai@ToNick
Bass: Ryan@ToNick
Drums: 晨曦@ToNick
Strings arrangement: Goro Wong
Violin and Viola: Maria Grigoryeva
Cello: Lyudmila Kadyrbaeva
Mixing Engineer: Edward Chiu
Recording and Mixing Studio: 117A Studio
※※※※※※※※※※※※※※※※※※※※※※※
ToNick FB : https://www.facebook.com/tonickrock
ToNick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onick_official
ToNick Youtube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Hangjai
Hangjai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iusinhang
Hangj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gjai
Ryan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chan_0401
Siugw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iugwai
Senhe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yipsenhei
Endy FB: https://www.facebook.com/endykohola
End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oholaendy/
Endy Youtube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cdSkRz26gbWIZCaGSSqjw
偏義複詞是什麼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OVID-19疫情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許多國家的內憂外患。這次我們就要來聊一聊這個美國這個世界獨強已長達三十多年的國家,在這次疫情不但折損了人命,國力大傷,還有心理創傷,連川普常掛在嘴巴上講的「美國例外」的信仰都大受打擊。
美國例外主義的英文是American exceptionalism,這是一種意識形態,這個詞從十九世紀到現在,定義已經多次改變。但在現在這個時候呢,它的意思是,美國不是只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有最自由的國家,而且因為它特殊的歷史背景,其他國家還不可能複製它的經驗。所以是例外。
而這個美國例外主義不只在說美國很棒,也有點在偷偷的說其他國家比較差這樣。你們想學也學不到,這個主義比較像是在說美國精神啦,因為美國有這些其他國家沒有的美國精神,既然是「精神」, 就未必能一言以蔽之, 但是, 這個國家很特別,很強大, 這一部分應該不難體會。
而這個美國例外主義差不多就是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開始出現的。那個時候本來歐洲自己打的要死要活的,結果美國一參戰就直接逆轉勝,然後又緊接著是跟共產蘇聯的冷戰。大家就開始覺得,啊美國就是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就是歐洲跟整個世界的民主自由的保護者。確實也是沒錯,不管是當時的共產主義,或是最近幾年的恐怖主義,國際上都是美國在主導這些對抗。而且美國不只是覺得自己在意識型態上是領袖地位,經濟跟科技、醫療也是有很多由美國主導的例子。
但美國絕對不是完美,其實從2011年左右開始,這個認同美國例外主義的比例有下降啦。不過主要就是年輕人,或是比較偏向民主黨這種進步派的人,開始覺得嗯,好像其他國家也是有作的比美國好,值得美國學習的地方。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這一派。
可是最近幾年這個美國例外主義,就是因為一個人又流行了起來,、這個人就是川普。川普不停的鼓吹這種想法,所以有一批美國人以前不特別認為, 但聽川普一再大聲鼓吹, 這些人現在也開始覺得美國好棒棒、最優秀,這個美國例外主義在川普上台之後,又變成顯學了,許多人覺得美國就是獨一無二的superman。說實在的,你愛怎麼想怎麼想,就好像你要覺得自己多麼迷人,也不犯法。很不幸的,這一次 COVID-19 的疫情直接戳破這個泡泡,讓很多相信這個主義的人價值觀都被挑戰,現在覺得很崩潰。
本來這些人都覺得美國這麼強,科技進步醫療優質,結果現在很可能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感染人數又多死亡率又高。你知道美國重視的是各州地方自治嘛,他們還很引以為傲的說中央聯邦政府就是只管美金跟軍隊,其他的都給州政府自己處理。結果這次疫情幾乎每個地方的反應都不夠快,中央也沒有跳下來統籌管理各種防疫資源。結果就是各個州跟中央都在搶醫療資源,搶到翻臉。
之前甚至還有新聞說,南加州下訂單的呼吸器在交貨之前被聯邦政府截走。還有麻州的醫院怕資源被徵收,特別開兩台完全不像運醫療用品的貨櫃連結車去取貨,兩台還分別走不同路線回來,避免車上的東西同時被聯邦政府搶走。
而且這種事情在美國歷史上真的是很少見,以前美國也是經歷過很多大風大浪,比如說911事件或是珍珠港這種震驚全球的大事。但是以往這些事件都是讓美國人更加團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反而越來越分裂。美國本來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制度,現在反而對事情沒有幫助。
而且美國例外主義就是在跟別人比較嘛,結果這次疫情裡面很多比較優秀的國家,都是在防疫上用了更偏向中央集權的政策。這就讓美國人受不了啦,血淋淋的看清楚自己國家其實沒有比較優秀。這樣就算了,自己國家的領導人相較之下也是反應遲鈍,還一直發表一些很反智又瘋狂的說法,什麼直接注射消毒水來殺菌,整個就是很羞恥阿。
這次要長大的,還不是只有美國人,歐洲人也在經歷一次震撼教育。這次COVID-19應該是近幾十年來,美國第一次沒有出來領導全球的防疫之戰,不像之前的伊波拉病毒,那時的歐巴馬政府真的是出錢又出力。不過更準確地說, 應該是這一波疫情完全沒有任何單一國家來領導抵抗病毒,結果亂成這個樣子。歐洲以前總覺得川普帶領的美國,只是沒有意願要罩小弟, 並不是沒有能力,這次就深刻體會,美國不但沒意願,可能是真的沒能力。
看完了美國的例外主義,這一次的疫情是不是讓中國例外主義準備上場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