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閲讀:此文是我見過對四大疫苗接種,防護力,副作用,什麼疾病應該避免接種的最淸楚的報導》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根據製成使用技術,主要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棘蛋白、減毒等,透過將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質片段注射至人體內,誘使免疫系統產生可長時間抵擋病毒入侵的抗體。
目前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接種2劑,只有嬌生疫苗例外,通常第1劑疫苗可以激發免疫力,但其強度可能未理想,抗體持續時間也可能較短,是為免疫系統打下地基;第2劑疫苗,則能夠強化免疫反應,讓抗體持續時間更長,依照標準時程打完2劑疫苗,才會有完善的保護。
黃玉成表示,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國際認證4種新冠疫苗
黃玉成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是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日前國內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該名30多歲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7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腹痛,急診就醫發現是施打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才保住性命。
對於AZ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
* 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為94.1%,依國際指引及衛福部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天。
莫德納疫苗沒有特別的禁忌症,如果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疫苗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建議接種。
* 輝瑞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約為95%、降低重症風險達95%。
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84.1%、疲倦62.9%、頭痛55.1%、肌肉痛38.3%、畏寒31.9%、關節痛23.6%、發燒超過38度14.2%。
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不適,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任一側臉部麻痺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
黃玉成強調,對於輝瑞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應避免接種,而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
副作用比例較流感疫苗高 新冠疫苗4廠牌副作用比較 | COVID-19疫苗 | 新冠肺炎 |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833/557174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天全國開始施打高齡長者的AZ疫苗
不幸有幾位長輩過世、其中與疫苗的關聯待查~
我覺得前輩台大兒童感染科李秉穎醫師有很多說法我很認同,以下跟大家分享:
1️⃣民國109年,75歲以上老人,人數為140萬人,死亡人數則有9萬5千多人,#也就是每天有260個75歲以上長者會過世。
➡️以現在每天有7、8萬個長輩接種,以109年的平均死亡率來看,可預期7、8萬個長輩長輩中,一天會有14人過世,#但以16日死亡人數11至12位來說並沒有超過預期值。
2️⃣ 之前提過很多次,#長輩因為免疫系統老化抗體生成性不佳。但也因為這個原因,#長輩對於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反而更少,一般應該較不容易出現副作用。像我們很多朋友打完AZ都發燒畏寒,但很多比我資深的前輩打完都沒感覺,同理,應該長者打完疫苗反應應該更輕微才對😓
3️⃣學理上來說,疫苗會讓一個人突然死亡的原因,#主要應該是過敏性休克。但昨日案例新聞報導中出現的情況,目前臨床表現不像過敏性休克。

4️⃣有人想問「老人打疫苗」是否會因長輩身體虛弱,而承受不住?
➡️換句話說,這樣虛弱的長輩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是否更禁不起新冠病毒感染?
⚠️大家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打疫苗呢?
🔺曾經對AZ疫苗過敏者
🔺18歲以下青少年 (目前無適應症)
🔺孕婦(非絕對禁忌,可優先選用莫德納)
🔺正在發燒或有急性疾病者
🔺短期內曾接種其他疫苗者--不活化疫苗(流感、#肺炎鏈球菌、B肝...)間隔至少14天 ,活性減毒疫苗(MMR、水痘...)間隔至少28天。
🙋🏻♀️很多人會問,如果有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的疾病、帕金森氏症、慢性腎臟病、癌症、風濕免疫科、裝心臟節律器可以打嗎?
➡️這些疾病都不是AZ疫苗的禁忌症,除非有吃大量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骨髓移植、正在化療等需要跟自己的主治醫師溝通確認,反之,#這樣的病人因為免疫力不好如果得到新冠肺炎更有可能重症甚至死亡,其實更需要打疫苗以獲得保護力‼️
🙋🏻♂️如果長輩還是很害怕,或是長輩體力很差,不想打疫苗可以嗎?
