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地震頻繁的國家,自921地震後政府就相當關注建築結構安全,但台灣仍有許多屋齡30年以上等老舊房屋,民眾不能再漠視居住安全的問題。內政部去年推動的「危老條例」,即是針對30年以上改善不見成效的老屋,及被認定的危樓,免除都更審議,透過給予獎勵和租稅減免,加速危樓重建,改善居住安全。
全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協會表示,為使民眾更了解「危老條例」,協會除了舉辦說明會外,也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程序解說與協助,讓民眾的居住品質變得更好,也讓家人與自已有個安全舒適的家。
為了加快老舊建築改建,內政部去年5月實施「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但開辦一年來,全台申請成功通過的案例僅為個位數,為讓民眾更了解「危老條例」,民間團體「全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協會」今日下午在新北市板橋區國光公園活動中心舉辦「危老重建」講座,現場湧入近200位民眾,共同關心居住安全。
#關心居住安全
#危老重建
#危老條例
#免除都更審議
#把平安送到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的網紅鍾佳濱。沖咖啡【給你不一樣的屏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必須籌組國家水資源研究院 因為有了 #大潮州人工湖 ,在這次旱災時,屏東得以免除無水之苦,這也顯示出有經過研究、設計的水資源規劃,更有助於我們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 台灣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會涉及非常多不同的單位,以至於我們每年要花許多心力在水資源的協調、聯繫與審議,而源頭的...
免除都更審議 在 鍾佳濱。沖咖啡【給你不一樣的屏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必須籌組國家水資源研究院
因為有了 #大潮州人工湖 ,在這次旱災時,屏東得以免除無水之苦,這也顯示出有經過研究、設計的水資源規劃,更有助於我們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
台灣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會涉及非常多不同的單位,以至於我們每年要花許多心力在水資源的協調、聯繫與審議,而源頭的研究評估工作,卻付之闕如。
相較於教育、工業、醫療衛生與國防等重要發展領域,都有 #院級 的研究單位,台灣的水資源研究規畫,僅有負責治水的「水利規劃試驗所」,而沒有從台灣的整體水資源角度去思考、規畫的研究單位。
因此,我認為為了統整水資源規劃、開發、運用、污染防治及環境永續,經濟部應該要成立國家級的水資源研究院,才能夠有效帶領台灣面對接下來益發嚴峻的氣候變遷威脅。
免除都更審議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用「草衙模式」解決旗津公有土地問題
【104年實施新草衙讓售】
前鎮新草衙地區一直有房屋老舊窄小、生活空間凌亂的環境問題,市府也為了解決新草衙地區土地長期被占用問題,及該地區市容更新發展,制定「新草衙地區土地處理自治條例」,早在104年6月經高雄市議會審議通過、送行政院備查。
這個條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突破,因為直轄市政府對於所管公有土地,依土地法第25條規定,非經該管區內民意機關同意,並經行政院核准,不得處分。
【達成率高達98%,堪為典範】
在訂定條例後,新草衙地區土地讓售案件,就可以免除逐案報請議會及行院院同意之程序,授權高市府依法令審查通過後,即可逕行讓售處理,以加速新草衙地區之發展。這個讓售專案也到上個月的6月12日截止,達成率已高達98%,建立的公有土地占用解決方案典範,的確值得許多市區類似情形的地區去複製。
【草衙可以,旗津當然也可以】
比起草衙,旗津的問題更嚴重。旗津土地所有權公有居多,多數是國產署與中央機關所有,部分是市有土地,但是占用與開發雜亂的原因,使旗津的活化和發展受到限制。
針對這問題,前副市長葉匡時就曾說會責請都發局與國產署討論研議,使居民以優惠價格認購土地的可行性,促進地方發展。
事實上,旗津是高雄最早開發的地方,很多居民都是漁民沒讀書,不懂法令,甚多住居從未登記土地所有權,造成「有厝無地」的現象;近年來因港務公司進行港區土地劃分與土地地籍整理工作,與旗津地區居民產生諸多土地與地上物所有權認定上之爭議,港務公司為解決爭端,動輒以訴訟為手段提告居民,讓居民有苦說不出。
都發局應該思考草衙解決的模式能不能移植到處理旗津的問題,讓居民有機會用讓售的方式「買的放心住的安心」。
免除都更審議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2)日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議「農業部組織法草案」中質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林佳龍委員強烈建議農委會,應趁此波組織改造,將防疫的平行單位重組為一個事權統一、分工明確的單位,讓家禽家畜等疫情訊息可以透明公開,才能達到防疫的積極效果。
林佳龍委員表示,深究許天來隱匿禽流感疫情,一手遮天的原因,與衛生署當年防疫不力的情形相似,農委會所轄的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行政)、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畜產試驗所等平行單位,宛如多頭馬車,各行其是或相互競爭,造成疫情和防疫工作均無法透明。林佳龍委員也舉1998台灣爆發腸病毒疫情為鑑,預防醫學研究所驗出病毒,卻遭防疫處否認,預防醫學研究所和防疫處屬於平行單位,平日互不往來,致疫情無法公開透明,事權混亂。而衛生署轄下原有預防醫學研究所(檢驗)、防疫處(行政)、檢疫總所(負責第一線防疫,如各地港口、機場),當時詹啟賢整合三者,設立疾管局。林佳龍委員回憶疾管局成立後,疫情訊息均公布於網站,公開透明化,一旦發生異狀,便即刻檢驗,並根據結果啟動防疫,未來2012年衛生福利部成立後也將更名為疾病管制署。
林佳龍委員接著表示,行政院曾成立跨部會「行政院禽流感防治聯繫會議」,由陳建仁院士擔任召集人,農委會、衛生署、國科會均納入該組織運作。若發生禽傳禽的疫情,由農委會主導協調,若發生人傳人的疫情,由衛生署主導協調。但是此會議並非「常設」的機制,各機關都怕對方先說出疫情,會互相否認抵制。也由於衛生署無法得悉禽流感的狀況,補救措施便是讓農場或牧場工作者,如養雞、養豬戶接受疫苗施打,以防禽流感一旦傳染給人,加上人自身的流感病毒所造成基因重組的現象,出現人傳人疫情的狀況。
林佳龍委員強烈建議農委會,應趁此波組織改造,將這些平行單位重組為一個事權統一、分工明確的單位,讓家禽家畜等疫情訊息可以透明公開,才能達到防疫的積極效果。林佳龍委員表示,防疫應視同作戰,2003年,李明亮署長曾負責統籌行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以因應疾病所造成的疫情。面對疫情,應設置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跨部會組織,由行政院副院長以上層級擔任召集人,有專責人員負責聯繫、執行及督導工作,定期召開會議,將相關部會和研究機構納入其中,才能避免類似隱匿疫情的狀況再次出現,也可讓國家的防疫體系更加完備。
林佳龍委員表示,農業部幾乎每個單位都有附屬機構,農業政策之訂定以及農業預算之分配及其執行,一直欠缺嚴謹的經濟分析基礎。常見政策措施之執行,效果相互抵銷、制度沉疚一成不變;預算分配,也一再墨守成規,是否有必要將行政法人「國家農業研究院」改為附屬機構?
林佳龍委員也指出「水利會」為公法人,執行的業務幾乎都是公務預算,改制轉型為公務機關,也可免除被政黨黑手染指、久為詬病的缺失,農委會可研議將現有十七個「水利會」納入成為「農村及農田水利署」的「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