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美容
這次參加加拿大第三屆國際中醫大會,遇到了許多位來自各地的中醫專家,譬如台灣針灸四大派的飛針走氣派傳人吳泓德醫師、中國頭皮針標準制定專家焦順發醫師等等,大家互相認識與交流。受邀演講的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而討論中醫,為參加大會的數百位中醫師們帶來各種不同的啟發,而其中最受歡迎、最多人聽的,竟然是中醫美容!這也無可厚非,愛美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女士們,身體不舒服,能拖就拖,看醫生太麻煩了,可是出現了黑眼袋、臉頰肌肉下垂了、法令紋加深了,那可不得,小則買一堆保養品,大則考慮各種美容方式,就是不能讓自己看起來老了!既然很多人對中醫美容有興趣,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中醫美容吧!
其實,中醫美容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中醫師都會做,畢竟五臟六腑好、氣血充足,人自然看起來年輕、漂亮。然而,近十年來,韓國因為各種原因,女士們為了愛美而選擇整容,情況嚴重到各個年齡層的女士都備感壓力,西醫外科整容業因而蓬勃發展,韓國的漢醫(中醫)不甘落後,也想分食這個新興市場,大力推展針灸美容,中醫美容的概念快速成長,進而傳到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甚至歐美地區。
中醫美容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為利用針灸來去皺紋、提升臉部、消減局部或全身贅肉等等,第二個方向為調理身體,讓人臉色紅潤、減少水腫、肌肉緊實,健康改善了,也就顯得年輕漂亮。
我們先來討論第一個方向。針灸是如何去皺紋、提升臉部、消減局部或全身贅肉?這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或許可以稱為「韓式針灸美容」,使用很粗的針或很多根針,破壞皮膚淺層筋膜或脂肪組織,再利用一些手法,讓被破壞的組織自我修復時有所改變,譬如使用很粗的針在皺紋下方,以多個角度穿刺,破壞皺紋下的組織,再用手用力拉平、壓平皺紋表面,當皺紋下組織重新成長後,皺紋會變得淺一些。又譬如在肚子上下很多根針,讓身體覺得「異物入侵」,啟動免疫系統,間接導致局部脂肪燃燒,而產生減肥的效果,這也是「埋線減肥」的原理。嚴格說來,這樣的「韓式針灸美容」並非依據中醫的理論,但是因為容易看到效果,目前十分流行。不過,這樣的方法並沒有真正解決身體的問題,譬如脾虛等導致的臉部肌肉下垂等,問題很容易再呈現出來,得再去做針灸美容。然而,這樣的針灸方式會導致皮下及身體內部的疤痕,做了幾次後效果會大幅下降,同時會讓局部變得「僵硬」,如果在臉上重複多次使用,臉會看起來像打了肉毒桿菌(Botox)一般的僵硬、不自然,近距離看反而更不美觀。當然,並不是說這樣的針灸方式不能使用,而是醫師及病人都得了解其中的利弊得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適度的使用,還是挺有效果的。
第二類針灸美容的方式,是依據中醫經絡及穴位的理論來取穴,譬如「合谷面口收」,下針合谷穴,會讓臉部比較緊緻,而承泣、四白、地倉、下關、太陽等等臉部的穴位可以促進臉部的氣血循環,也會讓臉部比較緊緻、紅潤、光滑、細膩等。又譬如在脾經上的陰陵泉、地機、三陰交下針,健脾利水的力量很大,也就可以消減水腫及肌肉下垂。然而,這樣「經絡穴位」的方式,就得考驗醫師的功力了,不是哪裡有皺紋、贅肉,就在那裡下針。同時,美容的效果也還得看病人本身的整體情況,譬如病人雙腳水腫嚴重,代表身體已經有許多問題了,但是如果病人只關心醫師幫她消除眼袋的效果,那麼或許醫師已經幫她雙腳水腫退去大半,卻被病人怪罪眼袋沒有消!這也就是為什麼「韓式針灸美容」會成為「後起之秀」,把「經絡穴位」的針灸美容方式推到一邊,畢竟大多數的醫師都不想要吃力不討好。