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己不難,只要破壞就好了!2020谷底搏翻身!】
2019年底老公中風以後,我以為自己的2020年會過得很慘淡,必須像工蟻一樣埋頭苦賺錢,也會為了民生麵包問題,無法再個人突破生涯成長。
但是事實上,2020年,我學會了許多事情,這中間包含『如何有效率去增進自己的極大化產值』,總歸下來,2020年,我償還著貸款,卻也累進了資產,同時還突破了許多個人目標。
2020年我買了名下第一間房子🏠,考到了駕駛執照汽🚗,贏得了國際健美總會健美職業卡🏆(我可以大聲宣佈自己多了一個身份:職業運動員!兒時夢想GET!),出了我的第四本著作📖<<我愛,我強大>>,投保了自己與兒子的保險,買了美元儲蓄險當養老金,同時也規劃預算開始股市投資,然後繼續完成著研究所碩士學位中。
這些看起來是許多家庭已經早在多年前就逐步完成的事情,我很驕傲地說,我終於在虛歲40歲時,獨立靠著自己完成,而且是在家庭極度有壓力的狀態下。
所以,谷底與挫折,是很大的人生破壞,卻可以帶來重生與希望;
只要夠積極夠正向,即使光線微弱,也能照亮幽暗地方。
我寫這篇幾經思索,會不會有網民覺得我炫富、炫耀、吹噓自己?
老實說,以前我會思考很多,擔心很多紛紛擾擾的聲音;
現在已經鍛鍊到不在意,因為我分享的,只限於影響能被我影響的人;(而且我只是一般小民投資分享,買的也是蛋白區外的房子,距離富裕很遠啦!)
而我要說的故事,是ㄧ個平凡婦女,在面臨先生生病無法再支持家庭,又有小孩要養時,一步一腳印讓自己改善生活的方法;
沒有大富大貴大錢,卻是能夠讓生活衣食無缺,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要點。
故事起始於2019年筋肉老爺出院後,此時我已經一屁股債務。
老公的恢復沒有預期快,雖然持續進步著,但是從癱瘓中再訓練手腳動起來,真的沒想像中容易,於是我卯起來找醫療資源、開源、同時一邊還他中風初期為了治療貸款的個人信貸(這時候好慶幸信用卡一直以來刷不少也沒動用循環利息,所以有需要時能夠談到比較好的貸款金額)......好加在,我們依舊是默契十足的夥伴,老公成為了奶爸,在雞飛狗跳的一年磨合後,爸爸耐心加倍,兒子也習慣了爸爸照顧的步伐。
於是我可以將全部心力放在開源上。
一個人能夠想到多少賺錢方法,取決於他有多少決心想要賺到錢!這是以前我做節目時,一個理財專家說的:「愛錢愛得要死,還有缺錢缺的要死的人,才具備了能夠賺到錢的優先要件」(誒我兩個都有誒~~~)
但想要賺到錢,體力得奉上這是必須的!沒有一開始就可以輕鬆躺著賺這種事好嗎?
一開始是穩定好實體健身教學的收入,除了教運動,也要寫教案開教練研習班,這靠的是再進修與念許多書;時間哪裡來呢?時間擠一擠就有了!不開電視、不滑手機、不跟朋友聚會......也為了不熬夜搞爛身體,我常常早上四點起來唸書與書寫,研究所的唸書過程中,也幫了許多忙,學校老師給予超多啟發。
#如果你想賺到更多錢_讓自己知識更精進絕對是必要
接著努力的經營社群,除了嚴選好商品開團,這一年我和經紀人商量,推掉了許多業配,只接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反而讓網路社群的信賴度提升,同時也得提供更多有知識含金量的內容給閱眾,因此我也開始了podcast的錄製與重啟YT影音,百忙中提供更多好知識內容給粉絲,社群才能經營的穩定(現在這個年代,我又老婦一名了,要靠裸露、性感、賣臉.....還是下輩子好了~~我還是好好當知識提供者,給予大家正向能量吧)
#如果你想經營社群_找到方向顧好自己的小眾會比毫無目的大海撒網來得實際
然後因緣際會開始做線上課程,也剛好大家在面臨疫情衝擊後,感受到只有一個主業不夠保險,必須要斜槓與第二專長,才是這個世道的生存法則。於是願意進修的人變多了,有能力提供知識的人,也得以在線上知識的路上,找到一線希望。
#你有沒有專長可以提供給大眾學習呢_想想你小時候有沒有擅長的事情吧
但是只有開源,是不足夠的!
人的體力與活力有限,如果想要後續生活安穩,錢滾錢是一種必要的學習。
2019年底時我負債百來萬,都是貸款來著;
於是整個2020年必須思索全盤的開源節流計畫,以及縝密的家庭理財。
粉絲們大概知道過往我和老公及時行樂,我們雙方的家庭也都不熟悉理財,以至於當遇到了人生意外後,才真正當頭棒喝沒有保險、沒有預備金的苦!
