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累官至右軍將軍,因此世稱「王右軍」。 王羲之出身世家大族,他的伯父王導,先後輔佐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王羲之的父親王曠,也是東晉立國功臣。王氏可說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
王羲之是書法天才,起初向西晉書法家衛瓘(冠)的孫女衛夫人學習。他腳踏實地,悉心鑽研,學得一手好書法,也得到「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讚譽。衛夫人曾在書信中提及,他有位弟子王羲之,楷書得了真傳,寫起字來 「咄咄逼人,筆勢洞精,字體遒(球)媚。」說他寫的字很有氣勢,不但流利,且強勁又秀美,已經能擔任書寫工作了。「咄咄逼人」,除了指情勢逼人,也能形容詩文字畫,氣勢超越前人作品。
王羲之深入閱讀書法理論著作,書藝突飛猛進。他刻苦練字,練完後常在家邊小水池洗筆,久而久之,池水竟被墨給染黑,甚至能直接作為墨汁使用。人們因此把這個水池稱作「墨池」。
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廁所外,都擺著凳子,安放筆、墨、紙、硯,一有靈感,馬上寫下來。他練字練得忘了吃飯,丫鬟送來蒜泥、饅頭,催他吃,他沒聽見一樣,依然埋首寫字。丫鬟拿他沒辦法,只好去告訴夫人。當兩人一起回到書房時,只見王羲之一手拿著沾滿墨汁的饅頭往嘴裡塞,滿嘴污黑,一手拿著毛筆,還在寫字。原來他寫得太專心,眼睛沒移開紙上,錯把墨汁當成蒜泥了。
王羲之行書、草書、楷書都很拿手,字體剛柔並濟,豪邁不失細緻,筆力強健有力,無人能及。皇帝曾在北郊舉行祭祀儀式,要更換寫了祝文、祭神的木板。工人們削去這塊王羲之寫過的祝版,這才發現筆跡竟然深深地透入了木板之中。「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王羲之的書法功力由此可見一斑。「入木三分」,比喻評論深刻或描寫生動。
郗(吃)太尉派人到王家物色女婿,王家子弟得知消息,每個人都故作姿態,以求表現。王羲之個性灑脫自然,唯有他若無其事地露著肚子,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邊還吃著餅,神色自若。使者把情形一一回報,郗太尉看上了王羲之,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呀!」派人打聽此人是誰,便把女兒嫁給了他。「坦腹東床」,坦露腹部,臥於東床。「東床快婿」,指當人女婿。
王羲之任官時,關心百姓疾苦。他在石橋上散步,聽見有人叫賣扇子,走近一看,一名老婦人面色凝重,原來是因為天氣轉涼,老婦賣了一整天,一把扇子都沒賣出去。王羲之向人借了筆墨,在扇面上題字。老婦又氣又急:「這扇子已經賣不出去了,你還在上面亂寫一通,更沒人要買了。」王羲之笑著說:「別著急,待會兒你帶著扇子到人多的地方去,說是王羲之寫的就行了。」老婦人照做,扇子也就被一掃而空。這座王羲之題扇的石橋,也因而被稱作「題扇橋」。
王羲之留下許多書法名作,〈喪(桑)亂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等等,後人尊他為「書聖」。他與兒子王獻之並稱「二王」。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1ZIzouXks
入木三分書法家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樣的銘刻,是友情最好的樣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不太愛跟飯局,
倒不是耍孤僻。
而是當飯局,
「憶當年」的頻率,
高於「望未來」的比重。
我就覺得有點沒勁了,
索性找個理由拒絕。
對我而言,
用成長銘刻未來,
才是友情最美好的樣貌。
新桌遊「七骰成詩」正式發行,
大受好評,因為大家沒想過,
竟然可以用骰子玩唐詩。
讓事情變有趣,
人生才會跟著有趣。
不過,
當「七骰成詩」拿出來時,
通常聽到的第一陣驚嘆聲是:
「好漂亮!」
大至畫風、排版,小至字體,
都是讓人抗拒不了的美感設計。
對,小至字體⋯⋯
因為除了新細明體和標楷體之外,
我們勢必還有更好的選擇,
也一定要有。
因此,
能扛著「七骰成詩」這四個字,
非「建潣體」莫屬!
喂!