➡️我的意見是真的很擔心不打沒關係~可以留給其他想打的中壯年我覺得也很好,#我們目標是提升整體涵蓋率,如果讓大部分中壯年打也可以保護到虛弱的老人,現在因為資源有限,只好設年紀從危險率最高的開始打比較公平,但反之,#沒有打疫苗的長輩要乖乖待在家待好待滿喔‼️如果是很愛出去趴趴走又不愛戴口罩的長輩還是要請他們去打疫苗喔☺️
以上資料參考自此篇報導,因轉貼連結觸及率都很低,所以截圖給大家參考喔~
𝕊𝕥𝕒𝕪 𝕙𝕠𝕞𝕖, 𝕤𝕥𝕒𝕪 𝕤𝕒𝕗𝕖. ℙ𝕝𝕖𝕒𝕤𝕖.🙏🏻🙏🏻🙏🏻
#歡迎多多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喔~
#慢性病跟疫苗建議可以轉至診所開藥減少醫院負擔跟感染風險喔
#佳鴻診所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嗨,我是許律,這是這個粉專新的置頂貼文,想用它來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個不幸福的人,但是我正在努力試著尋找幸福的狀態。
2021這一年,我的年齡是27歲,而我身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夥伴,它今年11歲,我從16歲開始就與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醫生告訴我,它會伴隨著我一輩子。
它讓我在學校上課時,數次因為不明原因倒地,輾轉跑了好幾間醫院,轉了六個科別,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終於找到它。
🌧️
它叫做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是因為身體裡本來應該保護自己的抗體,不分敵我的亂攻擊我自己的肌肉神經交接處。在剛發病的那幾年,它對我而言,幾乎可以說是某種代表「絕望」的代名詞。
在我沒有發病的狀態下,你見到我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會看見我總是笑著、活蹦亂跳的到處體驗人生,我喜歡冒險、喜歡嘗試、喜歡思考、喜歡對話、並抱著一顆好奇心看待這個世界。
但只要我一發作的時候,約莫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我的手腳會漸漸失去感覺、力氣,開始無法抬起腳行走,舉步維艱,
再嚴重一點,則會整個人倒在地板上需要靠人攙扶才能站起。
但它並不是只是手腳無力這麼簡單而已,由於我是全身型的患者,
抗體會攻擊我身上所有肌肉神經的交接處。
所以當症狀惡化時,會連帶著影響到吞嚥、呼吸,連飯都沒辦法吞下去,水也無法順利地進到肚子裡,只能靠著鼻胃管來進食。鼻胃管是一條從鼻子插進去,經過喉嚨,再到胃裡,用來進食和吃藥的一種管子。
偶爾除了鼻胃管之外,我的呼吸受到影響時,也會需要用到氧氣、百帕之類維持呼吸的機器,甚至嚴重時需要插管治療。而發病以來,藥物從原本兩三顆、逐漸變成一次吃下二十幾顆,高劑量的類固醇、和用來抑制免疫力別讓抗體太囂張的免疫抑制劑,龐大的副作用,讓我時常不敢照鏡子,看自己水腫的像小豬頭的樣子。
即使吃了這麼多藥還是毫無進展,因此我幾乎每年都需要進行一次「全身洗血」或「全身換血」的手術,進行六天的血漿置換療程,把那些抗體給清出來,才有餘力繼續抗戰,但是每隔一年,它又會重新長出許多,像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但因為我體重太輕、血壓太低,身體狀況因為病況影響而很不穩定,進行療程時會突發休克、過敏的狀況,所以大多數時候,我都會到了必須拿病危通知單的狀況,我才會進行這項手術。
🌩️
只要一發病,我就完全變成一個無用的人,但我沒有心力去思考其他方面事情,因為我眼前最大的難關就是活下來,也因此發病前幾年的我活得非常拼命、吃力,一年有將近九個月都在住院。
除了「活下去」,我的世界裡什麼都沒有,過程中我逐漸失去了自我價值,開始厭惡自己,加上朋友們都對於我的狀況不理解、越來越多人因此離去,家人也因為這樣的重擔太過吃力,與我開始不斷發生衝突,慢慢的,我和身旁的人漸行漸遠,有長達好幾年的日子,我沒有朋友、沒有家人,常常自己一個人住院。
那些日子橫跨了我的青春年華,我的日子裡充斥著孤獨、痛苦、憂鬱、憎恨、自責、愧疚,總總的情緒之中,我不知道為什麼偏偏是我必須要受苦,也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2014年,發病的第四年,我開始寫專頁,記錄這些在醫院中的生活,給了我的人生一個新的能量,有著許多也還在這個世上努力的人,我們用文字陪伴著彼此一起走著前方那不確定的道路,在那一刻開始,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有能力成為給別人溫暖和力量的人,我也走上了Free Hug的環島旅程,給路上的人們無數個擁抱,傳遞那些溫度。
⛈️
但過了幾年,我發現自己變得不真實。即使在現實世界裡痛苦的不得了,即使已經撐不下最後一口氣了,我依舊不願把這樣悲觀、極為痛苦的一面寫在文章裡,因為我捨不得把這樣的苦難丟給已經很辛苦的各位,於是有好幾年的時間,我慢慢消失在網路上。
那段日子裡,我自殺過幾次,渾渾噩噩、行屍走肉,感覺自己的存在,似乎對社會及原生家庭是一種負擔,如果我消失了,是不是對於包含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才是真正的輕鬆與解脫?
