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過去,希望大家訪問都有進步😂
最近還有U23集訓,繼續幫中華隊加油!
同時也有4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樂曲介紹: 《漁舟唱晚》此曲由古箏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於1930年代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 此曲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兮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漁舟唱晚,...
側記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詩歌、棋與「一生為自由發聲」:側記余英時紀念論壇「敬思想史的傳薪者」】閱讀全文:https://bit.ly/3zRS5dR
9月4日、5日,曾出版余英時多本著作的台灣聯經出版社、《思想》雜誌與香港《二十一世紀》雜誌聯合舉辦 #余英時 的紀念論壇「 #敬思想的傳薪者 」,邀請20位來自史學界、知識界與出版界的講者與會。
余英時除了是著名歷史學者,亦是詩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孫康宜 表示,一般學者在討論余先生思想時,對他的詩歌通常「一帶而過」,但余英時的詩作「是他思想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周保松的「一生為自由發聲」講題中,亦以「僑居鸚鵡」為度量,討論余英時的公共參與行動軌跡——例如支持台灣反媒體壟斷運動、三一八學運或香港佔領中環等——周保松認為,余英時如此行動的原因,並非僅僅只因一般所理解的「僑居鸚鵡」情懷,而是因為「承繼中國士的精神,踐行知識人和民主公民應有的責任」、「給予受壓迫者和抗爭者應有的道義支持,支持他們渡過難關,共同面對困難」,且「作為知識界翹楚,知行合一,為同行和後輩建立榜樣,鼓勵更多人走出象牙塔,身體力行關心社會」亦是「累積社會道德資源,發展公共文化,為社會轉型做準備」,最終的理由,則是余英時懷著「一種對於實現人的價值和尊嚴的內在呼召。非如此不可。」
#相關閱讀
【專訪余英時:沒有一個政權能全恃暴力而傳之久遠】https://bit.ly/3yCGWgc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廣場 #活動
側記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護理新人不要怕,焦點交班不費力》的新書發表會圓滿結束。
無論如河認為這不只是一本護理專業參考書,也想指出交班制度背後的潛規則,與潛規則背後的剝削。
護理身處於龐大醫療體系與眾多科別中,護理實踐專業同時也是無可取代的手工知識,很高興本書作者群現身來與書店女工交流。她們分別來自於護理學校與臨床,昨天有許多精釆的對話。
感謝書店客人Tzu Hsin 側記這美好的書店日常!
側記 在 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樂曲介紹:
《漁舟唱晚》此曲由古箏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於1930年代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
此曲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兮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廣為流傳的婁樹華版本前半部分與金灼南版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樹華所獨有。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在夕陽西下、晚霞輝映,漁人蕩槳歸舟的情景,活潑而富有情趣。
重點人物介紹:
金灼南,又名金葵生,號秋圃居士,生於1882年,卒於1976年。臨清金郝莊人。出身於音樂世家,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愛好民間音樂。其箏藝師從其父金克儉,青年時走遍大江南北尋師訪友,切磋箏技。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運指方面擅長「肉甲並用」。20世紀50年代初,曾參加山東省文藝匯演,1957年,受聘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同年與人創立「琴學研究會」。曾先後於南京藝術學院,山東省立藝專任教,期間編撰古箏教材。自20世紀60年代始,他把箏學的研究匯集成書一-《箏學探源》,至今仍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所傳箏曲有《齊手開板》《流水擊石》《禹王治水》《穿花蜂》《漁舟唱晚》《慶豐收》《鑿山引水灌桃園》等。
婁樹華,字蔭堂,號權中,男,漢族,生於1907年,卒於1952年,河北省玉田縣人。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熱愛民族民間音樂並積極學習。1925年在北京師從魏子猷學箏,成為河南箏派傳人。20世紀30年代中期,經常參加北京音樂界的活動,並定期在電台進行古箏獨奏等,對宣揚「樂中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36年應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特邀,灌制了《天下大同》《關雎》等箏曲唱片,同年在北京從事古箏教學,在傳授河南「中州古調」箏曲的基礎上,還大量移植了古琴曲,江南絲竹樂,豐富了古箏曲目。首次改變工尺譜記法,在工尺譜右側記板眼節奏,左側注明指法,這種「古箏指法譜」便於人們的演奏;編寫《古箏練習曲二十一首》和《古箏曲選集》 1948年在南京以「中國古箏學會」的名義編刻了《箏學講義》油印本開始用簡譜記寫箏曲,使中國北方箏藝術在金陵地區,開闢了新的陣地,極大推進了南京古箏事業的發展。1938-1939年間創編的《漁舟唱晚》突破地方風格和傳統八板的局限,將傳統古箏藝術推向新的高度。
演奏人員:小慈、靖怡、唯如
領奏:宜璟
側記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臺灣 #金門 #中華民國
你會說自己的國家是「臺灣」還是「中華民國」呢?