開始收入穩定後,我規劃了每個月至多1/10收入拿來保險,包含自己與孩子的,這不包含儲蓄險,儲蓄險是強迫自己存錢養老的另一種理財規劃。(如果有理財達人請不要論戰,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理財方法,依照個性依照當時狀況)
然後考量到現在房貸真的很低,我也非常想要大片綠地的生活環境舒壓,孩子又想轉念某個公立小學與國中,於是開始了看房之旅,也在有了少少的第一筆存款後,順利買到了夢想小屋,等著2021年搬進去開始新生活。算算房貸,其實會比我租屋在台北市便宜,即使生活圈得改變,我也不在意,到哪,只要家人快樂健康一起,都會是希望無窮!#買房心得就是跟選老公一樣看好看準自己愛就好
為了買房子未來方便通車,我每天五點起床練習駕訓,老了開車真的沒想像中容易,每次都是逼著自已想像未來帶老公兒子去露營的歡樂畫面,方有動力去學習開車;皇天不服苦心人,考照當日天氣晴朗視野好,駕訓班內與路考都順利無比,拿到駕照後,就等著明年搬家後,來好好思考要入手什麼房車了。
股票完全來自於身邊的經紀人好友綜藝仙女,靠著買散股每個月的帳面紅利付房租綽綽有餘,常常聽他分享投資,加上我金腦袋老弟也開始對投資有興趣,現在學習資源的管道那麼多,於是勇敢有了開始!期望未來我也能成為菜籃族投資女神,培養出自己的鈔票鼻💲👃! #要投資股票或者ETF請另外規劃預算不要用家用來玩啊
我真的滿佩服自己在這麼多事的狀況下,還能生出一本書,而且看過的人都備受感動,據說也啟發了許多在困境中的女生們~~這本書揭露了許多我成長過程中的瘡疤,這些創傷曾經狠狠的剝奪我的快樂與能量,為了隱藏過去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去做困獸之鬥,最後依舊走進憂鬱,沒有因為躲避創傷而活得更好~~~於是,我乾脆面對,一次面對到底,一次把創傷變成故事分享出來,想不到~~~~~面對創傷後,傷口變成了力量,讀者的正能量回應讓我更陽光,出一本書結果最獲得的是自己,獲得太多無形的正能量了!
#面對創傷請你們要勇敢面對它因為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明天就是2021年了~
期許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小故事中,活出更多精彩與力量!
(沒想到卡片中的願望都達標了呢!許願很重要啊)
儲蓄教案 在 nag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金改革與政治鬥爭】
任何改革的議題都會被鬥的很臭,新聞貼來貼去,都是激烈的街頭抗爭。去評論激進暴力的行為,卻也會被說成另一種偏激(無奈攤手)。這篇我們就試著用另一種「理性、客觀」的角度來討論看看
想深入了解年金改革的可以來看看這個優秀的圖文包
【懶人包】退休軍公教年金領多少?
https://musou.tw/focuses/1317
像這樣的優質圖文整理,絕對不會有污名化軍公教或政治鬥爭的嫌疑。但是喔但是,這種真正中立理性客觀的分析,大部分的人會看嗎?即使已經是「懶人包」了,身邊絕大部分那些「政治好髒我不想管」的中間選民,真的會去理解嗎?
承認吧,絕大部分的選民,都還是用感情和成見在判斷政治、社會議題。因為用感情來看事情,思考起來又簡單又方便,很受歡迎啊。但是即便如此,只用感情來判斷,還是可以用邏輯來判斷是非的。
年金改革究竟該不該改?到底哪些人是用顏色在判斷是非?我想下面這個連結的圖文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該做卻沒做的事】
https://goo.gl/YnhmES
由上面這張,馬英九保證要年金改格的歷史圖表可知,既然改革年金是台灣島上藍綠的共識,那什麼樣的版本才合宜?
目前林全行政院提案的版本
是要花上「6年」
把原本不用工作月領6、7萬的族群
改到「地板」最低還有3、4萬
這種版本,在支持者眼中
簡直就是中國國民黨提出來的版本了
簡直就是羞辱不是領到這些數字的其他受薪階級(包含年輕資淺軍公教)
結果,反而是領的到的人跳出來批鬥說,他們被羞辱了
這種已經退一萬步的鄉愿的版本
都還受到如此強度的抗爭
(請見前三篇系列或下面現場連結)
【沃草街訪】329現場直擊,反年金改革團體衝撞街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_nxs3xm64
結論是,不管蔡英文政府怎麼改革
都會被中國在台政黨批鬥是政治鬥爭
甚至都不改,也會被批鬥是騙選票啊
【他該做卻沒做的事】
https://goo.gl/YnhmES
馬英九在2013年的時候,曾召開年金改革會議。當時他說,年金制度若不改革,一定會相繼破產,造成台灣社會的惶恐不安。但是,經過了三年,馬英九沒有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留下。
如今蔡政府接手面對問題,時間已剩不多,卻有一堆週休七天、月領數萬的人出來反對改革。請問這些反改革者,做人一定要這麼自私嗎?
