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台海危疑,誰錯估形勢誰錯解民意
共機擾台,使得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根據國防部公布資料,19日上午在台海中線南北兩端空域實施操演的共機,計有殲16機12架、殲10機2架、殲11機2架、轟6機2架、運8反潛機1架,總計19架。圖/國防部
台海情勢惡化,危機升高。六月,「國際危機組織」將台海列為政治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八月,美國前中情局副局長和前參聯會副主席推演明年一月共軍可能在三天內武統台灣。連日來美軍航母穿梭、共軍實戰演練,台海緊張已不是「芒果乾」或「狼來了」,而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焦點。
根據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台灣民眾的感受也部分證實了國際社會對台海的觀察:民眾仍普遍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但兩岸關係天平已明顯向「戰爭」一端移動,民眾對兩岸軍事與政治敵對的感受都達到十一年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眾感受出現兩個重大的反差:一方面,民眾知道民進黨導致兩岸關係緊張,但仍力挺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和親美反中作法;另一方面,民眾對大陸人民的好感和對大陸政府的負評,都達到新高。先不談外部因素,民心這兩大反差可能部分形塑了當前的台海形勢,也影響未來兩岸關係走向。
民進黨慣於抹紅打藍,操弄反中,獨化教育成功。國民黨則有理說不清,一路挨打,兩岸論述陷入泥淖。蔡政府不但藉機建構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等法制刑具,加上善帶風向的側翼網軍,製造寒蟬效應。民進黨因而全面掌握話語權,大內宣發威,熱賣「芒果乾」。
民眾雖知民進黨帶來兩岸動盪,但在整體社會氛圍下,許多「勇敢的台灣人」無畏中共軍事威脅,不擔心被捲入美中角力戰火;或者相信台海有事,美國馳援;甚或希望美國積極介入,遏中扶台。民眾對台灣前途雖仍以「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但明顯呈「統消獨漲」的態勢;但若任由此態勢發展,結果若非走向兩岸民粹相撞,就是台灣淪為美國棋子,無論美國是否來援,台灣都將生靈塗炭。
民進黨仍供奉著台獨神主牌,蔡政府去中國化的作法肆無忌憚,文化台獨的用心也昭然若揭。但蔡英文機巧運用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定位與兩岸關係,再用「中華民國台灣」處理國家認同和國家定位,既安撫不同光譜選民,也讓民眾在蔡英文和傳統民進黨之間作出區隔。蔡英文聲望一直高於民進黨聲望,原因在此。
最近中共迫台日甚,機艦繞島、飛越中線、持續軍演、外交打壓,既毀了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又撕破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承諾。種種威嚇和打壓,都讓台灣民眾對北京反感,也讓蔡英文繼續撿到槍。因此,在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負評達到新高之際,蔡英文也獲得更高的支持度。中共變成了蔡英文的啦啦隊,中共軍演的砲火,也變成專為蔡英文綻放的煙火。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試圖讓中國大陸民眾對中共產生對立,形式上區別對待中國政府與大陸人民。中共方面,則繞過民進黨政府,直接示惠台灣民眾。但蔡政府卻把大陸民眾都當成共產黨,在反中氛圍下,連陸生、陸配、小明、台商、在陸台灣藝人都受到株連,似顯不智。相形之下,台灣民眾則懂得區隔大陸的「官」和「民」,也因此,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和對中共政權的惡感都達新高。對台灣,這是兩岸緊張關係中最重要的緩衝;對大陸,則是兩岸心靈契合最珍貴的資產。這不僅值得兩岸政府珍惜,更應深思其中寓意。
領導人不能錯估形勢,更不能錯解民意。兵凶戰危,領導人應避戰而不畏戰,應追求和平而不是追求戰爭。台灣多數民眾仍相信兩岸尚不致開戰,兩岸領導人不能辜負這真誠善良的願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社鼻祖Thomas Cook破產 60萬旅客受困海外 *沙國煉油廠遭襲後加緊趕工修復 *英國油輪遭扣押逾兩個月 伊朗:可自由離開 *副部長貿易磋商後中方購買60萬噸美大豆 *川普通烏門 認提到拜登父子 *扭轉氣候變遷聯合國要求具體行動 *香港民陣將再發起兩遊行 *美國遠東銀行出售案 永豐金提告...
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在 老天鵝娛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鵝嗑瓜時間
永遠的「笑顏女王」R.I.P.