然而,這不代表「經絡穴位」的針灸美容方式效果比較慢、比較差,還是得看醫師功力、病人整體情況、美容的項目等等,譬如我們用太陽透率谷、地倉透頰車等下針方式來治療面癱,連面癱的臉部下垂都可以在一兩週之內拉回來,那麼因為年齡增長的臉部下垂,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上面解釋的兩類針灸方式,是中醫美容的第一個方向,而中醫美容的第二個方向是以「治病」的角度來改善身體狀態,身體健康了,會呈現出自然的光彩與美麗。譬如超過五十歲的人,無論男女,常常會面色轉黯淡,反光度及紅潤的色彩不再,同時兩個臉頰會開始下垂,看起來越來越像老虎狗。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就顯得老,許多人平時自己不覺得,參加活動拍照後,想選一張照片出來放在社群網站上,才發現每一張都比印象中的自己老了十歲!這樣衰老的容貌不難改變,臨床上幫助過很多這樣的病人,大多是肝血不足使得臉色暗沈,脾氣虛使得肌肉鬆弛、水腫,以柴胡等清肝、四物等養血、白朮茯苓等健脾利水,很快就可以看到改善。其它美容上的問題,從臉上褐斑、眼袋臃腫、蝴蝶袖、下腹突起、臀部下墜,到大量掉頭髮、白髮大增、髮質枯槁等等,也都是健康問題的表現,中醫辨證論治下,以中藥方劑來改善健康又增進美麗,一石二鳥,不但效果好,也維持得更長久。當然,還是可以配合前面討論的兩類針灸方式,針對病人「客觀的身體狀況」及「主觀的美容需求」,量身打造「綜合美容計劃」,治標和治本同時進行,不失為推展中醫到全世界的另一條道路!
既然這篇文章在討論中醫美容,我們就不應該避諱一個尷尬、羞於公開討論,卻在韓國及中國大陸十分流行的美容項目,那就是幫助女士陰部緊縮的中醫方法。有些女士們可能覺得生過小孩或年齡增長,陰部會比較鬆弛,擔心影響到夫妻生活,又覺得整容外科的縮陰手術不自然,效果維持不久,也擔心可能的副作用,於是轉而求助於中醫。中醫確實有些方法來幫助這樣的問題,方式也不外乎上面提到的基本方向。治標可以用針強刺激腹股溝、陰部附近的肌肉,或者依循中醫的穴位,從婦科相關的八髎、中極、曲骨、秩邊等,到補氣血的足三里、三陰交等,配合肝經、任脈、衝脈上的穴位,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治本方面,可以從中醫病理上來檢查病人的問題所在,譬如下焦寒濕會導致遺尿、帶下、性慾低落、下腹肌肉鬆垮等等,陰部鬆弛也就不太意外,使用中醫方劑來治本,也同時解決其它婦科方面的問題。
不過,這裡得強調一點,除了少數的病例,大多數的女士並不需要擔心陰部鬆弛影響夫妻生活的問題。許多醫學研究認為,夫妻性行為的滿意度,取決於兩人的態度、心情、情境、慾望、互動等等因素,而女士陰部緊縮與否,就和男士陰莖大小是否會影響性生活滿意度一樣,一直是個庸人自擾的問題,大多數醫學研究的結論都表示,二者對性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很小,不足以讓人擔心。不過,反過來說,如果用中醫方法讓原本一直擔心的女士們放下這個心結,間接解除「心理上的障礙」,那麼,夫妻生活或許可以有所改善。
(http://andylee.pro/wp/?p=6199)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八髎穴取穴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艾灸
比起吃喝玩樂,健康習慣&身體調養大概是最難維持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健康的人還是體弱多病的人其實都一樣,今年因為心悸大爆炸所以大多時間都在調養心臟,不得不正視身體虛寒這件事情,雖然年輕的時候身體也沒好到哪去但卻不像這兩年這樣容易手腳冰冷&畏寒,所以最近基本上是運動(目前還是只能散步)跟中藥調理雙管齊下
接連在幾本中醫書裡面看到艾灸的建議之後,考慮到針灸沒有熟悉的醫生&下意識恐懼銀針(還有出門不是很方便)沒猶豫很久就入手了評價的針灸器+艾條
感謝萬能的網拍,下標購買的東西沒幾天就送到家附近的小七,領回家之後因為晚上頭痛得厲害,就開始艾灸了
艾草條拆開封口(不用整條拆開,會散掉喔)後均勻點燃,塞進裝好金屬濾網的艾灸器之後就可以開始灸了,我挑的這款艾灸器據說蠻容易壞的,但因為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三分鐘熱度所以我想用這個就很適合,畢竟便宜,壞掉了也不心疼,再換一個就是了,實際用起來還蠻順手的,畢竟有把手,移動的時候特別方便
