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不代表失望,而是看見可能性。
人都傾向掌握住某個人事物,可控感可以帶給我們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甚至是對人或事本身的信任度。再變向一點,還有些人認為不給操控就是做賊心虛。
總之,人對於生命都有最基本的控制需求,如同剛出生的嬰兒享受到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全能感,是第一層因操控而衍生出的自戀。當然母嬰能健康地分化後,嬰兒才能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會因為客體的不穩定而影響到主體的認知或感受,這是所謂的「客體恆常」。也就是說,就算母親現在不在身邊離開一下下,我也不會感到恐慌或焦慮,我會知道母親最後總是會回來。
然而某部份的人並沒有那個健康分化的過程,因素有很多,也許在嬰兒需要母親時母親正在忙,或者母親延遲了滿足嬰兒的需求,亦或是母親的情緒不穩定等,都足以影響主體-客體間的關係。
而缺乏客體恆常的嬰兒長大後,很容易形成所謂「焦慮矛盾型依附」。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奪命連環扣類型,需要大量掌握伴侶的行踨、資訊、社交平台密碼、交友圈、作息,當然甚至可能還包括對方的感受與認知。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屬於這類型,因為沒有瘋狂尋人的傾向或是扮演起破案的聯邦調查員,但我們可以由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平安、會不會焦慮做為依據來看看自己是否屬於這類型。
焦慮型的人在關係斷聯時會明顯地感受到,內在有一個不知所措的小孩,無助及恐慌、焦慮及不安,完全沒有自我安頓的能力,只能一昩地渴望能夠重回關係連結時,奔向自己依附的人,來讓自己再次感到安全,沒有被遺棄。這是一個「內在小孩的傷」,如同上述的情況,一個無法自己獨立生存的嬰兒,在認為母親會永遠消失不見時,該有多慌張多害怕呀!
與伴侶分手時所經歷的,很常是這樣的一個歷程,急迫地渴望消除恐懼及焦慮,覺得自己是汪洋上快溺斃的人,任何一片浮木飄過來都會拚命地抓住,認為只有被拯救才能脫離、才會安全。當然此種狀況每個人從小所發展出來的因應機制不同,有些人學會封閉自我逼自己無感(迴避),有些人學會更配合他人需求(討好),有些人一被刺激到就會指責對方(攻擊),也有些人以不變應萬變(僵住)。總之,為了要生存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防衛機制來保護自我。
若是要探索這內在小孩的傷,首先得先釐清自己的保護因應機制是如何運作的,然後才能去觸摸內在真實的感受。使用「觸摸」這兩個字,是因為真正去觸摸自己的感受時,會是一個「談論-承認-呈現」的過程。它不是一個「我知道我現在很難過,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要難過?」的頭腦知道及感受迴避,而會是一種能夠談論傷心的感受,並且願意承認自己傷心難過,也會呈現傷心難過並不以任何方式取代的一個過程(語言真得好侷限啊~這好難表達)。總之,去真實感受自己的感受,不迴避不抗拒也不再生出另一種感受來覆蓋,真正地深入去看、去感覺、去體會,然後就在承認並感受的過程裡,我們就會貼近自己的感受了。
接著才是以目前大人的角色,來安頓內在小孩,支持撫慰他、了解同理他、陪伴引導他,那麼他便不會再驚慌失措地想要找一個能依賴的人去投靠,再次循環那累世以來的劇情。如此,在我們面對人生無常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時,才能夠安定自己的心,不是去企圖把不確定變成確定,而是在不確定當中看到無限的可能性。
放掉需要確定的渴求,你才會真正的自由。
#想要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
#深度探索認識自己
#深受焦慮依附困擾
#你很適合來上靈魂之旅課
#週日晚班即將開課
內在小孩依賴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差勁的母親才會問小孩「愛不愛媽咪啊?」
(令人窒息的支配強迫症)
支配型的父母不懂得要將孩子的祕密看成是孩子的成長過程,而是當做孩子正在反抗父母。在這種父母的教導下長大,只會讓孩子覺得「擁有自己的世界」是一件罪惡的事。
像這樣內在藏有依賴心的父母,如果沒辦法控制孩子的一切,就會感到不安。通常都會假借父母必須保護小孩、或是這是父母的責任等冠冕堂皇的偉大名義,架勢十足的藉口徹底地控制小孩。小孩不僅不能擁有祕密,連獨立思考的能力都被阻斷。
父母為了間接滿足自己的依賴心,而徹底執行的管教方式是最可怕的,小孩原本可以學習獨立,都會被當成罪惡而抑制。此外,站在小孩的立場來看,他們也會誤以為心中所有企圖學習獨立的想法,全部都是罪惡的。
認為自己一定要徹頭徹尾地管控小孩才行的父母,其實內心充滿了不安。事實上,在這個世界當中,真的有不少這種人存在著。
這種父母如果沒有隨時測試小孩是否對自己真正坦誠的話,就會一直感到心神不寧。由於必須經常確認小孩有沒有瞞著自己什麼樣的祕密,所以內心的不安,簡直到了無法克制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會不斷逼迫小孩,來向自己宣示忠誠。如果跟這種人談戀愛的話,大部分的人最後應該都會選擇逃走,因為受不了他們的嫉妒心跟強烈的懷疑,而在慘叫聲中逃跑。
在實際的戀情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這種嫉妒心跟強烈的懷疑才導致分手。不過,如果是親子關係的話,就沒辦法像這樣輕易獲得解決,甚至連逃走的機會也沒有。相反的,父母還被賦予權責,可以隨心所欲地管控孩子,並且隨自己高興來滿足隱藏在心中的依賴心。
英國教育家尼爾曾說,最差勁的母親才會問小孩「愛不愛媽咪啊?」所指的應該就是疑心病重的管控型父母,而這種父母親,常常未曾注意到自己內心具有根深蒂固的依賴心。不斷要求小孩說「我最愛媽咪了」,不然就會感到不安,這完全是深深隱藏在心中的依賴性格所導致,隨時都在強迫小孩表達對自己的愛意。
也許男女之間關係是對等的,遇到這種事,還可以從這種困境中逃走。然而親子關係就大不相同了,若是大人用依賴心來對待孩子,孩子需要大人照顧養育的不對等關係下,被迫只能承受一切,成為犧牲品,並且認為這是必然的、正常的。
小孩會把「自立」「自覺」的想法,誤認為是一種罪惡,內心感到不安和罪惡感。而且不斷被迫向父母宣示忠誠和愛意,也會讓小孩覺得不這麼做的話,就得不到別人的信賴,結果養成錯誤的感覺與思考模式。
.