別急著去下載「建潣體」,
你找不到的,建潣是我的老朋友,
這字是我們特別請他題的。
看他聚精會神,
一筆一畫的寫下「七骰成詩」,
這字,像一壺茶,一沏,就是十年。
我和建潣認識超過十年了。
當年,我大二,讀師大國文系,
建潣他高一,來參加我們系上辦的
「師大文學營」。
回想起來,
我從那時就講課狂熱,
明明才大二,就自告奮勇,
嚷著要對100多個高中學員講課。
要知道,文學營的師資,
請的都是作家、教授等級啊!
但我就想講,想得不得了,
最後連總籌攔我不住,准了。
於是我用好幾個無眠的夜,
回報對我的信任,或無奈。
除了講課之外,五天營隊,
我還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就是《雷神索爾》的海格達姆,
他拿著一把劍,
守護著人界與神界的通道。
對,來自全台100多個高中生,
在師大進行五天的文學營。
住宿絕對是件大事!
偏偏那時,
我們能用的宿舍有限,
最後採取男女同樓層的做法。
我們在走廊,
用櫃子築了個柏林圍牆,
然後由我看守,
避免《西廂記》張生和鶯鶯私會。
只是,圍牆築得不夠高,
哪擋得住他們的青春正盛,
當然他們很乖,
誰也沒越雷池一步,
不過每到晚上十點,
倒是在這裡聊開了,
柏林圍牆沒倒,轉型為鵲橋。
然後,身為樓管的我,
也不知不覺跟他們聊開了⋯⋯
就在那時,
我認識了建潣。
一開始,我以為跑錯棚,
因為來文學營的男生,
百分之八十都很有賈寶玉的fu,
但建潣,卻是館長的fu。
沒騙你,我去男生寢室巡房,
大部分男生不是讀詩、就是寫詩,
但建潣竟然在做⋯⋯
伏地挺身!?
做完之後,
他開始做引體向上,
把床上欄杆等單槓,
嘿呦嘿呦!一下又一下。
我簡直看傻了眼,
從此,我就記住這個人。
聊著聊著,
才發現壯碩的他,
技能竟然是⋯⋯寫書法!?
我不確定健身和書法之間的關聯,
但我開始相信,
入木三分、力透紙背這兩個成語,
肯定是在形容他。
在五天的營隊裡,
我們成為了朋友。
當然我也知道,
營隊的感動,回到現實,
總有淡去的一天。
直到一年後,
我在過年前,收到一幅書法。
是建潣寄來的,從高雄。
我當下很激動,
連忙把他掛在書房的牆上。
此後每年,建潣只要有空,
就會寫字,寄上來送我。
他那幅寫著「鍛鍊」的字帖,
如今還掛在我家牆上,
紙已泛黃,但回憶從沒褪色。
我這才明白,
說友情淡了,不過是因為自己懶,
懶得聯繫、懶得回憶、懶得問候。
對於友情,我是個很懶的人;
多虧建潣,他是個勤奮的人。
後來他北上念書,
還記得跑來找我,
我請他吃炭烤牛排,
邊聊,邊把回憶添點炭火。
這一晃眼,就是十年。
直到我們設計「七骰成詩」,
在美編這塊觸了礁,
因為沒有字體,
能扛得住「七骰成詩」。
突然,
我想起了那個老朋友,
那個肌肉書法家,建潣。
他沒走上文學的路,
成了南科的工程師,
但爽朗依舊,一口答應。
我們反覆交涉、修改了幾次,
最後建潣用他的毛筆,
為七骰成詩注入了靈魂。
我們一塊出席桌遊發表會,
那種感覺很奇妙,
一切像昨天才認識,
但時間猝不及防的閃瞬十年。
喔!對了,除了書法之外,
建潣告訴我,
他現在另個新歡是攝影,
為了證明他有多愛這個新歡,
他穿梭全場,為發表會留下光影。
我是個只看未來的人,
但看著「七骰成詩」,
我竟反覆撫著上面的字,
回想和建潣相識的點滴片刻。
發表會後,
他請我吃了頓飯,
但飯局上,我們像失憶了般,
聊不起昨日,倒是對明日暢所欲言。
他說,工程師之外,
他要繼續寫書法、幫人拍婚禮紀錄、
還有還有,研究茶道和咖啡⋯⋯
我說,除了老師之外,
我會繼續寫書、演講、出桌遊,
還有還有,
有天我會成為節目主持人⋯⋯
十年過去,
該是活得務實的年紀,
但我們卻天真如十年前的我們。
我想,這樣的銘刻,
就是友情最好的樣貌吧!
