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早安🙋
最近又到了一個腦容量極低的時期
總是忘東忘西😱
-
前天下台把筆記本忘在台上
(咦 我明明翻開放在旁邊啊😂
然後開心的拎著我的包包下班
手機放在包包充電🔋
而且我記得很清楚我有把手機跟隨充一起放進包包
-
結果唱歌唱一唱想說來衝一下電
悲~~劇~~~
找不到我的充電寶啊啊(大陸用語)😭😭
還以為是在交通車上睡翻掉出來
大去問司機大哥說沒有看到有人撿到
可惡那是超實用的小米10000蓄電量隨充ㄟ
(我很念舊跟它已經有感情了😭😭
最後請還在公司的同事幫我去休息室看看
果然
我放在電腦桌上........
傻眼 我手機拔掉充電後
線記得收 隨充直接丟桌上😑😑
-
這故事告訴我們我的東西很好偷 嗯?!😂😂
最近出門前都得好好再三檢查所有隨身物品
以防再有忘記帶鑰匙錢包手機上班卡絲襪這種事發生🤣🤣
-
All by EYESCREAM Inc.
#wednesdays #headingtowork #taipei #taiwan #elissaootd @ Shihlin District
「傻眼大陸用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地勤艾旅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曼文是塊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Re: [閒聊] 最美的時光很多用詞的不同- 看板China-Drama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4月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4月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More from 民視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貓咪?小老鼠?台灣妹子PK大陸朋友兩岸用語差太多!大陸人 ...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大陸用語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中國用語?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台陸夫妻揭兩岸用語差超多大陸「娃娃=公仔」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名人八卦社群討論站- 大陸用語dcard的八卦,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名人八卦社群討論站- 大陸用語dcard的八卦,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網紅中國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網紅中國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台灣最新流行用語一覽表(熱門)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請問在大陸用語中,與"白目"意思相近的名詞有哪些呢?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吐槽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吐槽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討論] 看來八卦覺青很愛用大陸用語! XX一時爽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討論] 那些少見的成語或用詞會被當成大陸用語? - cfantasy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討論] 那些少見的成語或用詞會被當成大陸用語?- 看板CFantasy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Re: [問題] ACG圈來自大陸的用語有哪些阿?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傻眼大陸用語 在 [討論] NETFLIX影片字幕"大陸用語"問題| EAseries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傻眼大陸用語 在 曼文是塊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天前接到的詐騙電話讓我回想起四年前,我24歲的時候,就真的這樣很愚的被騙過一次。
我當時有在用大陸聊天軟體QQ(類似即時通),有天突然有個陌生人加我,糊里糊塗我也加了他。我還記得他說他叫王添財(也太俗氣啊哈哈哈哈哈哈怎麼會喜歡上啊),香港人,三十幾歲,在香港賽馬會工作。他大頭貼是個很帥氣的男生,不是Model那種不親民的帥,是很親近、斯文,看起來很正直但又很可愛那種,這是後來看他傳的幾張照片的感覺。我喜歡他的照片到把它們存在一個資料夾叫「阿財」哈哈哈哈哈哈現在在舊電腦裡可能還在吧。我很記得他當初跟我說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我,原本他想加其他女生但是看到了我歐,哈哈哈哈哈哈現在想起來真的很白痴拉。但那時的曼文是對戀愛有憧憬也不太能明辨男生技倆的人,所以一不小心就陷了下去。
開頭他就說他下個月會來台灣找我,講的很真的感覺,我也因為怕要見他,馬上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減肥計畫!他會天天跟我聊天,晚上準時上線,每過一天他的用詞都會再親暱一些。會分享他最近再讀哪本書,然後我為了想跟他看同本書(已忘書名只記得是紅色封面),也上網訂了一本。他說他最喜歡的歌是陳奕迅的富士山下,他會唱廣東話的版本,然後我就學中文版的愛情轉移。我們甚至會用語音通話一起合唱這首歌,我當時真的覺得唱的太甜蜜太快樂太興奮,但整個場景是我坐在餐桌上的電腦前帶著耳麥,然後我爸坐在對面做自己的事,完全不知女兒一步步走入騙局之中哈哈哈哈。但快樂的時光太多就會突然被打斷...
有一天他就消失了,兩天都沒上線,我很難過很空虛,一直敲他都沒人回,sad了一兩天,結果他突然就出現了。說不好意思突然沒有聯絡,但我臨時出差去澳門開會。然後就開始了他的騙術。他問我“你知不知道台灣很多人喜歡簽六合彩?” 哇老欸六合彩好像是很古代的東西欸好像只有在鄉土劇看過欸。他繼續說 “香港六合彩為了打擊台灣六合彩的組頭文化..因為很多組頭喜歡把錢都吃掉,所以為了打擊這件事,公司要把內線明牌報給台灣民眾,讓民眾賺錢,因為你是我最親愛的人,所以這種好事當然第一個報給妳啊“ 總之他一開始試探只要我投小數目,一、兩萬但這可以翻倍到一、二十萬,我當下很驚馬上就問了在上班且在我朋友中最聰明的艾兒莎哈哈哈哈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她當下也是有點相信但最後還是告訴我不要做,但阿財(哈哈哈哈)有點半push半sugar-coat的說“妳是我最親愛的人,我難道會不想要妳好嗎?” “妳現在趕快去匯錢因為公司要在明天內做好” blabla之類很緊急的樣子,我當下就偷我媽錢(對不起媽我不孝希望妳不要看到啊啊但我後來有還妳)去彰銀匯了款,後還馬上把匯款單拍給了他,我記得那是個太陽很大的下午。
一回到家我不知哪根神經突然醒了想說要來google一下(也太慢想到)我打了關鍵字“香港賽馬會 六合彩 詐騙” 哦!買!尬!的!嘩啦嘩啦嘩啦一堆文章故事跑出來,對方講的話都一模一樣我當下終於知道我被騙了。我馬上打給當時在上班的艾兒莎,她當時公司離我家十分鐘,她當下就說:我現在就陪妳去警察局。馬上工作也不管的衝來,我當下還不想因真的覺得太丟臉了欸!但她堅持,後來警察北北叫我打電話給彰銀叫他們把錢先HO住,就這麼剛好,彰銀說錢差一點就要出去了但還沒,還沒匯出!!呼!!好里加在啊啊啊。(媽我後來有放回去)
一般來講我是算了,但艾兒莎是那種會想反整回去的人,我們上網找了一張匯款單然後她photoshop把餘額改的有很多錢傳給他看,然後叫我跟他說想再投資更多,他當然假惺惺的說好,但過了幾天他沒收到錢開始北送,我就說因為我們連假所以銀行沒在作業,期間他態度大轉變也不再噓寒問暖甜言蜜語,後來我就直接跟他說,其實我知道你是騙子了你不要再假裝了,他一開始當然大狡辯,知道騙不了他居然開始跟我說,其實他也不想這樣但他也是被騙來的,想逃也逃不了會被打斷腳,不然我救他好了,匯20萬可以贖他的身😂😂😂😂,我真的傻眼,但我還是勸他快放下屠刀,依稀還記得自己跟他說:一個人這輩子能得到真心有幾回,你得到我的了卻糟蹋了,你覺得這樣的機會還很多嗎?知道再也騙不了我的他就消失封鎖刪除了,故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了。
我相信會有一些人覺得我蠢,會覺得怎麼會這麼笨啊,但你永遠無法理解一個人當下渴望一個東西的心情。現在Google你還是能看到太多類似的故事,或甚至有影片瘋傳女子在警察局要匯錢給國外男友被警察勸退的故事,感情的騙子還是太多,世間男女還是太傻,想要真愛,眼睛腦子還是放亮點比較實在。結論是朋友很重要,還好我有艾兒莎這個聰明又有義氣的好朋友啊哈哈哈哈哈哈。love u❤
傻眼大陸用語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死問題,不只是心跳與呼吸的問題.....
