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2041-Q22060)
Q22041:
Hello 龔sir 我係你股票班初班既舊生 最近睇緊12號恒基既年報 有d問題想問下
請問本年度盈利後面點解仲有一個本年度收益總額?唔係好睇得明 除稅及重新分類後之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淨額 即係點?
仲有佢既基礎盈利14899係點計出黎呢?我嘗試將公佈盈利10192 加 "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之公允價值(減少) / 增加" 2413 都計唔到 14899
聯營同合營公司既盈利需要剔除嗎?
最後就係buffolio顯示既恒基 PE係用基礎盈利定公佈盈利計算呢?我需唔需要加減其他數字去計算正確既PE?
唔好意思 有好多問題
龔成老師︰
這頁"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係分析估值時,我都唔會特別去參考。因為佢主要係一些非營運性變動,無太大參考價值。
至於基礎盈利,主要係扣除左"物業公平值變動",所造成之影響。
你可以參考翻2020年年報P.226,你用"本公司股東應佔盈利",再加翻所以公平值數字(因為當年公平值,都是負數。若當年公平值係正數,你就要倒轉,扣除翻佢。),就會計到14899個答案。
水牛網顯示,會係用用"本公司股東應佔盈利"作計算(即包含公平值之影響)。
------------------------------------------------
Q22042:
龔成老師你好!好想同你分享個好消息!我同丈夫成功買到第2層樓啦!難得睇中啱心水地區尺數既低水單位,所以決定賣哂所有股票同埋加按少少層樓俾首期
首先 我好想多謝老師你強調儲資產呢個概念,雖然我啲股票唔係大賺,不過起碼不經不覺已經儲到一筆可以靈活套現既資產,全靠呢筆錢 今次先有機會入市。
不過宜家手上已經冇哂股票 現金亦唔多,要供2層樓亦都令少左現金流去儲股票
再加上黎緊首要目標係可以儲到筆錢裝修新屋,想請問老師我應該如何分配長線同短線既投資方向?
現階段應該全部保留現金用黎裝修?還是繼續以月供方式儲貨?
謝謝老師建議
龔成老師︰
先恭喜你,又成為業主。
我地財富組合除左要有增長力和質素外,平衡性都好重要。你現時資產明顯係偏重於物業類,長線你應集中加回一些優質股,以免過於集中個別資產類別,而產生風險。
因此,你新資金建議優先投入股市,去令成個組合更平衡。
至於先裝修,定投資,你要從生活所需和財富增值,2者之間去取個平衡。
但我建議,點都要每月做番少少月供,唔好完全係零。因為你現時係零股票,而大市又只係合理水平,這個狀態唔理想。
另外,由於你要供2層樓,令每月可投資金額減少。你最好盡快將另一層樓放租,去提升自已可投資現金流,咁會較好。
當然,你現時現金太少,都要留一定的現金先。
------------------------------------------------
Q22043:
老師你好,我又有問題想問。看完"80後千萬富翁"後,有一個疑惑
假設我辭職後,以全職股票投資者創富,之後希望分散投資,買入一間物業,問題就來了:
1.沒有工作,全職股票投資者,可申請按揭嗎?
2.同時,過到壓力測試?
3.成立空殼公司,買入物業是否更好?
龔成老師︰
1) + 2)你可以利用「資產方式」申請按揭,而非一般有收入人士,所用的「壓力測試方式」。
或者你可以加入擔保人,都有機會可以提升你成功申請按揭機會。
但坦白講,無收入要做按揭,一般都會較難。
所以最好在你有穩定收入時,處理好物業這部分,之後先辭工。
3) 成立空殼公司買入物業,係可以節省不少稅項。但空殼公司本身,都有不少營運和買賣成本,例如要會計師每年核數、買賣時需要律師評估資產等。
加上公司買物業要支付「買家印花稅」15%,因此否則未必值得咁做。
------------------------------------------------
Q22044:
1:假設,本金10萬,每月再投入1萬。如果比自己目標係每年升15%,咁應該點計,因為以年計
1月資金可用12個月,但12月資金只用1個月。咁我應該用22萬乘15%,定應該點計好?
2:老師,想請問下,假設如果雙方同意,我冇任何牌照既情況下,可以幫人做投資嗎
3:老師想請問下,假設現在有1百萬資金,用了5年時間儲錢加投資得來,有買樓需求,可選擇用來買樓首期或繼續用股票滾下去,
但如果買左首期後就變左股票果邊滾落去既速度慢左,面對咁既情況應該點做好
4:老師,想問如果抽到居屋,又比左首期買左之後,可唔可以出租?
龔成老師︰
1) 唔好諗到太複雜,我地唔係要一個好精準架數字,因為投資中間會有好多變數,未必一切如你估算一樣。
但係你要知一個大概數字,係有意思,可以作參考架數字。
以你情況,可以簡單點,當你當年每月資金,係年尾一次過投入。咁樣計算,簡單之餘,出來結果都會相對保守。
第1年回報︰22萬 x (1 + 15%)
第2年回報︰(第一年回報 + 12萬) x (1 + 15%)....如此類推
2) 如果是《證券及期貨條例》規管範圍,基本上就要有牌照。如果你只係幫下屋企人手,當然另計。其實,當中好講有無「利益」在其中。
3) 如果你係有實際需要,去置業的話,你係可以動用這筆資金。其實物業都係一個資產,都算係一種投資。
但最好,係你置業之餘,都有一定資金,用投資優質股,令成個組合唔好偏左係物業個邊,咁就最理想。
4) 根據正常程序,係要補左地價,先至可以成間居屋放租。
而且,投資物業放租,在香港現時法例下,是不能以高成數按揭進行的,金管局定明,如果要投資物業收租,最高的按數不能高於5成,高於5成者,只能自住。
當然,這是政府的規定,但坊間的做法,往往是另一回事。但你要明白佢地的做法是犯法的,因此一定有風險,做與唔做,自行決定。
坊間不少投資者,就算高成數揭揭都會照放租,其實你照去地產經紀同你講你想這樣,佢地就明,會照同你做,當然,細節位不便在這裡講太多,有機會你上堂見到面,我分享坊間的做法。
記住,所有事情都會有風險的,這是一個值博率的問題,我只可以話,坊間不少人都會照做。
------------------------------------------------
Q22045:
龔sir,你好!多謝你一直耐心回覆讀者的提問。我都其中一個支持你的讀者,你的著作特別是年報勝經,寫得很好。我亦因此開始學習睇年報。
最近我投資左百度(9888),現價大約210蚊左右。投資原因主要是看好雲業務同智能駕駛的前景。我相信這兩個範疇能配合中國未來的大方向。
配合本身網上廣告業務收益穩定,有利百度發展新增長點。
百度最大的擔心是競爭者多,在今日「全民製車」的時期,百度的賣點只是研發時間比同業長,比同業更早開始投入研究。講到這裡,就引伸出另一個憂慮,就是巨大的無人駕駛投資能否變現。
我明白股價反映公司價值,同時亦反映了市場的對於公司的期望值。但在這裡,我唔識判斷「市場期望值」這件事。
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確,百度目前的市盈率大約9倍左右,應該是屬於健康水平。 未知老師的看法如何? 現價應否再加注?謝謝!