近日,金門縣立委陳玉珍在立院質詢過程中
明確地主張「臺灣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詞」
無論你是否同意她的說法,這個新聞事件
確實又再次衝撞我們一直閃不開的主題「身分認同」
為什麼金門的立委不認同「臺灣」,
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的立委呢?
那金門人的認同和我們熟悉的「臺灣人」有什麼差別呢?
強加「臺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有正當性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複雜的金門認同吧!
--
臺灣吧 - Taiwan Bar X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帶你重新翻開,臺灣那些快被遺忘的文化記憶
--
特別感謝:
葡萄牙文翻譯:尤品方
英文翻譯:Mangle Kuo
📚畫面使用來源
DW News|https://youtu.be/e30kdk3srWU
民視英語新聞 Formosa TV English News|https://youtu.be/kJfhkAb6SmU
Michael Cooper|https://youtu.be/QPs0TRPPlBU
GMA News|https://youtu.be/N4i3d2Pbip8
📚參考資料
▎書籍:
李炷烽監修;楊忠全、盧志輝參修、李仕德總編纂,《金門縣志:96年續修》,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陳奇中編著,《金門學概論》,台北:台灣東華,2017。
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呂靜怡,《記憶與認同:金門婦女隊員出操的回顧》,臺北:秀威資訊,2014
▎論文期刊:
李慈榮,《金門地區民眾國家認同與地域認同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10。
宋怡明著,李仁淵譯,〈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頁47-69,
▎影片:
邱育南導演,《門》(紀錄片),臺北:公共電視台發行,2017
金門通水之後。公共電視台獨立特派員,2018
▎新聞:
林宣瑋,〈下一個前線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 新書講座側記〉,台大出版中心Blog,2017.01.13網址:http://blog.press.ntu.edu.tw/?p=3955
金門日報副刊文學連結: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41454
單打雙不打,金門日報副刊文學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212088
民進黨執掌台灣,兩岸之間的金門何去何從?KIKI ZHAO,2016,紐約時報專訪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0612/jinmen-taiwan/zh-hant/
--
上集在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OnTTl_D8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 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IG 想再靠近一點點|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側記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一群深愛閱讀的人,他們也喜歡誠品,總能在書裡找到一些人生方向,閱讀不只是日子的養分,心靈也跟著茁壯成不同的樣子。
誠品書店「2019誠品年度閱讀報告」於2019/12/4公布,閱讀的群像,也可以是整個時代的的縮影,各個意見領袖帶領著一個群體,而每個群體走向四面八方,資訊快速且爆炸的催促著你我的腳步,閱讀又該帶你走向何方?
以現在創造不遠的將來
網路世界瞬息萬變,閱讀是否能歷久不衰,是所有人關注的議題。首度與清大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陳素燕教授合作,分析逾200萬會員閱讀行為,透過誠品人會員閱讀行為,預測2025年閱讀三大趨勢。
預測2025年的閱讀趨勢三大方向
(一)2025年人文、文學、商業類書籍穩坐前三大閱讀排行,但人文類書籍(包含:心理學、歷史、宗教、哲學)將會取代文學類,成為滲透率(註一)最高的購書類別,面對充滿考驗的未來,心理勵志類型的書更將反映社會情勢,受到讀者喜愛。
(註一:書籍類別閱讀滲透率= 該書籍類別購書不重複人數/總書籍購書不重複人數)
(二)台灣人口數逐漸減少,而少子化的現象並不影響兒童圖書銷售,預測2025年36-50歲適齡建立家庭的中壯年族群,因家中孩童數量漸少,反而對下一代更投入關愛,對於兒童圖書需求增加。
(三)網路的普及影響閱讀行為,2025年將傾向閱讀漫畫、繪本等圖像類別書籍;反之,網路發達也導致2025年讀者對於旅遊、醫療等資訊類的書籍需求下降。
看更多:華文閱讀的複調之聲 ── 2019誠品年度閱讀論壇側記
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1912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