--- 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救活了許多本來要死亡的病人,同時也延長了許多臨終病人的生命。這種延長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死亡』?如果是『延長死亡』,這種延長是否應該?如果不應該,那又應該怎麼辦』?
與歐美相較,台灣社會對於生命問題的冷漠,可以說幾乎已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原因除了整個社會上下交征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漠視倫理方面的教育,使得許多人大學都畢業了,還不知倫理學為何物 — 在這種情形之下,又如何能要求人們超越素樸的『公民與道德』階段,而從事成熟的道德思維反省?至於新聞媒體對於生死問題的注意,也只是零星而趕熱鬧式的。多半都是在一些具爆炸性的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作五分鐘熱度的報導。而由於相關的倫理學素養的缺乏,這些報導常常不但不能釐清問題,反而更加簡化了問題的複雜度。
---
沒有「安樂死」之名的「安樂死法」──簡評2016年「病人自主權利法」(初稿)
鄭逸哲(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施肇榮(執業醫師,銘傳大學法學碩士)
目錄
壹、 本文基本立場先行說明
貳、借殼上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策略
一、該法所宣稱的「病人自主權」範圍
二、「病人自主權利法」並非人人所得適用
三、製造法律適用困境的立法
四、被精心掩飾的「安樂死合法化」立法目的
參、概念錯置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論述
一、自「病人自主權」虛構出「醫療拒絕『權』」
二、未能正確認識:「維生介入除去請求」屬「善終權」的行使,而非屬「醫療拒絕『權』」,也不是「生命處分權」
肆、見樹忘林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偏頗
一、該法拒絕納入病患意願再度確認程序
二、該法拒絕為「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充分的實體法「防火牆」
三、該法拒絕司法裁定事先介入
伍、尚未施行,即有修法必要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代結論
本文
壹、本文基本立場先行說明
立法院於2015年12月18日匆促三讀通過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2016年1月6日隨即為總統所公布。本文作者就其立法過程略有參與,因而提出過若干不同意見,卻被有心或無意詆為「欠缺良知」而反對立法,因此,於評析該法之前,先行說明本文作者對該法的基本立場:
1.沒有人反對所謂「病人自主權利」,事實上也不可能反對。
2.支持就所謂「病人自主權利」的保障進行立法是一回事,不認同這部「病人自主權利法」這樣立法是另一回事。
3.不支持這部並不完善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不應被污名化為「『否定』病人自主權利」。
4.支持就「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進行討論,甚至也在一定範圍內支持「安樂死『合法化』」。
5.「病人自主權」和「善終權」二個概念,應徹底釐清,不該混為一談。
質言之,本文作者亦期待讀者先行了解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究竟內容為何,而能詳細區分自己究竟是「支持就所謂『病人自主權利』和『病人善終權利』的保障進行立法」,抑或也同時「支持『病人自主權利法』就『這樣』立法」。
貳、借殼上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策略
一、該法所宣稱的「病人自主權」範圍
依2015年5月26日印發的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就委員提案第17769號「案由」謂:「鑒於我國現行法律對病人醫療自主權保障未臻周延,例如『醫療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及第八十一條的告知及同意規定,病人受告知與表示同意與其他關係人相同,對病人知情選擇與決策權的保護明顯不足;在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現行制度下欠缺配套措施,確保病人的醫療自主權(...)擬具『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
其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總說明」則進一步謂:「按『醫療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規定,醫療機構實施手術與中央機關規定之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並經其同意,始得為之。第八十一條之病情告知對象同前二條之規定,亦為病人或其他相關人。依此,『醫療法』規定之受告知對象與做醫療決策的主體未必是病人本人,(...)剝奪病人的醫療自主權(...)。其次,在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現行制度也欠缺配套措施,來確保病人的醫療自主權得以實現,例如『醫療法』第六十三條與第六十四條以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等規定,當病人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係由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具同意書,同意書未必與病人意願相符(...)。最後,(...)目前只有特別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權利,(...)大部分的植物人、漸凍人、重度失智症患者與罕見疾病患者都不是『末期病人』,無法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不當限縮病人的拒絕醫療權(…)」。
綜合上述,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其所認為的「病人自主權」範圍應涵蓋:
1.手術及麻醉。
2.侵入性檢查治或治療。
3.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被告知。
4.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
5.植物人、漸凍人、重度失智症患者與罕見疾病患者「拒絕維生介入」。
暫且不論法律「保護」是否周延,前三者,現行的「醫療法」第63條、第64條和第81條,即分別有所規定;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則已由現行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加以規定。
可見,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最主要的目的在「新創」屬「『非』末期病人」的植物人、漸凍人、重度失智症患者與罕見疾病患者,有所謂「拒絕維生介入『權』」。
二、「病人自主權利法」並非人人所得適用
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高舉周延保障其所謂的「病人的醫療自主權」旗幟,但依其規定,事實上有許多病人是被排除在其適用範圍之外,例如:
依病人「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0條第3項的規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於意願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代理意願人表達醫療意願」,依之,若病人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或雖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但無法(例如,已先於病人死亡或自己也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思)或拒絕表達意願時,即使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也無「病人自主權利法」適用的可能,不是嗎?在此情況下,是否應回到「醫療法」的適用?
