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個新聞平均四天就沒了,因為有更新奇、更吸睛的事件會出現。唯有 #新冠肺炎 竟然頑強到佔據全球版面超過一年半。
三個月前,病毒突襲雙北多個社區,從五月中到七月初,雙北就像打了一場世界大戰,北市每天新增病例最多242例,還有一個星期超過1200人。那幾個星期,我們的醫療量能極度緊繃,連旅館都要變身 #防疫專責旅館 代位防守。當雙北率先升級到三級警戒,台北街頭瞬間一片空蕩蕩。
疫情打亂了所有生活,孩子不能上學、親友不能來往,一整排店面拉下鐵門,悲觀蔓延。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幸好,我們沒有恐慌,訂下戰略步驟,先從 #熱區篩檢、逐步 #疫調匡列、一步一步 #剷除傳播鏈。幸好我們有 #最優秀的警消醫護團隊與最高素質的國民,奮戰三個月後, 終於看到這一天。
今日 #臺北加零,儘管這場漫長抗戰還沒真正走到盡頭,但至少我們可以期待,回到正常生活的那天總會到來;今日臺北加零,希望這能讓下班回家、準備用餐的你,腳步更輕鬆自在,口罩下笑容綻放。
#感謝三個月來一起奮戰的每一個你
優秀素質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久沒有寫運動員分析文了🔻
日本泳將瀨戶大也表現失常分析
先說: 400混奪金並非他狂言,因為比照他過去成績,這項目根本應該要奪冠,完全是很誇張的失常
1.高運動天份、體格上缺點需要高度練習彌補
瀨戶幼年時期運動天份就很高(其實每位奧運選手都是)在選擇足球、游泳領域兩者間,選擇後者
但長大後身高174cm對游泳選手而言確實是缺點,這也是 王冠閎 Eddie Kuan-Hung Wang 視他為偶像的原因,兩人體型相似,王175c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IROLjks9Y&t=112s
(王冠閎去年的採訪影片,1:00開始有相關內容)
2.外遇事件、疫情影響,導致練習頻率降低太多
承上,瀨戶為補足身高缺點跟不如歐美運動員的體能整體練習頻率是高於歐美選手才能創造出傲人成績,他過去締造的成績以亞洲游泳員來說是誇張強大的等級
外遇負面新聞不只使他丟失許多贊助資源,承受輿論壓力、卸任日本隊長一責之外,也連帶讓東京許多游泳池抵制他入場練習
疫情影響再讓原本高密集度的訓練頻率降低不少,這個狀況也反映在肌肉線條上,不復以往
這些應該也都連帶重挫他的心理素質,對頂尖運動員而言這是致勝關鍵
3.個性好勝、高自尊又太隨性
去年大膽換教練產生高風險
瀨戶的個性很活潑,討厭無聊,愛上游泳競賽是因為求勝心旺盛,成就與名利讓高自尊、話語權和選擇權變大。
他過往就很任性,青少年時期在大賽前跑去追星,面對媒體訪問直言偶像是少女時代(日本當時風氣還滿排韓的)沒被放大檢視是因他最終都能憑藉成績服人
不倫事件爆發後,人氣下滑得很嚴重,連帶影響心情沮喪(他在倫敦奧運國內入選賽失敗時經歷過類似消極低潮期,只是當時他17歲還算好補救)
相較其他日籍選手來說,他不是自律順從類型,心性較浮動,對照組是同年紀同樣擅長混合式的萩野公介
最適合他的教練是一路帶他成長的爸爸型教練,從小學5年級開始、合作15年的梅原孝之教練。
去年五月,他大動作將教練換成高中要好同學浦琉一郎,期待嘗試更新穎的訓練方式,但是我認為同儕的教練可能壓不住他的脾氣,經驗也有差,這決定在奧運前風險很高,不少選手會因此成績受影響,是大賭注。
好像連經紀公司的部分也重組了?總之整個團隊都處於不夠穩定、嘗試的狀態
🔹這些對於一般運動員來說應該是還好,但對要奪金的世界頂尖運動員來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4 確實年紀大了!體力體能下滑
亞洲泳將體能本來就是劣勢
奧運延期一年,也錯失他的高峰黃金期。200蝶還好(覺得日本蝶式有更優秀跟奪冠機會的選手),但400混合失利對他跟日本泳壇來說,是非常誇張、打擊士氣的事是全球有在關注游泳賽事的人都感到極度傻眼的程度。
作為瀨戶粉絲,對這次的成績感到超遺憾,也很擔心他,希望他能重新檢視自己的問題再出發,並且很感謝他曾經激勵許多運動員跟運動迷
他是個貼心可愛的頂尖運動員,之前世大運來台灣參賽的時候毫無距離感,還送泳帽跟pin給許多台灣的游泳學生選手
(還滿多老師教練帶學生去觀看他的賽事)
優秀素質事件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allsHit(1)-本季的驚奇表現(4)]球員跟球隊:Jerami Grant跟球員生存之道
🏀🏀
本系列第一段提到紐約尼克,第二段提到芝加哥公牛的Garrett Temple跟Thaddeus Young,第三段則是Malik Beasley說到灰狼的配置問題,上面幾篇文章的連結都會放在留言處。
