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隊長分析光罩
經營階層分析:
光罩製程屬於IC設計到晶圓製造之間重要的製程,
與晶圓代工廠關係密切可以提早合做,並且接到更多的外包訂單
光罩執行長吳國精:工研院時期擔任張忠謀董事長下屬
與曹興誠、曾繁城、宣明智等半導體產業要角建立情誼,
也結識眾多科技公司董事長。
光罩董事長蔡國智:力晶董事
光罩在兩三年前經營階層換手後,就積極佈局本身光罩製程與技術的提升,
聯電也跟他合作55nm外包 都是去年的事情
下面是產業隊長2018、2019年參加光罩發說會整理的資料:
現在的你,是由過去的你所成就,
光罩(2338)前年與去年資本支出大增20億元,擴充應用在65~40nm的設備擴建光罩修補機、光罩檢驗機、電子束曝光機、光罩清洗機,產能陸續開出,這部分為65奈米的較高階機台,65奈米假設40層,會有30層低階,10層高階製程,單價兩三倍起跳。
台灣光罩原本已有一台可以做到90nm的曝機機,2019年5月再添購一台可以做到40nm製程的曝寫機(一台約1000萬美元)及相關設備,預計2019年底如果跟聯電談妥55nm製程的光罩製作合作案,估計會再進一台也可做到40nm製程的電子束曝寫機及相關設備,預計添購的第一台設備2019年10月會進入量產,整體到2020年會比較有顯著的營收貢獻,預計也將帶動原本可做到90nm的光罩設備產能利用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光罩 製作 公司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第一顆自主設計的 IC,可能做了白工喔,#科科
說到半導體產業,總讓人回想起那段精彩又輝煌的歷史。
不過啊,第一顆由台灣團隊自主設計的商用 IC 其實沒成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_
話說從前從前,出現了一份重要的委託,希望我國的團隊做出「高空定時器」,好取代傳統的空飄氣球控制器。
於是我們派出來曾至美國 RCA 實習的團隊,來接受這個大挑戰!
由於是史上頭一遭,需要從無到有的生出來,製作團隊從工具的使用情境開始一步步思考:該怎麼操作它?設計時又該具備什麼哪些要素呢?
在多方考量、反覆 debug 下,設計圖總算完成。
_
緊接著讓我們來到測試階段:第一次測試順利成功!
第二次成......等等第二次居然故障了......
所以問題出在哪兒呢?把 IC 版拿到顯微鏡下一看,發現竟然少了個方塊!
原來,當初為了省面積,把兩面 IC 版都做得滿滿滿,結果在鏡面反射時不小心掉了一塊啦!
不過沒關係,找到了問題就解決它,依然可以順利出廠!
它還取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CIC0001」,象徵臺灣還能再設計出 9999+顆 IC。
_
怎知!事情突然一個峰迴路轉──東西做好了但沒法驗收啊QQ
原來,需求方希望能在高空驗貨,才能確保 IC 能在空中使用。
這表示 IC 不僅要承受 -70℃的溫度,電池還得很夠力,才能一路跟著飛高高。後來,即便團隊嘗試在零下 37℃ 的水箱進行測試,也沒有真正完成目標。
_
雖然這一次的合作不算成功,不過俗話說得好「失敗為成功之母」。
第一顆自主設計 IC 的過程對於電子中心來說非常關鍵,因為它讓團隊完整學到了 IC 設計和製造細節。
此外,團隊也從中發現 RCA 公司的技術移轉合約中缺少了「光罩」這個重要環節,後來又另派人前往美國學習了相關技術。
走過了這一回,我們終於能說相關的技術與知識是自己的了。
_
參考資料:吳淑敏《胡定華創新行傳》、謝錦銘《CIC-0001定時器積體電路及其應用》、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_
用科學預見半導體的未來!PanSci 泛科學現正強力徵件!邀請半導體領域專家、研究者、學生來與臺灣最大的科學社群分享你最懂的半導體科學主題~不管是評論、科普、還是圖文影音,都歡迎與我們聯繫:contact@pansci.asia
_
延伸閱讀:
第一顆積體電路問世 │ 科學史上的今天:09/12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7469
積體電路不再漏電的明天?潛力股 MESO 讓電腦手機更小更快!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6154
————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https://donate.pansci.asia/