再者,就所謂「末期病人」、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其他中央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用方法之情形者,依該法第14條第1項的規定,若未預立醫療決定者,也不適用「病人自主權利法」,除「末期病人」仍可直接回到「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適用,其他四者,就只能拖到「末期」,才有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而「解脫」的可能。
且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第8條第1項規定:「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因此,未滿二十歲人,根本無適用該法第14條第1項的規定而「解脫」的可能。
總之,「病人自主權利法」並非人人所得適用。
三、製造法律適用困境的立法
沒有人否認,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動機良善,但其欠缺足夠的法律素養,不具備立法技術的基本涵養,莽撞衝擊既有的立法體制,把「保護不足」和「欠缺保護」二者混為一談,一心只想別立於「醫療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而無視於其自身根本漏洞百出。
其實,關於其所謂病人就「手術及麻醉」、「侵入性檢查治或治療」和「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被告知」的「自主權」部分,只要就「醫療法」第63條、第64條和第81條,分別修正如下已足:
1.醫療法第63條:醫療機關實施手術,應向病人說明手術手術原因、手術成功率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危險,並經其同意,簽具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始得為之。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其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表達意願;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或其無法或拒絕表達意願時,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代為表達意願。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第一項)前項同意書之簽具,病人為未成年人或無法親自簽具者,得由其醫療委任代理人、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具。(第二項)第一項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三項)
2.醫療法第64條:醫療機構實施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應向病人說明,並經其同意,簽具同意書後,始得為之。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其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表達意願;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或其無法或拒絕表達意願時,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代為表達意願。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第一項)前項同意書之簽具,病人為未成年人或無法親自簽具者,由其醫療委任代理人、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具(第二項)。
3.醫療法第81條:醫療機構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告知其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應向其醫療委任代理人為之;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或其無法或拒絕表達意願時,應向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為之。
此外,另新增「醫療法」第81條之1關於「醫療委任人」的相關規定是必要的。
至於關於「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問題,「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規定更是莫名其妙,末期病人並不當然就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但依其第14條第1項的規定,非得預立醫療決定,方有該項適用。也就是說,若末期病人事實上自行表達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時一部時,因其未預立醫療決定,該項即不得適用?這樣要回到「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的適用嗎?
當「病人自主權利法」號稱「目前只有特別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權利」,究竟該項是否應限縮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的末期病人,未見其明。
在法律適用上,「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就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問題來看,就能表達意願的病人應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否則悖理,但就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的病人,若其預立醫療決定,適用「病人自主權利法」尚無問題;若其未預立醫療決定時,是否仍得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呢?是否得由其最近親屬代為決定呢?如果得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第1項第1款僅規定「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而「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2項卻規定「應由二位具有相關專科醫師資格之醫師確診,並經緩和醫療團隊至少二次照會確認」,就這樣的不一致,應如何進行法律適用呢?
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第3項的規定,「(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的病患)無最近親屬者,()經安寧緩和醫療照會後,依末期病人最大利益出具醫囑」得視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同意書」。如此的規定,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後,究竟應如何適用?
依該法主要推動者楊玉欣立委辦公室的說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適用的範圍與對象亦與本草案完全不同,前者規範的是末期病人,後者則以一切病人為其規範對象,兩者不能相提並論」。照這種說法,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應屬「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特別規定」,但實質來看,就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問題,「病人自主權利法」卻又就「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所無者有諸多「特別規定」。
整體來看,就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在思考上,既無高度,也無深度,亦乏廣度,致「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在法律適用關係上,一片混亂,令人完全搞不清二者間,究竟是「特別關係」,還是「補充關係」,甚或是極詭異的「互補關係」?
其實,當初若逕採「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如以下的「修正」方式,上述的法律適用困境,當可避免: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由二位具有相關專科醫師資格之醫師確診,並經緩和醫療團隊至少二次照會確認。
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未成年人無法表達意願時,則應由法定代理人簽署意願書。
前項第一款之醫師,應具有相關專科醫師資格。
末期病人無簽署第一項第二款之意願書且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其醫療委任代理人依其預立醫療決定出具同意書代替之,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時。則由其最近親屬依其預立醫療決定出具同意書代替之,無最近親屬者,應經安寧緩和醫療照會二次後,依末期病人最大利益出具醫囑代替之。同意書或醫囑均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
一、配偶。
二、成年子女、孫子女。
三、父母。
四、兄弟姐妹。
五、祖父母。
六、曾祖父母、曾孫子女或三親等旁系血親。
七、一親等直系姻親。
末期病人符合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之情形時,原施予之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得予終止或撤除。
依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第四項各款先後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不施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前以書面為之。」
如此,至少使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末期病人,在既未預立醫療決定,亦未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復無最近親屬的情況下,得因「依末期病人最大利益出具醫囑」而獲得「解脫」,這不才真的是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所想致力的嗎?
一旦,就所謂病人「手術及麻醉」、「侵入性檢查治或治療」和「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被告知」的問題,採前述修正「醫療法」第63條、第64條和第81條的方式;同時就關於「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問題,採前述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的方式,不僅使這方面的法律適用層次井然,不生法律漏洞的問題,亦使「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更能專注於其就植物人、漸凍人、重度失智症患者與罕見疾病患者所「新創」的「拒絕維生介入『權』」,提出更完善更周延的立法草案。但終究捨此不為,令人扼腕。
四、被精心掩飾的「安樂死合法化」立法目的
明明有更好更簡單的立法方式可選擇,為什麼要大動干戈別立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呢?要解答這個疑惑,恐怕要先看一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最原始草案草擬者孫效智教授,題為「安樂死的倫理反省」 一文的內容: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相關問題在歐美可以說是備受矚目。問題的核心誠如中國大陸社科院的生命倫理學家邱仁宗所言:
『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救活了許多本來要死亡的病人,同時也延長了許多臨終病人的生命。這種延長是『延長生命』,還是『延長死亡』?如果是『延長死亡』,這種延長是否應該?如果不應該,那又應該怎麼辦』?
(...)
與歐美相較,台灣社會對於生命問題的冷漠,可以說幾乎已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原因除了整個社會上下交征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漠視倫理方面的教育,使得許多人大學都畢業了,還不知倫理學為何物 — 在這種情形之下,又如何能要求人們超越素樸的『公民與道德』階段,而從事成熟的道德思維反省?至於新聞媒體對於生死問題的注意,也只是零星而趕熱鬧式的。多半都是在一些具爆炸性的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作五分鐘熱度的報導。而由於相關的倫理學素養的缺乏,這些報導常常不但不能釐清問題,反而更加簡化了問題的複雜度。
(...)
工業革命以後,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對於生死的掌控或干預能力愈來愈大。此時人類的死亡經驗已大不同於古代。延長生命與延長死亡之間開始模糊不清。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十九世紀時『安樂死』觀念便有了特殊的醫學意義,亦即藉著醫生的幫助,減輕死亡過程的痛苦。此為狹義的『安樂死』。二十世紀初,在協助死亡的意義下,減輕痛苦所引起的副作用—縮短壽命—也被納入安樂死的意義。換言之,人們此時所理解的安樂死已不只是減輕死亡過程中的痛苦,還包含了藉著醫學科技的干預,直接加速死亡的到來。
(...)
從法律上來說,各國法律基本上都反對『安樂死』,視安樂死為所謂的『受囑託殺人』或『加工自殺』,屬於殺人罪或謀殺罪。不過,在另一方面,主張『死亡權利』及『自願安樂死』的運動正方興未艾。
(...)