龔成老師︰
多謝你的支持!
百度(9888)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是內地用家搜尋資訊主要對口,2019年百度用户規模突破10億,而百度App日活潑用户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
當你坐擁不少資訊和客戶群,就可以利用佢地去發展很多不同業務。
雲和無人駕駛,都會係有業務當中較有潛力部份。百度的無人駕駛技術,其實唔錯。雖然越早研發,唔代表一定可以越早市場化。
但百度在無人駕駛技術,無論研發和運作,都累積左一定經驗,有助提升佢成功市場化機率。若無人駕駛技術成功市場化,相信會成為集團盈利的新增長點。
由於無人駕駛市場未算成熟,就算有較多競爭者進場,都未必會造成較大影響。加上集團有一定技術,係競爭上相信會有優勢。
這些部份發展雖有潛力,但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我地好難完全掌握將來發展狀況。因此,係估值時,對這些不確定性較高的分部,要保守少少。
百度現時收入,主要來自在線營銷服務。這部份,集團有一定優勢,預期長線發展正面。
百度在規模和質素上係有,但你預佢中短期會較波動,不宜持有太多。若你資金好充裕,要價加小注係可以,否則等較大回調才加注,會比較好。
------------------------------------------------
Q22046:
龔sir你好,我對於股票買賣只是初哥,之前都是有少少人云亦云既心態作買賣。而我丈夫曾經上過你既堂,從他口中得知你的FB page,最近經常睇你既page增加投資概念。想問下你嘅意見。
本人37歲,已婚未有仔女。月入$58K,丈夫月入$20K多少少,收入算穩定,已購入一層自住物業,仲有17年需要供樓。
之前一路只保守地作儲蓄,大約有流動資金$100萬,扣除供樓,生活費同雜費,每月可儲蓄$24K,想可以好好分配同計劃點樣做好投資理財,為將來有小朋友及退休生活作計劃。
之前買入一些收息股票為主。如下:
0005 匯豐 70.5x1200股+46.2x2000股
1398 工商銀行 6.41x 15000股
2800 盈富基金 28.72 x2000股
1. 睇了你的FB page 後想嚐試月供股票,考慮緊每月用一萬蚊月供0002,2318,6823。這些組合適合嗎?
2. 現在持有既股票組合適合繼續長期持有?定放售?
3. 如果買潛力股,你會建議買邊隻?
期待老師的回覆,非常謝謝!
龔成老師︰
1)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37歲,應以增值為主。平安(2318)係可以,但其餘2隻只係收息股,增長力較弱,唔係太適合。我建議你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作組合,去創造一個增值平台。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即$12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或潛力股︰中生(1177)、福壽園(1448)、小米(1810)、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不多於3成)。最好是你先提高投資知識,等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才慢慢增加潛力股比例(大約5成)。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10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但我建議,在你實行以上計劃前,先儲起半年開支(若你預將會有小朋友,都要預留埋這部份開支),作為應急之用,咁會較穏當。
2) 你持股雖然都有質素,但匯控(0005)和工行(1398)都係收息股,你年紀不宜持有太多。建議沽出部份,慢慢換至上述股票,會較好。
3) 我上述潛力股,都適合你,但你投資經驗較淺,要控制個比重,唔好佔多過組合3成。
另外,大部份潛力股現價都略貴。現時只有安碩恒生科技(3067)、GX中國電車基金(2845)、比亞迪(1211)、阿里(9988)、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勉強算在合理區頂部,可分注入貨,其餘想買就要等一等。
------------------------------------------------
Q22047:
龔成老師,你好,最近睇左幾本理財書,當中都有一個對沖概念,但睇返sir的書,或fb的對答,好似都好少呢方面既資訊,是否同你理念唔一樣?
另外我本人都買左d科技股,例如阿里巴巴和小米,都諗住有排都唔放,但又唔想繼續供落去,想供d其他行業的(你話同一產業不是多過30%),
睇左眼科藥物公司兆科眼科,或者是德視佳,一個造藥一個行醫,你會點睇?
龔成老師︰
我主要係建議透過創建一個合適、平衡、有質素的財富組合,去做到在合理風險下,爭取最大回報。
跟一般對沖,去平衡風險有所不同。而且對沖唔易玩,唔適合一般投資者去操作。
兆科眼科(6622)係一間眼科製藥公司,致力於療法的研究、開發及商業化。通過自主開發或許可引進已建立起包含25種候選藥物的全面眼科藥物管線,涵蓋影響眼前節及眼後節的多數主要眼科適應症。
集團初步將策略重心放在中國五大眼科適應症上,包括乾眼症(DED)、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wAMD)、糖尿病黃斑水腫 (DME)、近視及青光眼。
佢已建立起由13種創新藥及12種仿製藥(按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分類)組成的眼科藥物管線。創新藥管線包括8種候選藥物,若獲批准則有潛力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產品。
仿製藥管線包括6種潛在中國首仿藥。集團擁有8項已頒發的中國專利及一項已頒發的歐盟專利,並提交6份中國專利申請。
佢已於廣州市南沙新區建造的生產設施,根據中國、美國 及歐盟cGMP標準設計及興建以用於生產眼科藥物,其生產能力完備並可用於商業化規模生產。
由於未有盈利,風險度會較高,加上企業規模不大,因此投資值博率未算高。
當然,由於規模不算好大,若果企業之後成功,可以好勁,但失敗對股價都有很大影響,因此是有潛力,有風險類。
只可以話,這類股,唔建議大注,當小注投資下好了,同時要明白當中的風險。但用作月供,就不建議了。
德視佳(1846)主要於德國、丹麥及中國以「德視佳」品牌提供視力矯正服務。
佢的服務可大致分為屈光性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激光手術及飛秒激光聯合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後房型人工晶體(ICL)植入術;晶體置換手術(包括單焦點及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及其他(包括用作矯正眼晴屈光不正的PRK/LASEK及角膜基質環段ICRS植入手術)。
見佢的財務數據都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穩定增長,現價算是合理,但不是高增長類,同時由於規模未算好大,可小注直接買入,但不宜月供。
另外,我地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最少供3年,並持有5年,才會有較佳效果。因為月供可以拉平均個買入價,減少買貴貨風險。
若你經常供一陣就轉,會影響到平均價格效果,令最終回報不確定性增加。
------------------------------------------------
Q22048:
我想請教一下,你覺得應該怎樣教育兒童理財?因為看過你的文章/書本,你都提及學校缺乏理財教育!謝謝!
