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Bloomberg新聞摘要
<美洲新聞>
*美中低級別官員會談陷入僵局 美國總統拜登主動致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聯邦政府雇員、包商和公衛體系公務人員都必須接種疫苗 不遵守者恐遭解雇
*拜登的疫苗強制令延伸至私人企業 百人以上公司必須為員工接種疫苗或定期篩檢 否則可能被處罰款
*全美第二大的洛杉磯聯合學區要求12歲以上學生 明年1月10日以前必須全面接種疫苗
*密西西比州規定 散佈新冠疫情錯誤訊息的醫生將被暫停或吊銷醫療執照
*半數人民接種疫苗之後 厄瓜多新冠確診比例驟降85%
*“全球股市可能進入動盪期” 更多分析師稱美國股市正醞釀一場風暴
<亞洲中東新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電話90分鐘 人民幣匯價朝近三個月來的最高收盤價邁進
*中國遊說澳洲協助他們加入CPTPP(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 儘管兩國正處於外交與經濟的爭端
*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希望習近平與拜登今年可以舉行峰會 解除川普時代設下的貿易壁壘
*新加坡單日確診病例激增仍堅持”與病毒共存”靠加強針計畫緩解醫療院所壓力
*越南旅遊文化部宣布最快年底 將對國內外完全接種疫苗的旅客開放旅遊
*中國科興疫苗針對6個月大到17歲的族群展開全球性人體實驗 首批2000人從南非開始試驗
*香港與中國南方特大城市間的私人財富投資 最快下個月開放跨境流動
<歐洲非洲新聞>
*金融時報報導英國有意採用”混搭”式加強針 數據顯示施打與前兩劑不同的第三劑可產生較好的保護力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科學家稱大規模施打加強針劑話毫不必要 因為兩劑疫苗免疫力夠持久
*歐盟最窮且疫苗接種率最低的保加利亞 未提交最終預算計畫因此尚未獲得歐盟的數十億歐元的疫情援助
*歐盟與塔利班會面 討論喀布爾當局為歐盟在當地的外交存在提供安全保障
*英國金融監督單位正調查同家銀行三名交易員 涉嫌2016年英國脫歐前夕故意從事市場詐欺
*俄羅斯出乎市場預料連續第五次升息 並暗示還有空間繼續升息
*隨著法國宣布新的預算支出計畫 歐盟各國撙節鬥爭加劇
免疫力 針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我去接種第一劑的COVID-19疫苗了。
其實應該更早之前就要施打,因為我是「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類別,但兩週前打了別的針劑,所以醫生安排這週施打。(沒想到比我姑姑姑丈還早打到疫苗...)
前幾天有點緊張,查了一下注意須知,不外乎就是要睡眠充足,多喝水,吃飽飯,以增進疫苗的免疫力,還有就是先上網保了疫苗險。今天到了診所,量了血壓心跳及初步問診,醫生說你心跳一直都這麼快嗎?還是因為看到我的關係,太帥了?我只能回以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醫生還真有趣。)
可能是由醫生施打的關係,完全沒感覺,一下子就打完了,靜坐觀察半小時後,沒有不適症狀就能離開了。離開前醫生提醒,這幾天不要熬夜、不要抽菸飲酒,不要做劇烈運動,才能方便觀察接種疫苗後的反應,多多休息,多多飲水,多補充蔬果,真有發燒再吃退燒藥,才不會因為抑制了免疫反應而產生負面影響。
記得不要事前先吃退燒止痛藥,因為可能會讓免疫反應變得遲鈍,有造成疫苗效力減弱的可能性,接種疫苗的6至8小時後,若有不適再吃,對抗體產生的影響較小,若發燒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則須立即就醫。#
#這三週都是AZ疫苗
#能打到的都是好疫苗
#記得上網意願登記
#能打的時候趕緊預約
燒肉組合👉 https://bit.ly/SophieeYoloniku (到今晚7/20)
檸檬塔👉 https://l99.to/q4faB (到7/22)
純煉滴雞精👉 https://reurl.cc/Q9mg29 (到7/25)
免疫力 針劑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應該算是好消息:
#英國六千人臨床試驗顯示
#類固醇對新冠重症可降低死亡率!