本文採取的安樂死定義如下:『為了消除一切痛苦而有的『作為』或『不作為』,意圖導致死亡,或作為(不作為)本身即導致死亡』。
(...)
由於這個定義相當抽象,以下再以它為基礎,做幾點說明:
一、上述的『安樂死』定義在理論上適用於『自殺』或『他殺』兩種情形。但在實際上,『安樂死』一詞一般是用於後者,指醫生對末期病人或傷患所施行的致死作為或不作為。依此,安樂死是『他殺』或『致死他人』。在這個意義上,安樂死不再是古希臘所謂的『好死』或『善終』的死亡狀態,而是指促成這種好死的方法。
(...)
關於安樂死的道德或法律評價便很難形成共識。反對者認為『安樂死』就是『蓄意殺人』或『謀殺』。支持『安樂死』者則不能接受這種看法,他們認為安樂死的目的是為了病人最大的利益,因此,把『安樂死』理解為『殺死』病人,是過份簡化而不恰當的行為認定。
(...)
近年來有關生命末期問題之倫理討論雖然有很多爭議,然而至少有一項共識是大部份學者都能接受的,那就是:不論是延長瀕死期或縮短生命(= 導致死亡)的醫療措施,原則上都不應該違背受苦者的意願。 很顯然,違背病人意願的「非自願安樂死」是不道德的。這樣的安樂死侵犯他人的生存權,傷害了近乎絕對的生命價值。
至於不顧一切代價去延長末期病人生命的作法,也引起不少爭議。人們覺得這樣作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death withdignity)。田力克(H. Thielicke)稱之為『恐怖的仁慈』(Terror der Humanitat)。歐美各國的趨勢是制訂自然死法(Natural Death Act),並推動『生存意願預囑』成為正式的法律文書,以賦予病患在疾病末期拒絕無意義治療的權利。
(...)
一旦確定了病人的安樂死意願,而醫生客觀的診斷亦顯示:病人漫長而折磨人的死亡過程與其人性尊嚴互相衝突,那麼,不少的倫理學家會同意,此時的安樂死在道德上至少是不應該受到譴責的。不過,根據這樣的良心判斷而付諸實踐的醫生或家人,仍必須負起法律上的責任。事實上,不畏懼法律制裁的抉擇,往往才真正反映了道德的審慎程度及勇氣。
(...)
『安樂死』合法化也是一個困難的課題。荷蘭與澳洲所開的先例是否可行,就尚待進一步的觀察與歷史的檢證。此外,即使從微觀的道德角度能夠達到『安樂死在某些少數個案中的可能性』,也並不意味著從巨觀的社會角度看來,安樂死合法化是可行的。就立法技術而言,安樂死合法化是否會遇到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困難,並且,這樣的立法是否會衍生出難以防堵的弊端及對法律的濫用,都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
我國的情形如何呢?醫護人員的EQ與醫德低落、社會只向錢看而賤視人命、虐待老人及兒童的大量存在、長期療養及安寧照顧的缺乏等等,在在要求我們更為審慎地面對安樂死的立法問題。」
綜觀全文,其所持立場是:不顧一切代價去延長「末期病人」生命的作法是妨礙有尊嚴的死亡,所以,一旦確定了病人的安樂死意願,而且醫生客觀的診斷亦顯示:病人漫長而折磨人的死亡過程時,醫師或家人應不畏懼法律制裁,對末期病人或傷患施行致死作為或不作為,這才真正反映了道德的審慎程度及勇氣。
雖然其仍持「末期病人」用語,但並不等同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3條第2款的「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這樣的定義,其乃由「『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擴張至「『漫長而折磨人』的死亡過程」。也就是說,其所謂的「末期病人」,不僅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3條第2款的狹義「末期病人」,更及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第2款以下所規定的非屬狹義「末期病人」的「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其他中央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用方法之情形者」。其所採的是極為廣義的「末期病人」概念。
由是觀之,「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不僅要推動狹義「末期病人」的「安樂死合法化」,更要推動廣義「末期病人」的「安樂死合法化」。
然而,究竟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在立法推動過程中,「安樂死」用語顯然有意完全被避免使用,精心被掩飾起來,而從未出現,這就要就教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了!
但很清楚看出,本來以修法方式就能「精簡」解決的問題,卻捨此不為,勞師動眾,疊床架屋,將「醫療法」第63條、第64條和第81條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既有的規定內容,復規定於「病人自主權利法」,恐怕目的就在以「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名,掩護廣義「末期病人」的「安樂死合法化」過關。
參、概念錯置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論述
「安樂死」固然是個倫理議題,但「安樂死『合法化』」絕對是個法律議題。作為一個法律議題,絕對要回到法律的概念論述。
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蓄意避免「安樂死」被正視討論,代之以詭異的方式,企圖將「病人自主權」和「人性尊嚴」等同起來,致其立法論述極為錯亂。
如本文一開始就聲明的立場,「安樂死『合法化』」不是不能討論,甚至是應該要討論的議題,但必須嚴肅將之於法律架構加以下討論:
一、自「病人自主權」虛構出「醫療拒絕『權』」
雖然沒有人否認「病人自主權」,但不表示其屬「絕對」的權利;其實,在「法治國」,任何權利,難以想像其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舉例來說,甲割腕自殺,被緊急送醫,若立即縫合傷口,甲必然撿回一命,在此情況下,急診醫師乙得否違背「病患」甲的意願,強行醫療介入呢?這不必有什麼法律素養,依常識就可以判斷出乙當然得以為之。但這樣是否否定了「病患」甲的「病人自主」?當然是!但有侵害到其「病人自主權」嗎?並沒有!為何沒有?因為就此情況,甲根本並不具有「病人自主權」,當然就無所謂侵害「病人自主權」的問題!
一般被稱為「加工自殺構成要件」和「加工成重傷構成要件」的刑法第275條和第282條規定,在在否定法益持有人對自己的「生命法益」和「重大身體法益」具有「處分權」。因此,「病人自主權」的內容,依之,無論如何「原則上」不可能涉及「生命法益」和「重大身體法益」的「處分」。
但法律比人更聰明,在絕對否定法益持有人對其「生命法益」具有「處分權」的同時,在一定條件下,「例外」承認法益持有人對其「重大身體法益」具有「處分權」。例如,「病患」不截肢無以保命,為之施行手術而具有(共同)加工成重傷構成要件該當行為的醫事人員,法律即提供「阻卻違法的為第三人緊急避難」和「依(醫療)法律之行為」作為其「阻卻違法事由」,也因此,在此情況下,「例外」且「間接」承認法益持有人對其「重大身體法益」具有「處分權」。
然而,「病患」拒絕為保命而截肢,即使醫事人員違背其意願而施以手術,仍無以排除「阻卻違法的為第三人緊急避難」和「依(醫療)法律之行為」作為其「阻卻違法事由」的適用,因為此二者並不以病患「同意」為要件。
所以,「病人自主權」範圍,並不及於「拒絕拯救生命的醫療」,同理,也不及於「拒絕挽救重大身體法益的醫療」。充其量,只在不違背拯救生命或挽救重大身體法益的前提下,若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方式,方有「病人自主權」可言。在此理解下,涉及「生命法益」和「重大身體法益」時,「病人自主權」只限於對於醫療方式的「選擇權」,並無所謂「醫療拒絕『權』」。
至於生命法益和重大身體法益陷入危險的病患未就醫,事實上「拒絕醫療」,也無關所謂「醫療拒絕『權』」,而是法律對於「自殺」或「自重傷」者無能為力,而放棄規範的問題。
即使因刑法將傷害罪規定為「告訴乃論」之罪,原則上尊重非屬生命法益或重大身體法益陷入危險的病患是否就醫的決定,但嚴格上來說,在法律上也僅屬「放任」,而非承認其就「輕傷害程度範圍內的身體法益」具有「醫療拒絕『權』」。否則,例如,在其輕傷害程度範圍內的身體法益有就醫必要的嬰兒,若作為其法定代理人的父母拒絕將之送醫,不就變成代為行使「權利」了?
