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我很想去”擲筊“,因為我很想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這樣一炸,油價是要漲多少 ? 是要漲多久? 講到這一波油價的波動,我想很多朋友己經知道了,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很大的煉油廠被轟炸,影響到國際原油的供給,所以油價就跟著大漲。 沙烏地阿拉伯南邊的鄰居,葉門叛軍己經宣稱說這是他們幹的,很...
充分條件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內在原力》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外在」之物的同時,這些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往「內在」去尋找。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ner-force/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在今年的上半年度,有一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講,是由愛瑞克主講,主題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談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重設心態,邁向更卓越的人生。他在演講中用很多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想的,能夠成就卓越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差別往往在一念之間。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內在原力》的作者是 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他擁有紮實的金融實務背景,並且在40歲左右達到財富自由,轉而投身公益。他除了保留專業講師和顧問的身分之外,目前是一個全職閱讀者,總是無償推廣閱讀。他的粉專「 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 」也是許多愛書人喜歡的地方,粉絲們都喜歡稱他為「愛大」,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沿用這個稱呼。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那場演講的「導演加長版」,加入了更多的內容,以及更多演講沒有提到的故事。愛大所謂的「內在原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的(文字和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和慈悲心)方式來引發他人的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愛大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拋開傳統的束縛和價值觀,用一種更開拓的視野來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在書中提到:「只要心態設定正確,人人都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內在原力,去連結起周遭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完成各種事情。」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重設心態。
.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
這本書還有一個巧思,它的書封正、反兩面都是「正面」。全書共九個章節,愛大建議「外向者」可以把橘色封面當成正面,從第一章順序讀下去。相反的,「內向者」則把綠色封面當成正面,逆著從第九章讀回來。原來章節的安排,如果是逆著讀,代表「從內而外」調整心態。身為內向者的我,就是逆著讀的。
此外,他在書本的最後,很用心地提供了「延伸閱讀書籍總覽」的章節,收錄每章裡面提到的好書,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依照興趣再找來讀。還有一個很棒的附錄是「各章金句總覽」,直接不囉嗦,幫你把每章最優的句子都摘錄下來。以下除了分享一些書中對我有啟發的觀念,我也拋磚引玉附上一些相關的推薦書籍,幫書中的觀念增添一些新的氣息。
.
1.#常保初心
普通人是先做再說,時常走到了終點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要的;內在原力者則是「以終為始」,知道自己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一切行動和決策都符合最終的那個價值觀。如果我們遇到重要抉擇卻忐忑不安,那就由「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人」來為自己做出眼前的各種抉擇。
愛大提倡一種信念系統,由內而外透過「Be,Do,Have」組成,最核心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Be),然後才去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Do),最後你就會擁有真正跟你價值觀一樣的人事物(Have)。一旦心裡有了想成為怎樣的人的憧憬,將引導你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恆毅力》這本書中一個名為「目標階層」的練習方式,目的在於找出自己真正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熱情得以持久的根源。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標,全部分類成底層、中層、頂層目標,如果發現跟頂層目標不一致的項目,就刪除或者微調使其一致。終極目標就像是羅盤,無論你在底層目標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引導你朝正確的方向持續邁進。
.
2.#包容力
普通人是習慣在別人身上貼標籤,然後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透過「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取得更多的助力。愛大用天文學的觀點舉例,在職場上有發光發熱的「恆星人」,也有會消耗和榨乾別人能量的「黑洞人」。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遇到黑洞人真的很倒楣,巴不得避而遠之,甚至在內心充滿敵對和厭惡。但是,宇宙中每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只是因為能量用盡了,核心坍塌收縮成了黑洞。愛大提醒:「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們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別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這個心態提醒了我們要懂得包容,感謝他們曾經對世界的貢獻,只是很可惜跟我們擦肩而過。
我自己想到另一種職場上的情況,就是外向者時常嫌棄內向者「太安靜」都不表達意見,內向者又嫌棄外向者「太喧嘩」只會衝動行事。然而從《安靜,就是力量》這本談內向者特質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學到這兩種特質各自的優點,擁有包容力的人將能夠同時善用這兩種特質的人才。
.
3.#沒有壞事
普通人遇到壞事就自認倒楣,更有甚者,可能會開始怨懟這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找出「隱藏在壞事背後的好事」,將逆境轉換成養分。
愛大曾經在國中一次玩跳高的意外當中,雙手嚴重骨折。但是事後看來,反而是因禍得福。他開始用康復比較快的左手寫字,活化了感性和創意的右腦,也適應了靜態的活動例如讀書和寫字。更難得的是,平日忙碌於事業的老爸,也因為這場意外要時常帶他回診、復健,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就像《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暗無天日、毫無人性的折磨之下,他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智,相信這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遭遇,一定代表著某種「意義」。他發現無論外在遭遇有多麼嚴苛,人類的心靈仍擁有終極自由,決定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他將壞事視為意義,將這個發現寫成此書,並且影響後世無數的讀者。
.
