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無內在權威:該回到哪裡?》
開始書寫人類圖的自省與反思以來,慢慢認識了許多不同設計的投射者,這是當初意想不到的收獲。
許多朋友驚訝我怎麼一寫就是這麼多字,明明看起來不是個多話的人。因為,這是自我療癒的一部份,近似獨白的長文,使我破繭重生。
所以,我總是特別感激願意花時間把私密獨白看完、還不忘表達感謝與感動的臉友,我們可能不在所謂的社群同溫層,大部份的你們,也比我年輕很多,謝謝你們的傾聽,這是身為投射者,最夢寐以求的事。
雖然人類圖設計,並無優劣之分,那只是我們每一個人出廠印記所在,尋求合適的驅動,就會作用得剛剛好。
但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直覺權威,蠻慘的,必須花很多時間練習與感受身體的狀態,也常有誤判情勢的危險,一秒有多短,只有直覺權威的人瞭解。因為一秒的閃失,有時承受的是仿若一生的苦楚。
而當我接觸到越來越多無內在權威的投射者,我才發現,他們的疑惑和徬徨更多,「起碼你還有內在權威可回,我們這種,是要回去哪邊?」有人自嘲地說。
用書上的知識來回答,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隔靴搔癢之感,「要回到環境之中感受,如果是對的環境,自然會有對的人事聯結;或者,在你感覺對的環境,邀請你信任的朋友,聊聊你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和觀點,也聽聽別人怎麼說,在互動交流中,會慢慢激盪出最好的回應策略。」
有個無內在權威的朋友,聽了我的解釋,盡量很客氣、卻難掩一頭霧水的神情:「所以,到底要怎麼開始呢?還有,甚麼是對的環境?這好抽象啊!」
這一週,剛好是攜家帶眷花東跑透透的暑期倒數衝刺,我很喜歡旅行,隔絕了朝九晚五的日常,景物的刺激,往往帶給我電光火石的頓悟。於是,我把這一題帶到旅途中來,思考更具體的instruction。
旅行的第二天,我們來到池上,眼前是綠油油的農家樂景象,雖然來往的觀光電動自行車絡繹不絕,整個村落依舊浸潤在沉緩的氛圍裡,豔陽下隨風閃動的青秧,不時散發出蜜糖的氣息。
坐在副駕,我覺得自己快要睡著了,全身陷在軟綿綿熱呼呼的蜜糖漿糊裡,四肢像吃了感冒藥一樣懶得動彈,天塌下來也無所謂,老子現在就是要睡的那種超凡入聖、渾然忘我。
在真的跌入夢鄉之前,我突然明白了,這就是環境給予我的信息。如同我很依賴的、那些好不容易在城市裡找到的私密角落一樣,讓我真正的放鬆。在我的人生字典裡,放鬆、還有放棄,這些對別人來講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我從來很難。
機會來了,所以要把握;有人站到我身邊,所以也要趕快和他站到一起。擔心錯過、害怕落單,打從心底認為,多等一秒,無論是工作機會或情感選擇都會失去。
望著秧苗剛剛及腰的青田,頭頂就是亮晃晃的藍天,雲朵在近處結成不可思議的形狀,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念頭,從我心底升起:如果,那原本就不是自己要上的車次呢?
