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永遠只需要10件衣服
在時尚之都巴黎,每天都有各種新款設計層出不窮;
生活在時尚中心的人們,怎麼會只需十件衣呢?
一身簡單大方的衣服,襯托出乾淨的氣質。
隨身攜帶的白色手提包,上面沒有任何logo。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出國前的她判若兩人。
出國前,作為一名奢侈品愛好者,
極盡了鋪張浪費的事情。
出門在外,身上總少不了一些可圈可點的亮點。
香奈兒包包,卡地亞手錶,
還有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服裝品牌,
身上到處貼滿了標籤。
彷彿只有那些標籤,才可以顯示她與眾不同的品味;
彷彿只有那些標籤,才對得起她鋒芒畢露的存在。
而她的家中,早就變成了當代博物館。
梳粧台上排列著的一百多支口紅,
全部是品牌的最新款。
打開頂天立地的衣櫃,各種名牌包包倒下來。
而臥室裡的冰箱,居然存放了一百多瓶法國香水。
然而留學回來,她做的第一件事情,
竟然是將珍藏了多年的法國香水全部送人,
一櫃子名牌包包,統統處理掉。
前幾天去她家,臥室裡那個存放香水的冰箱已經不見,
梳粧台上乾乾淨淨,只有少量的幾支化妝品。
我一臉驚疑,不知道是怎樣的經歷
才帶來如此大的改變。
而她只是淡淡地對我說:
在法國三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於是在暖暖的陽光中,她講了一些事。
#把日子過成詩和貧富無關卻和修養有關
在法國,沒有人會因你擁有昂貴物品而更看得起你,
也沒有人會因為你淡泊物質而另眼看你。
你是世世代代的貴族,還是斤斤計較的市井百姓,
這一切都寫在你的臉上,融化在你的一舉一動間,
並不需要太多的物品來偽飾。
所以他們對待物品的態度更為客觀。
#脫離了炫耀和攀比後物品就回到了本身。
它為我們的生活服務,並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在有些法國人家中,可能有一套昂貴的餐具。
用精緻的方式吃飯,是對生活的尊重。
但他們很可能沒有車。
因為巴黎四通八達的地下鐵,
足以滿足任何的交通需求。
我們早就習慣了為擁有一些東西而沾沾自喜:
我擁有名牌手錶,我擁有三克拉的鑽石,
我擁有蘋果電腦,我擁有名牌眼鏡,
我擁有兩輛車,我擁有三間房子,
一切就像是永無止盡的追逐,物品成為唯一的尺度,
所有人都深陷其中,並為此奔命。
法國人也擁有。但是他們擁有的和我們如此不同。
他們擁有陽光午後的小憩,一杯咖啡,一把座椅。
他們擁有質地優良的服裝,不用太多,只要夠穿。
他們擁有經久不衰的莎士比亞書店,
把文化變成一種樂趣。
他們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吃一點點甜食,品一點點紅酒。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同樣和修養有關的,還有自由生活的能力。
每個人都可以循著內心的方向,去過想要的生活。
無論是想成為資產萬貫的商人,
還是想成為歲月靜好的農夫,
都是一種追求。
我見過一個年輕的法國女孩,獨自來旅遊,
因為她喜歡東方的文化。
21歲的她,利用課餘打工賺來的錢,
已經遊歷了十幾個國家。
未來,她的夢想是來亞洲工作,做一個文化交流者。
放棄法國的生活,來到這個國家從零開始。
從世俗意義上看,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但在國外,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因為對於人生方式的追求,遠比物質來的重要。
所以法國人會有各種各樣的人生追求,
無關你擁有多少套房子,也無關你擁有多少件衣服,
只關乎你是否活成了自己的樣子。
大部分21歲的女孩都在用父母的錢去買很多很多衣服,
爭相嫁給富二代,賺很多很多錢,買很多很多衣服,
用源源不斷的物品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
才發現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就像我那位曾經佔滿物質氣息的朋友,留法三年後,
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空靈的女子。
清空了梳粧台上那些氾濫成災的口紅,
送掉了自己收藏的一百多瓶香水,
也給自己的心留出大片的空間。
然後一個華麗的轉身,國際物流專業出身的她,
居然轉行做起了設計師。
雖然薪水只有別人的一半,卻是她夢寐以求的方向。
在國外的經歷給了她價值觀上的轉變,
讓她順應了自己的願望。
人不需要太多物質,但是人需要滿足自己內心的追求。
即使是在時尚之都的巴黎,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衣服和物品層出不窮,
人們也不會整天沉迷於買買買而忘記了生活的意義。
人們知道,比衣服更重要的,是穿衣服的人。
比物品更重要的,
是如何利用這些物品來成就更好的自我。
法國人只需十件衣,恰恰是對生活的尊重。
因為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讓他們的物品少而精良。
因為對於人生方式的追求,
讓他們更關注自己做什麼,而不是買什麼。
有詩歌可飲酒,有夢想可實現。
這才是讓我們人生更為充實的方式,
而這些,都遠比物質本身來得重要。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在 零雜物:讓生活輕盈,讓心更自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引文: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才發現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把日子過成詩,和貧富無關,只和修養有關。
價值感缺失 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同樣和修養有關的,還有自由生活的能力。在法國,每個人都可以循著內心的方向,去過想要的生活。無論是想成為資產萬貫的商人,還是想成為歲月靜好的農夫,都是一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