4.#無限思維
普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有強弱輸贏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內在原力者則認為世界之大,所有人都有安身立命之處,「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加重要。愛大引用了一句很棒的話:「用自己的蠟燭點亮別人的蠟燭,可以照亮別人,自己的亮度也不會減少。」這個世界太大,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就像是,愛大不一定是最頂尖的金融分析師,但是他透過演講接觸無數民眾,深知大家心中對理財的障礙。愛大也不一定是最頂尖的演說家,但是他善用感性的文筆,將艱深複雜的金融知識化為引起共鳴的問字。他的眾多特質,匯集成了愛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形象。因此,結合多種不同的技能組合,一個人就可以發展出無限多種可能。這個世界真的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我很喜歡《黑馬思維》這本談「個體化」優勢的書,每個人都值得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技能和熱情組合,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跟愛大的無限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
5.#站對地方
普通人追逐熱門的東西,什麼東西當紅就一窩蜂擠過去;內在原力者會尋找屬於自己「能提供價值的獨特位置」,然後透過人際網路來擴大影響力。愛大也認為,我們不能坐在原地乾等,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人看見。尤其網路時代發達的現代,要讓自己能被看見,比起以前容易許多。
尤其是,當你想要達成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撼動周遭世界。愛大認為:「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透過貢獻自身的價值,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如同非洲俗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成為人脈節點,更有可能順利抵達終點。
如果,你覺得「主動站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的作者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提供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方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書中提供了正確的心態建立,以及可以循序漸進的做法與步驟。
.
6.#成功方程式
普通人會任由自己被資訊轟炸,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專注力」才是網路時代最該培養的技能。愛大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成功者的防護罩」,這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篩選」和「過濾」掉不屬於自己應該追尋的事物,而將心神專注於「天命」裡的既定目標。
就像愛大所說的,我們如果任由資訊轟炸,就如同讓腦袋充滿了一堆「雜訊」,感覺聽到了一堆鬧哄哄的訊息,卻不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訊號」在哪裡。尤其在數位資訊爆炸的現代,該如何為自己的資訊來源加上「過濾器」顯得無比重要,要懂得放棄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才不至於不斷走偏了路。
我想到之前,讀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最大共鳴:「若要說一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你有多少錢財和時間可以花費,而是你把『注意力』用在哪裡。」這本書教我們具體的專注策略,排除無謂的分心源。專注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
7.#利他共贏
普通人認為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去幫別人;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利他心態」的比例,應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先幫助別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來幫助自己。人是一種天生懂得「互惠」的物種,當你想獲得他人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幫助他人。
不過,也不是無條件的給予,愛大提醒了在利他的前提之下,我們要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我的給予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界限,懂得選擇高影響力、相對低成本的幫助方式。助人在先很重要,但自己不要先被掏空。那麼,當我們自己有餘裕的時候,要幫怎樣的忙最有效益呢?
我很喜歡的管理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曾經在《從內做起》書中說過:「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給對方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
8.#三種工作
普通人認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工作組合」可以分成三種:有金錢收入的、無償的、自我實現的。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用來養家餬口,無償的工作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人無償解決問題,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用來達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憧憬。
愛大提議,雖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無法擅自離開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但仍有變通的辦法。如果你目前的工作無法充分展現你的天賦,你可以靠無償的工作,來累積經驗值、打好口碑、拓展人脈,形成一個無形當中累積的資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到財富自由或某個里程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小步邁進開始做。
我從《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曾經獲得啟發,投資理財談的資產配置,主要是為了要分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這本書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單一方向。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擁有正職之外的無償工作,在心靈平靜和自我實現方面會有額外的加分效果。
.
9.#一人公司
普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的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為自己的人生負上完全的責任。愛大認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必然趨向跨學科的混合,將有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服務,我們要從自身的熱情往外拓展,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行銷長、技術長,逐漸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家公司的願景可以吸引人才,一個人的品格也扮演同樣效果。
愛大認為,善良的品格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優質的形象,才有機會左右逢源,擁有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他強調道,大量閱讀,是最簡單不過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妨透過大量閱讀去尋找,總有一本會觸動你心,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典範。
關於要如何「具體地」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經營呢?我大力推薦《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本書,作者們把經營公司在用的「商業模式圖」轉換成適合「個人」使用的模式,以淺顯易懂的步驟,教我們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發掘資源、提供獨特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等同公司運作方式的商業體系。
.
【後記:從內在做起】
.
