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重量級車商決定要加入氫燃料電池行列。..... 只會排放純水 最環保的BMW X5明年將小規模量產!(05/04/2021 三立新聞網)
(生活中心/顏敏翔報導) 自從特斯拉(Tesla)車廠的電動車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之後,電動車已成為現今車壇的主流趨勢,許多車廠爭先恐後地進入電動車領域,不過也有部分車廠認為其它新能源也能成為日後發展的路線,其中一個選項就是氫燃料電池;BMW已經宣布將在2022年生產X5氫燃料電池車,也就是氫燃料電池概念車i Hydrogen NEXT的量產車型。
BMW在2019年曾發表一款以現行X5為基礎開發的氫燃料電池概念車i Hydrogen NEXT,其搭載2個以碳纖維材質打造的氫燃料罐,可儲存約6公斤的氫氣,儘管看起來不多,但原廠表示i Hydrogen NEXT的續航里程可媲美傳統燃油車型,動力系統則能夠輸出 374匹馬力,且填充氫燃料僅需3~4分鐘即可完成。
氫燃料是將氫氣注入燃料電池,當氫與氧反應後便可產生電能,因此氫燃料電池擔任的角色比較像是發電機,而氫燃料電池唯一的排放物是水,另外氫燃料車比起鋰電池電動車有著更大的優勢,那就是補充氫氣的時間相當快速,與加油差不多,因此氫燃料電池車也被譽為最完美的電動車。
不過因為目前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太高,加上氫氣的密度很低,必須以高壓液態的方式儲存,因此加氫站必須設置高壓儲氫罐、特殊管線等設備,建造成本比電動車的充電樁高出許多,所以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不若電動車快速;由於氫燃料電池車仍不夠普遍,BMW的X5氫燃料電池車將只會進行小批量生產,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PS. 這批氫燃料電池X5將作為2023年份車款推出,但是這批小批量生產的氫燃料電池X5車款,還不會正式對於一般社會大眾公開販售,主要還是作為展示BMW對於氫燃料電池科技的研發成果,以及先期氫燃料電池汽車生態系建立的先導計劃之用。
BMW規劃在2025年之後,等整個歐洲的氫燃料供應鏈生態更加完備之後,才會正式量產旗下的氫燃料電池車系。
德國目前也還有其他主要汽車製造商在進行氫燃料電池車的研發工作。
相關外電報導:
https://www.drive.com.au/news/2023-bmw-x5-with-hydrogen-power-set-to-enter-limited-production-in-2022/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今年經濟部主管有關科技支出預算項目,在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僅編列1千~2千多萬元。明顯投資不足,相較日本推出氫能發電電動車-MIRAI,由安倍首相親自代言,傾國家力量支撐,甚至不惜以高額補助宣示氫能時代來臨。發展綠色能源做為未來趨勢的產業,其能源生產技術的創新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
儲氫罐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年5月,南韓江陵市氫氣工廠儲氫罐發生爆炸,當時造成兩人死亡。同年6月,在美國聖塔克拉拉,多輛氫氣運輸車高壓發生氫氣外洩意外,汽車自燃與連環爆炸。
拜登上場,新能源主題包括氫能瘋狂比人炒,股價飛昇左唔少。但望番新聞確實係有隱憂,氫能究竟做唔做得過?
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posts/502655
儲氫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約莫一人高、寬如矮櫃,世界上第一個家用氫能儲能系統問世。
氫能源動力與儲能、電能供應應用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商業化應用的初期階段了。未來幾年,氫能源應用無論在技術發展、性能效率以及價格成本等方面,都將會持續明顯優化與普及。氫元素是地球以及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元素之一,對於自然資源缺乏,對於稀土資源的掌握更加薄弱,目前約98%的能源必須仰賴進口的台灣而也,發展氫能源相關應用是台灣產業界與能源應用領域不容錯過的重要發展趨勢,更是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以及能源自主安全性不可或缺的戰略性關鍵項目之一。
全新上市,目前要價近 74 萬台幣,全球第一個家用氫能系統登場..... (01/25/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雖然與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相比,澳洲新創 Lavo Hydrogen Technology 公司打造的 168x124x40 公分設備稍嫌笨重,足足有 324 公斤,無法壁掛架安裝、只能放在地板上,但該有的功能都有,可以儲存屋頂太陽能多餘電力,以電解水製氫技術製造氫能與氧氣。