(期待可以在澳門上課的澳門讀者)
我兒子8歲,有時會問我供樓借貸,公司借錢,點解麥當勞可以咁成功等等,我自己本身不是商科,所以都係google咁簡單講俾佢知
龔成老師︰
我建議你同佢玩「大富翁」、「現金流」這些遊戲。
如果佢8歲已經有這些問題,我相信佢對這方面好有興趣,好有潛質,日後可以好有成就,你可以找一些成功的名人、商人傳記之類的兒童書比佢睇。
書本和遊戲,都係教授小朋友理財的理想方法。好似大富翁遊戲,小朋友可以從享受遊戲同時,也會學到不少經濟理論和操作模式。
另外,書本可以令佢從前人身上,學到一些經驗。當然,佢年紀比較細,較難理解我們成年人睇架書籍。
最好先選擇佢年紀水平,和他有興趣的書籍入手。之後才慢慢加入一些,未必是他有興趣,但又對他理財知識有幫助的書籍。
家長在遊戲和閱讀時,要多加讚賞,對佢學習會有激勵作用。
如果你本身無太多理財知識,就係教授小朋友同時,自已都要增進一下,甚至一齊學習。可以作親子活動之餘,都可以提升雙方學習的樂趣。
------------------------------------------------
Q22049:
老師:我在重整現時持有的股票組合,由於未到8月上課時候,唯有再麻煩老師,唔好意思。想請教以下幾隻股票是否優質和他們的合理價範圍。謝謝!
405
939
2822
此外,以上三隻股票是否都屬於平穩增長股呢?謝謝!
龔成老師︰
這3隻股票,都係優質,同時現價都在合理區,可以分注入貨。
越秀房產(0405)和建行(0939)係收息股,增長力較弱,主要係收下息。以你年紀,收息不用佔太多,大約2成左右好了。
南方A50(2822)算係平穩增長股至潛力股之間,有一定波動性。此股適合你年紀,可以考慮。
------------------------------------------------
Q22050:
老師你好!我居住在澳門,今年45歲,自住房屋市值約900萬還欠貸款400萬,每月供17000。
另有一間市值約600萬已供滿收租約9000(澳門租金較低)
因疫情上年失業,現新工作每月薪金只有18000再加上9000租金,每月收入共27000,每月供樓保險加上生活開支剛好月月清,另有60萬積蓄想投資股票市場。
現時手頭沒有揸股票,想問應唔應該賣咗收租樓,還清400萬貸款,剩餘200萬用來買平穩收息股?還是只用60萬積極蓄投放股市?
另外想買老師你的書,我是股票初學者,適合先看那一本?
龔成老師︰
其實物業都係一種資產,除非你收租物業升值潛力真係好弱,或者質素好差,否則持有用作收租,咁會較好。
至於增值,你可以先用這60萬去做。由於你已經有2個物業,故你新資金應先集中係優質股類,以免出現過度集中風險。
以你45歲,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由於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1-2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到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4成,到時要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6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20-30萬,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資金,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你可以先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都適合初學者。
------------------------------------------------
Q22051:
龔成老師你好,剛開始月供股票3個月,其中一隻月供2382 平均價179,佢今個月升左好多
我係想長線持有,但遇著咁大升幅,平均價就會拉高 變貴左。心態上係繼續月供 還是停供一個月先?
龔成老師︰
舜宇光學(2382)係有質素和潛力的潛力股,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月供這隻股票係可以。
現時此股已經偏貴,但由於未到好貴,我地係唔需要停左個月供。短期成本價,係會有被拉高情況,但係月供係一個長線計劃,長遠個價都會拉平衡。
除非佢再升到一個好貴水平,我地可能要減少股款,甚至停供。但大前題係,你有無定平貴的能力。若果無,我建議你不理價值升跌,一直去供。
因為你自行調整供款,如果時機不對,反而大大影響左你平均價格的效果。所以,若你投資經驗較一般,我建議你選好優質股後,唔好理個價,一直供,反而對你最有利。
------------------------------------------------
Q22052:
龔老師你好,我今年31歲,月入二萬五,月存二萬,手持8份儲蓄保險,有啲五年期,有啲十年期,有啲三十年期(大約150萬左右),
有七十萬流動資金,另外有三十萬買咗股票,但坐緊艇包括:
9988(200)$280買入
175 (2000)$31.5買入
1810 (1200)$29.5買入
0066(2000)$38.9買入
1801 (1000)$90.6買入
龔老師我二年後想買樓,想用呢70萬用二年時間滾到100萬,請問有咩建議。麻煩指點迷津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你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長線持有係無問題。但信達生物(1801)仍處於燒銀紙的狀態,不確定性好大,暫時唔建議加注。
我地投資股票,其實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希望透過其自然增長,以達至財富增值的目的。所以,我地投資一定要較長時間。而2年只算係一個短時期,股價好易出現波動,增加回報的不確定性。
因此,你這70萬不宜作太高風險投資。我建議用盈富(2800),再加收息股作為組合。
收息股︰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70萬資金,你可以先用一半,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一半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但這個組合增長力,未必足以2年內由70萬滾到100萬。但佢勝在穏定性較高,在只能投資2年的情況下,這個配置會較為穏當。
另外,"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你現時持有儲蓄保險,實在係太多。如果佢了一定時間的,你可以保留。但你還很年青,我建議你長線計,應該取消部份,將資金轉至優質股去做增值,會較好。
------------------------------------------------
Q22053:
龔sir,你好!有幾個投資問題想問。
1. 投資黎講,係咪唔應該買保險,或者唔應該買有儲蓄成份保險?
2. 按回報計算,應該買50年樓齡二手樓,還是一手樓?
3. 未來咩房型或者尺數更適合投資?
龔成老師︰
1) 答案係不一定。
我地理財,要做到「攻守兼備」,保險、備用現金等是防守,但防守部分不用太多,餘下資金就應進攻。保險最大的作用是「保險部分」,反而投資作用一般不大,即是買保險,最大作用是醫療、人壽、財產等的風險轉移,將你不想承受的醫療費用等不可預測支出,轉嫁比保險公司。
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
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2) 一手樓,好多時都會有一定溢價,變相令你買貴貨,影響長線回報,所以我一直都唔係好建議買一手樓。
至於50年樓齡二手樓,由於已有一定樓齡,除了本身保養成本會較高外。向銀行貨款也較困難,因此投資價值都較一般。
2個選擇,其實都唔係咁理想。除非50年樓係好平,租金回報率又高,而且係一些大型屋苑,才值得考慮。
3) 房型其實無特定,尺寸最好至少有300呎,可以附合到一個家庭的最低限度需要,投資價值會較好。
其實我地投資一間物業,最重要都是睇翻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另外,你再要審視其升值潛力,未來地區上、交通上、生活等等的配套發展,才去下一個結論,咁會較好。
------------------------------------------------
Q22054:
你好 龔sir,Follow左你嘅post都有一段時間 我亦都睇左你嘅著作「財務自由行」「80後2百萬富翁」「股票聖經」「50隻潛力股」最近4月中更參加左你加「投資陪升股課程」剛剛都畢左業
其實我一直都想理財 覺得你講嘅理論好實用及貼地,好有循序漸進嘅思維。
老師你所教嘅方法都係由你經驗所堆積出黎嘅結論 炒股散戶10個有9個都輸 你教嘅長期持有優質股其實先係最快嘅捷徑!
