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便利貼分享—
by 24比利 奶糖
答:
你好~
看完你的來信,我想問你——何為完美?你認為「完美」的定義是什麼?
或許,在你眼裡你室友是完美的人,但在別人眼裡呢?在她自己眼裡呢?也是完美的人嗎?況且,你又怎麼知道在她眼裡的你就不是完美的呢?
你用盡力氣去追求你自己所認為的「完美」,不過,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盡善盡美的人嗎?真的會有人完美到沒有一絲的缺點嗎?我想,應該沒有吧,就算是“神”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完美的。
下面,向你分享一下兩位名人的真人真事:
【加拿大名模Winnie Harlow的故事】
Winnie Harlow在4歲時被診斷患有白蝕症,這個疾病為她帶來了外貌上的改變。
她8歲時,因為自己異於其他小朋友的外貌而遭受霸淩;16歲時,中途輟學,更有輕生的念頭!
幸好,後來她想通了,沒有走上自殺這條不歸路。一直不放棄自己的她,終於在2014年的時候被西班牙品牌Desigual相中拍攝廣告;自此以後,她開始慢慢地穿梭於不同的時裝週、品牌廣告和各大時裝雜誌的封面,她做到了!
如今的她,被GQ Portugal選為「年度最佳模特」,更在2016年入選BBC全球百大女性。後來,她到處去散播正能量,透過演講去啟發別人,希望大家能在自身的不完美中找到美麗之處,學會欣賞自己,包容自己的缺陷。
【Lizzie Velasquez的故事】
Lizzie Velasquez患有一種叫「全身脂肪失養症」的罕見疾病,罕見到全世界只有另外2人和她一樣。她身高157公分,體重不到27公斤,右眼全盲、左眼視力受損。
從她5歲上幼稚園的第一天開始,她的生活中就處處充滿著霸凌的痕跡。在她17歲那年,無意中發現自己變成了Youtube里〖世上最醜的女人〗影片的主角。這個短短8秒的影片,吸引了超過400萬次的點閱。底下的評論全都說她是個不應該出生的怪物,更有人評論[Lizzie!拜託!拜託你來為世界做一件好事吧!拿槍自盡吧你!]
可是,為什麼她還會被許多帥哥追求,甚至還有人因為追不到她而感到遺憾呢?那是因為她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及她的博學、美麗、善良。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故事激勵別人,用她的內在美打動著大家,所以也吸引了許多人的青睞。
我説這兩則故事是想告訴你——世界上并沒有真正的完美,有缺陷的美也是一種美麗,衹要你活出最真實的自己,那麼你就是最美麗的!
雖然我不清楚你所追求的完美是外表上的還是心靈上的,不過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到你失去自我的地步,真的值得嗎?你不累嗎?更何況,什麼是完美?
你一直在追求別人的完美、不實際的完美,可是卻忘了你自己的本質。你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借此來提昇自己,不過,你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另一個“她”,你所認為的完美的她。
所謂的「完美」,是很飄渺、很抽象、很主觀的事物,每個人對它的定義都不同。你沒必要為了這個抽象的事物而失去自我,正是因為你盲目地追求完美,追求到連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會生出恨意、才會感覺身體空了一塊。
孩子,要學會接受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有自信一點,你是最棒的!知道嗎?祇有你懂得欣賞自己了,別人也才會欣賞你,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祝福你~加油(=•̀口•́=)و✧
by 奶糖ヾ(=°・°=)ノ喵♪
#心情抒發
#24比利
#解憂福利社 #解憂信箱 #便利貼 #優良 #分享 #推薦 #解憂 #使者 #完美 #信念 #思想 #強迫 #放鬆 #負面 #人際 #友情 #自我 #接受 #欣賞 #自信 #獨一無二
全盲定義 在 愛盲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顏色是什麼?能吃嗎?
先不要覺得這個問題很無厘頭
對先天全盲的視障朋友來說
顏色的概念是撇除視力後的多樣感官感受
顏色可以是觸覺、可以是嗅覺,甚至也可以是味覺帶來的聯想
入口即化的棉花糖、小朋友童稚的笑聲、路過公園聞到陣陣花香…
對視障朋友來說,也許都是粉紅色的喔!
#我的顏色我定義
#團長與跟班一起粉起來
#粉可以 #粉有愛
#愛盲正向防疫
全盲定義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草稿-未定案-需要仔細閱讀的傷腦文】亞斯人(AS)情緒系統先天有限制,其輔助工具是什麼?