入木三分書法家 在 網球場的路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網球迷的好文分享:《技進於藝──淺論費德勒的網球藝術與哲學》
作者:曾尚尉
「史上最佳網球運動員」榮銜的歸屬,容或仍有爭議,但若論及整體球技最優雅、如行雲流水般,令人賞心悅目不已的,不待網壇權威評述員議定,即便是對於網球運動甚或一般運動皆略無接觸的人士而言,一旦見識過巔峰期的他在場上有若閒庭信步的移位與舉重若輕的揮擊,定皆立馬懾服。
能讓吾人藉由網球運動的觀賞獲致此美感經驗的,除此君以外,別無他人;他乃當代網壇古典風格的大師級代表──羅傑.費德勒。
以書法為譬例,費德勒在場上的步伐,彷彿董其昌式或懷素式的流美淡掃;在每個行筆節點之間流暢輕靈的過渡,讓與他隔網相對的對手以及場邊觀眾們隱約產生了這樣的錯覺───他的腳下所踩著的,難道是一面滑冰場?然而他的兩隻腳板所裹覆著的,也非冰刀,僅是一雙普通網球鞋而已。吾人觀看費氏的比賽,即便是視覺鑑賞力平庸的人士,大概也都能在稍作瀏覽後便得出這樣的概論───這是兩個不同層級對手間的比賽;或者更精準地說,費德勒的對手在辛勤工作,而他本人則是在玩耍、揮灑創作。費德勒並不擅跳舞,更無中國式筆墨操寫的文化習慣;但沒有人會否認,網球場上的費德勒,其身姿確屬於第一流的舞蹈家的,其來去自如的步伐,儼然書法家從容無礙的運筆。
一般人的印象中,優雅、遜忍通常與文弱沾邊,但在體育競技的哲學中,更高層次的統御謀略,卻常是以中國道家式的思考理路,在場上搬演著。籃球之神麥可.喬丹最負盛名的後仰式跳投,在地面單打過人或在空中的長人陣中虛與委蛇、巧妙突圍,凡此種種皆演繹著以退為進的哲學;而在費德勒鼎盛期各種制敵的進攻手段中,最容易為對手輕忽失察的,便是屢屢被逼迫至牆角後,轉守為攻的借力弧線穿越,或輕描淡寫的借力擋推、切削高吊、短吊等。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個如安迪.羅迪克之流的重炮球手,被費德勒兵不血刃地攻城掠地;在他面前,所有鋪天蓋地、貌似無解的武功套路,總是輕易地一一被拆卸。費氏的網球韜略,若以中國武術為喻,便是借力使力、以柔制剛的太極。
然而,我們斷不能因為他優異的稟賦而忽略了他球技中扎實的演練進程;更不能因為他華麗優雅的步伐與身段,而輕看了他球藝中的力感。巔峰期的費德勒其發球、正拍、反拍的出手,蓋皆如筆行中鋒般的挹注;如錐畫沙、入木三分的施力效度,在其看似華麗實則務實的球藝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而就像一代書聖揉轉筆毫的行筆化境般,費德勒總不著痕地,在以中鋒行筆的基礎上,添衍了各種筆路的球種;彷彿擅投多種球路的強投,時而伸卡,時而下墜,時而疾速直前,令對手無以為應。
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窘況是,不像書法家的書藝造境與時俱推,網壇藝匠的揮灑潑染因著生理能量的損耗,卻是勢不可免地江河日下,日漸局促。如今我們看到的已難再是信筆揮毫、流水行雲的費德勒,而更多的是一介在沙場上奮力搏敵、壯心不已的遲暮老將。
一如中國書法、中國詩歌的多元哲學表現性一般,我們兼慕李杜,並崇二王與魯公;而現階段我們在費氏身上目睹其經歷的哲理思維轉移現象,似乎更能磨礪普羅觀者的意志品質;更能激越起吾輩,生而為庸夫凡子的奮鬥意識。
2015/6/12 聯合報副刊
入木三分書法家 在 筆筆精到、入木三分,寫的如此之好真乃高人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