馬英九說明年金改革方案(2013年總統府官網)
https://goo.gl/rmVmgY
馬英九發言內容節錄:「有人說,這套行之有年的年金制度的財務,就像一顆引線越來越短的炸彈,但是這顆炸彈在我任期屆滿前是不會爆炸的。換句話說,在我卸任前,不管是軍公教退撫基金或勞保基金都不會破產。然而,如果我們今天不推動改革,軍人退撫基金會在民國108年破產、教職退撫基金和勞保基金會在民國116年破產,而公職退撫基金也會在民國120年破產,也就是說,下任總統或下下任總統,遲早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社會在這段期間也會長期惶恐不安。」
馬政府原本打算把18趴砍剩9趴(2013年)
https://goo.gl/E4H7wK
破產在即!馬英九8年推不動 蔡英文喊出1年內改革年金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2275
=======
請問馬英九是在仇視、鬥爭軍公教嗎?是政治鬥爭嗎?
請問當時有人這樣罵馬政府呢?
那為什麼蔡英文做年金改革就是鬥爭軍公教呢?就是政治鬥爭呢?
結果馬英九八年最有魄力的的經濟政策就是舉債近千億債留子孫發消費券
國家財政狀況如何?年金是否該改革?這不是污名化軍公教。馬英九任內就不止一次說過,年金改革一定要改,不改不行,不改國家會破產。卻八年擺爛,現在蔡英文政府在收財政爛攤,以前的馬英九支持者卻不支持馬英九政策的落實?奇也怪哉。到底是誰在看顏色做政治鬥爭,我想,不用看懶人包,用簡單的邏輯也能判斷。
總有人要說以前軍公教多苦賺很少,那為什麼父母總是叫我們去考軍公教鐵飯碗?說軍公教其實並不苦的數據資料很多了,網友可以自行補充。再來,先不說以前軍公教賺多少
現在,
一般人民的儲蓄利息是「趨近於零」
而1995年以前退休的資深軍公教的儲蓄利息是「18趴」
你知道現在國家一年還要花多少納稅錢來養這些人嗎?
你知道儲蓄有「18趴」利息是什麼樣的概念嗎?
來看這則今天的新聞案例:
[新聞] 老爸討扶養費 兒:他有18%、3個月出國1次
https://goo.gl/hp7ZkT
資產300萬,房產兩棟,不算多對吧?
但是加上18趴,就可以過著三個月出國一次的生活。
在說到「鬥爭軍公教」
18趴消耗的,預先透支的也是其他基層軍公教的退休金不是嗎?那爭取改革,為的是整體軍公教,怎會是鬥爭軍公教?
以前軍公教多苦?怎不說現在薪資物價房價比,跟以前差多少?以前因為「時局」和薪資福利差異,所以訂定了18趴,照顧特定族群。現在為什麼不能因應新的時局和薪資福利差異,照顧新的弱勢?退休金制度真的不需要改革嗎?
現在政府說要6年歸零,根本已經超級鄉愿窩囊了,還讓這些老軍公教上街用這種強度來抗議。抗議的好像政府要把他們即刻歸零一樣?我認為最慢兩年歸零都已經很寬厚了。
之前也有幾個這種放棄18趴的軍公教的案例
72歲吳晟:我領18趴 我支持改革18趴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9536/1577125
這種放棄18趴,支持改革的老軍公教案例新聞還有不少,結果都被一些帳號留言說是
「沽名釣譽」「已經撈飽了才放棄」
奇怪了?真的想要撈的人,才不會覺得有撈飽的一天吧
就像現在上街頭的那些…
最後還是來關注一下最新的抗議現場:
「新聞」誓言遍地藍波 八百壯士「大家來搞到底」
https://goo.gl/o5INM9
所以現在是要升級恐怖份子了嗎?台灣目前最大的政治問題,就是中國在台政黨與其組織的焦土戰和統戰。躲在各種複雜的政策議題背後煽動情緒惡搞政黨輪替後的執政當局。台灣人必須先認清這一點,在面對主流媒體報導各種議題時,才能看透並遠離真正的政治鬥爭。
回顧一下
[新聞] 藉洪素珠進行政治鬥爭? 蔡正元:我下令的
http://disp.cc/b/163-9scp
補充一則今日新聞
政務人員退撫修正案出爐 連戰月退金被砍剩18萬;藍批「針對性強」!
月退47萬砍剩18萬? 連戰辦公室:不要針對一個人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04-03/83943
中華民國國軍義務役月薪6千
而去跟共軍閱兵的共匪月退俸47萬(改革後還有18萬)
誰才是羞辱軍公教?
大家是否記得
連戰就是近年跑去中共國慶觀禮台「閱兵」。欣賞那些要用來轟炸台灣人的飛彈。
【連戰去中國閱兵,請鄰兵以火力掩護我】
https://goo.gl/YJI10c
這樣的共諜,還可以不做事月領到47萬。考試院銓敘部和司法檢調也是該打掉重練了。現在預計調整後的數字,還要給予連戰這種共軍好朋友月俸18萬,這樣寬厚的事,在他們眼中都是踐踏尊嚴,政治鬥爭。那還有什麼在他們眼中不是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