黃立民老師訪問:
1.這是英國的大型臨床試驗,個案數超過兩千人且是隨機分組,所以滿有可靠性的。
2.一組用類固醇10天。一組不用。類固醇是用低劑量的口服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3.類固醇目的是降低發炎反應,因為肺炎嚴重程度跟發炎反應是相關的,所以你如果能夠降低發炎的反應,你的肺炎就不會那麼嚴重,死亡率可能就會下降。
4.使用呼吸器的重症病患死亡率從40%降低到28%(降了三分之一),使用氧氣中重度患者則能從25%降低到20%(降了五分之一)。統計上都有意義。
5.這個藥很便宜,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也都有這個藥,所以變成說大家都可以用,不用用到一個很昂貴的藥就可以來降低死亡率。因此英國覺得是重大發現,就很興奮的和大家公布。
6.可能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四五種,到目前為止經得起考驗的只剩瑞德西韋,其他都或多或少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現在這個類固醇樣本數夠大可靠性較高,可以和抑制病毒繁殖的瑞德西韋併用。
7.重症除了病毒本身的繁殖,也因為肺部的發炎反應攻擊自己的肺部。因此適當的降低發炎反應是很重要的。
8.目前就是希望能一方面用瑞德西韋抑制病毒繁殖,一方面可用類固醇把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降低一些,不要玉石俱焚。
9.類固醇的副作用:可能壓制免疫力造成續發性細菌或黴菌感染。所以不要用太長。這個試驗用10天是沒什麼問題。
04b補充:
1.這個英國牛津大學團隊進行的臨床試驗稱為RECOVERY (Randomised Evaluation of COVid-19 thERapY) trial,目前僅有新聞稿發布,詳情之後會正式發表在期刊。
2.此臨床試驗是開放無盲性收案,將收案者分為七組。一組是一般醫療,其他六組包括六種藥物:低劑量類固醇,抗愛滋藥物(lopinavir/ritonavir),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Tocilizumab(抗人類介白素-6受體之單株抗體)和患者癒後血漿(convalescent plasma)。
3.目前已經在英國175家醫院收案了11500位患者。在6月8日,研究團隊決定要停止低劑量類固醇組的收案,因為累積的資料已經很明確的顯示使用類固醇有明顯的療效。
4.類固醇組的劑量是口服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每天6mg,或是轉換為相當效用的其他型口服或針劑類固醇,比方說prednisolone 40 mg。使用10天。
5.類固醇組收案2104人。和一般醫療的對照組4321人相比,使用呼吸器的重症病患28天死亡率從41%降三分之一到28%,使用氧氣中重度患者則能從25%降五分之一到20%。皆有達到統計學的意義。前者是rate ratio 0.65 [95%信賴區間0.48 to 0.88 , p=0.0003) ,後者是rate ratio0.80 [0.67 to 0.96]; p=0.0021。但在輕症者則沒有差別 (1.22 [0.86 to 1.75; p=0.14).
6.牛津大學的Peter Horby教授表示,這是第一個藥物被證明可以降低新冠的死亡率。在需要氧氣的病患使用類固醇有效的證據非常的明確,應該要變成新冠的標準治療。此藥便宜,大家都有,可以馬上在全世界挽救生命。
7.我個人的意見:目前為止,台灣和美國目前的新冠治療指引,都不建議常規使用類固醇。主因是因為病毒碰到類固醇學理上可能繁殖的更快,而根據之前病毒性肺炎的經驗,都不建議使用類固醇。也因此張P今天在記者會上還是回答得有點保守,說要等專家會議討論。
類固醇一直都是兩面刃,如果能 #以低劑量 適當壓抑免疫系統,不造成身體的傷害,是有可能有效的。回頭來看中國進行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有高達三分之二(65,68%)的人用了類固醇,平均使用9~10天。如果類固醇真有效用,應該要對此臨床試驗重新分析。看是否有用類固醇的患者是否死亡率較低。也應該和英國研究使用的劑量還有時機相比較。
英國研究對照組中28天使用呼吸器的死亡率高達41%,遠遠超過中國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的14%(其他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還更低),代表英國收案病患的嚴重度遠高於目前我們看到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所收案的。在已經用呼吸器的重症病患,可能須要好好使用類固醇才能扭轉局勢,而非瑞德西韋。不過這部分瑞德西韋也正在進行重症的後續臨床試驗,英國這個研究可能讓瑞德西韋團隊要考慮加入類固醇在標準療程之中。
要強調這篇英國研究也還是記者會公布新聞稿,詳細的研究細節還是要看正式發表在期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