。
我們試著將亞斯人的情緒障礙類比為盲人的視覺障礙(先天的,僅有模糊光影,沒有影像與顏色),這只是為了讓非亞斯人能懂的比喻所做的形容。底下()內是視覺障礙的類比,試著讓非亞斯人進一步理解那個障礙內容與如何溝通的可能。
亞斯人是有情緒的(視障據統計只有18%是全盲),因此不同程度的情緒起伏(光影)仍有刺激與影響,只是當下他無法分辨。情緒辨識的先天限制讓亞斯人自小沒有情緒經驗(視覺經驗)的基模,於是彼此溝通時,非亞斯人又怎麼向亞斯人形容「憂鬱」(藍色)是什麼呢(此時無法使用海洋、天空等形象的譬喻)
◎參考文章連結:「如何向盲人描述顏色」https://s.yam.com/PPVa3
。
一、利用其他線索來描述情緒(利用其他感官來描述顏色)
參考連結文章就會知道,協助視障者認識顏色,可以使用觸覺、嗅覺、聽覺等其他感官來描述顏色概念,例如說藍色,EX(1)用觸覺描述顏色:讓對方把手放進一碗涼水中,告訴他水是藍色的,少量的水是非常素淺的藍色,近乎透明,而大量的水聚集起來就成了深藍色,就像河流海洋。你可以說:「想想看在水裡游泳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那種涼爽怡人的濕潤感,就是藍色的感覺。」EX(2)用聽覺描述顏色:聽到流水的聲音可以聯想到藍色,尤其是潺潺溪水聲或者是海上波濤聲時。你可以說:「藍色是寧靜、舒適的,如同水聲帶給你放鬆的感覺。」
◎重點是:使用其他線索+認知整理以形成基模。
視障在使用感官線索輔助時,一定要解釋顏色帶來的情緒和感受(EX藍色—智慧、涼爽、冷靜、從容、邏輯),彼此做連結,這時候就會用到「認知能力」去將經驗做整理與歸位。
●同理,協助情緒辨識困難的亞斯,我們也一樣使用其他感官的輔助工具,例如說:如何學習知道一個人有「憂鬱情緒」,輔助工具是什麼?而不是用感受的。
1.視覺的線索:看起來沒活力(死氣沉沉)、委靡狀、眼睛無神…
2.聽覺的線索:無力的聲音、常常嘆氣…
3.語言文字的線索:總是負面推論、悲觀人生…
4.行為觀察線索:行動緩慢、三餐不定時、失眠、躁動、容易生氣。
前4項主要是觀察別人,線索出現後還是要與對方詢問及確認,讓對方有機會解釋而不是自己解釋。
人類大部分會以自己的習慣模式建立一件事物的資訊判斷,心理學稱為「基模」,亞斯人先天情緒辨識被屏蔽,因此收不到對方所散出的情緒訊息,易出現「你不說我怎麼知道」或「以我的觀點解釋」的溝通方式。一般來說,情境訊息(尤其是人際溝通)常常是多重面向的。
5.比較的線索
這一項對自己或他人都可使用。亦即比較自己(或他人)現在與之前有什麼不一樣來發掘隱藏的情緒訊息,例如上週自己很有活力,但今天卻怪怪的什麼都不想做,卡卡的效率很差,經比較後的差異就可當情緒產生了而推論。
比較他人的前後差異,線索出現後一樣要進一步詢問對方。
。
二、了解亞斯人的個別差異(瞭解個別的失明情況)
視障輔助的文章說明:它建議我們瞭解每位視障區分光亮和黑暗的能力來解釋黑色和白色。你可以說黑色就是黑暗,白色就是有光。在美國,幾乎所有失明案例都是由眼部疾病造成的,很多視障者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有過視力。你可以描述他們以前看過的東西,幫他們重新記起來。另一種是色盲:色盲症患者可以看見物體,但是對很多顏色混淆不清,又或者他們眼中的一些顏色與大部分人看到的不同。與色盲症患者一起做事或者交談的時候,你只要把日常物品的顏色告訴他就可以了。
●同理,協助情緒辨識困難的亞斯,我們也一樣要瞭解個別差異,每個人對怪怪的、模糊不清的情緒警覺度不同;過去曾有什麼樣的情緒經驗,也可以現在再做解釋,當有不同的線索時亞斯人或許可進一步理解那個情緒,討論此項並將此定義下來:「那個狀態那個感受那個表現是怎麼回事,也就是「XX」的情緒」。這些線索一樣要經過討論,就能成為那個亞斯人自己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