我雖然開始理財或接觸真正理財只有半年多啲 但思維上我確實改變左 而我起碼已每日記帳已維持左大半年 而每月月尾也會檢討 (先發現原來自己成日駛好多無謂錢 !) 多謝阿SIR!
老師 就我個人情況 我有幾大重點想請教 先講我背境
今年34歲 未婚沒有仔女 每年有年終雙糧及花紅 年薪為一百萬多啲
換左樓 樓價700萬多啲 做按揭9成 月供約24k 每月可儲到16k 左右 當中10K放左係月供股票
1. 現金約有450k 放左係買樓是「高息戶口 」約 1.4% PA – 都係聽阿SIR教導 留番D現金當做BACKUP 及緊急用錢 – 見戶口又有少少息 所以暫時放係度
2. 股票約有 450k 全部都係2-3月入
788 - 10000股
823 - 400股
1177 - 4000股
1448 - 2000股
1833 - 400股
1928 – 2800股
1972 - 5600股
3067 - 6000股
3918 – 2000股
3. 月供股票 每月10k – 由本年3月先開始供
00175 – 2k
00700 – 2k
01211 – 2k
02800 – 2k
09988 – 2k
4. 沒有其他兼職及副業
問題:
1. 目標 40歲前有1000萬 以上咁樣執完條數好似都未有咩FEEL 想請教阿SIR有咩建議可達到我目標?
2. 計過月複利息回報 上堂提到10-15% 已叫做好理想 但依個都係參考% 點可以令自己既增長穩定D?見住自己D投資上上落落 我連唔蝕都無信心 應該點好
3. 調整緊股票係6:4 水桶1 vs 水桶2 - 一直都賣咁D 1972 而放入D水桶1度 但見住D水桶1好似都無咩升 無咩信心做到阿SIR講既每年10-15%增長 想請問應該點調整好?
4. 因為我工作時間都叫自由 亦都放星期六, 日 但我問題係真係無咩特別興趣及嗜好 點樣先可以令自己多D興趣 從已令自己多個機會有個副業或兼職 我依家只有打工一份收入 好似好危險咁
5. 自己打算2022年結婚 係緊急用錢度預算300k黎用做結婚 都打算結完就生小朋友 如結左婚及生小朋友 應該點調整以上所有策略?
6. 年年交稅都10幾20萬 好肉赤 有咩方式可以減少 或更好處理方法
最後想問阿sir你係咪真係有開到糖水鋪?哈哈 我要去幫襯一下 ! 謝謝
龔成老師:
我不會公開你的名,不過問題會放上網,等更多人能學習。
1)你現時的理財不差,配置平衡,同時配合你的年齡情況。但如果要去到$1000萬,就要再加努力,因為你現時每月儲到$16000,一年約20萬,就算計及投資回報,以及你現時持有的資產去增值,要滾存到$1000萬都不易。
除非你之後用一些較進取的方法,例如集中投資潛力股,以及自己發掘潛力股,早市場一步找到,投資並得到數倍計的回報,就有機,但這要你付出較多,你要每星期花大量時間去尋找潛力股。
2)我地最重要睇長期回報,目標一年有10%-15%,但不用每年睇,而是睇長期的平均,你已經方向正確,保持進行就得。
只要你多做功課,全面了解企業,以及其增長力,就會好有信心。
3)你要睇長期,你的思維仍停在短期股價。其實你要睇「企業成長及價值」先得。
4)你要多了解自己。如果唔知自己想發展D乜,就「試」,有時試試下,你就會更了解,例如試下做小生意,找一些你平時不會想過做的兼職,唔好浪費左你的時間。
如果無野做,就花多D時間去研究企業,睇年報。
5)最重要是你預留$30萬以上的現金,餘下先投資,由於2022年與現時已接近,因此這$30萬不宜投資。
只要預算要結婚的資金,準備好。餘下資金就算進取少少,都無問題。
6)如果有需要,就開公司,當然你最好問翻會計師佢地的意見,現時公司頭$200萬的盈利,交約8%稅,比高薪打工仔交的稅仲少,你可以上網了解下。
------------------------------------------------
Q22055:
龔成老師你好,我想问下7522只股,当时听朋友介绍买下7522,平均价为3.75买入8万股,这股现在一直向下,我应该怎樣处理,是否应该溝貨,还是走货?请賜教。
这只股會否會跌倒变费纸的
我不憧买股,这段时间看了你的视频,知我买的股亂七八糟,有909、9888 全部虧損。我有一百万來投资,现在用了一半,我应怎樣重新组合,麻煩晒。
龔成老師︰
你先要緊記一個好重要的概念,我地買入一隻股票,一定要知道佢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才去投資。
唔好聽朋友講、或者聽消息,就去買貨。如果你連隻股票背後買什麼、公司如何賺錢、行內有什麼優勢、點解未來有發展和增長潛力,都答唔倒自已,咁就要停一停,唔好投資住。
FI二華夏納一百(7522)投資目標是提供在扣除費用及支出之前,盡量貼近納斯達克100指數每日兩倍反向表現(-2x)的每日投資業績。
如果納斯達克100指數跌1%,你就會獲利2%(另扣管理費)。但若然納斯達克100指數向上,你就會虧損。
我對這類產品有保留,納斯達克100指數在過去一直反覆向上,所以長遠計持有這股對你"不利",一定多於"有利"。
建議你長遠就算不全數沽出,也最好沽出大部份,換碼至其他優質股較好。
其實,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因此,你在選擇應該投資那一類股票時,會係因應你人生階段、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去做決定。
假設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你可以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的組合。如果你係偏年青,比例大約可以去到各一半。
但由於「潛力股」有一定波動性,較適宜年青和有投資經驗人士。若你投資取態較保守、經驗較淺或者較接近中年,「潛力股」比重就要相對下調。
明源雲(0909)和百度(9888)都係偏向潛力股類型,都係有長線投資價值。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只要唔係持有過多,可以守。但若佔你佔合較多,最好沽出部份,去平衡一下風險。
若你對投資知識不多,我建議你先用月供去儲貨。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餘下50萬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若你現時組合,只係得1,2隻股票,我建議你都將部份股票,換碼至上述優質股,令組合風險可以更分散,整個組合也會較健康。
------------------------------------------------
Q22056:
老師,我近期抽到白居二,想購入沙田愉翠苑,為小孩的校網作準備。
問題1. 三房盤唔多,呢期成交量又高,價錢有的癲,三月至今升了12.3% 有的單位價亦企得好硬,心怕而家唔安排,睇定啲遲下連盤都冇!借問一聲,你有何看法?
問題2. 看新聞明年會加息,我究竟用H息口好,定用P息口好呢?
人生第一次 去選擇買樓 這麼重大的決定,真想跟老師分享
有睇中到盤, 但價錢不到位,預700-720萬, 睇中單位為740萬,在想要不要去馬, 怕錯過左, 之後就冇合心意的盤...
老師...求你指引我...