如果,屬於我們的車次,是午夜特快,那又何必硬趕白天的莒光號?每一次匆忙上車,我都氣喘吁吁,覺得自己累壞了。等到發現想要去的地方,這班車居然沒有停靠,一切已經太晚了,最後只好在陌生的中途下車,卻又找不到往回的車次,每每自嘲地安慰自己,這樣的旅程,無心插柳,也不錯。我的前半生,一直重複這種脫軌的歷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回到台北,洗好所有的髒衣服,料理完日常三餐,我想著要把這個體悟寫出來當,當成旅行的手信,送給所有聽我說話的朋友。為什麼書上會說,無內在權威投射者,最忌莽撞下決定呢?因為你們如此特別,沒有相對應的內在權威、連結身體的直觀反應,來幫助你們作決定。
可是,你們有的,是我們每天都生活其中、卻很難勘透其深意的「空間與環境」。當我們說,回到內在權威的時候;你們是要回歸或擁抱「周遭」的線索來抽絲剝繭。這只是作用機轉的差異,而不是代表「比較辛苦」、甚至是「比較遜」。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其實感覺不到甚麼。我工作或生活的環境,it’s ok啦過得去,沒有特別喜歡、但也不會特別討厭。
收到,瞭解,記得你現在的中立的感覺。試著多去接觸其他的環境看看,我相信,你總會對一個地方,產生特別極端的感受,只要走進那個場域,你會覺得平靜,又或者是只要經過某個門口,你會不由自主緊繃…這都是環境所帶給你的線索,我們有時之所以麻木,是因為中了典型的投射者陷阱,「不快一點、就會來不及。」
這是所有傳統的教育、都會教導我們的信條,要制敵機先,主動才能致勝。對我們而言,關鍵卻是,不要著急,特別是需要作決定的時候,我的5/1啟蒙師,她是個生產者,但她從學齡時期就灌輸我們一個觀念,「寧可不做決定,也好過做出錯誤的決定。」只可惜我到年過四十才聽懂這個道理。
親愛的無內在權威者,我知道,生活中充滿了需要你們決定的關頭,有時,實在不可能看似溫吞地等上許久。我們的社會,對於「不做決定」的行為,更是充滿了歧視與批判,好似我們射後不理、爽夠卻不負責任。有幾個作法,分享給你們:
#試著找一個自己的安靜角
隨便你要怎麼稱呼這個地方,都好。像我,都稱之為秘密基地。你也可以在家裡或工作場合裡,創造一個「安放自己的角落」。讓所有外在的喧囂、不屬於你的情緒、恐懼或勞役,就留在這裡,有一個緩衝之後,許多事情會清明得多,你也會真實感受到,哪些負重,其實原本就不屬於你。
我也鼓勵你,盡量找1-2個人多的地方(前提當然是你夠喜歡或夠信任)作為其中的秘密基地,因為,越是人多,越是有可能接通某些通道的能量,協助你在相對穩定的身心狀態下,釐清你的處境。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也很有可能,你在轉職或面試的十字路口,種種社會期待和經濟壓力的考量,一定得在很快的時間內答覆對方。那麼,請把握每一次面試時的「感受」起落,哪怕是只覺得這個空間很悶、讓人沒來由感覺壓迫;或一個窗明几淨設計感十足的環境、卻使你莫名覺得說不上來的奇怪,請正視這些感覺,特別是讓你不舒服的、負面的感覺。
我自己的做法,在談得差不多的面試尾聲,會禮貌地請對方帶我認識一下未來辦公的環境,通常對方不會拒絕,這也是讓面試者瞭解企業文化的一環(而如果對方拒絕,也請留意是否有甚麼難言之隱,透明而公平的條件展示,也是正確邀請的必要元素之一)
#善用身邊的生產者夥伴
投射者和生產者,是天生一對。生產者可以憑藉投射者的觀察洞見,深耕值得投資的園地;而生產者的薦骨動能,若運用得宜,對投射者而言,不只能發揮借力使力的賦能效果,也可幫助你在做決定時,稍稍感受到來自薦骨的穩健回應(若你的空懸閘門剛好串接對方聯通薦骨的通道,感覺更為強烈) ,不失為一種相對可靠的決策方式。
雖然已經離開池上好幾天,池上的美,閉上眼睛就能看得見。把它留在這裡,代表我最深的祝福,祝福所有無內在權威的朋友們,終能境隨心轉,無入而不自得。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跳電了,驚喜不驚喜,開心不開心? 當初核四興建就是為了提供北部用電的,就是為了台灣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結果你這些文組覺青蝦搞抹黑把核四給封了,還怪甚麼南電北送? 你都不用電,那台積電是靠甚麼東西給你一座護國神山,股市是靠甚麼漲?GDP是你在那邊用愛發電就可以變出來嗎? 核四廠前廠長告訴你,...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6993 p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情報] 《Moving 異能》作家姜草採訪-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從覺察到覺醒#人生的大功課我們學習成長 的評價
- 關於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內混合摩利支天心咒:【別人無法欠你錢】玄學慎入! - YouTube 的評價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又跳電了,驚喜不驚喜,開心不開心?
當初核四興建就是為了提供北部用電的,就是為了台灣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結果你這些文組覺青蝦搞抹黑把核四給封了,還怪甚麼南電北送?
你都不用電,那台積電是靠甚麼東西給你一座護國神山,股市是靠甚麼漲?GDP是你在那邊用愛發電就可以變出來嗎?
核四廠前廠長告訴你,核四能不能重啟,能,燃料棒再買就有了。專業人力找回來就有了,製造公司請它重組顧問團就好了,不要聽蔡英文這種文組說法甚麼絕對不可能重啟,理工科哪有修不好打不開的機器,你以為核四廠是漢摩拉比法典不能改喔?