《內在原力》書中的舉例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值得細細咀嚼。從愛大的個人故事和人生閱歷中,處處都可以發現,一個人隨時都具有「修改自己人生演算法」的能力。舉凡工作上的能見度、專業領域獲得青睞、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這些足以影響別人的「外在影響力」,終究還是得從自己的「內在原力」先做起。
當一個人開始發揮他的內在原力,散發出來的影響力將逐漸發生,周遭的人脈也會開始活絡起來。如同愛大在書中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段話,撒冷老國王對即將出發尋找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最後,這些心態上的重新設定之後,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思考習慣,必須經常使用、重複使用。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今天起,讓我們把內在原力當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INNER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AHTP9E
使用期限:9/5~9/11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充分條件例子 在 V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對其他人面容變化的理解部分來自於我們對自身表情的理解。這個公式化的表述沒有解決潛藏於一個事實中的神秘性,也就是我們能夠模仿一個表情。……我們是依靠肌肉條件(而非用視覺條件)來詮釋並編碼我們對同類生物的知覺的。」——E. H. 宮布利希
本書以1972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塔爾海默講壇」上三位重量級學者──宮布利希、霍赫伯格、布萊克──的講稿整理而成,由現象學家曼德爾鮑姆精心編選,主要討論藝術、知覺、現實之間的關係,即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共通性,其中涉及藝術如何再現或反映現實的問題,也涉及對藝術以及對──經由藝術再現的──現實如何感知等問題。
◆〈#面具與面容〉| 藝術史家 宮布利希(E. H. Gornbrich)
作者以他在《藝術與錯覺》中論述的有關漫畫的一個章節為基礎,形成演講稿〈面具與面容〉,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感知生活和藝術中的相貌相像性?」,他搜集許多豐富多樣的例子,並羅列針對這一論題或相關論題的文獻範例,由此拓展到了對「相貌相似性」心理學理論的研究,最終得到對「移情理論」的認可。
◆〈#論事物與人的再現〉| 心理學家 霍赫伯格(Julian Hochberg)
作為第一位研究「人眼運動」的心理學家,霍赫伯格是視覺感知研究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領軍人物。文章中探討的主要問題是我們對繪畫中的人和事物如何感知。他透過四個原因試圖解析這個問題,他的解釋理論在兩個方面具有鮮明特色:一、它強調人們在視覺感知過程中的主觀性、目的性、選擇性;二、它肯定經驗和習得性的重要性。
◆〈#圖像如何再現〉| 哲學家 布萊克(Max Black)
前兩篇文章中的觀點是直接將繪畫或攝影看作是現實的再現物,布萊克則對此基本共識發出質疑,他提出了「是什麼讓那些『自然主義』的繪畫或照片成了對其主體的一個再現?」的問題。作為語言哲學家,他首先區分了「有原初場景」和「無原始初場景」的兩種繪畫,將前一種情形成為「描繪了一個主體(或原初場景)」,將後一種情形成為「展現了一個主體(或內容)」,進而將第二種情形列為重點討論對象,試圖尋找出構成「繪畫展現主體」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藝術 #知覺 #現實
充分條件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我很想去”擲筊“,因為我很想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這樣一炸,油價是要漲多少 ? 是要漲多久?
講到這一波油價的波動,我想很多朋友己經知道了,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很大的煉油廠被轟炸,影響到國際原油的供給,所以油價就跟著大漲。
沙烏地阿拉伯南邊的鄰居,葉門叛軍己經宣稱說這是他們幹的,很多觀眾現在可能在說,這葉門叛軍怎麼這樣?害我加油要多花五十塊,但大家先別急著罵,人家當初也是和平示威抗議,是後來沙烏地阿拉伯協助葉門政府鎮壓反抗軍,大規模全面轟炸葉門,造成葉門社會整個癱瘓。這才讓葉門叛軍於是抗爭得越來越激烈。
但美國這時候就馬上跳出來說,其實是伊朗幹的。
美國會這樣強調,是因為葉門今天會這麼慘,就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拿來轟炸葉門的炸彈幾乎都是美國賣給沙國的,道德上說不過去,就趕快把在很多美國人心中萬惡不赦的伊朗拖出來鞭。但你如果站在葉門人的角度來看,就算是伊朗幹的又怎麼樣?他看不過去了不行嗎?
前兩天,我們又看到香港反送中的代表性人物黃之鋒及歌手何韻詩,到美國國會就香港的情況做說明,並且催生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個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將來可以處罰侵害香港民主自由人權的人,把他列入黑名單,禁止他入境美國,還可以凍結他在美國的資產;這個新法案還要求美國國務卿逐年向國會提交報告,查證香港有足夠自治權,才能延續給香港優惠待遇。
這個後半截,其實我有點疑問,固定審視香港自治權的情況當然是滿好的,但取消香港優惠待遇,第一個倒楣的不是香港經濟嗎?我是叫你去處罰剝奪我人權的人,你怎麼處罰我啊?但不管如何,美國也算是插手了,但這算是人道干預嗎?
人道干預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它的定義,是在別的國家有嚴重違反人權的狀況時,另一個國家或國家們就基於人道理由,用軍事力量介入,這才是所謂的人道干預。但並不是所有的干預都算。當然這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通過,就表示美國國會表態支持香港的反送中爭取人權,但距離軍事介入的人道干預還差很遠,這就好像口頭上罵一罵,跟真的動手打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隨著香港抗爭衝突的情勢越來越升高,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情況真的很緊迫的時候,國際社會有可能馬上進行人道干預嗎?