龔成老師︰
1) 本身三房這類大單位,供應係較少,故價格較敏感都係正常。雖然佢近期升左唔少,但由於白居二始終跟市價,有一定拆讓,故有一定吸引力。
加上這個是你自住房,考慮重要主要係是否配合「你長線生活需要」和能否做到「供得起」。如果係無問題,你都可以考慮入市。
2) 明年是否加息,暫時都係一個問號。以現時狀況計,H息會較好。但政府規定,居屋只能用P按,故你其實無得選擇。
------------------------------------------------
Q22057:
老師你好!我係你股票學生,完最後一課,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同努力,一星期兩晚3-4小時站立不停講課,課程內容非常豐富,非常感激, 辛苦你了。
另外,想請問之前不懂股票,自己又想穩健及有利息,買了:
恒生銀行 。3500
匯豐銀行。4400。
領展。$2000。(月供)
盈富基金。$3000 (月供)
小米。200
瞬宇光學。300
其實之前買匯豐恒生作收息,其他是認識你後才購入。我知道要減持銀行股,請指教應該怎樣保留。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時較大的問題,是銀行股較多,你不要再增持這類,你應該溫翻第2堂的筆記,慢慢調整翻一個適合你年齡及風險承受程度的組合。
我會建議你過1年後,經濟好翻D,匯豐(0005)上翻D,減持部分,餘下就慢慢減,直至去到適合你配合配置的比例。
至於恆生(0011),質素比匯豐好,因此留低的比例不較匯豐多。
至於其他選股,其實無問題的,都是一些有質素的股票,你持有無問題。至於月供部分,你可以長期進行。
------------------------------------------------
Q22058:
老師 我抽中白居二 但而家二手樓市都好貴
但唔利用今次機會又怕再抽唔到
你覺得其實買公屋(eg 華貴邨)有你升值潛力?
樓齡29年 - 但好似有地鐵2026年華富有地鐵。
另外一係買私樓 要承擔有機會租唔出時 要俾供費 ,心目中係天水圍wetland seasons bay.
主要都想升值 搵到錢 可以財務自由!
你點睇呢兩個選擇,我知都幾大分別.....
龔成老師:
從自住的角度,你好好運用白居二會較好,公屋在投資角度的價值不及私樓,但從自住角度,其實可以考慮,因為你能以較少的現金流支出,解決了自住方面的問題,你就可以有較大的餘下現金流,去進行其他方面的投資。
華貴邨在地點不差的,港島區始終近中環,但地鐵相信有排先起好。因為佢要拆左華富邨,安頓好原本的居民,之後先用地鐵一整發展,相信要10年時間先落成。
華貴邨在公屋裡,算是有質素的,但不是大升類,只是平穩增長。如果你從自住的角度考慮,不是不可。
------------------------------------------------
Q22059:
龔 Sir,現時持有:
1000 股 9988 @$213
4000 股 1928 @$36.9
120,000 股 728 @$2.58
2000 股 941 @$48.7
30,000 股 3033 @$7.9
請問對此組合有何意見?建議加入金股,車股到組合?
現時買 7299 定2840 會較好?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其實問題不大,你持有就得,部分股雖然略有回落,但長線有得守的。
但你長遠,最好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同一股票,最好佔組合比例15%以下。
你可以加入SPDR金ETF(2840),這是一隻追蹤黃金價格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當金價上升,佢都會上升,當金價跌,佢都會跌。
睇翻佢過往的價格表現,基本上都追蹤到黃金的價值,因此都可以成為投資黃金的工具。
只要佔組合比例不過多就得。
------------------------------------------------
Q22060:
想問,其實如果我長揸6666,唔會會可以上番去呢?
好驚佢會爆煲啊,到時渣都冇
龔成老師︰
若母公司出事,的確有機會出現,母公司要沽出恒大物業(6666)股權套現還債的情況。如果真係出現,的確會令股價受壓。
但你要記住,我地投資係睇長線,和企業本質。恒大物業(6666)負債情況,無母企咁差,加上物管行業,預期未來會發展得唔錯,因此有投資價值。
不過,集團大部份物業,都係來自母公司。故母公司出問題,令發展減慢,有機會會影響到集團發展。
當然,這些都是未知之數。以現時狀況計,恒大物業(6666)都有投資價值。如果你真係較擔心佢前景,你可以沽出部份,去平衡風險。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全盈支付捷徑 在 沖繩 Oki-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移居血淚史之創業篇 開業》 ( 下)
這篇文章非常之長,但我已經不想把它切開成為第三篇...
青之洞是沖繩最多人潛水的地方,也是潛水業的主要戰場,日本店之間的競爭非常白熱化,任何新店的出現,一定會成為留意甚至針對對象。#青潛 客人目標只是華人,但是也引起日本業者的注意。我們多次被一些"老店"責備,說我們開業之前沒有跟他們打招呼。也沒有依從他們的規例(像幫派嗎?)
伸延閱讀:《移居血淚史之創業篇 開業》 ( 上)https://www.oki-family.com/沖繩創業上/
當我們詢問他們規例的時候,他們卻拒絕回答。我們只能夠從旁觀察,遷就他們。(雖然日本很多文化是不會說出口,需要在旁邊觀摩學習... )
但是我們清楚感覺到, 他們其實是在找碴。多次我們很氣憤😡,但是想到我們畢竟是外來人,就給他們面子吧。每次也是把氣沉下去,只要沒有冒犯我們的員工和客人,我們也忍住。我們只能解釋給員工聽,請他們遷就本地人。
兩年過後,真榮田(青之洞所在地)正式成立地方協會。我們收到邀請加入, 而那一些老店... 原來店舖不在恩納,有一些甚至根本沒有店舖, 所以只能夠成為副會員。
而且發現,他們一直所說的規例,是協會及地主們所不容許的!協會通知這些店正式規例,這些"老店"的反應可想言之~😂! 氣總算消了!
每個行業也有自己的協會,如果想和大家和平共處,少不免要參加這些協會。始終日本排他性很強。如果你公司做得好,協會便會找你舉辦一些交流會議,分享你的心得。
靠(頂)🤬!這些是我們的商業秘密,怎麼可以告訴你們?如果不說,又會覺得我們臭臉.... 我們真的很怕這些聚會邀請。遇見這些情況,我們也會禮貌地俾面派對,但是點到即止。
作為外來的店, 我們別無選擇, 只有盡量跟足規矩以及做好自己,做得比本地人更好。我們的待客要求,什至潛水發證機構 #PADI 也說我們應該是沖繩最嚴格的一家... 好像是讚美, 又好像是怪責...