☀️
2017年,我的生命突然出現一道溫柔卻強大的曙光——「旅行」
出發的理由只是「反正生命都已經爛到沒什麼好失去的了,不如就出去看看吧?」
我開始利用出院的短暫時間裡,嘗試環島、與陌生人旅行、借宿陌生人家、搭便車、搭伙,透過一趟又一趟未知的旅程,我與許多素昧平生的人相遇,從那些相遇中,我們互相分享著彼此的生活以及故事。
也從那些故事中,我看見了我自己、看見了生命中許多難題,原來世界上的每個人,無論生在怎麼樣的家庭、處在怎樣的環境裡,都依然有著這麼多同面向的關卡要過,我們透過故事療癒彼此、透過相處更加認識自己、也透過路途上的所見所聞,重新找回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找回對這個世界的「相信」,我也才開始,真正走向尋找「活著的意義」的路上。
這些旅途的路途中,我當然也有因為病症而坐過幾次救護車,還曾經在旅行中進了加護病房。但是隨著踏出門的次數增加,為了讓旅程能順利且安全的進行,我嘗試比過去放更多的關注在我的身體感受上,也開始能夠有意識的察覺到自己身體些微的變化,比如說像是,如果待在花東的話,我身體不舒服的機率就會降的極低(是不是該移居了 :P ) 而下大雨或濕氣較重的時候,發病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太疲勞、或是逢季節交替,都會讓我的免疫系統失控。
這些路上,我慢慢的學習著如何傾聽自己、感受自己、接納自己,也慢慢找到了與疾病共處的方式,讓住院的時間能縮短了一半以上,從九個月進步到一年只需要兩、三個月進廠維修。
🌊
即使如此,我知道生命給的考驗不止於此,2019年我經歷了生命中最重大的一天,洗血時休克急救,但最靠近死亡的那一刻,我感到安心,比起前幾年的自己,我已不再恐懼、也不再有著那麼多的遺憾。
那一次的鬼門關,很幸運的我走過了,活過來之後,我知道也許接下來的生命依舊是有著許多考驗以及難題,但這些歷程,是使我重生的開始。重症肌無力對我而言,從絕望的代名詞,化為了一把鑰匙,帶領我的人生從高點走到低點、重新站起又再跌下、跌下後卻又因著新的體悟而找到人生不同的方向。
「我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
這趟旅程有點太過超值了,我不確定究竟還能走多遠,但是在我還能夠動的時候,我想繼續相信,相信自己、相信身旁的人、相信這個世界,也許世上沒有奇蹟會自然而然發生,但是人足夠相信的時候,是能夠徒手創造奇蹟的。
這幾年我個人講座的命題「幸福的人,沒有故事說。」
衷心感謝我是一個充滿故事的人,才能讓愛講話的我有無止盡的故事可以分享。也許我的人生不那麼幸福順遂,但是我很謝謝這趟人生旅程帶我走遍人間苦難、也感謝多年後再次回到這個專頁的我,依然能夠看見在這裡的你們,那種難以言喻的溫暖,似乎未曾改變過。
而且我開始能夠誠實的面對及接納自己的情緒,可以與你們分享各種情緒、快樂時互相分享、傷心時一起哭泣、感動時一起流淚、不安時隔空互相擁抱、憂鬱時用文字陪伴在彼此身邊。
無論我們是否曾見過面,謝謝你看完這些年的許律。
如果有機會見面,我們可以給彼此一個擁抱,就算不會再見,那也沒關係,擁抱都是永恆的溫度,會在心裡為彼此種下小種子🌱、為彼此在黑暗中點燈 ✨
如果沒有機會見面,就隔空給彼此一個擁抱吧!