因此,就其「輕傷害程度範圍內的身體法益」,或可謂病患並無「就醫義務」而「放任」之,但絕非承認其具有所謂「醫療拒絕『權』」。毋寧,涉及「輕傷害程度範圍內的身體法益」時,「病人自主權」也還是限於對醫療方式的「選擇權」,並非所謂「醫療拒絕『權』」。至於此類病患雖就醫而「拒絕醫療」,誠屬悖理;若其確有醫療必要,就醫後卻全面拒絕接受醫方的「醫療建議」而放棄醫療,在體系理解上,也還只是理解為病患並無「就醫義務」而「放任」之,但絕非承認其具有所謂「醫療拒絕『權』」,否則,還是如前例,確有醫療必要的嬰兒,作為其法定代理人的父母即得代為行使「醫療拒絕『權』」,這是荒謬的!
總之,我們承認「病人自主權」是一回事,並不等於我們也承認病患亦具有「醫療拒絕『權』」,前者,在原則上,根本不包括後者;至於就「輕傷害程度範圍內的身體法益」,即使認為病患並無「就醫義務」而「放任」之,那是另一回事,並非承認其具有所謂「醫療拒絕『權』」。
整體來說,「病人自主權」大致上就是指在「接受醫療」的前提下,對於醫療方式的「選擇權」,並無所謂「醫療拒絕『權』」。
二、未能正確認識:「維生介入除去請求」屬「善終權」的行使,而非屬「醫療拒絕『權』」,也不是「生命處分權」
或許有人要問,如果法律不承認病患具有「醫療拒絕『權』」,何以得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得就「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其實,嚴格說來,這是立法者對法律用語欠缺審慎或欠缺區別能力的的問題。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在立法者就「醫療法」進行立法時,其所謂「醫療」和「醫療行為」用語,恐僅指一般所謂的「『有效』醫療」,亦即對病患病情有改善可能性的「醫療行為」。即使我們一般人對「醫療」二字的初步理解也是如此吧!
但隨著近代醫學的快速進步,不僅對於病患病情有改善可能性的「醫療」大有發展,在此同時,其亦擁有了雖無以改善病情,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延死亡」的「介入能力」。一般將此種「推延死亡的醫事人員介入」,亦以脫離原始意義的「醫療」名之,稱之為「『無效』醫療」。但本文更建議以「維生介入」代之,而使之區別於以具有改善病患病情可能性的「醫療」和「醫療行為」。
這種非屬「『有效』醫療」,而僅具有「推延死亡」的「維生介入」,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在「加工自殺構成要件」最古早創設之初是不存在的,亦即人類原始創設該構成要件時,並未預想有所謂「僅依賴『維生介入』而『推延死亡』」這種類型的「被害人」。
事實上,法學界長久以來,甚至數千年來,在對「死亡」這個「結果點」多所著墨時,對於近代才出現的「僅依賴『維生介入』而『推延死亡』」這種「因果進程」,是否應對「加工自殺構成要件」的適用進行範圍限縮的研究,似乎是一片空白。
即使,社會一般人對於是否得對「僅依賴『維生介入』而『推延死亡』」的病患以「維生介入除去」而進行「安樂死」,大概也只注專到「死」這個「點」,並未就這個「推延死亡的因果進程」或「安樂(程序)」具有足夠且充分的探討。
甚至,在立法過程中,本文作者詢問力推「安樂死合法化」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若醫事人員就「僅依賴『維生介入』而『推延死亡』」的病患,依其意願而「除去維生介入」而致其死亡,該醫事人員是否仍犯加工自殺罪?就此,得到的竟是極為駭人的回答:「還是不法,只是不罰!」
本文作者不得不再追問:如果這樣還是「不法」行為,為什麼(最原始)草案第十四條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拒絕執行(最原始)草案第十三條病患的拔管,要加以處罰?法律可以強迫人家去做「不法」行為嗎?這太荒謬了!
實在令人揺頭,怎會在連基本法律立場都未搞清楚情況下,就要硬推「病人自主權利法」呢?當場,本文作者說,如果不導入「善終權」的概念,「病人自主權利法」就不可能具有其立法正當性。所幸,楊玉欣立委當場筆記,而後才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條「立法目的」中出現「保障其善終權利」的規定。
當我們承認不僅「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所規定的「末期病人」,而且也承認「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第2款以下所規定的非屬狹義「末期病人」具有「善終權」的話,若醫事人員就「僅依賴『維生介入』而『推延死亡』」的病患,依其意願而「除去維生介入」而致其死亡,則其雖實現成文的狹義「加工自殺構成要件」,但不成文的消極構成要件「病患基於『善終權』而行使其『維生介入除去請求權』」亦告實現,該醫事人員即已不具有「加工自殺構成要件該當性」。
當承認「維生介入除去請求」屬病患「善終權」的一部分,基於其「同意」而「加工自殺」好了!醫事人員即自始不具有「加工自殺構成要件該當性」,這樣的論述再怎樣,也比「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紊亂法律論述層次,說什麼其「加工自殺構成要件該當行為」,又具有「阻卻違法事由」,又具有「阻卻責任事由」,而且「不罰」,來得合理且明確。
也就因為「維生介入除去請求」屬病患「善終權」行使的一部分,這也才能合理說明為什麼會有病患以外之人,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代為請求,而非病患以外之人「處分」病患的生命。
將「病患基於『善終權』而行使其『維生介入除去請求權』」明確定位為加工自殺構成要件的「不成文消極構成要件」,也有助於避免將「善終權」和「生命處分權」有心或無意混為一談。
應知,現行法律本來就是保障「病人自主權」,但也有其自主範圍的限制,絕對不得處分自己的生命,所以,「病人自主權」並非至高無上的。法律不容自殺,也不容加工自殺!己如前述。
即使我們承認「病人善終權」,也不因而承認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具有「處分權」。
「善終權」只涉及非人為「迫切」將到來的死亡,屬病人對於「進入」死亡的「方式」的選擇,「原則上」必須加以尊重,但也只在符合極嚴格的條件下。
質言之,「善終權」只涉及被「自然」「無法逆轉」的「迫切處分」下,病人對「尚保有」的「進入死亡方式」的選擇。全然無關「自我生命處分」──其生命是「已被自然處分」的。
所以,從「病人自主權」或「告知後同意」,硬拗出病人「善終權」出於其「自我生命處分權」,立論完全錯誤。基礎觀點錯誤,東拼西湊出來的法律草案,自然欠缺必要的周延性;復以,未進行大規模的影響模擬評估,實難期待其可行性。
本文作者絕對支持對「善終權」加速立法,但反對一廂情願的冒進立法。要處理「善終權」或「安樂死」這個問題,就不要劃錯重點,不要想訴諸所謂「病人對自己生命具有處分權」。
肆、「見樹忘林」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偏頗
本文作者必須再度重申,對於「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認為應立法推動的方向,完全予以認同,然而終究不能把「善終立法進行的必要性」扣「善終立法版本的妥適性」混為一談!糟糕的立法,比不立法還糟糕!
