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
這是單純分享個人所感之文章。若果大家要研究箇中本意,建議直接研讀原文。這是相當花時間的,但讀完後所獲得的知識,相信會一生受用,此乃花錢也買不到的財產。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研讀一切事物時,我經常要提醒自己,避免覺得自己已經了解透徹該領域的學問。這種心態正正是局限了自己尋求一切知識的可能性。幼時讀孔孟、讀論語,總覺得無非談仁義道德、談如何為人臣、為人子,徹頭徹尾老舊的保守主義,現在已經是不合時宜,而且有種假道學的味道,倒不如讀一讀《六韜》、《五蠹》、《管子》、《商君書》、《孫子》,學會時人施政、用法、九野為兵,九州為糧之類(利申:到現在仍是相當欽佩伍子胥一類精於此道之人)。
直至修讀本科,需要研究論語、左傳、古軍禮,才有所感悟。以仁為本,繼而擴至一切領域的主張,是生而為人其中一種自我追求的目標。實際上當時也並非只有孔孟才提出這種主張,即使是從軍之人,也會講仁,講禮法(大家有興趣可閱穰苴《司馬法》,這是相對較早期出現的軍事書,其首句已是強調「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為正。正不獲意則權。」打仗也要不忘義理)。而這種目標本來就不是規範他人,而是規範自己。節欲不是為管制他人之欲,而是透過自我節欲,抽離「我」來檢視一切大小現象,才會辨出何謂「義」。義者,宜也。《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何者得宜、何者不合宜,假如被人欲凌駕其上,難以得到相對宏觀的結論。繪事後素。先有仁、義,後有禮樂。了解到此先後次序,就會知道孔所謂仁義禮樂,並非用來馴化人類的工具,反而是義理所致要爭之事,事事必爭。一切禮樂也是在這種前提下而生。所謂「禮樂不興」,並非指形式上的式微,而是缺乏了箇中精神,再如何大肆鋪張,也只是一個軀殼,棄之亦不可惜。如果禮法純粹用作區分不同的社會階級以方便在位者管治,以孔之角度,也是可棄之。《八佾》:「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無仁之禮樂,不如無禮樂。
《論語》本身並非以闡述政治主張為主題。《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應該說,生而為人,一切都是政治,為政不為政本無二。何須區分?我們難以從其弟子流傳的典籍中找到人人平等的思想,實際上,他所贊譽推崇的學生,有不少是出身貧寒的(例如顏回、仲由、冉雍等),他更把自己的女兒嫁予曾經坐牢的公治長。《先進》:「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雍也》:「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如果平民比在位者更懂得禮樂之意,則從平民。某程度上他是直接用個人言行來實踐主張,而這一點比起高舉人人平等的旗幟,似乎更為重要。(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