文組長時間靠操縱壓制理工科掌握權力,有利文法商,出事理工科,這次跳電又怪台電基層,沒有你們文組規畫錯誤的能源政策,有可能跳一個廠就全台灣限電嗎?還在那邊騙!
當年蓋核四是不是真的看到了台灣有一天
如果以台積電這種
高耗能高耗水的這個高科技工廠為主的話
我們的電一定會不夠
沒有錯當時呢就是想到說電會不夠
我們北部是用電量最高的
那北部現在有幾個電廠你知道嗎
台電有幾個電廠
大潭電廠、林口電廠、協和電廠
那核一 核一已經關掉了
核二 然後呢就是這幾個電廠
那這幾個電廠要供應北部夠不夠
絕對是不夠
那現在又非核家園把核二也將要關掉
核一也要關掉 那核四又不用
因為原來是要蓋核四取代核一二的
原來這個替代走的流程還蠻穩的
那只剩下大潭跟林口
大潭從地下的天然氣就一個36吋的管子
所以為什麼有815大停電
2017年815大停電
因為它地下那個管子切換的時候錯了
所以說天然氣就沒有進來了
關一個管子就全斷了
對那還有一個大潭最致命的地方在哪裡
它出去的OUTPUT只有一條線
所以喔其實我跟你講
要真正的控制台灣的電很簡單
你只要派一組工兵去挖幾個電塔
就通通再見啦
就斬首行動斬你的那個電塔就掰掰啦
我直接問那台電到底有沒有藏電
我覺得問各位我要藏在哪裡
電怎麼藏
那同樣的鄭麗君她也想要選台北市長
又是一個文科的傢伙
文科發現有一個魔術可以藏電遠領先於特斯拉的技術六年
你說這個技術台電如果拿去開發電動車我們就賺死了
所以沒有藏電就是政治人物口中的藏電
鄭麗君跑到核四去
然後她一直反核
然後他們就一直跟我說廠長跟她講清楚說明白好不好
但是這個人你沒辦法跟她講清楚說明白
她就一直反核
她就文科不聽啦 對啦
但又有一個都市傳說當時那一個寶特瓶的事情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你自己的看法是怎麼樣
如果你的工安都做到那種程度
品質管制做到這種程度
連寶特瓶都不能帶進去
怎麼會有方儉聲稱的說在灌漿之後
裡面發現有寶特瓶有菸蒂
還有人在裡面尿尿這怎麼搞的
那我必須要跟各位很忠實的報告
我們當時把工廠做的這麼好的時候
是土木工程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
土木工程大部分都已經完成
那方儉講的可能是在土木工程的時候
那土木工程的時候呢我們有很多外勞
那各位都知道外勞
他是每天身上就帶了一個
就揹了一個寶特瓶
他抽菸都放在寶特瓶裡面
那當時土木那個階段或者是剛開始前半段的時候
我沒有說喔
那個階段是好像台灣的公共工程一樣
雖然你有管他但是呢housekeeping
就是各位知道housekeeping就是說內務整理
怎麼整理我跟你講搞得並不好
所以呢那個階段以後我才跟施工處講說
我們必須要痛定思痛
核四封存那麼久
我先講核四封存的那個時候是馬英九下令的
你內心會不會有怨
那核四封存的時候好像4月20幾號
那天我在...禮拜六那天我在電廠
因為為什麼 因為318學運的時候
那時候就風聞學運的學生說不定會跑到核四過來
所以呢在核四的300多個保警在那裡守著
突然間有一個禮拜六下午
我太太打電話給我說回來啦回來啦
我就說為什麼要回去
她說核四被封存了你知道嗎
我可以跟各位講一句話
你在那個時候你突然間聽到封存這兩個字的時候
你的心裡感受是怎麼樣 愣住了
對啊我過去的努力都被否決
我不知道什麼是封存
回來以後太太就打開電視給你看
江宜樺在那裡講
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即日停工
我跟各位講一件秘辛
我們當時的政府非常沒有guts
我當廠長我要執行封存的任務
但是我總是要一張紙嘛
給我一個命令嘛
結果我就寫出去
結果你知道嗎 你猜沒有文
上面文給我回什麼話你知道嗎
這是一個經典的話
請以公司最高利益來著想
但是沒有公文誰要負責
我跟你講現在我們很多經理都說
