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技術進步
自費項目也跟著增加
加上健保財務吃緊
給付也有一定的條件跟限制
也讓實支實付醫療險更顯重要
但保額可是有限「1人最多可買3張」
所以在投保時務必要注意
保險公司是否能接受「副本理賠」
此外,自負額醫療險也可補強醫療雜費的額度
看更多新聞:http://bit.ly/3ws5ok2
看更多新聞:http://bit.ly/3fBhwJl
瞭解提升業績的關鍵!➡️ https://pse.is/wdrgw
#醫療險 #實支實付 #健保 #保險
健保財務吃緊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名人堂-薛承泰
新年快樂嗎?
因疫情的關係,這次世界各地的跨年變得很冷清,我連電視都懶得開,手機也比過去安靜多了,心想,就像平常一樣,也是不錯的!沒想到一覺醒來,幾則訊息陸續進來,開始覺得這個新年,快樂不起來!
首先,看到蔡總統的元旦談話,剛開始她談到「政績」部分,正感到她的演說技巧趨於成熟,內容平實而態度誠懇。然而,當話題轉入萊豬時,令人詫異的,居然是要大家體諒政府的處境,因為「台灣是依賴貿易生存的國家,…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
元旦是萊豬開放進口首日,為了人民健康,各地方政府無不戰戰兢兢進行把關。蔡總統這席話,不就是「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希望大家要有遠見,不要憑著過去的淺見只看到最近的村落;因為她能看清霧外江山(世界情勢),大家就不要再鬧了,一起來共體時艱吧!
很巧,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也同時推文指出,對美國牛豬進口取消限制,對美國農民是好消息,期盼在二○二一年增強經濟聯繫。如果這就是「霧外江山」,那麼總要告訴民眾,進口萊豬究竟換到了什麼利益?不僅如此,她還提到前幾任政府「無法落實」,才更令人不解!是無法落實加入國際組織、無法落實美方的要求、還是無法落實犧牲人民的健康?而蔡總統似乎忘了,在任內的幾年,每年貿易最主要的順差是來自哪裡?筆者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獨具慧眼」,前面幾位總統只能自嘆弗如!
接著,她談到在疫後,期待兩岸人民恢復交流,以及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句話沒有什麼不對,只是覺得太熟悉了,說得太容易了,那具體行動呢?橄欖枝總不能是用畫的。
還記得嗎?過去的馬總統,只要提到兩岸交流與和平之類的話語,是誰把他冠上「傾中賣台」呢?其實,就在廿年前開啟了「小三通」,當年的蔡主委不也參與其中嗎?難道只有宣稱「愛台灣」的民進黨,才有資格「詮釋兩岸」;至於兩岸對話是否有意義?也是由民進黨來定義的,是這樣子嗎?
不過,元旦最令人坐立難安的訊息是,歐美日韓等國的疫情都在創新高,尤其是英國已經告急封城,美國確診人數正式突破兩千萬人,而台灣也出現了英國變種病毒。到目前為止,台灣確實是模範生,政府的帶領與醫護人員的努力,扮演著重要角色,無可否認。
然而,若要把台灣經驗輸出來幫助世界,筆者認為不再是「超前部署」或是強調「戴口罩」,因為疫情已經來到了2.0與3.0階段了,而應是研究何以新冠病毒在台灣「傳不開來」?還記得去年幾件確診者趴趴走,不論是酒店公關、磐石艦官兵、鑽石公主號遊客等,都是有驚無險。究竟是何因素,讓台灣人新冠不侵,這才是Taiwan can help!
政府突然宣布調漲健保,也是出現在元旦。健保財務吃緊,調漲保費也研議了一陣子,卻沒想到政府選擇在跨年做了決定。至於調升軍公教勞的退撫與保險提撥率,雖是既定政策,可是都會增加國人的經濟負擔,調升些微的基本工資根本無法抵銷其所帶來的衝擊!這些訊息蔡總統在談話前應已知道,要讓全民在二○二一年過得比二○二○年快樂,即應多談一點如何減輕全民的經濟壓力。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健保財務吃緊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調漲健保費,每人平均月增63元】
之前衛生部長陳時中多次表示健保財務吃緊,日前終於宣佈調漲健保費。從今年開始,費率將從4.69%漲至5.17%,平均每人月增63元,7成以上的人月增70元以内,大約一個便當的價格。
其實健保實施25年至今,健保費率只調漲了兩次,甚至還曾兩次調降。眼前疫情尚未結束,要民眾和雇主多繳保費,可能會引起不少反彈,但健保收支越來越不平衡,除了調漲保費,還有其他方法可能增加健保收入嗎?https://bit.ly/3hGPp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