我知道現代的人都沒耐性,所以我準備了三個回答:
最短的回答:不像
長一點的回答:非常不像
最長的回答是這個:國際上普遍能接受的人道干預需要滿足下列四點
第一個是你要有充分理由,通常是在一個國家在進行種族清洗的時候,你就有理由做人道干預。
第二個是在國際間取得共識,不是你一個國家認定就可以了,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通過,這就是取得國際共識,如果聯合國太困難,至少要多國聯盟,就是不能一國說了算,只有一國,就不叫干預,叫侵略。
第三個是要有方法,各國聯手以軍事力量阻止屠殺,光有理想,沒有方法也是沒有用的。
第四個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要保護無辜的眾多平民。
要全部達成這四項非常的困難。以香港的例子,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所以你要聯合國同意就不可能了。
就算成功取得多國願意聯手出擊,這個外交斡旋時間很長,在這中間,平民的死傷己經很慘重了。以大家都公認算是成功案例的,是九零年代的波士尼亞,但這也是波士尼亞戰爭己經進行三年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是因為要選舉了,認為輿論對他對波士尼亞屠殺袖手不管的批評很嚴厲,己經影響到他連任的機會,柯林頓這才發動了北約組織成員國介入;另一個例子是波士尼亞的鄰居科索沃,從大規模戰事爆發到北約介入,是約一年的時間而己,這是因為前面波士尼亞的慘況己經進行很久,己經引起國際矚目,這才有辦法這麼快。
但像非洲的盧安達,內戰爆發才三個月的時間,就殺了八十萬人。強大如美國都來不及應對,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
至於介入後越搞越糟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美國從2003年打到現在的伊拉克戰爭,美國打到凍免條,在戰事進行到第十一年時,也就是2014年時美國開始撤軍,結果美軍一撤,伊拉克政府軍馬上潰散,政府也差不多完蛋。另一個阿富汗戰爭,也是打了快二十年,現在美軍想要撤退,阿富汗預計跟伊拉克狀況不會差太遠。
沒有錯,這些都是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任內幹的好事,但民主黨歐巴馬政府任內好不到哪裡去。
歐巴馬的人道干預利比亞,是把獨裁的格達費幹掉了沒錯,但結果是反抗軍自己內戰打不停,組成的利比亞聯合政府根本無法管理,鄰國也進來趁機揩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一邊,土耳其跟卡達支持另一邊,兩邊又打個不停,接下來是美國跟西方國家支持一邊,跟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另一邊繼續打,局勢亂到在2012年911發生了美國大使館被暴徒攻擊,連美國大使都被謀殺的慘案。
更糟的是,因為利比亞很亂,政府沒法管,結果吸引了大批非洲難民,想要借道利比亞,前往歐洲。這件事國際上關注不多,是因為歐盟付錢給利比亞的海防軍擋住這些難民不讓去歐洲,結果又造成另一個很壞的模式,就是環境很惡劣的難民營。
到了2011年敘利亞也開始和平示威,政府也是血腥政壓,反抗軍接受卡達及沙烏地阿拉伯的支持跟敘利亞政府對抗,到了2013年,才兩年的時間,己經死了七萬人,照理說敘利亞的獨裁領袖阿薩德殺的大都是遜尼派,是符合種族清洗的條件的,但歐巴馬因為之前利比亞的經驗實在太差,干預的意願很低,但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是基於之前利比亞的經驗,改變了在敘利亞的做法。在俄羅斯的看法,利比亞被美國一搞,變成完全傾向美國,它什麼都沒撈到,所以在敘利亞時,它積極參與,俄羅斯參與,就是大規模空襲,造成數百萬人逃離敘利亞,很多湧到了歐洲,歐洲一下子無法處置這麼多難民,造成社會問題,然後我們就看到歐洲人選了一大堆排外的極右派出來,誓言絕對不讓這些難民進來。
你說歐巴馬沒用,川普上來之後,兩次以阿薩德對平民施用化學武器,對敘利亞空襲,有用嗎?阿薩德後來又用了61次。
這是人道干預最困難的地方,在對這個國家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之下,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去策劃一個很有效的軍事計劃來遏止獨裁?
只看到殺得很殘忍,便出手把這個獨裁政府打到爛,卻不去想戰後的重建,是正確的做法嗎?如果說人道干預是為了保護平民,我們剛剛舉的這些例子從伊拉克到阿富汗到利比亞到敘利亞,哪一個可以很確定的說,人道干預結果,平民沒有死得更多?
所以我們要怎麼樣,才知道人道干預這次會不會有用呢 ?
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擲筊,請媽祖保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充分條件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聽過、甚至於使用過「李施德霖」這個廠牌的漱口水。
這個廠牌的漱口水,它當年喔在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它是被當做是醫療用的消毒劑;甚至於後來衍生的運用,被當作是地板的清潔劑。
但是呢,它是在什麼樣的關鍵之後,李施德霖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在它成了漱口水的代名詞之前,它又是如何讓大家意識到「口臭」是個問題?