那張文都找不到 都找不到
請以公司最高利益來著想
好啦最高利益來著想的時候
我們就說那我們要怎麼辦
他說你寫個三年計畫
各位封存三年我常在家裡笑
我說封存三年哪是他講的
是我當時要他們叫我寫個三年計畫送到原子能委員會去
所以說大家都以為是封存三年
哪有封存三年現在封存幾年了
當時的話術是說先封存核四三年
由後代子孫決定存廢
當時封存三年這都沒講
各位去調出來看看 都沒講
那只是說喔
就江宜樺講的說我們留給後代做一個選擇權
來我們直接這樣講
現在要重啟人才夠不夠
因為人必須要國家隊把他叫回來
我確實有問過
大家都還願意回來
還願意喔 對
但是問題就是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那就給多錢啊
給多一點錢嘛
接下來就要問最關鍵的問題了
因為蔡英文總統已經講了
她說核四重啟不可能也做不到
郭正亮上次來我這邊
他講說當局應該會做一件事情
就是公投就算過了
他跟你講說整個譬如說這個GE的團隊解散了
HITACHI的團隊解散了
所以團隊解散我就不能重啟了
再加上我的燃料棒已經送到國外去了
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燃料棒送到國外了是不是永遠就沒救了
燃料棒再重新買重新訂 就有了
可能有更新型效力更高的燃料棒
那只要是重啟兩年到三年之內
我可以放燃料棒的話
燃料棒的製造時間夠
然後第二件事情就是說
顧問公司都沒有了你怎麼樣去弄
我跟各位講
顧問公司奇異當然都大部分都解散了
還剩下一些service的人在那裡
但是呢全世界做核能的難道只有奇異嗎
我剛講所以基本上
在物理上真要重啟只要政府不刁難做得到
做得到 做得到對不對
燃料棒也沒有問題
人力也沒問題
技術也沒有問題 對
因為當時的第三代進步式廢水反應爐現在也不算落後
那所以也沒有問題可以做
最後我再問一個問題
核廢料怎麼解決你核廢料不能解決完全不行
核廢料...
當時在核四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核廢料的問題
核廢料有兩種廢料
一種是低階就是蘭嶼那一些就叫做低階核廢料
一種廢料是叫做高階核廢料用過的燃料
用過的燃料棒嘛 對用過的燃料棒
那我先講用過的燃料棒
用過的燃料棒的時候
我們就要從爐心出來以後
要放在爐心旁邊一個用過燃料池
給它等15年冷卻
所謂的冷卻是說輻射冷卻
然後呢再放到一個叫做輔助燃料廠房
放在原子爐旁邊放15年
放在輔助燃料廠房放25年
所以15加25 40年都不要送到外面去
然後呢低階的
讓它緩緩的冷卻 對對對對
那低階的呢我們在山凹裡面
有一個可以放兩萬桶的倉庫
這是無人搬運車都做得好好的
這個的話那一年半產生多少桶 120桶
所以我說40年我們都不用跟外界交涉
5千桶
都不用跟外界交涉
40年都放在廠內
放在廠內這個廠發生的電量有多大
一部機喔20個燈泡就有一個從龍門出來的
假如兩部機都發電的話
12345678910就有一個是從龍門出來的
對台灣電力有這麼大(幫助)
而且對台灣環境沒有汙染的一個地方
所以如果今天呢
大家真的覺得有電很重要
聯電、台積電這種大耗電
兩奈米三奈米
兩奈米一個廠據說跟整個台南甚至應該這樣講
大概就吃掉一個核三
這樣子的東西很重要
你覺得非常棒股市有它才行的話
那核電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6993 p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章很長,我打一堆,畢竟貓的事,我沒啥人可以聊…
「就留在貓屋吧」
我不是貓的主人,但愛媽覺得也要問我的意見,畢竟我照顧志玲也1-2年了,而我說「就留在貓屋吧~」這六個字,這種感覺很微妙,就像小時侯大人總會說「我是為你好」,但其實這句話在聽的人耳裡,並不是舒服的句子,而是對方幫你決定了一個答案,且自以為是最好的,我現在的感受就是,我成了那個討厭的大人~ 因為志玲一定不喜歡~(苦笑)