國中課本學不夠?更多有趣的科普文章、超認真線上測驗都在《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https://student.panmedia.asia/#/index
光罩 製作 公司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12光罩(2338)法說會後筆記整理
1.結論:光罩明年EPS2.5元,15倍本益比,目標價37-38元
2.光罩,曝光、顯影、蝕刻皆為半導體關鍵製程。
3.產業概況:2018年光罩總產值40億美金,1212億元台幣。半導體13%的產值落在光罩,而70%的光罩,由半導體晶圓代工廠in house自製。30%的光罩委外代工。也就是大概獨立光罩的市場規模約為12-16億元美金。
4.基本面分析:臺灣光罩為專門的光罩製造公司,生產IC產業用的光罩,且提供客制化生產。
(1)國內最大、全球前五大半導體光罩廠。國內唯一面板光罩廠。
(2)光罩客戶:台積電、Global Foundries、聯電、中芯、世界、華虹、友達、群創。
(3)引進波若威董座吳國精(0.9%)入主擔任董事長。
(4)以8吋晶圓成熟製程光罩代工為主,今年將積極跨入12吋。
(5)IC設計客戶:世紀、松翰、茂達、盛群、義隆電、遠翔科。
(6)去年EPS 1.02元。今年上半年EPS 0.91元。
臺灣光罩為專門的光罩製造公司,生產IC業用的光罩,且提供客制化生產。
(7)轉投資:隱形眼鏡製造廠「昱嘉」(30.26%)、半導體測試設備廠「蔚華」(5.84%)、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 晶圓代工服務商「美祿科技」,打入中、韓晶圓代工供應鏈、封裝廠群豐科技
5.光罩成長動能:
(1)第一是半導體外包趨勢: 台積電等半導體晶圓代工廠,持續專注在高階製程,例如28nm、7nm、5nm,而耗費掉更多本身光罩製造的產能,低階的部分轉外包。
(2)獨立光罩廠之製程佔比: 2017年在成熟製程(>45 nm)約占87%,2018年成熟製程已降低至佔比69%。
(3)EX台積電因為EUV設備的支出增加,開始把成熟製程的光罩外包,以降低整體資本支出,因此獨立光罩廠在12吋成熟製程有很大的發展機會,因此台灣光罩在2019年也積極增加12吋到40nm的產能,台灣光罩12吋目前有機會跟台積電合作65~40nm製程,也有機會跟聯電合作55nm,另外也會跟中芯合作。
(4)第二成長動能為切入晶圓服務,台灣光罩2017年底合併美祿科技後,使2018年營收YoY+102.2%的成長,稅後EPS 0.79元。
(5)第三成長動能為董事長吳國精先生入主,吳董事長為上詮、波若威董事長,在工研院時期,他的頂頭上司正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有助於他鍛鍊專業能力,加上廣結善緣的個性,吳國精自然與曹興誠、曾繁城、宣明智等半導體產業要角建立情誼,也結識眾多科技公司董事長,半導體人脈豐沛。
6.設備擴充部分:光罩(2338)資本支出20億元,擴充應用在65~40nm的設備擴建光罩修補機、光罩檢驗機、電子束曝光機、光罩清洗機,產能陸續開出,這部分為65奈米的較高階機台,65奈米假設40層,會有30層低階,10層高階製程,單價兩三倍起跳。台灣光罩原本已有一台可以做到90nm的曝機機,2019年5月再添購一台可以做到40nm製程的曝寫機(一台約1000萬美元)及相關設備,預計2019年底如果跟聯電談妥55nm製程的光罩製作合作案,估計會再進一台也可做到40nm製程的電子束曝寫機及相關設備,預計添購的第一台設備2019年10月會進入量產,整體到2020年會比較有顯著的營收貢獻,預計也將帶動原本可做到90nm的光罩設備產能利用率,而台灣光罩的管理階層認為新機台的學習曲線是可預期的,不會到太大的技術跳躍,學習的時間不會太久。
7.投資建議: 第三季進入傳統電子股旺季,預估台灣光罩Q3合併營收10.42億元,營業利益0.89億元,稅後淨利0.93億元,稅後EPS 0.37元。Q4稅後EPS 0.41元。長線來說,擴廠與光罩外包的趨勢成型,趨勢一但成型,就不會輕易改變,吳董事長過去的經營能力與改革績效亮眼,個人也於今年買入公司股票3千張,投資建議買進,建議可以持續留意公司長線的發展。
#光罩
光罩 製作 公司 在 光罩是什麼技術?為何能在晶片製程中佔據重要地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IC設計是建築業,而IC製造是營建業,如何將電路的設計完美對應到奈米大小的晶片上呢?本集影片將由半導體專家林嘉洤教授,和金融行銷專家馬瑞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