本文摘自《#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愛藏版】》
莫名恐慌、容易焦躁、缺乏自信?一本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在看的書
.
作者:加藤諦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種標題,恐怕會引起一些家長不愉快。但如果深入去看,還是可以看到作者所強調的不安感,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依賴。
很多父母要透過孩子的順從與全然的坦承,來提升自我價值感。
在我們的文化下,孩子不被允許討厭自己的父母,會用道德去壓制孩子的情感。所以獨立思考、界線……,這些身為獨立個體自然會有的心理能力,也就容易被抹去,這其實是代代相傳的問題。
祝願您,能看清文化的制約,能嘗試透過心理上的獨立,找回自己!
內在小孩依賴型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為了讓別人高興而去做事,永遠無法做出對的事。-Allice Miller
很多時候我們活出的是自己的假面,是他人期望我們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卻不是真實的自己。但是身體會誠實的展現出來,透過疾病、情緒及外在重複劇本來引領我們看見真相。
在自我探索繪畫的過程中,我們能進入到自己的潛意識去尋找資源(內在智慧),再把潛意識裡的訊息帶到意識中做整合,來達到某種程度的自我療癒及撫慰。
拿我自己的例子(下圖)來說,我向來非常不擅長繪畫,只會單線條完全不會構圖。在畫的時候依照自己的感覺去畫及挑選顏色,不需要在意技巧或美醜,就是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因為在潛意識的訊息裡是完全沒有意外的。
而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當事者是一個焦慮感重且對自己標準很高的人。可想而知這與生長背景有關,可能常常覺得自己被監視、被期望成為某種樣貌,而肩負重任,所以責任感強,也在意他人的看法。換句話說當事者最需要挑戰的,是擺脫因為恐懼而形成的不健康依附,以及整理有關憤怒的情緒,這和因依賴及被依賴而產生的奴性仇恨有關。要能夠療癒這一塊的情緒,必須先看見真相。
❤️ 繪畫療癒工作坊
在表達性藝術治療中,投射是對現實的反映,是一種無意識運作以投射的方式在陳述自我的方式。不僅能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體驗與了解自我,也能整合及超越,達到療癒及回復自我的可能。以繪畫來說,並不需要有繪圖技巧或天份,只需要在創作過程中與自己的內心連結,就能夠透過圖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在。
投射型的表達,能夠穿破我們長期建構起來虛假的自我,或者說是為了適應家庭及社會所發展出的社會我,而探堪到深處的真實自我。很多時候當真實自我浮出水面時,我們內心的某一塊也被鬆動了,而自癒就會在此刻發生。如果你也想要深度了解自己,或是目前有任何困擾你的事情,歡迎與我一起來趟潛意識之旅吧。
☑️ 工作坊結束你可以學習到:
1)深度了解自己的內在
2)與自己的感受接觸
3)探堪潛意識裡的訊息
4)為目前所困擾的事件找尋方向
5)鬆動原本固化的思維或行為模式
6)療癒創傷(因人而異)
7)整合內在人格
8)安頓內在小孩
9)梳理糾葛的情感及情緒
10)活化支持撫慰自我的力量
☑️課程時間:5.5小時
☑️課程費用:$4500
☑️日期:
星期日早上10:00-17:00(午餐時間1.5小時)預計6/27
☑️地點:線上skype
☑️準備:畫具(彩色鉛筆、水彩、彩色筆、蠟筆都可自選)及圖紙(a3/a4)。
📎匯款資訊: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完成匯款後請line我後五碼才算報名成功)
✅PS. 若想要報名線上一對一的同學請line我。費用一樣但時間會依當天狀況稍作調整,請預留4小時,並自備畫具(彩色鉛筆、水彩、彩色筆、蠟筆都可自選)及圖紙(a3/a4)。
內在小孩依賴型 在 父母經常試圖讓孩子彌補其他關係中所缺乏的東西 的推薦與評價
依賴 別人,代表需要別人能認同我們的幸福快樂(只有你覺得我好,我才算真好)。 ... 我們能不能看到內在小孩,那模模糊糊的聲音,一直告訴我們什麼? ... <看更多>
內在小孩依賴型 在 安全感訓練2.0:療癒內在小孩~系統性修復自我系列課-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華特迪士尼面對傷痛,讓我們透過一系列系統療癒課,陪伴你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長出自我照看的能力,用自己的力量療癒「 內在小孩 」,不再 依賴 來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