任何立法,必然涉及多數人的「權利義務」變動,以及複雜的法律關係變遷。在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是否過度或僅著眼於廣義的「末期病人」能「簡」且「速」「好走」,只求法條快速通過,連最基本的立法用語審慎,都不考慮。舉例來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第9條第2項竟規定為:「意願人、二親等內之親屬至少一人及醫療委任代理人應參與前項第一款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經意願人同意之親屬亦得參與。但二親等內之親屬死亡、失蹤或具特殊事由時,得不參與。」
若意願人二等親內之親屬死亡或失蹤,自無參與的可能,其但書應規定為「不在此限」,方得其理,但竟以「『得』不參與」規定之,令人傻眼。
小者如是,該法所應追求的「死生兩安」大者,更是完全未被納入立法考慮,將來該法上路,恐會造成諸多爭議:
一、該法拒絕納入病患意願再度確認程序
對於廣義「末期病人」的「維生介入除去」,進行「安樂死」,是「生死大事」,不可不慎。
即使「病人自主權利法」有所謂「預立醫療決定」的規定,但「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顯然混淆「病患意願的『證明方法』」、「病患意願」和「病患意願的『確認』」三者。誠如一位該法立法公聽會參與者所提出的質疑:如果一個人二十歲時預立,但過了三、四十年後,當時的醫療技術大幅進步,屆時他沒有可能改變想法嗎?
而且「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3條規定:意願人撤回或變更預立醫療決定,「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更新註記,試問:若此申請正在進行中,申請人即因車禍陷入植物人狀態,又該如何適用本法?
甚至,如果真是那麼尊重病患意願或如此維護病患的「善終利益」,為什麼將本屬「相對明確」,但從程序法上來看也僅屬「推定」性質的「預立醫療決定」作為認定病患「善終意願」的唯一方法?未預立醫療決定者,就無「權」善終嗎?
再者,「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顯然根本不知道民法第1186條規定:年滿十六歲人,即具有「遺囑能力」。這表示法律認為年滿十六歲人即對「死亡」的意義具有完全的理解能力,那為什麼「病人自主權利法」第8條第1項卻依處理財產權為目的的「行為能力」,規定「具有完全行為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不是說要讓病人「善終」,才符合「人性尊嚴」嗎?那年滿十六未滿二十歲人呢?未滿十六歲人呢?他們就不必享有「人性尊嚴」嗎?
二、該法拒絕為「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充分的實體法「防火牆」
「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似乎自始就有著「廣義的『末期病人』不得『好走』,都是醫護人員強行予以『維生介入』害的」這樣的偏見,否則立法最原始草案第16條第1款不會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拒絕執行(最原始草案)第十三條病患的拔管的話,「處新台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廢止其執業執照」。會出現這樣的嚴苛粗暴的草案文字,令人駭然!
事實上,如果病人真的想「好走」,不上醫院最快了!既然要上醫院,又要假手醫事人員「除去維生介入」而使其「善終」,就得感恩人家的「協助」,而非將之作為「代罪羊」。
所幸在各方批評與壓力下,該項不合情理的條文,才被刪除,而且於其第14條第2項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依其專業或意願,無法執行預立醫療決定時,得不施行之」,以及其第4項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依本條規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因此所生之損害,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且違反病人預立醫療決定者外,不負賠償責任。」。
但這項條文,是否予以「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充分的法律「防火牆」呢?恐怕未必!
醫事人員既然是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的規定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當然就是依其第1項所規定的「預立醫療決定」而行之,如此,其所謂「故意或重大過失」是就何而言?其所謂「損害」又是指什麼?就「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不故意,如何行之?又如何「重大過失」為之?
其雖規定為「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且依一般解讀,均認為醫事人員仍具有「加工自殺構成要件該當行為」,但因其屬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而為之,故屬「依法律之行為」,而具有刑法第21條的「阻卻違法事由」。另外,醫療機構,一般均為「法人」,如何負刑事責任?
即使如此,顯然未根本將醫事人員的「醫療義務」和「善終權(行使)」的「衝突」加以消弭。如前所述,「病患基於『善終權』而行使其『維生介入除去請求權』」應明確定位為加工自殺構成要件的「消極構成要件」,這樣也有助於避免將「善終權」和「生命處分權」有心或無意混為一談。
因此,「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4項應規定為:「醫事人員依本條規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不適用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加工自殺)規定,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不負行政與民事責任」。
恐怕如此,才能明確將「維生介入除去」明確定位為醫事人員「醫療義務解除」後的「行為」,而為「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充分的實體法「防火牆」。
三、該法拒絕司法裁定事先介入
究諸經驗,許多廣義的「末期病人」不得「好走」,的確和家屬「不願放手」有關,但「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或認為該法第4條第2項規定為「病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醫療委任代理人或與病人有特別密切關係之人(以下統稱關係人),不得妨礙醫療機構或醫師依病人就醫療選項決定之作為」,即足以解決問題,未免過於天真。
事實上,這恐怕只會埋下病患「好走」後,法律紛爭不斷的根源!