其實呢,李施德霖這麼多年來,它的主要訴求,就是讓我們不斷的去在乎「口臭」是否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當初呢,它在1920年代的時候,李斯德霖這家公司的製造商,他們換了一個新的管理階層。在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其實都還沒有覺察到「口臭」是個問題。
應該說啊,在那個年代底下,第一個沒有人特別提出「口臭」這個詞彙。就算你在社交場合裡,你遇到那些口氣很大的,那你也可能只會傻愣愣的站在他對面,去忍受那個氣味。然後呢,你可能也不會對他明說。
這樣的一個生命經驗很特別哦,就是幾乎你可能都遇過,但是沒有一個詞彙「標定」出來的時候,你甚至於就沒有辦法,把它認定成為一個問題。
但是當年1920年代,李施德霖把「口臭」這個詞彙標定出來,當初他們的一個廣告說詞是這麼說的。
他說:「無論你有多麼迷人,或者是朋友有多麼喜歡你,你不能指望他們永遠忍受口臭;他們可能會對你很客氣,但是會做的很勉強。」
「李施德林」它正確的算準,人們在這個時代底下,心裡的一個需求跟趨勢,去引發人們對這件事情的恐懼。
因為大家時不時都會遇到,別人有這種問題,但是卻不會明講。於是反觀自照,那會不會自己有這個問題,也把別人搞得很尷尬?
所以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把「口臭」當成是人際關係,一個值得被檢驗的項目。尤其呢,當有這個意識之後,我們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的口氣,是否有些問題。
然而李施德林,也因為精準的掌握了這個訴求;他們從1922年到1929年這幾年裡面,它的年營收從11萬5仟美元,增加到超過800萬美元。
所以透過這個例子,我想邀請你思考一下,回到你的人生,不管在你想活出來的樣子,還是在你的職場裡。
你有沒有去找到,那個別人可能一直在忍耐、別人可能一直在被困擾著,但是從來沒有人把它明確的「標定出來」的那些問題。
這就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裡面談到的喔,我們要能夠具備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凡是我的努力都要留下累積的足跡。
那麼有一個重要素質,就是我必須要能夠很清楚的掌握,對於他人而言,他們的「痛」,跟我能夠給他們的「洞」是什麼?
「痛」就是痛點嘛,而「洞」就是解決方案。
其實呢,「痛點」這件事,我們要能夠發覺,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能夠足夠瞭解這個環境。
我常常遇到有些朋友,他剛踏入一個領域,他就企圖想要自己一鳴驚人;但現在的問題喔,就在於他可能連這個領域裡面的一些潛規則,他都沒有搞清楚,更不要說,他有沒有足夠熟悉的技術跟能力。
簡單來說呢,他可能在這個階段裡,還是組織的負擔,他卻想要為這個組織,去創造出一些「革命性」的貢獻,這是不是就全然的本末倒置?
然而如果你真正用對方法,讓你能夠充分的熟悉你正在做的事,還有你所處的環境;那麼其實你要能夠去觀察、體會出別人的「痛」,那就不會太困難。
可是這裡就會延伸到第二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就如同「李施德林漱口水」一樣;他們提出了一個看似很基本、看似我們都會遇到,但是從來沒有被明確標籤出來的問題,那就是「口臭」。
然而今天回到你的人生裡,可能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什麼叫熟悉環境;但是你仔細想想,真的有人教過你要怎麼樣,真正的熟悉一個環境嗎?
其實喔,我常常遇到很多人在某個領域裡,他有20年的經驗;但事實上,他只是在他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技術跟能力裡面,重複了20年,而不是真正的瞭解這個環境。
因為回到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他如果真正懂這個環境,他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別人的「痛」?又或者是,他怎麼沒有辦法去標定出,那些有價值的問題?
如果現在的你,回到你的工作領域裡,你發現啊,自己在裡面好像算是熟悉,可是始終沒有辦法「標定」出,那有價值的問題。
於是乎你在這個環境跟位置裡,有的也只是待的時間夠長,但似乎沒有辦法兌現任何價值的時候,那麼可能你所缺乏的,就是「建構生態圈的能力」。
其實啊,在我的【過好人生學】裡,所謂的「建構生態圈的能力」,會從一個很基礎、很基本的部分,來幫助你開始。
不管你現在所處的環境,你有多少年的資歷,一旦你沒有經過一個扎根基的「學徒階段」,那麼你待在那裡時間再長,都不等於真正的懂這個環境。
所以囉,其實在任何環境裡,一個必要的扎根,他跟你在裡面花幾年的時間是無關的;而是你有沒有回到「扎根」的本質。
然而談了這麼多,不管是「創造結果」還是「生態圈」;那更不管是能夠去找到別人的「痛點」,還是完整扎實的「學徒階段」。
其實重新學好怎麼樣過好自己的人生,重新學習這些部分,它的一個收穫就是什麼?