先說說這幾天的事~
志玲8天前嘔吐了,然後快二天沒吃沒精神,朱愛媽帶他去醫院,有點遠,我就沒去看他了,二天後轉回附近的醫院,但碰到農曆新年沒病房,因此他就被送去貓屋(註)住了2-3天,但愛媽幾乎每天帶他去回診,就在昨天有病房,可以住到年後,也因此我隔了7天第一次去看他(影片),聽說他不管在那裡都是緊張又抓人,愛媽手上一痕+一個洞,其實他的病況慢穩定,就某些指數高了些,但慢慢都有穩定下來~多住幾天是因為愛媽想讓他好好休息且得到照顧。
查了一下離上次吃巧拼嘔吐不到四個月,這次沒看到巧拼,但吐出咖啡色的液體,主要是精神不好,檢查後確認沒中毒,但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吐跟白血球高,其它的指數也有些許異狀,畢竟浪貓吃了什麼/喝什麼/甚至吸到什麼~都不得而知,總之在醫師們照顧下,好非常多,過完年就可以出院了~
(註)出院就會去貓屋,貓屋是由三位愛心媽媽合租的公寓5樓,裡面有40幾隻貓咪,在寸土寸金的台北,當然是空間不足,但愛媽努力的控制著數量,有送養會就會帶貓去找希望~多年來送出不少貓去了好家庭,志玲去了以後會先關籠,因為他對其它人或貓,不是太友善,等他能打開心房不欺負別貓時,就有機會出籠自在跑(但其實空間也不大,有機會我再拍給大家看),如果他表現的更棒,就有機會一起去送養會,讓更多人看到他。
當然…如果他一直脾氣不好,就會一直待在籠裡~~(苦笑)
就如開頭我說的,就讓他留在那裡吧~我的原因是半年不到就去了二次醫院,除了他自己的健康安全,也是苦了朱愛媽,帶著臭小子跑來跑去,而她家裡有老病貓,還有黑白(大家還記得他嗎?他在朱愛媽家很久了~是個幸運的小子~) 每次志玲出事都是她來處理且花費~ 這次出來無法保証下次又是多久後~所以我說:留在貓屋吧~至少安全些~
其實留在貓屋,朱愛媽就不太會去看志玲,會是另一位潘愛媽在照顧,畢竟五樓沒電梯,朱愛媽身體不好,沒事不會特別過去,唯一慶幸的是貓屋離我很近,我想~有機會就去看看志玲,讓他感覺有人在乎他,陪他說話放鬆,才有機會出籠或去送養會~
可是最完美的當然不是這樣,如果能有天使認養人出現,志玲不用在貓屋待太久,才是最開心的事~看影片大家就知道,他有潛力,他可以愛人類,可以摸可以抱,會討摸~ 只要給他愛跟時間就可以了~
能有新家是最棒,畢竟連醫生都覺得,原放比較好,因為40幾隻貓的環境,對志玲可能會是很大的壓力,而且貓很敏(G)感(Y),說不定壓力還是焦慮就變了個貓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能希望他很堅強且融入大家囉~
他明明很喜歡你,你為什麼不養?
這個問題我當然問了自己很多次,也自責過是不是對志玲太好,會反而讓他無法接受別人呢? 我不斷思考在養跟不養的理由中,結果是“不養”佔了多數,最主要的還是照顧者的問題,不管狗或貓,主人只能有一個,無論情侶還是家人,都是幫忙者,你必須把寵物跟你掛在一線上,這樣才不會什麼吵架/分手/搬家就丟下他~ 因為你走他就是跟著你~ 也因此我認為我不能做他那位主人(或是貓奴說的奴才),因為他常來是店裡,住的是我其它家人,他們不排斥貓,但無法做到防護或保護,每當志玲一叫,長輩就會開門讓他出去,我不是住這裡,不能要求別人為貓忍受,畢竟被吵到的不是我~
那我住的地方呢? 其實很適合貓,可是我早上出門工作,結束已是半夜12點,我的老狗住店裡(無法長期陪我回住所3樓)因此我下班還會陪他散步照顧他起居,回家常常是2點後了,那我怎能養一隻貓,然後都沒人在家呢? 這樣的主人我無法~ 所以幾經思考,我還是專注的做狗奴,把15歲老狗照顧無微不至~那是我眼前最重要的事。
覺得我愛狗多於貓,所以放棄了志玲?