官網介紹指出,Lavo 氫能系統裡面有 4 個裝有專利「金屬氫化物海綿」的儲氫罐,可以在 30bar 壓力下運作,儲存 40 KWh 能量,大約是特斯拉 Powerwall 2 13.5kWh 的三倍,足以滿足一般住家兩天需求,儲存與充電循環更達 2 萬次,同時為了增強反應速度,還加裝一個小型 5KWh 的鋰離子電池組。
氫能系統也有 wifi 功能與監控與控制通訊 App,可以即時觀看儲氫量與使用量,Lavo 指出,這也是模組化設計,用電需求較高也可裝置多個設備,打造氫能版「虛擬電廠」。
不過雖然他可以儲存許多能量、讓人們在沒有陽光時仍然不依賴電網,使用壽命更長達 30 年,是鋰離子電池長兩倍以上,也不會產生任何有毒化學物質造成回收困難。但它價格不斐,落在 34,750 澳元(近 74 萬新台幣),大概可以買三台 Powerwall、又或是一輛車吧,Lavo 則希望 2022 年第四季可以把售價降到 29,450 澳元,並在那時候全球販售。
目前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效率高達 90% ,以最小的損耗存儲和釋放能量,這方面來說的話,氫能所採用使用質子交換膜製氫效果則較低,約為 80%,只不過他有著使用壽命長、回收簡易與氫能應用範圍廣等優點。
而針對氫能,其實也有滿多關於安全性的疑慮,畢竟氫氣易燃,空氣中體積濃度在 4% 和 75% 之間就可燃燒,雖然範圍比天然氣還要廣,但與使用天然氣與瓦斯一樣,都得避免閃火點、燃燒及爆炸潛力、爆炸壓力等,對此 Lavo 表示,氫氣若「洩漏」會立即擴散到空氣中,著火與爆炸的可能性較低,也不會比常見的汽油、天然氣等常見材料還要危險。
更多相關細節請見:
Green Energy Hydrogen Battery by LAVO Australia - Renewable
Generate storage from your solar panels
https://lavo.com.au
World-first home hydrogen battery stores 3x the energy of a Powerwall 2
https://newatlas.com/energy/lavo-home-hydrogen-battery-storage/
Tesla Powerwall Rival Seeks to Bring Hydrogen Into Your Home
https://lavo.com.au/tesla-powerwall-rival-seeks-to-bring-hydrogen-into-your-home/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1/01/25/lavo-hydrogen
♡
儲氫罐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口頭質詢─
▶今年經濟部主管有關科技支出預算項目,在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僅編列1千~2千多萬元。明顯投資不足,相較日本推出氫能發電電動車-MIRAI,由安倍首相親自代言,傾國家力量支撐,甚至不惜以高額補助宣示氫能時代來臨。發展綠色能源做為未來趨勢的產業,其能源生產技術的創新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潛在第二春,惟我國政府關注恐不足矣。
▶台灣與日本同為能源進口國,應思考發展新能源戰略,即便台灣汽車產業不及日本發達,在機車卻是強項,台灣絕對具發展條件。以花蓮中華紙漿所排放之廢氣為例,其工業廢棄物餘氫可供應數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對東部地區發展減碳觀光有極大助益。然而,目前僅屏東被規劃作為新能源示範區,東部地區並沒有被納入。恐有重西輕東之嫌,雖然東部規模小,難以發揮其經濟價值,現階段無法大規模投資,因此必須仰賴政府帶頭,並提供配套才有可能。倘若產業發展速度比政府快。
部長:有關再生能源預算編列,基金內已編列38億。另氫能機車儲氫罐安全規範尚未確定,工業局仍在輔導業者確立標準。未來也歡迎東部加入示範運行計畫中。
▶經濟部網站並無有關沼氣發電資訊。然而,借鏡丹麥豬農情況,他們不只賣豬肉,還能賣電、賣有機肥,擁有多元收入來源。經濟部應邀集農委會、衛福部等,進行發電機組的研發,使該產業普及達到產業規模,發展農場周邊供電技術,減少環境汙染,並減輕徵收水汙費的包袱,協助產業轉型。
部長:已訂定沼氣發電收購費用,會持續去做。

儲氫罐 在 儲氫高壓氣瓶 - 材料世界網 的相關結果
如同天然氣,氫氣為氣態燃料,須以高壓儲氫瓶盛載,才能安全地儲存與輸送。本文概述氫運輸或儲存所需壓力容器之應用概況,包括加氫站、乘用車、軌道 ... ... <看更多>
儲氫罐 在 碳材儲氫技術 - 綠水科技 的相關結果
紀州備長炭高比表面積適合作為吸附儲氫材料,活化反應後表面積是奈米碳管的五倍、價格僅百分之一,且製程技術門檻更低,未來可以廣泛應用在氫燃料電池車與新能源科技。 ... <看更多>
儲氫罐 在 儲氫合金罐技術淺談| 專家專欄 的相關結果
儲氫合金罐因具有低壓、體積小及快速吸放氫的操作特性,近年來受到世人廣大的重視,目前已有許多相關研發產品,例如:儲氫罐、燃料電池機車、鎳氫電池與熱泵等,國際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