「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恐怕從未意識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必須從實體面和程序面均予以周詳的規定,該法的施行才有可能達到「逝者善終,存者無爭」,否則「死者已矣,生者興訟」,豈是其本意?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就實體面似乎為「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了某種法律「保護」,但即使如本文如前的建議加以「強化」,也無以阻卻其陷於事後高度的「訟累」風險──即使「更後面」司法確認其不負任何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
舉例來說,即使現在一般均認為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的規定「協助」病患善終而具有「加工自殺構成要件該當行為」的醫事人員,因其行為屬「依法律之行為」,而具有刑法第21條的「阻卻違法事由」;但若病患家屬,乃至於檢察官認為其行為並不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的要件規定,依現在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相關規定,並無以阻止告訴的提出或查偵開始,該醫事人員即至少陷於被以業務過失致死罪──乃至於殺人罪──訴追的危險。在民事程序上,亦有侵權行為鉅額損害賠償責任被請求的高度風險。
在立法過程中,本文作者一再提醒,多年來外國立法例即使在一定範圍內容許「安樂死」,但幾乎毫無例外,其對於醫事人員執行介入均先以司法准許裁定予以「背書」。
以所以必須由司法裁定事先介入,除了為「協助」病患善終的醫事人員提供充分的程序法「防火牆」,使之在相當程度上避免事後的「訟累」,而因袪除日後陷於法律訟爭的疑慮有助於提其高協助病患「善終」意願外,甚至還有其更深層的意義。
如前所述,「生死事大」,對於病患意願,再度確認有其必要性,這才是真正對於「人性尊嚴」的高度尊重。
除此之外,「安樂死」不只是單純使病患「死亡」,「死亡」是種「法律事實」,其不僅使病患的「權利能力」消滅,也形成一連串私、公法權利義務的形成、消滅和變動。
即使「安樂死合法化」在一定程度上應予開放,但也不能躁進為之,不顧其「道德上的風險」,例如,為了繼承法或保險法上等相關利益,或者因為經濟上或身心壓力,病患自行或在其家屬壓力下「不得已」而「預立醫療決定」。
凡此種種考慮,在立法過程中,本文作者一再提醒,務必納入「司法裁定事先介入」制度,但遭「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以「沒有必要」而悍然拒絕。這種「只管自己現在好走,不顧別人將來是否好過」,甚至以個人經驗即認為「廣義的『末期病人』,『均』無例外想『安樂死』」的立場來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對此,本文作者實在難以認同。
伍、尚未施行,即有修法必要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代結論
綜上所述,其實所謂「病人自主權利法」,不折不扣是部沒有「安樂死」之名的「安樂死法」。
誠如一位修習法律不到一年的女醫師所說:「病人自主權利法感覺有點像是…透過醫生的手跟醫療設備進行一種…折衷版的安樂死(法)」。
就這種關係「生死大事」的法律,在立法過程中,竟不見衛生福利部有所部版草案,許銘能次長竟僅謂「尊重立法院的決定」,既失職又失能,令人不僅感到遺憾,更感到憤怒。
雖然「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8條規定:「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但在這樣支離破碎,掛一漏萬的母法下,本文作者根本對本來對之毫無信心的衛生福利部能訂出怎樣的施行細則,毫無期待,更何況其亦無以凌駕母法。
別的不說,就其第14條第1項第5款所謂「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的病患,目前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進行施行細則如何訂定者,即已發現根本無法依此從頭至尾由「不明確法律概念」所構成的規定來擬定施行細則,而建議採「司法裁定事先介入」制度,或有解決的可能。
但如前所述,「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推動者,自始至終全然拒絕「司法裁定事先介入」,「病人自主權利法」根本欠缺「司法裁定事先介入」的規定!因此,除非對「病人自主權利法」進行修法,實在難以想像其如何順利施行。
所幸,「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9條規定:「本法自公布後三年施行」,因而衛福部現在要做的並不是制定施行細則,而是全面檢討此法的缺陷,趕在施行日前,再提出修法草案。否則,這樣的版本硬上路,只是災難。
若果真尚未施行,即先修法,孰令致之?
本文作者再重申,百分之百支持關於「善終」的立法,亦支持加速立法,但實在無法支持現在已通過的這個「量身訂做」而粗糙不堪的版本。誠心謙虛去檢討立法的周延性和妥當性,才符合倫理和醫學倫理的要求吧!
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4月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傻眼大陸用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傻眼出處、傻眼意思、傻眼日文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傻眼大陸用語 在 傻眼大陸用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4月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傻眼大陸用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傻眼出處、傻眼意思、傻眼日文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傻眼大陸用語 在 Re: [閒聊] 最美的時光很多用詞的不同-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26,看到說兩岸用詞的不用,我來稍微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不知道是否觸犯版規,觸犯幫刪,THX
開頭就先說說看稱呼問題吧,因為看到有朋友說覺得自稱26很好笑,但是我們角度
來看26也只是=阿陸而已,并不會覺得很有蔑稱的感覺,只要不是很敏感的人大概都不會特
別在意,即使阿陸仔也是一點點蔑稱而已,老實說這個應該是到處都是有的,比如我的家
鄉在背后談論外地人、外國人有時也會說“撈佬”“鬼佬”,這些稱呼當然也不能說有很
多善意,但是說很大惡意也倒未必(只要不當面說的話)
然后灣灣確實也沒有帶有惡意,只是一個比較可愛的昵稱而已,因為大家聊天都臺灣
人、大陸人一直這樣就好像太直白太正經,相對的,大陸人也是=陸陸。
延伸過來的彎彎只是打字順手沒太在意,WW是“灣灣”拼音的首寫字母而已。
其實大陸地區很大、各地的方言和習慣用語其實都不一定一樣,所以有些詞在臺灣人
看來和臺灣用語不太一樣,但是換過來大陸人看臺灣用語又沒有感覺到奇怪,這種情況還
蠻多的,所以有時候并非是簡單“這邊只用這個,那邊只用那個”,舉個例子:
番茄和西紅柿(同一個東西),其實這兩個是大陸都在用,不過早年好像是前者南方
在用比較多,后者北方用比較多(或者反過來?),所以會有這樣的糗事:
沒睡醒:老板來一個番茄炒西紅柿
老板:???!
驚醒:啊不對!是要一個西紅柿炒番茄!
老板:...............
其實是想說番茄炒蛋或西紅柿炒蛋XD
相對差異比較大的是一些新興產品,比如3C產品的名稱會有差比較多。
羅嗦了那么多,其實我的意思是...項目和案子、case其實大陸都在用,只是前面兩
個用得比較多,后面一個是受香港影響:小case啦!索索碎啦!毛毛雨啦!
物業其實好像版友已經解釋得差不多了呢,然后說說看大陸的社區和小區的區別(
哎?有點拗口?)大陸的小區一般是指開發商放在市面上出售的獨立環境的居民住宅區,
社區這個詞在大陸來說一般是指更大范圍的一個居民住宅區域,可能包括幾條街道、數個
甚至十數個居民小區。
打車的確是早年受香港影響的,就taxi-的士-打D-打車;另外全稱一般稱為出租車,
但說計程車也完全理解沒問題。
房仲這邊是叫房地產中介,一般就直接說中介也不會至于誤會。
我個人是比較驚訝臺灣沒有用學習這個詞,就學而時習之,學校,溫習...嗯,就是
study的意思沒錯。
大陸這邊也有管委會,但是和物業不太一樣,比如某某開發區管委會,范圍上比較大
不限于某一個特定居民住宅區,好像也有一些其他功能的管委會,要看前綴才能了解。如
果說是特定居民區的居民組成的那種,大陸這邊叫業主委員會,也就是業委會。
爪是網絡(網路)用語,e大舉例那個不是現在的通常用法啦,現在網路上用的爪不
要想成是尖銳的爪子,其實是想成貓爪、肉球的樣子,握爪=握手就只是不想太正經的可
愛用法而已,另外還有按爪(簽到、同意)、伸爪(伸手討要)、揮爪(再見)。不過現
實一般當然是沒在用,如果你看見現實有人在大喇喇的用,你可以大喊:
【警報!警報!三點鐘方向出現一只野生的宅宅!】
...的節奏這個也是網路流行的,長輩你是看不到有人用的,年輕人特別是阿宅同學
還是會用比較多,比如:
主管:你還沒到公司?