我也無法否認,我內心是拒絕再去學習做貓奴的,他們個性太內斂,太敏感,認識他們且要學習的事很多,但年紀大了又有老狗要照顧,還有生活的困難,我自己身體的問題…等等,讓我放棄學習當貓奴,讓自己的生活簡單一點,是自私的為自己好~但我需要先讓自己好才有餘力照顧其他的事物。
目前我想~ 去了貓屋以後,我有機會就去看他,也不會天天啦~畢竟愛媽自己有工作不好常打擾,爬五樓我也是滿沒力的XD ~ 大家如果有想捐贈給貓屋的物品也可以寄給我,我會送過去,製造我跟志玲見面的機會😆
今天就到這兒吧~ 碎念夠多了~
請大家 @超愛貓狗送領養 👈要關注喔~有文章就多分享~~送出去愈多貓~ 貓屋的壓力就會更小~志玲才不會太“丫雜”(結論還是偏心他)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從覺察到覺醒#人生的大功課我們學習成長 的推薦與評價
你說,那要怎麼做才能迎來那一刻,才能走到那裡「 ... 苦,也會放大自己的不足,更無法感受到與萬事萬物的 ... 有「判斷力」這樣優勢的人,做決定前會周詳的思考 ... <看更多>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內混合摩利支天心咒:【別人無法欠你錢】玄學慎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你用頭腦擅自 決定 了一個特定實現的方法,執著心就會在 那裡 生起,它 ... 如果你喜歡聽、感覺很好、 感受 到豐盛和光明,如果我能幫到你一點點,我將 ... ... <看更多>
做決定前先去感受那裡 在 [情報] 《Moving 異能》作家姜草採訪- 看板Kore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308281045396310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308281414336310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308281630446310
Disney+《Moving》姜草作家28日上午在首爾鍾路三清洞的某咖啡廳進行了媒體聯訪。
《Moving》講述隱藏超能力生活的孩子們與藏著過去痛苦祕密的父母們的故事,是一部人
情動作戲劇。
姜草作家說:「在製作電影時碰壁了。大家說作品好,跟我簽約,但成果出爐後總是收到
奇怪的反應。內容不是被壓縮,就是被變型了。我認為漫畫是我的,而電影是導演的。電
視劇的籌備期更長,我對《Moving》也特別有感情。被問『要親自試試嗎?』的時候很苦
惱,後來我反過來說『我試著寫寫看,看過之後再判斷吧。』花了兩三個月寫劇本,雖然
很陌生但收到的反饋很好,所以就決定嘗試了。漫畫儘管有留白,還是會有角色扁平化的
情況發生。受到截稿的壓力影響,畫漫畫時有些沒能完成的。這是個將它們完成的機會,
於是決定進行合作。漫畫是由我全權負責的模式,而這次經驗讓我的心態有所改變。漫畫
我自己搞砸就算了,但電視劇是非常多人的心血,要做好心理準備。」
關於寫成二十集的原因,「最根本的難關也是收到最多意見的是按照時間序進行,而我始
終反對,因為在畫漫畫時有過一次經驗了。我記得某個電視劇組也說過一樣的話,建議我
按照時間序寫,但我還是很固執。(固執的原因是,假如按照時間序)神秘感會消失,而
學生們在中段出場的話會降低劇情張力。孩子們的故事會在15集之後銜接上。為了敘事,
不能讓步。我也想過可能會覺得無聊,但身為作家,比起瞬間更應該要看的是整體。在周
遭有許多意見時,穩住了重心去執行,我認為這樣才能完成情感上的傳達。很感謝製作組
願意理解,在前段講述青春愛情故事是很大的冒險,我現在也沒有後悔這樣做。」
關於寫劇本,作家說道:「收到寫劇本的提議時,因為看過的電視劇不多,訂閱了TVING、
seezn等平台把以前的電視劇找來看。也拿了些劇本來看,但發現不太適合我。也沒自信能
學得很快,所以我的型式有點不同,寫得好像在畫畫一樣。劇本的量也非常大,40分鐘通
常會寫到三四十頁,多的時候有六十頁。經常指示比台詞還要多,想成是在寫分鏡,就越
寫越長了。要準確傳達我所想的東西,文字表達不夠完整就會再加上註釋,也會附上資料
參考。我的一大缺點就是在漫畫對話框中習慣使用書面語,導致演員要說台詞的時候會出
現問題,讓現場慌亂。把劇本當作導航,只要求目的地相同就好。把平時不常使用的嚴肅