我們因此而流失一些客人, 但是沒有辦法。這些規矩和環保,全部有金錢代價,會大量增加成本。
潛水業有✌🏻兩種店:
1️⃣超短線和2️⃣長線投資。
潛水業,看上利潤豐厚。一個教練帶領客人,氣瓶,裝備值多少錢? 但是大家沒有想過,安全裝備,訓練,後勤,而最重要的是沖繩冬天沒有遊客,和滑雪一樣是季節性。但因為有一批短線從業者,導致競爭非常大,日本常常打出了不同的價格戰。
1️⃣超短線,為了賺快錢。通常是一兩人從業員,自己開店自己下水,成本當然最低。沒有固定店鋪,用二手裝備,叫客人在現場集合(不是全部,有一些有實體店的商家為了方便自己,也會叫客人在現場集合)。但是這種業者,良莠不齊,很多時候連專業資格也沒有,更加不用說保險。這種從業員通常學歷比較低,很少會做日本人以外的遊客,所以外國遊客不用太過擔心。
但也有一些外國人拿着"💢租買"回來的簽證,租借其他店裝備做這一類經營。他們只想在夏天幾個月賺錢,未來怎樣,根本沒有打算。
2️⃣另一種,是長線投資。租了店,聘請了員工做文書接待,投資了裝備。因為每一年的旺季只有短短幾個月,回報時間比較長。簽證申請,器材投資,店舖投資和最緊要的安全措施。這些全部是$$$
其中,有一些店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從員工薪金和待遇著手。一個月只有三四天假期,員工每天工作15-16小時,一個人全權負責回覆網上客人,接待客人,帶客人下水,晚上再處理預約。薪金每個月只有13-15萬円,還未扣除稅項和住宿。
每年也聽見外國員工為了簽證,簽下合約。但是最後也是捱不下去。沒有最低工資嗎?這個只有他們知道。
我們的營運模式經過幾年演進,最後變成分工仔細的一種公司。有員工負責在店內接待客人,回覆電郵處理預約。另外會有司機接送客人來回店舖和潛水地點,客人便不用排隊進入停車場。教練的工作是帶領客人進行活動。再加上一些雜項員工。
我們的成本,有機會是全沖繩潛水店中,最高的。這些成本,在開店之前根本完全沒有辦法想像!還有每年保險,政府,潛水機構也推出新的措施,也大大加重了成本壓力和變化。
每年也有日本潛水店詢問我們怎樣把員工留下,怎樣聘請外國員工。其實很簡單,工作待遇和工作內容成正比便可以。了解外國員工離鄉別井的目的,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不是口講,成本很高⋯⋯
外國人店舖,營運方式直接關乎於我們的日本簽證,如果不是合法的經營,我們的簽證便有機會被吊銷。我們投資那麼多時間和心血,目的是在沖繩持續經營下去。
伸延閱讀 :《2020 日本移居攻略》:簽證背後思維 - 17 分鐘完整影片版本
http://www.oki-family.com/2019immigrationtalk/
相反有一些害群之馬,沒有身份的擔憂,用不同的方法走捷徑搵快錢。真的出事,拍拍屁股失蹤,離開沖繩便很難找到他們,追究無門。成為真正的"潛水"店....就是這個原因,潛水業在日本人心目中是偏門行業。
當公司真正實現盈利,日本政府便會過來叩門。入息稅,市民稅,醫療保險,社會保險~ 公司如果真的很賺錢,你可能要繳付30%左右的稅項。
公司營運下來,你會發現好像有一些灰色地帶逃避不同的稅項。但是日本政府其實很聰明,他們是一個Honour system 信任制度。用這些方法可能真的相安無事。但其實每一樣東西也有連貫性,一些不協調,會導致到很多連帶後果。
我舉一個例子。撰文之時,全日本正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做遊客生意的全部進入休業狀態。幸好政府推出很多措施幫助中小企渡過難關。例如低息什至沒有利息的貸款。這些貸款由政府作擔保,銀行做審批。所以銀行會看得很仔細。如果你的公司有任何不符合規格,即即是是合法,銀行便會產生懷疑,拒絕貸款申請。
伸延閱讀:有關於合法的重要性,可以參閱:在武漢肺炎下,看不見的好、壞影響 http://www.oki-family.com/covid19visa/
在日本經營一門生意,一定比香港困難很多!成本也高很多!只是申請牌照,已經足夠你頭痛 (所以潛水根本不適合做經營管理簽證申請!)。開業之後,各行各業有不同指引,如果破壞規矩,有機會受到同行排斥。如果你有理據,當然站得住腳。但如果供應商受到壓力,給你一些阻撓,也很頭痛。
最後是政府部份,稅務非常繁複,很多事情會計師也只能告訴我們應該可以"試一試"吧 (例如扣稅項目)。什麼情況用個人事業者,什麼情況用合同會社,什麼情況用株式會社,已經是一門學問。這些大部份和稅務有關係。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談及我們創立青潛過程。有關於潛水行業我們仍然是新手,這裏有很多嘅老前輩,我不敢在這裏班門弄斧,所以只是點到即止。
希望客人歡樂的時候,也能夠體諒員工的辛酸。
而有關於創業手續的詳情,不是這一篇文章的目的,如果我在這裏再詳細描述,應該沒有幾個人會看得完💤。未來或者有機會,用另一個第一身角度告訴大家....
爸爸其實想開廣東雲吞麵,但是一定沒有生意!
有關於移居血淚史總匯,可以去我們的網站閱讀 :2020 沖繩移居指南 http://www.oki-family.com/2020-沖繩移居指南/
💢租借簽證:例如有間公司為你申請工作簽證。理論上他需要支付薪金給你。但實際上,他給你辦理居留後,你自己要想辦法在這裏經營個人事業,再分給他分紅作為簽證代價。因為打工簽證不能夠自顧經營,所以當然不合法!