這篇,我們來提提季外跟底特律活塞簽下3年6000萬合約,離開彼此互相獲益甚深的丹佛金塊,結果打出意想不到的優秀程度生涯年的Jerami Grant,以及一些球員成長的路線。
雖然才26歲,但底特律活塞也已經是Grant進入NBA第七個年頭的第四隻球隊(費城76人、奧克拉荷馬雷霆以及金塊),他是前華盛頓子彈、波特蘭拓荒者球員Harvey Grant(算不算球星不敢說,有三季平均得分18分以上)的兒子,哥哥則是也打NBA的Jerian Grant。
也許他的伯父更知名,就是芝加哥公牛第一次三連霸的Horace Grant,但今天不是來考究他的家學淵源。
🏀🏀
他本季在活塞的成功,事後諸葛來看,Blake Griffin的受傷,加上前一季得分主力Andre Drummond、Christian Wood都因為交易或簽約離開,活塞隊釋放出大量的球員。
而生涯多半擔任骯髒狗、苦力活、萬能貼布跟板凳活力來源,以防守端、機動性著稱的Grant,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展現出自己一直未能充分展現的得分能量,就這樣成了季外一開始不被看好、但現在卻是最划算的一筆簽約。
他是在The Process的過程被76人選入,當年76人除了選入第一年都得養傷的Joel Embiid之外,也一起帶進來Dario Saric、K.J.McDaniels、Russ Smith(還有兩個放海外的)。
陣中當年上場時間最多的是前一年的新人王Michael Carter-Williams、前一年選後被交易到76人的Nerlens Noel、從曼菲斯灰熊換來2012年首輪選秀的Tony Wroten、當年季中被發掘出來未經選秀的Robert Covington、前一季被發掘出來未經選秀的Hollins Thompson,以及像是Ish Smith、Isaiah Cannan這樣先發穩定不足、替補攪亂有餘的球員。
🏀🏀
簡單地說,就是一群天分素質球風非常參差不齊的新人跟浪人練蠱場,而這個練蠱場,隔年還加入了Jahill Okafor、Nik Stauskas、Richaun Holmes、T.J.McConnell,然後隨時都會有打得好或有天分的隊友被交易走。
🏀🏀
在球隊無心求勝、球員來來去去的這段過程,從上面的名單,各位也許留意到那些樂透簽的球員,像是MCW、Noel、Stauskas(雖然他是沙加緬度國王選的)、Okafor甚至Saric的發展,反而不如像是Covington、Holmes以及本文主角Grant或是TJM來得好。
Grant本來應該是那種尷尬不三不四的球員,但反正當時的76人也沒什麼位置是正常的,他在場上反而就比較不受限於位置,而著重在當下的任務分配,也由於球權一定是優先給那些樂透新秀,他就著重在跑位、撿漏,以及那些防守端或是進攻無球時的骯髒活。
慢慢地隨著經驗累積,以及自己也因為打出了個人定位,被有季後賽競爭力、體系較完善的球隊看上,由於他在防守端跟無球端的付出,進攻只求無過就可以留在場上,他也從自己搭配的得分主力身上學習。
🏀🏀
混亂中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後去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建立自己的定位,穩固上場時間,上場時間代表著是機會的給予跟經驗技巧的累積,加上個人的努力。
Jimmy Butler如是(芝加哥公牛當時體系穩定,但是因為傷勢所以產生輪替上的混亂),Covington如是,Grant、Holmes跟TJM都是這樣,那些一開始沒被賦予的期待,反而讓他們更能專注當下、累積未來。
從公牛認識我的球迷,一定知道我這時候會說Kris Dunn,沒錯。
我們用他的球技特質來形容,其實光憑他的防守能力跟身材作角色定位,這就是一個後場頂級大鎖,搭配有協助控球跟自主得分的能力,而且又還算年輕、有後場上的身材優勢,體能跟速度也還不錯,遮掉名字看這個敘述,怎麼看新人約滿也都該拿個千萬合約對吧?
但偏偏,他是先當控球跟得分創造的角色,接著被證明在當下不足以堪當重任後,才去著重在自己防守端特色的強調,而在新人約滿前失去了發展進攻無球端能力的養成路線。
沒辦法,誰叫他就是被當成交易主菜來到公牛?但如果當時公牛沒有爆發Nikola Mirotic跟Bobby Portis的事件,然後哪怕留著Rajon Rondo一年也好,用Rondo搭配Mirotic作為重建初期的進攻主軸,讓Lauri Markkanen、Dunn甚至Zach LaVine都可以有個進攻體系依循,穩定自己的角色後,將自己需要的技能線慢慢補齊,是不是更好的養成途徑呢?
#Ballshit
#本季的驚奇表現
#ahutopian
#烏托邦
作者專欄👉
https://www.sportsv.net/authors/AhUtop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