語氣軟化許多,發現在對話時有很大的不同,我也學到了很多。」
寫劇本時最看重的部分是無條件要「有趣」。姜作家:「畫了超過二十年的漫畫,發現時
代變了很多。人們漸漸不在意故事鋪陳了,現在是短影音的時代。對我來說除了故事,脈
絡、人物描寫也非常重要。畫漫畫多年感受到事件發生到結局這之間,更重要的是人物。
要把這些都講好,要能牽動20集的內容,那就一定要有趣才行。要結合大眾和我認為有趣
的東西並不容易。」
提到重視電視劇敘事的理由:「我認為概要跟敘事是不同的。只看想看的就會變成概要,
而敘事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要先了解人,才會變得有趣。要講一個人的故事就要一步步來
,看整體時會發現這些累積的敘事是有必要的。」
親自寫劇本後對於作品反應的態度也不同了。姜草作家表示:「看了反應心情很好。我其
實也不太知道反應如何,只知道周遭的反應,大家也都會說好話。畫漫畫的時候也不太看
留言,但早上起床就會上網搜尋一下,我也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了。反應比預期的要好,
最近過著非常愉快的生活。也有看到『比原作還要好』的反饋,真不知道該不該笑。之前
作品也改編過幾次電影嘛。站在與原作相比的立場,有人說比原作更好,雖然對漫畫感到
抱歉,不過現在心情很好。」
「電影的時候評價很自由,但現在要擔起責任,如果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因為比誰都
了解原作也苦惱了很久,現在要感謝製作組把我粗糙的劇本變得流暢。」
被喻為拯救了垂死的Disney+。「不是要偏袒Disney+,我最滿意它的一點就是它是沒有1.5
倍速播放功能的OTT。我討厭倍速播放。從製作的立場來看是有其目標的,製作者的意圖固
然重要,而用戶的意見也日趨重要。我訂閱了八個OTT在收看,但還是無法理解使用1.5倍
速觀看。可能我是以前的人,跟不上時代了吧。總之無法倍速很好。據我所知,Disney+會
陷入困境(假如Moving不如預期)或著要撤出都是誤報。先上架七集,再以彷彿每週上架
一部電影的方式接續,我很滿意《Moving》的公開方式。」
提及選角進行過程,姜草作家說道:「我也參與並提出了許多意見,我是第一次所以發生
了許多情況。才知道劇本要透過經紀公司,而不是直接交給演員。我直接打了電話給過去
透過電影變熟的演員們。因為不太熟悉年輕演員們,就交給了導演。看了試鏡影像,據說
競爭非常的激烈。最終階段時我才提出『這位很不錯』的意見,高允貞演員就是這樣子選
中的。」
「成人演員選角是一起參與的,每次都覺得很神奇。他們太有名了,我什麼都不懂還想著
『要纏著試試,沒什麼不行的,就拜託他們吧。』意外的是他們欣然接受了。過程比想像
中還要順利,像是假的一樣。前七集是孩子們的故事,當時只寫到第四集就先跳著寫八到
十集了,因為覺得要趕快進行選角才行。所以是用前四集與八到十集分別進行了學生組與
成人組的選角。」
車太鉉、金成均、文盛瑾、柳昇範(另譯柳承範)、朴熹洵等人是直接透過電話進行的選
角。作家表示:「因為是以前合作過的演員所以直接聯絡了,很感謝他們願意接演。一般
是不會這樣子進行的,甚至柳昇範演員人不在國內。因為和柳昇完導演本來就是至親,法
蘭克這個角色要有異鄉人的感覺同時還要英文流利,除了柳昇範想不到其他人了。我就跟
柳昇完導演說了『很想(和柳昇範)做這個,讓我跟他視訊吧。』因為他人在巴黎,透過
通訊軟體發了劇本過去請他看看也告訴他『除了你沒有別人了。』以為需要一段時間思考
,沒想到一週就收到答覆了,反而是我嚇了一跳。太感謝了。」
被問到有沒有特別愛惜的角色。「以播出至11集的時間點,最感謝的演員是柳昇範。因為
整體故事架構在1~7集可能會缺乏張力,但我們的演員無一例外地做得很好。透過這次
的經驗知道這些演員們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在焦點離開本人時也願意站在背景中。聚集了
好多厲害的演員,可能因為他們多少都有合作過,產生的火花更是非同小可。柳昇範演員
作為新角色加入,感謝他創造了劇情張力與緊張感。當然不只他,所有角色都很喜歡。每
一集都沒有留下遺憾,或許我這麼說很不客觀。總之每個人都忠於自己的角色,真的很難
只選出一位。」
提起飾演「奉喜強」三人組的李正河、金度勳、高允貞,作家說:「幾位其實也不是孩子
了,大約是26歲。我去了片場很多次,大約有幾十次吧。可能是因為這樣,他們看起來就