如果放在「李施德霖」身上,就是它的年營收飛躍式的成長,這是品牌經營裡面,它得到的最大回饋。
然而回到你的生命裡,你要的「飛躍成長」是什麼?可能是你的事業成就,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對於生命的一種踏實跟滿足的感覺。
其實「踏實」跟「滿足」不會憑空發生,它需要的是有人能夠陪伴你,標定出人生裡面真正重要的問題;並且給你具體可實做的方向。
然而【過好人生學】這一堂線上課程,就是為你準備的關鍵前進。
但是不管你會不會參與這一門課的學習,我都很希望你回到自己的人生,就如同今天談的「李施德霖」的例子。
真的能夠凸顯你的價值的,並不是去重複那些大家已經知道,或者是已經有一堆人都正在做,也都重複做的事。
真正能夠凸顯你價值的,是去找出那些「還沒有被定義的問題」,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談到的【過好人生學】;這是我們近期推出一門,會對你的人生產生極大幫助的學習。
這一門課,結合了我20多年自己的生命實踐,還有在這個過程當中,累積上千次的個案教練當中,所提煉的精華;相信這一門課,會陪伴你過上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
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充分條件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恢復力」。
從小到大呢,你一定有「遭遇挫折」的經驗。比如說,你曾經在學校運動會裡,大隊接力的時候跌倒了,結果害班上的第一名飛了;從此以後,成了班上的罪人,很多年都不敢參加同學會。
或者是呢,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讓對方跟你提出分手,一直情傷到了現在,不想再談戀愛,也不敢再談戀愛。
又或者是呢,在職場上面,你曾經得罪過客戶、搞砸了專案、賠了一大筆錢這些事情。這些工作的挫敗,讓你從此以後可能停留在原地,再也不敢接受任何新的挑戰,或者是重新創業。
我相信每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在短時間之內,心情都很難再度的恢復美麗。
但是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可以很快的恢復,而且還越挫越勇、屹立不搖。
你一定從小就聽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吧?這比較有時代感喔!但是,比較現代的例子就是什麼?「地才」啊~蔡依林嘛!
她一出道的時候是少男殺手,但發生和經紀公司的合約風波,她甚至於被指控忘恩負義,演藝事業還一度中斷;然後又被專業的音樂人,評選為年度十大爛歌手。
在這些風雨底下,她仍然充滿韌性的站起來,不斷的充實自己,還奪下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這些獎項;她再造了自己的事業顛峰。
所以無論是歷史人物,或者是每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原因,多數人會歸因為他們「成功的條件」。但是在我看來喔,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的「恢復力」特別好。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取暖討拍、舔傷口,你就少了一分鐘,能夠創造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那些活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機會比你多,但肯定是「恢復得比你快」。
然而,你可能會覺得喔,他們之所以比較容易從逆境當中爬起來,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有貴人幫忙、他老子有錢。或者是他血液裡面的DNA太強,天生就是那種不服輸的個性…這些因素。
所以呢,他們的「恢復力」才會這麼的棒。如果喔,你確實就是這樣想,那不好意思,今天會顛覆你的想法。
我從身心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恢復力」是可以有效操作、可以學習的,而且一點都還不困難!
那到底什麼是「恢復力」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以一般的常識來說,身體某個部位,一旦有了創傷、傷口。
雖然呢都會流血,但血液裡面的白血球,也會馬上啟動,去阻止這些傷口的細菌進到身體裡面,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這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力」。
而當我們受到挫折跟打擊的時候,雖然身體的外表並沒有受傷,但心靈受傷了,儘管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
可是呢,有時候看不出來的傷,才需要好好的處理,因為這樣的「內傷」啊,會影響得更深、更遠。所以呢,在遭受挫折之後,能不能恢復對自己的信心?能不能從挫敗裡面走出來?
這樣的「恢復力」其實就是一種在心靈上面的「白血球」,你也可以把它說成
是「心靈的免疫力」。
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心靈免疫力」,更好的「心靈白血球」。你只需要有意識的多練習,接下來我跟你分享的五個具體方法。
我相信你的「心靈病毒」來襲的時候,你就能夠輕鬆的擊敗它們,再度擁有明亮的好心情。
所以呢,這五個的第一個,叫做你要先「好好的呼吸」。是的,你沒有聽錯,想要啟動「恢復力」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好好呼吸」這麼簡單!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喔,這個簡單的「好好呼吸」,和「恢復力」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我來舉兩個身心連動的例子,你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
一般來說喔,我們都知道喝咖啡能夠提神,但你一定也知道,喝太多的咖啡因,反而會讓人感覺到焦慮;這就是過多的生理刺激,去改變我們情緒狀況的一個現象。
那另外一個例子,你可能一定也發生過。就是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其實你只是想吃東西,可是在你沒有吃飽之前,你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於不耐煩,還會發脾氣。
也就是說喔,肚子餓造成的生理反應,是全面癱瘓你的情緒控制,讓你的心情低落,或者是煩躁誒。
其實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生理的狀況,的確會影響到心理狀況;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途徑,反向控制我們的情緒,讓它朝向正面的方式發展。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試著想想看,當你做完Spa,或者是泡過熱水澡之後,你的情緒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舒暢、很自在,而且呢身心感覺到非常的放鬆。那難道是「熱水」有跟你進行心理諮商?「熱水」跟你好好聊一聊嗎?