#日本簽證,
#移居,
#沖繩生活,
#移民日本,
#沖繩香港人,
#日本創業,
#沖繩Okifamily,
#沖繩潛水,
#青潛,
全盈支付捷徑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在北京領亞洲八大名師功勳人物奬,主辦方寫了一篇很長的報導,和您一起分享:
ASIA TOP 8 SPEAKERS
功勳人物:林偉賢
實踐家教育集團董事長
實踐家國際創業學院院長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實踐家文教慈善基金會創始人
《培訓》雜誌國際中文版創辦人
中華教育訓練發展協會理事長
美國西北大學商業模式中心研究員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榮譽企管博士
Money & You 華文版創始人
永遠的實踐家
Money & You 不只是一個課程,而是一個可實踐的商業與生活的方式, 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與家庭均衡平台。 ——林偉賢
他說話極快,被稱為亞洲語速最快的國際演講大師, 擁有十八項國際頂尖訓練機構暨知名大師親自授證的華語專 業講師資格。
台灣證嚴法師稱贊他思慮敏捷而周密,說 他是「金頭腦」。
他天生對數據和關鍵點敏感,善於用話語 精准傳遞信息。無論對工作、生活,還是任何可量化的事物, 包括時間、人數或工作量,他都保持著特有的謹嚴和細緻。
他 受 益 於 M o n e y & Y o u 課 程 ,是 課 程 華 文 版 的引入者、第一位講師。20 年來致力於課程的推廣、實踐和 落地,追求「一個充滿事實、愛、信任、喜樂、勇氣、廉正 和負責任的美麗人生」。
他 以「 均 衡 的 生 活 」為 個 人 價 值 ,始 終 貫 徹 著知行合一、亦文亦武的原則。文以載道,他是專家、作家, 也是教師;武以養德,他徒步大漠,體驗身心一體的境界。
他 的 身 上 既 有 平 衡 、淡 然 的 氣 質 , 更 有 執 著 、 堅 毅 的力量。
他 就 是 林 偉 賢 ,永 遠 的 實 踐 家 。
ASIA TOP 8 SPEAKERS
功勳人物
MERITORIOUS FIGURES
從事教育必須要有很好 的自律、教育的良知,應回 到教育的本質。
老天爺都在看,人生是 算總賬的。
做生意不是做一下子 的,很多東西都是要持續、 要永續的,我們自己所做的 事都是自己價值觀的實踐。
邂逅 Money & You
時間回溯到 20 多年前。1998 年的林偉賢,事業和人生都處在最低潮。當時, 因合作夥伴背信棄義,公司股權被轉讓出售,他近乎破產。
經新加坡好友的多次推薦,他終於走進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 Money & You 的課堂。「其實我拒絕了好幾次,我並不想去,我當時是自大而且自卑的。 自大是因為我已經是所謂的名師(當時的他已經持有 15 張國際培訓資格證書, 在台灣培訓界小有名氣,名列‘四大講師’),我覺得我什麼都會;自卑是因為 其實我真的沒弄懂,才會招致自己這種下場。後來我決定不自卑,我決定自信!」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一生由此發生了巨變。「一個充滿說事實、愛、信任、喜 樂、勇氣、廉正和負責任的美麗人生」,在他面前逐漸綻放。重新確立自信後, 他籌集了 60 萬元新台幣(約 15 萬元人民幣),在 1998 年 5 月 8 日成立了新公司, 於 8 月 6 日正式營業,而這兩個日子分別是他的母親和父親的生日。
1999 年 4 月,受美國 BSE 企業家商學院委託,林偉賢將 Money & You 課程 引入台灣,並作為第一位中文講師,負責華文版課程的落地與本土化。
「我是活在 Money & You 裡面的人,每天用它的方法生活、工作、做生意、 與人相處、拓展企業、實踐。」不僅林偉賢本人,還有家人、團隊成員都是活在 Money & You 裡面,兩個孩子也是在實踐家的學校里成長。
在林偉賢看來,課程想對所有孩子都有幫助,除非是經過自己驗證過、學習過、 真正教過的內容。這就需要刻意訓練以達精通。於是,他把 Money & You 課程 中的 300 個方法,繪成 300 張海報,每晚睡前、每天醒來都看一遍。
實踐 Money & You
轉眼間,實踐家集團創辦已經 21 年,林偉賢和公司經歷了許多的 變與不變。
不變的是,5 個創始人、股東; 不變的是,「把世界帶進中國,讓中國領航世界」的使命; 不變的還有,Money & You 的課程品牌,以及林偉賢永遠飽滿的行程和他身份的多元化,他同時以講師、教育者、投資者、實踐家 在實踐著......
變化也很多,最大的變化是事業的增長:
2019 年,Money & You 英文版創辦 40 週年暨中文版出版 20 週年。 2019 年 10 月 11-13 日開辦第 666 期中文版課程,實踐家教育集團至此 累計服務 Money&You 畢業學員超過 11 萬人。
實踐家目前代理著美國、 丹麥、澳大利亞等國的 18 項國際課程,擁有創業孵化基地 31 個、教 育機構 39 家、股權投資企業 131 家,包括國賓國際健康管理中心、嘻 哈幫、大蔬無界等。
實踐家課程的精華完全應用在實踐家集團。「我們推廣、落實 Money & You,所有的員工都在實踐 Money & You,通過這樣的實踐, 對我們自己公司產生強大的影響力,不是只在外面教別人怎麼做,而 是我們自己就是這麼做出來的。」
實踐家現在不僅是馬來西亞和台灣最大的教育機構,業務已遍布 大中華文化圈。截止 2019 年上半年,實踐家在台灣、香港、澳門、 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印尼、泰國、菲律賓、加拿大 等 11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自己的辦公室、總經理、專業團隊,為當地 學員提供落地服務。
實踐家員工總計有 500 余人,全部為 Money & You 課程的畢業生;其中總經理有 30 多名,與林偉賢相識的時間至 少不低於 12 年。
「實踐家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教育機構,為什麼?我們去的時候,很多人也到馬來西亞做培訓了;後來因為中國大陸的市場大,大家都跑去大陸賺錢,我們是唯一還留在那邊。為什 麼是第一,因為我是唯一;因為我是留下的,最後一個是我,是唯一,我就變第一了。不管如何,我們都是非常(能) 堅持,每到一個地方我們就不離開,在馬來西亞有 14 層辦公室,全部現金購買的。」
自 2003 年起,實踐家集團陸續在大連、天津、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東莞、深圳等地購置了自己的辦公室。
在林偉賢看來,買辦公室體現了公司永續發展的決心:「租的房子可以跑,買的房子就會在那待著。一旦到一 個地方,我們就不離開,堅持把它一直做下去。」
「教育不應該是一下子的,做一個企業不能只有盈利、獲利,應該同時有道德勇氣。我是從基金會的公益領域 出來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還是公益的思考。」
實踐家目前在兩岸三地 ( 安徽、台北、花蓮、香港 ) 設有四個基金會,其中實踐家文教慈善基金會 2012 年 7 月 26 日獲批成立,與台灣實踐家文教基金會共同「實」證「踐」行一場涵蓋生活態度、人生觀點、人格修養、心靈智慧、 道德人倫的「人文復興運動」。作為安徽省唯一的一家 5A 級基金會,四家基金會合計現有專職員工 82 人。
經營企業和做人,都是一輩 子的功課,切莫為了眼前的短 暫利益,而犧牲了可長可久的 平台價值!
錢和你(Money& You): 你就是錢,錢就是你。什麼樣 的你,就擁有什麼樣的財富!
