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錢錢的時間黑洞2.0 #債券評價FEAT.淨現值〕
上次跟大家提過折現的觀念,這次八百要更深入介紹折現的觀念以及實務上的應用!
(忘記的壯士們可以搭配 #生活中的精打細算小妙招!及 #債券市場101 服用,對債券的基本知識會更完備唷!)
▌ 債券評價
債券根據契約可分為平價發行、折價發行以及溢價發行,債券的公允價值計算就是折現的應用。
想要計算公允價值,必須先知道債券各期的現金流量,每年底除了要支付利息給債權人外,到期時也須支付債券面額給債權人。
為了避免讓壯士們越級打怪,以下的計算假設有效利率皆為 5%,且不考慮債券交易成本哦!
▌ 平價發行
假設八百公司在 1/1 發行 3 年期,票面利率 5%,面額 $1,000,000 的公司債。
這時候的現金流量就可以藉由數線圖畫出,遇到折現問題時,畫圖可以說是初學者的必備技能唷!
大家將未來現金流量依序折現至今(1/1)並加總後即可求得此張債券的公允價值,這時候會發現公允價值與面額相同,那麼這張債券就稱為平價發行。
▌ 折價發行
這時候把題目改一下,假設票面利率為 4%,低於有效利率 5%。
壯士們根據相同步驟進行折現會發現公允價值低於面額,這類型債券稱為折價發行債券。(放下圖)
若平價發行可以得到 $1,000,000,那公司怎麼會願意折價發行呢?
理由其實很簡單,壯士們可以將折價發行債券當成提前償還款項!
當債券公允價值越低,未來所需支付的利息自然就越少,這也是票面利率較有效利率低的原因。
▌ 溢價發行
假設此時票面利率為 6%,高於有效利率 5%。
將現金流量如法炮製逐一折現後加總,大家會發現公允價值高於面額,此種債券稱為溢價發行債券。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今天收到的現金高於面額,就代表未來要支付更多利息給債權人,這也是為什麼票面利率高於有效利率。
▌ 舉一反三!
折現觀念除了可以用在債券評價,也可以套用在投資決策或是不動產的使用價值預估。
以投資決策為例子,八百公司今天要進行流程再造,必須投入現有資金 $2,000,000,可以使未來三年每年年底現金流量增加 $700,000,八百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
將現金流入折現後的總額為 $1,906,274,但支出之現值為 $2,000,000,代表此項流程再造決策不符合成本效益。
將兩金額加總後為 $(93,726),此金額稱為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當 NPV>0 就代表此項決策是值得投資的唷!
▌ 結語
今天跟大家介紹更深入的折現觀念與應用,各位壯士如果未來有計劃修習財務管理或是會計學相關課程,這些觀念都是非常基本的,如果有想要說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金融 #債券 #利率 #投資 #理財 #投資理財 #財務
債券票面價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期間,複習一下2020.04.03的文章
佛系整理來了--配息基金篇
新朋友必看,老朋友複習
單筆投資配息基金
這是近年來投資人最愛的基金,但都被高配息沖昏了頭,心中只有認定:配息越高越好,完全忽視了風險的存在,直到這波疫情來襲,才又哇哇大哭,並驚慌地逃走,這讓我想起與2008年時的情景一模一樣,這些年來我對此類基金的文章真的沒少寫,但人在順境、高配息領得開心時,甚麼警告、提醒都聽不進去,還曾在某次演講時道出了我的提醒,事後還被來聽的投資人的子女到FB抱怨連連,因為我讓他的長輩吵著要賣掉,之後我只能用:請了解基金,進而問自己接受否?再決定要投資否?一番的好意如果被解讀為影響他人投資 ,那就只能請自行了解基金、自行決定投資否?一切自負了!
買配息的基金一定要回歸一個很重要的目地:以配息為目的,但心中還是在乎盈虧,其實用一點數學不難算出一個道理:息領的越久,虧的機率就越來越低;
例如:拿成本100萬,買了年配息率6%的產品,一年可領息6萬、二年12萬、三年18萬.....,到了第17年領到息已經超越本金100萬了,之後都是賺的,但相信你會有幾個疑慮:
1.配息不可能永遠都6%:如降低了,只是還本的那天往後延而已
2.會不會變成0利率或負利率:會發行0利率或負利率通常是歐美健全國家的公債,一般的公司債發行0利率或負利率誰會買?沒人買會有公司發行嗎?
3.基金清算或倒閉了:基金清算與你想的不一樣(請詳看2020.03.20相關文章),基金倒閉與清算不同,基金倒閉是所買的每一支股票或每一支債券都倒閉了(貼在牆上),想想一檔股票型基金少說也有百檔股票,一檔債券型基金少說也有三、四百檔債券,股票是一直跌一直跌,但有跌到市價=0的嗎?除非下市了,而債券也一樣啊,價格有跌到=0的嗎?除非違約,要幾百支股票或債券同時下市或倒閉,想必比中樂透還難吧!