其實不是嘛!也就是說啊,我們身體狀況跟情緒之間,是絕對的正相關。身體狀況好,情緒自然就好。
甚至於當我們情緒低潮的時候,直接採用身體的途徑來幫助自己調整,效果反而會更快、更好!
只是當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太可能馬上就經由泡澡,或者是按摩來得到情緒上的舒緩。那這個時候,最快速又最有效的身體途徑,去調整自己心理狀態,那就是透過「呼吸」。
在科學上呢,已經有研究發現喔,刻意進行呼吸的練習,可以減少我們的可體松的分泌;而可體松就是「壓力荷爾蒙」。
可以讓我們把身體,調整到一種更平靜的狀態,去幫助我們身體快速的從壓力當中復原;甚至於,會緩解你面對挑戰的時候的緊張程度。
所以,當你想要啟動「恢復力」,簡單的入口就是養成「好好呼吸」的習慣。
「好好呼吸」的基本的方法,其實就是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閉上你的眼睛,全神關注你的呼吸裡面,注意自己呼吸的速度、節奏、頻率。
那漸漸的,你會開始注意到,這看似很普通的呼吸,其實是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打個比方喔!當你感覺到恐懼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淺、越來越急促。
而這個時候呢,你可以有意識的放慢自己的呼吸,利用那種比較深而且緩慢的吸氣,你的心跳就能夠透過這個途徑,慢慢的放慢下來,進而讓自己的身體也跟著放鬆。
當你能夠越來越察覺自己呼吸的方法,你就能夠越來越掌握,自己每個當下的情緒。那麼無論在任何的困境,你都可以透過呼吸讓自己穩定下來,也穩住情緒,你這樣子才能夠好好面對所有的挑戰,並且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在我所開的課程裡面,尤其是像「CIA通達力」,這樣的結合個別指導的課程。第一門課,我就會教所有的學員,調整呼吸的方法,覺察自己的呼吸模式。
進而讓你能夠一步步的探索、發現自己的外在慣性和內在的信念,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這學習機會,這會是你改變人生的起點,相關的課程,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而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第二個啟動「恢復力」的方法,那就是「走路」。
有研究告訴我們,在大自然裡短時間的散步,就可以顯著的降低焦慮感,讓我們保持正面的心情,甚至於還可以提升記憶力。
更有研究告訴我們,多和大自然的景色接觸。比如說,走在行道樹的步道上面、到河濱公園散步,就能夠帶給人幸福的感受,而且減低壓力感。
所以呢,當你遇到挫折,一直待在原地、原位,要自己好起來;還不如呢「好好呼吸」,然後「出去走一走」會來得更有效果。
第三個方法,叫做「關注自己的身心反應」。
我們忙亂的生活作息,經常會讓我們為了追求快速;所以呢,去吃一些方便但不健康的食物。那也會因為這樣子熬夜、忘記運動,或者是過度運動。
讓我們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度,然後放任自己的身體狀況走下坡,進一步的還影響到我們的情緒,造成精神上面的一個不安寧。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生命裡面的「不順」,幾乎在那同時,都跟你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會是同步、同時發生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喔,自己已經忽略自己身體狀況一段時間了,我會非常建議你,開始從一些小地方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步調;我說喔這叫做「建立一些小習慣」。
哪怕只是每天做「五下深蹲」,這麼小的開始,你的潛意識都會收到一個正面的訊號,讓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開始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這樣子身心互動的正向循環就會開始。
所以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底要怎麼「建立小習慣」?那關於這方面的實際操作,在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有清楚具體的引導。
我們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幫助;我也在這邊歡迎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
那麼接下來呢,啟動「恢復力」的第四個方法,那就是「相反邊的運動」。
什麼是「相反邊的運動」呢?簡單來說,就是去做一些,和你平常習慣相反的運動。
如果你平常的運動習慣是偏向比較「動態」的,像是跑步啊;那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做瑜珈、打太極,這一類比較「靜」的活動。
那如果你原本的運動習慣就是「靜的、靜態的」,那我很建議你,你可以刻意的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這種比較「動態」的運動。
這樣刻意的操作,其實讓你在快跟慢這之間喔,好好的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好好跟自己真正的在一起。
在此同時呢,也會因為運動模式的不同,你的大腦不同的區域也會得到適度的刺激,去產生更多的彈性跟創意。
更重要的是喔,在快跟慢之間,來回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肢體、感受自己當下的心情。它能夠讓你重新建立起對身體的敏感度,能夠更有效的調節生活步調和情緒。
最後呢,啟動「恢復力」的第五個方法,就是去「擁抱你愛的人」。
每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一時的失落,感覺到孤單、寂寞。那這個時候呢,你身邊有個愛你的、支持你的、願意對你展開雙手的人。
他就能夠讓你感覺到溫暖,讓你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重新聚集你的內在能量。
更重要的是喔,有研究告訴我們,「擁抱」會讓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甚至於可以緩解疼痛。
擁抱的鎮痛效果,比嗎啡還要高出6.5倍。所以呢,能夠幫助人,更快的從挫敗裡面站起來。
我想這也是很多單身男女,會想方設法一定要交到男女朋友的原因之一喔。因為「被人擁抱」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彷彿回到母親的懷抱,讓人感覺到無比的安全。
其實說到這裡,人生難免會碰到一些低潮,但是呢有壓力、有失敗、有挫折,不必然就代表「結果」會很糟喔!