竹內結子所屬經紀公司發表聲明,對於獲知她的死訊,表示全公司同仁都感到震驚與難過,至於詳細狀況目前還在確認中。
By阿鵝
【老鵝掃報】
《蘋果日報》
★ 6都首長共同聲明
「市長聯盟」矮化台灣 不正名就退出
★ 粉絲震驚 日劇女王竹內結子 40歲自縊留8月兒
《聯合報》
★ 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兩岸軍事競爭惡化
《中國時報》
★ 學者籲推動核三延役 解電力短缺困境
供電6計畫 半數卡關
★ 海巡基隆艦馳援護漁 人員均安
蘇澳漁船 釣島海域遭日艦衝撞
《自由時報》
★ 拒被市長聯盟列中國城市
6都市長聯合聲明:不更正就退出
★ 太太每日無酬顧家4.41小時 先生的3倍
★ 水田打排球 邀眾來吃土
★ 揹石頭綁紅繩 澄清湖驚見男女浮屍
-
動動手指輕鬆瀏覽一日新聞
✔️ 「#老天鵝娛樂」FB 👉🏻「追蹤」點選👉🏻「搶先看」
✔️ 手刀訂閱「老天鵝娛樂」YT頻道👉🏻https://lihi1.cc/cGDGe
✔️ 老天鵝專屬社團 #老天鵝的第一個家!不定期優惠好康社團底加👉搜尋👉「老天鵝的第一個家」
✔️ #鋼鐵鵝粉 現正募集中!👉https://lihi1.cc/e1Zhb/news
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人堂
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
趙春山
共機擾台,使得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根據國防部公布資料,19日上午在台海中線南北兩端空域實施操演的共機,計有殲16機12架、殲10機2架、殲11機2架、轟6機2架、運8反潛機1架,總計19架。圖/國防部
兩岸關係一直受到台灣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今年的變化最具戲劇性。先從台灣外部的「大氣候」來看,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連任陷入苦戰。川普為勝選大玩「反中牌」,不僅因此升高中美戰略競爭,並連帶牽動台美和兩岸關係。
在中國大陸,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十三五規畫」的「收官收之年;中共能否打贏這場「脫貧攻堅」之戰,迄今難下定論。影響所及,習近平不會和川普攤牌,但也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讓步。
再談台灣內部的「小氣候」。民進黨因香港反送中運動「撿到槍」,成功操弄「抗中」贏得今年的「二合一」選舉。蔡政府控制疫情得宜,其執政權力並未遭到在野黨的有力挑戰。我想蔡會繼續以「聯美抗中」和不挑釁、不冒進的立場,來維持她眼中的兩岸現狀。
了解上述大小氣候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解讀聯合報這次調查所反映的下列台灣民意走向:
第一,民眾認為外交關係,仍是兩岸最為競爭對立的領域。這代表民眾對拓展國際活動空間的需求,沒有改變;對中共的外交打壓,則心存惡感。
第二,民眾雖認為「台獨」仍是導致兩岸緊張的第一排序,但其破壞性已較去年大幅降低;相較之下,認為民進黨執政可能起的消極作用,卻較去年升高。這意味著民眾理解政府不會跨越這條紅線,但仍怕民進黨「走偏鋒」。
第三,在民眾看來,兩岸官方和兩岸軍事的競爭,才是造成兩岸緊張的主要原因。因為調查結果,認為這兩項因素處於緊張狀態的比率,都創了歷次新高。
民眾的感受容易理解,由於兩岸缺乏溝通管道,所見所聞都是雙方隔空叫陣的場面;此外,「武統論」近期甚囂塵上,共軍的對台威嚇也幾呈「常態化」。民眾雖認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憂心戰爭爆發的比率,卻較去年增高。
第四,「永遠維持現狀」仍是台灣民意主流,但主張「急獨」和「緩獨」者的比率日增,已大幅超過主張「緩統」和「急統」者的比率。這應該和民進黨執政下的「獨化」教育有關,但不排除對岸「反獨促統」起了「反作用」。
第五,民眾願赴大陸就業、創業和就學的人數,都出現了降幅。我想這應歸咎於兩岸氣氛不好,而兩岸執政當局對兩岸交流採取的抑制政策,也影響台灣民眾西進的意願。
第六,台灣民眾今年對大陸民眾的好評,以及對大陸政府的負評,都是創歷年調查新高,顯示民眾對「中國」和「中共」是採「區別對待」的立場。
民調顯示,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已獲得民意高度肯定,滿意度為歷次調查最高。我認為原因如下:一是她的兩岸政策,符合目前台灣多數的民之所欲;二是民眾相信支持蔡政府的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障台灣的安全;三是中共連串對台「文攻武嚇」,已引起不少台灣民眾的反感;四是在野黨在大陸政策方面,未能提出具體有力的訴求,吸引人民有其他更佳的選擇。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執政者:「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兩岸大小氣候無常,民心是有可能隨之改變的。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行社鼻祖Thomas Cook破產 60萬旅客受困海外
*沙國煉油廠遭襲後加緊趕工修復
*英國油輪遭扣押逾兩個月 伊朗:可自由離開
*副部長貿易磋商後中方購買60萬噸美大豆
*川普通烏門 認提到拜登父子
*扭轉氣候變遷聯合國要求具體行動
*香港民陣將再發起兩遊行
*美國遠東銀行出售案 永豐金提告前總座張晉源及摩根士丹利
*林命群與港商簽投資清單 文華東方傳385億易主
*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軍事緊張新高
*總統府亮出蔡英文博論
#蘭萱觀點 #蘭萱看世界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