在這裡一起,繼續陪伴彼此走漫漫長路 ❤️
選了一張我很喜歡、也別具意義的照片置頂,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是我2019年急救的那一次住院,加護病房護理師怕我冷,幫我做的小綿羊帽帽✨
-
如果你是新朋友,除了這個專頁,還可以到以下更認識我 :)
🔻Podcast x 廣播合作 x 劉軒的How to 人生學
EP7 | 找到過往痛苦的意義
許律:「旅行路上,我們練習『相信』」
Apple Podcast ➡ https://lihi1.com/nBR9X
Google Podcast ➡ https://lihi1.com/4VCQT
🔻2017 x 城市新聞 x 微光人物專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OdPUNXrBs
🔻2015 x PeoPo公民新聞 x 專訪
➡https://www.peopo.org/news/358467
🔻2018 x 喀報 x 專訪
https://castnet.nctu.edu.tw/index.php/castnet/article/7137?issueID=696
🔻講座分享邀請聯繫:ryolue5053@gmail.com
🔻instagram帳號:LUEHSU(這裡比較多生活瑣碎雜事)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鬥士想起了自己生命最初的樣貌,並憶起誕生剎那就明白的生命意義。
★罹癌,讓我變得堅強、更懂得感恩。—─洪翊玲 / 胃癌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腹腔,一天之內被六位醫生宣判剩下半年不到的生命,經歷多位醫生對瀰漫型胃癌的消極態度,她該如何在只有百分之四的存活率中展現奇蹟?
★這段經歷,使我學會與自己相處,成為更好的人。──潘怡伶 / 乳癌
才剛適應新婚人妻的身份,一夕之間被強制加上了癌症患者的新身份,甚至被剝奪了當人母的權利。面對癌症的未知與恐懼,怡伶該如何調適自己,重燃希望?
★罹癌是老天爺的任務,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翁崇益 / 鼻咽癌
生日這天得到的生日禮物竟然是「癌症末期」,經過多次的治療發現癌細胞仍不停轉移,甚至被醫生宣告痊癒的機率不到百分之十,他如何擺脫死神的通緝,迎向新的人生?
★免疫治療時代來臨
認識免疫療法:免疫系統在身體內的角色
治療新希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治療臨床應用:黑色素瘤、肺癌、胃癌、肝癌、泌尿道腫瘤
免疫治療Q&A:副作用、效果、免疫力的預防與提升
本書特色:
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境,你會絕望放棄,還是破繭重生,擁抱新生命?
十位抗癌勇士積極正向面對疾病,展現蛻變後的自己。
十位抗癌鬥士的宣言
★放下不安與擔心的包袱,新的世界就在等著你!──賴壽香
★生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葉明祥
★唯有喜樂的心,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洪翊玲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活出精彩。──康琬琪
★累的時候,可以抱怨、哭泣,但千萬不可以放棄!──陳佩蓉
★面對癌症,妳永遠不是自己一個人!──潘怡伶
★生命可貴,懂得愛自己,步調變慢,把握當下。──林彥伶
★癌細胞教我的事,每天都要說我愛你!──伍釗宏
★將痛苦的「毒」,轉變為歡喜之「藥」的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張慶彬
★永不放棄的百分之一,相信就會有奇蹟!──翁崇益
編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癌症免疫治療 (cancer immunotherapy) - 邱振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一) 什麽是癌症免疫治療? 0:14
(二) 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能殺死癌細胞,是因為免疫力下降了? 0:54
(三) 免疫療法可對抗哪些癌症呢? 2:02
(四) 癌症免疫治療會有副作用嗎? 2:41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免疫力提升了,別高興太早 - 台視 的相關結果
·類固醇(Steroid):是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相當普遍的藥物,能有效抑制免疫反應。長期服用高劑量的類固醇容易出現月亮臉、水牛肩、免疫力低下、胃痛等副作用,但減藥或停藥 ... ... <看更多>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濕疹生物製劑vs類固醇vs 免疫抑制劑醫生拆解治療方法 的相關結果
–口服類固醇:接受治療後約一至兩天已見止痕、消腫,⁶但反覆發作的機會較高。 –免疫抑制劑:可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改善濕疹情况,但副作用較多。¹. – ... ... <看更多>
免疫系統抑制劑副作用 在 免疫調節劑 - 亞東醫院 的相關結果
一種常用的風濕病用藥,須注意磺胺類過敏或蠶豆病患者使用需避免。副作用包括偶見的腸胃不適、頭暈、精蟲減少(停藥可恢復)或發燒伴隨血球低下(非常少見)等,但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