小明:哦我已經到公司樓下了!
主管:...可是我打的是你家里的座機啊
評論:這真是作死的節奏啊。(作死也是網路流行語。現實只有發源地會比較通用)
有木有應該是咆哮體之前就有,是春晚一個小品(短劇),里面有一個角色是粵語
區的人物,說普通話不標準,最亮眼的臺詞是“母雞啊!”“窩母雞啊!”(不知道的意
思),母雞就流行了,后來又變成木有,有木有確實是咆哮體才真正流行。
神馬、臥槽的確是諧音,另外罵人更“委婉”的是“我去年買了個表”“我去年買了
個包”,是因為拼音的智能選詞功能,有人突然發現用拼音打某句罵人的話的首字母,自
動選詞以后是出現這樣一句話,然后大家覺得好玩就變成也有流行在用,最近的升級版是
“我去年買了個登山包”“我去年買了個豆沙包”。
毀三觀也是網路用語,類似沒節操、雷(這個雷不是臺灣劇透的意思,是說轟的一下
被驚嚇,大概這樣的意思)不過三觀這個詞是一直存在,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就是自己對世界、人生、自我價值的觀念和看法,比如如果說一個人非常拜金(物化),
就可以說這個人的價值觀不是很好,這三觀基本就是一個哲學概念,所謂網路用法也就是
來玩就對了。XD其實大陸也有用,早年比較多,記得那時常用的還有:D、 :P這些,現在
是表情符號太多了,可能換一波人你就看到一下風格不同的,有時候還會看不懂...不說
誰會知道233是大笑的意思...
晚安的確是睡前才用哦,晚上見面就是晚上好。還有洗面乳和洗面奶也是感覺都在用
至于產品上是不是只有用其中一個我就不清楚咯,因為我是沒在關心這個的男生XD
盒飯是等于便當,不過好像是比便當范圍小些,便當應該是自帶飯菜也算吧(大陸這
比較少用),盒飯應該只是外賣(外送)的快餐。另外如果劇中一個角色退場了,特別是
死了,是會被叫做“領盒飯”,是源自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所以會有這樣評論:這個人太
討厭了,趕緊領盒飯啦!
好了先到這里,有什么問題可以再問我~鞠躬退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41.116.96
俗語,不是新興詞,大概是不做任何資金投入用其他手段來獲取回報的做法,一般好像是
指金融騙子之類的?有時候也會亂用,不過大概都是那個意思。
個小時了(驚!)要先回家喂毛孩子們了~
學習,天天向上”,大家都會很熟XD,現在應該也還是吧?
話先抱歉咯,發小和顯擺應該都是北方方言(從善如流地去百度了一下,結果說對了歐耶
不過發小更地方性一點,是北京方言),發小的意思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類似青梅竹
馬,不過不限于男女。顯擺就是炫耀,夸耀的意思。
算粵語語系,不過聲調上和廣東話、香港話有略微差別,一般就是叫所謂地方白話了~
結果
自動關機了!!
動關機了!!!
關機了!!!!!
機了!!!!!!!
了!!!!!!!!!!!!!!!!!!!!!!!!!!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關機快捷鍵是什么!!用筆記本電腦(筆記型電腦)的時候她也是會很
愛踩那顆小小的電源鍵!喵了你個咪的!
還好開機重進發現好像有保存功能,容我先研究一下在哪里可以調出來...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1:39)
找到了,先把喵星人小心地藏好...
回y大:也是有可能的哦,主要是地方認知的問題,如果你那個同學從小沒有接觸過另一種稱呼(
其實我不記得到底是北方叫西紅柿還是南方叫西紅柿了),后來可能他在自我見解上會有
誤判也是不奇怪的。
就好像以前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位教授撰文,寫的是法國和中國在用餐上的一些差異,
其中一點是說,法國是先喝湯再用餐,中國是餐后再喝湯,那時我也還小,也沒什么見識
,就只會覺得特別詫異:明明我們這里的習慣就是先喝湯再用餐啊?
后來才知道北方的確是最后喝湯的,后面又看到另一篇文,里面就考究到了南北喝湯先后
的緣由,是說古代時候南方是物產比較豐富,先喝湯能潤胃,對口感和身體上都比較好,
北方物資相對貧乏(說著的時候貓又爬上來了)特別冬天苦寒,先吃完飯菜再喝湯可以多
盡量往肚子里吃些東西,吸收熱量云云。
其實也可見前一位作者也是只是處于自己所在位置的認知產生了誤判:中國所有人都是先
吃飯再喝湯這個錯誤認識。這并不奇怪。但是番茄和西紅柿的確是同一種東西沒有錯。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2:00)
壯漢XDDDDD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2:07)
錯,好險好險...離題了!歡迎來玩哦!我大學就是在桂林念的,我覺得桂林真的是個很悠
閑的地方啊,適合漫步和養老,8、9月份一陣清風過來,空氣里都會有桂花的香味~
反而是不推薦行程趕得滿滿的和去太過于商業化的景點。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2:23)
單方的行為,而且是完全貶義的,買空賣空是買賣雙方的行為,一般我也認為是貶義的,
不過查了百度發現,在信用交易中,也是存在買空賣空這種合法交易行為的哦,雖然是一
種風險投機行為。
拼錯,還沒看到的朋友請自動忽略...)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2:36)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3:03)
然后我現在是在南寧,也是有南寧白話的說法哦~
這里容我再訴苦一下...剛和我爸媽打個電話,回頭發現我的海苔蛋糕被喵星人偷吃了!
還扒拉到地上和汪星人同學分而食之!現在她還嚴重干擾我操作!
您看到我打的每一個字都是我艱苦卓絕斗爭出來的結果!
※ 編輯: lin3623 來自: 219.159.136.236 (12/13 23:22)
異貓姐死懶死懶,狗弟又太過多動癥,但是不會太過吵架的哦,偶爾狗弟無聊自嗨得
太爽去騷擾貓貓大姐大,貓姐就會很溫柔地呼他巴掌哦(哪里不對的樣子?)然后晚上都
會團團抱在一起睡覺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