是奉皙、強勳、喜秀。他們關係非常好,實際上就是三個人那樣玩在一起,這些樣子也呈
現在劇中,看起來太美了。」
關於製作費500億元一說,姜作家表示:「我不清楚確切的數字。因為我有很多想寫、想實
現的東西,也擔心過製作費會不會無法負擔。(考慮到費用)是不是要把規模縮小,不過
朴仁濟導演讓我先寫了再說,他說這不是作家要擔心的。很謝謝他對我說希望我在寫作時
不要去思考預算,因為有『想做什麼就試試吧』這句話讓我放膽去嘗試。我也不知道究竟
花了多少,聽到好幾種說法但我也不確定。」
對於作品分級為18歲以上觀看,作家表示:「本來想著讓15歲也適合觀看的,但不想在表
現手法上有所侷限。張洙源是有再生能力的人,要好好凸顯這個能力的話就不能太委婉。
再說,張洙源並不是一個非常會打架的角色。想呈現一個受傷、掙扎的人物,把尺度降低
似乎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不想在這裡設下界限,導演應該也和我是一樣的想法。」
作家也對洙源的自我傷害行為做了補充說明。「洙源在個性上就是個會找簡單的路去走的
人,因為身體是他最堅實的武器,便選擇了這個對他來說最輕鬆的方法。在第11集使用了
硬派的手法,我想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洙源身體方面的能力。10、11集中可以看到洙源透
過自殘恐嚇這個對他來說簡單的方式過活,爾後在路上徘徊並遇見了智熙的故事。而智熙
就是洙源在找的那條路。」
與原作中相比做了改動的部分,包括美賢和斗植第一次約會的地點從泥鰍湯店變成了炸豬
排店。對此作家說道:「雖然我確實喜歡炸豬排,但沒有在南山吃過。因為當時安企部位
於南山,才這樣設定的。安企部是非常重要的地點,所以思考著美賢跟斗植的約會地點該
選哪裡時就決定是南山的代表炸豬排店了。」
提及講述小市民超能力者、安企部題材的理由,姜作家說:「原作《Moving》是八年前的
作品,再加上創作時間的話幾乎已經十年了。我喜歡平凡的人們。從大約二十年前的作品
《Timing》開始。《Timing》是關於時間能力者的故事,而這次想講身體能力者的故事並
以此開始持續構思。時間能力是偏向觀念上的想法。以小市民為主的英雄作品以前就有,
同樣類型的故事講多了就會出現各種包裝。只要內容有趣,我認為是不受時代影響的。可
能因為安企部消失在歷史中了,最近人們對它感到越來越陌生。我在創作《Moving》的時
候想在某部分程度上加入近代歷史,想講述無關本人意志而被捲入歷史之中的故事,因此
加入了安企部題材。」
透過《Moving》想如何定義英雄呢?姜草作家答道:「美賢有一句台詞『比起身體能力,
同理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是這樣想的。能夠理解他人情況的就是同理心。相較於在天
上飛、受傷後能快速復原、擁有巨大的力氣,我認為作為一個人,同理心是最重要的。」
至於「想講一個善良的人們獲勝的故事」的原因。作家表示:「只是因為喜歡善良的人獲
勝的故事,這就是我想看的故事。我的父親是一位牧師,他經常說『同心協力就能實現善
良。』可能是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自然就喜歡上這樣的故事。除了《26年》、
《惡鄰拼圖》之外,我的作品中沒什麼反派。而在《Moving》為了讓善良的人獲勝,勢必
要有反派角色,隨著角色數量增加,反派組織也擴大了。」
作家也預告了剩餘集數的亮點。「前七集是孩子們的故事,到14集是大人們的故事。而最
後是孩子與父母合力對抗敵人的故事,這一部分將從15集開始。雖然會穿插其他故事,但
幾乎有五集的份量都是在同一個空間、一個夜晚裡發生的故事。後半部也有新加入的角色
登場,將會新增一個人物。因為擔心與反派的對決無法平衡,於是追加了原作中沒有的新
角色。」
有關《Moving》結束之後的計畫:「9月20日將會上架最後的集數,到時應該會定下下一步
吧。現在正在享受這個情況,反而想把腦袋都清空。收到了許多邀約,但我只是在想『明
天要吃什麼。』」
※請勿轉載以上翻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12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93317875.A.73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