但若你的基金是期貨基金,專買期貨、選擇權,就有可能了
4.淨值一直跌,會不會配息就變0了:債券的配息主要來自票面利息,從債券發行到到期,此票面利息是固定的,而淨值是依據該債券的市價算的,市價天天都有可能改變,當市價下跌了,淨值就跌了,但票面利息又沒變,當然影響配息的機率是小的。
5.本基金配息來源來自本金的可怕警語:此本金也與你想的不一樣,此本金「不」 = 你的原始申購金額,詳情可看2016.01.16說明『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2019.02.27『還是配本金問題』這二篇文章,債券很多說明也都收錄在『蕭碧燕教你,每次投資都要獲利出場』這一本書中。
目的清楚了,疑慮釐清了,那麼買配息的基金要成為贏家一定要做到買債三要素:以配息為目的、不在乎淨值的波動、長期投資
但要如何達成以上三要素,那麼挑基金一定要用「自己配息滿意、自己波動接受」的原則來挑基金,只有這樣挑出來的基金,才不至於在黑天鵝出現時,哇哇大哭,並驚慌地逃走,你這樣不就:興高彩烈的來,捐了一筆錢後,再倉皇的逃走。
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每一檔基金的波動度,提出了SOP四步驟(2021.05.05「了解它、接受它,再請投資它!」這一篇文章才又重述)
1.該基金投資在哪些地區?(新興市場要特別的看國家別及分散比重)
2.該基金投資哪些標的?(高收益債要特別看CCC(及以下)級別的占比)
3.該基金投資用甚麼幣別買這些標的?(美元?歐元?當地貨幣?)—看月報中的貨幣分布即可知,只要是用當地貨幣買的標的,波動度就是隨著該幣別的升貶,因此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波動度就是很大
4.你選擇用甚麼幣別投資這檔基金?(你買基金時都挑美元計價?澳幣計價?南非幣計價?)
只要能先清楚知道上述的四個要點,就能判斷波動的大小(風險的高低),進而問自己是否能接受?
以上的要點都是買配息基金要謹守的法則,另外既以配息為目的,就請你善加利用每月的息:加碼定時定額、繳管理費、安親班費用、水電費、孝親費、保險費....這些都是附加價值,也就是創造複利效果。
加強整理:挑選各債券基金應注意事項
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BBB等級比重不宜過高(高低與同類型比)
高收益債基金:CCC等級比重不宜過高(高低與同類型比)
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不宜長期投資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非本地貨幣債基金):要再檢視投資國家的分散度
目標到期債基金:配息率近(或高過)高收益債基金最好遠離它
平衡型基金:端看自己能否接受波動
後記:此類基金適合真有現金流需求的人買,且單筆買入,定時定額真的效益比股票型金差太多。
待續...
債券票面價值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債券世界另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就是:
”我只要買進單支債券,把它持有到期,發行者沒違約,我順利拿到期間全部的配息跟最後的本金,那麼這期間殖利率波動,就沒關係了。”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債券的利率風險,無法以持有到期,把它消滅。這個做法,往往只是讓投資人誤以為這樣就可以把利率風險消除。
表面上看起來,風險的確是不見了。持有到期,最後票價價值1000,你就是拿回1000的本金。這期間就算殖利率上升,也不會造成任何債券資本損失啊。
這是一個有點太單純想法。
譬如你現在用1000元票面價格,買進某家公司發行的一張票面利率4%的十年期債券。
結果過了一天,同一家公司,相同的信用評等,發行十年期,票價價格1000元,票面利率5%的債券。
你會說你把原先的4%債券持有到期就沒有損失了嗎?
買到殖利率4%的債券,發現之後殖利率變5%。有兩個處理方式。
第一個就是以現在比較低的價格,賣出原先殖利率4%的債券。(殖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接受資本損失。但可以拿到之後比較好的配息。
第二個是不賣,就持有原先殖利率4%的債券,持有到期。表面上看起來沒有殖利率上升造成的資本損失,但這樣做,損失是表現在持有期間比較低的配息收益上。
一定會有損失,第一個方式,損失表現在資本減損。第二個方式,損失表現在配息減損。
以為第二個方式就沒有利率風險,其實是一種錯誤理解或者可說有點鴕鳥心態。
不要再相信這種說法,也不要再傳播這種說法。
看似簡單的債券,其中其實有許多值得深入探究與思考的地方。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11/holding-to-maturity-does-not-elimina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