只要你能夠記得這五個方法:第一個「好好呼吸」、第二個「出去散步」、第三個「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第四個「刻意練習相反邊的運動」,最後一個,第五個「擁抱你愛的人」。
其實這五個方法,就可以幫助你啟動自己內在的「恢復力」,幫助你度過一切的難關。
其實圓滿的人生,不是奢求一帆風順,而是具備風雨過後的「恢復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一起學習,讓我們陪伴你圓滿自己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充分條件例子 在 [邏輯] 充分條件的名詞意義(終於想通了) - 看板Math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一邏輯就學過,若A=>B這個敘述為真的話
則A是B的充分條件,B是A的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這個名詞很容易直觀地有感覺
但我一直無法直覺接受充分條件這個專有名詞
一直到大二都還是覺得這個名詞很奇怪,為什麼要叫充分?
剛剛突然想通了,
以下是我打在筆記本上的心得:
A=>B
若A事件(條件)成立,則能推得B事件(結論)
則A事件是B事件的充分條件
或說B事件的充分條件是A事件
為何要叫充分條件呢?
意思是A事件的條件"足夠"推得B事件
或說A事件的條件"夠充分"推得B事件
充分條件的意思就是
"充分滿足能推出結論的條件"
至於為什麼說“充分"呢?
我查了英英字典,sufficient這個字的意思有enough(足夠)的意思
意思是推得B的條件可能有很多
可能A=>B成立 C=>B也成立 D=>B也成立
這時只要滿足A、C、D三者之一就足夠推得B了
如果上面三個敘述皆成立的話,則A、C、D都是B的充分條件
但如果我們只知道A=>B成立
就只能說B的充分條件是A
也可說是『A足夠推得B』、『A夠充分能推得B』、『A推得B的條件夠充分』
『若想推得B的話,有A就充分了』
足夠
其實我覺得如果『B的充分條件是A』這句話改為『B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A』
應該能讓初學者更快速且更直觀地接受
以下舉一些例子
成功=>努力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假設這項命題為真)
努力的充分條件是成功 換句話說 成功是努力的充分條件
意思是 "成功" 充分滿足 "推出努力這項結論" 的條件
努力的『充分條件』
這四個字意思就是
"充分滿足能推出努力這項結論的條件"
必要條件就簡單了
以上述A=>B為例子
則B是A的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顧名思義就是一定要成立的條件
即A事件成立的話,B事件一定要成立
也可說只要A事件(條件)成立,則能推得B事件(結論)
舉例: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努力 換句話說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意思是,只要成功這項條件成立,則必能推得努力的結論(努力的事件必成立)
謝謝大家觀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3.213
則我們可以說A是B的充分且必要條件(A是B的充要條件)
也可以說B是A的充分且必要條件(B是A的充要條件)
即A能推得B,B也能推得A
以A是B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的例子來說好了
表示A同時滿足B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B的必要條件是A,表示B若成立的話,則A也必定成立 (B=>A)
B的充分條件是A,表示B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A成立 (A=>B)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114.44.105.203 (04/06 18:42)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這句話相等於 成功=>努力
若P則Q這句話相等於 P=>Q 在這邊成功就是P,努力就是Q
若Q則P這句話相等於 Q=>P 在這邊成功就是Q,努力就是P
就像我說若A則B只是我選A來當條件,B當結論
我要說若P則Q也可以、若M則N也可以、若X則Y也可以
若P則Q 相當於P=>Q 表示P能推到Q
P是Q的充分條件
白話點就是Q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P
更白話就是P的條件夠充分推得Q
而Q是P的必要條件
即P若為真,則必定能推得Q(若P成立則Q亦成立)
還是你是想問P=>Q這句話等價於什麼嗎?(關於這個我沒有在文章中討論)
P=>Q 這句話等價於 ~Q=>~P
舉例: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等價於
若沒努力則推得不會成功
舉出實例看似很有道理,但真正在證明數學問題其實容易沒感覺
可以用下列的想法
如果證明這一件事物為假,則能推得另一件事物亦為假時
就表示另一件事物為真時,就能推得這一件事物也為真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61.60.213.213 (04/06 20:50)
英文名稱是if and only if(簡寫為iff) 數學符號是<=>
A若且唯若B 也可說是 A iff B 也可說是 A<=>B 也可說 A的充要條件是B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61.60.213.213 (04/06 21: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