趨勢 + 模式
林偉賢另一個身份也廣為人知,他是「商業模式第一人」。 「實踐家的一切都是從真實當中體驗實踐出來的結果,我們希望學員不 要再去走冤枉路,真的有可以放在自己的生命裡面可用的、可實踐的系統。」
因不懂遊戲規則曾屢遭投資、創業失敗,林偉賢對商業模式的重要性有深切體認。 「趨勢是方向,模式是方法!」在林偉賢看來,實踐家集團得到學員們的追隨,根本原因在於對趨勢的快速、精准把握,和模式的有效運用。而走 在政策的前面,提前籌劃、充足準備,尤為關鍵。
舉幾個例子:早在大陸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前,實踐家已經完成了東 南亞的市場佈局。
因為意識到「精准的學理、深厚的學術基礎非常重要」,早在 2012 年, 實踐家就聯合多個單位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實踐家商業模式研究 中心。
2017 年 7 月,實踐家獲邀在台灣中華大學設立「實踐家國際創業學院」,林偉賢同期被聘為院長暨講座教授。
2019 年 2 月,內地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正式成為國家戰略之一。早在 2016 年, 實踐家就全資收購了香港最大的教育平台——英皇教育。
今年 2 月 23 日,《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發佈,明確了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而在 2015 年,實踐家 就已經打造了一個涵蓋 0~24 歲的完整教育產業平台。
2019 年實踐家也完成了整體轉型,過去是 95% 的時間用於成 人教育、5% 時間用於青少年教育,現在是 95% 的時間用於青少年教育、5% 的時間用於成人教育。
秉持「客戶即家人、家人即愛人」的立場,實踐家力求給予學員家人般的關懷,副董事長郭騰尹全年有 300 多 天奔走在亞洲各大城市,參加同學會「美憶會」的活動,免費為學員做課程復習。以現有的 Money & You11 萬畢 業生為基礎,今年 9 月實踐家開始發力免費線上課堂,一個月已錄制 2000 余堂課程。
文武之道
「每一件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很可能正是你可以得到大 的逆轉、有不一樣成就反彈的一個地方。」到了知天命的年 紀來回望人生,林偉賢認為,特別是近 30 年來,自己的變 化可以用「亦文亦武」來概括,文是指教學,武是指行走。
1986 年,林偉賢在台灣東吳大學讀大四,他擔任學校報 刊的副總編輯,同時做著徒步志願者。結果,寒假前的期末 考試,成績全部掛科。儘管父母向校長下跪求情,他還是不 得不從學校退學。
2016 年,林偉賢重新回到東吳大學,已是教授,負責給 大一大二的學生講授商業模式和大數據分析。每年 5 月8 日前後,他都帶著學生去敦煌徒步,以此作為學業內 容的一部分。
「33 年前被退學是因為 走路,今天走路已成為實踐 家的重要工作。」目前林偉 賢擔任東吳大學和中華大學 兩校的教授,同時是演講家、 作家,這些年累計出版 48 本書;另一方面他的步伐也 從未停止。最近跟「中國徒 步第一人」雷殿生開啓了一 段合作。
他的行程很滿,經馬來西亞首相頒發聘書,聘請林偉賢出任馬來西亞首相署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國際戰略智囊,經常往返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以 9 月 30 日為例,他開展了 6 天 4 國的計劃,6 天內飛到馬來西亞、文萊、泰國、新加 坡等 4 個國家在 10 個城市授課,並出席泰國新公司的開幕 儀式。
「地球上一邊的人在睡覺時,另一邊的人正在工作!成 功沒有捷徑,越努力,越幸運!」如何實現這一點呢?「願 意為你服務的人越多,你的效能就越高」,Money & You 的精神導師富勒博士的這句話給他以很大的鼓勵。
即便如此匆忙,他仍堅持以「過均衡的生活」的人生價 值及行事方針。他主張,人的生命的每一天,都要涵蓋八大 領域:工作、理財、健康、人脈、家庭、休閒、心靈、學習, 而且這些領域必須是均衡的。
與大多數喜歡豪車、喜歡自我包裝的人不同,他的生活 很簡單。他坐高鐵,吃高鐵盒飯;他極少穿西裝,出行都是 公司 T 恤;他把錢盡量用於基金會公益和公司發展,比如他花了 18 萬買車, 不買 400 萬的賓利,省下的 382 萬,如果投資得當,可以在 柬埔寨買下 1097000 平方米的土地,還可以為中國大陸和東 盟青年提供創業孵化,並協助農民脫貧致富!
「基本上我們每一個佈局、每個公司都在思考如何為越 多的人提供服務,我一直相信 12 個字:對人有益、對己無虧、 對事圓滿。」
何金漢(馬來西亞碼訊控股董事長)
案 例
「Money& You、BSE 成就了我!」
1999 年實踐家全球第一期華文版 Money&You、2000 年美國 BSE 企業家商學院華 文版的畢業生。
1999 年,當時還是卡車司機的何金漢,在報紙 上看到 Money&You 課程,他非常想去。因薪水低 廉無法支付學費,最後以支付 50 元馬幣的定金、借 錢上課的方式堅持了下來。
20 年來,何金漢多次創業,事業發展起起伏伏, 現在是大數據網絡營銷廣告公司 - 碼訊控股的董事長。 今年 6 月,碼訊控股在馬來西亞證交所上市,是東盟 最大的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覆蓋 2.8 億人,東盟人 口共計 6.6 億。
對 話
Q:談談中國文化對企業家提升的幫助,或者說說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林偉賢:國學教育不只是一個學習的方向、考試的內容,它真正要做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生活的滲透。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是他的生活方式影響了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就是「食、衣、住、行、育、樂」。
現在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成為第一大國指日可待,生活方式會成為全世界行業的標桿以及標準。現在是 中華文化影響全世界落實到生活方式的關鍵時間點,而在這個時間點里,我覺得現在需要一種可愛的人— —「翻譯」。「翻譯」 不只是語言的翻譯,是翻譯成當地人接受的方式,把真正的中華文化表現出來,把生活方式落地為西方也能接受的東西,再把 西方人強調的東西「翻譯」成我們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東西。
文化決定三件事:文化高度、遊戲規則、產業標準。當我們可以把文化落地推廣到全世界的時候,每一個中國 人都是文化大使,讓人們認識到有禮有節、心胸廣闊、尊師重道、民胞物與、天下為公、濟弱扶貧的中國。
Q:您如何看待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林偉賢:2001 年來到大陸,我們所有的錢就被代理商都騙走了。明天要開課,今天才發現代理商跑掉了;所有的錢, 連學生的學費住宿餐飲費用,他們全部都捲走了。怎麼辦?借錢也要開下去,因為學生信任的是我們。
我們當老師的,把錢投資給很多學生,希望能夠幫助他們的企業。但說實話,也有一些投資是肉包子打狗— —有去無回的。 可是我不會因此覺得很挫敗,為什麼?因為每一次都是我們去發現更多事實的過程。從地球發射火箭去月球,在飛行過程當中, 只有 3% 的時間是在朝向月球的軌道上,另外 97% 的時間其實都在不斷地修正。
我們也會遇到目的不純、刻意利用團隊、傷害團隊的學員,防不勝防,我們唯一能做就是始終保持本真。我一直保持著本 真的我,不會因為一些事情就沮喪、難過,反而每當有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給自己更大的自我提醒:我們永遠做的還不夠, 教的還不夠好,可能還不夠努力。這些負面的現象越多,就提醒我們要更堅持地做下去。
Q:說說您人生中的貴人。
林偉賢:我的父母是我的導師,用他們真實的生命的經驗給我很多的啓發。我的道德和價值觀都是我父母奠基的,我們每天都想辦法絕對不虧欠人家,永遠都在想辦法對別人好。
我心靈上很重要的導師是證嚴法師,她以大愛胸懷來愛這個世界,不分國籍、不分族群,她對我非常重要。
丹尼斯 . 魏特利博士是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幫助我最多的人,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完整的東西,包 括對學生的熱心、關懷、用心,都有很大的啓發。
最後一位是東吳大學的楊其銑校長, 他影響我很多,尤其是他對每一個學生的不放棄,校長永遠是我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