基本上因為jt叔叔這句:「如果能夠很有恆心的灸膏肓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的話,就可以不用上《傷寒論》的課了」再加上今天頭痛得厲害,所以今天灸的穴道是>>>
膏肓穴,關元穴,足三里穴+風池穴+八髎穴
風池是治頭痛,八髎穴則是婦科
輪流各灸到熱熱的暖洋洋很舒服就換位置,一來是避免燙傷,二來則是避免上火(有些人說灸久了會上火)我的作法是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會輪流灸,例如剛開始頭很痛就先灸風池,然後其他地方各灸一輪之後又補灸了風池穴
艾灸的感覺其實就像拿著一個東西烘熱穴道的感覺,很神奇的是灸到八髎穴不知道哪個點的時候忽然整個人精神一振(醒腦),後來再灸完風池頭痛就舒緩很多,我又趁機去洗頭洗澡(身上都是艾草味,不洗也不行啊)現在頭已經完全不痛了,身體也感覺暖暖的,很舒服
附圖是今天艾灸的穴道,圖片取自網路,不方便艾灸的朋友也可以試著用按摩或只壓穴道的方式調理身體喔:D
沒力2016/11/27
八髎穴取穴 在 吳明珠中醫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天就是寒露了!祛寒温陽養生開始了
露水日漸寒,秋菊黃花綻。
鴻雁忙南遷,小麥須播完。
——二十四節氣詩歌寒露
寒露時間:
2015年10月8日 農曆八月廿六 星期四
寒露
寒露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
寒露養生:調整起居飲食
生活起居
1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解秋乏。因為夜長晝短,應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
2夜涼勿憋尿,否則易誘發膀胱炎
3穿顏色艷麗的衣服,防止秋悲。
紅色:能夠刺激身體興奮、產生溫暖感,增加心率及腦電波的活動;
橘色:能讓人產生活力,誘發食慾,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
黃色:能讓人產生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發光的顏色。
4寒露不露腳,足部保暖,防止寒從足生。
相關研究表明,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人體抵抗力下降。
建議您每天睡前熱水泡腳3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5、防秋燥,多飲水,皮膚多補水。
6、寒露晨練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運動最佳選擇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保健與飲食
1常搓大椎穴提升陽氣防感冒:深秋感冒多發,要養成習慣,出門前用手掌搓熱大椎穴。大椎屬督脈,督脈總領一身陽氣,搓熱大椎可以提升陽氣,使陽氣固衛體表,收縮毛孔,防止感冒。
2中午彈中指,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寒露以後,氣血流注心包經,這時抓緊鍛鍊,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冬天手腳冰涼的狀況會得到改善。
方法是:每天中午彈中指——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復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
3寒露保養重點在三大補,主要是補養五臟提升元氣:
一是用山藥胡蘿蔔燉羊肉,此湯補體健腎,提升元氣;
二是五豆粥,用小米配紅、黃、黑、綠、蠶豆熬粥喝,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升內在能量。
三是菊花茶,菊花多在秋季開放,秋季肺氣當令,所以可以潤肺、補腎氣,菊花茶還可以中和羊肉湯的火氣。為增強進補效果,閒暇時還可以多敲足三里,提升脾胃運化功能。
總之,搓大椎、彈中指、喝羊肉湯,喝五豆粥,是寒露這個節氣的保養內容,做好這幾點,內在氣血充盛,經絡平穩,就能以舒適的身心來迎接節氣的轉換。
寒露養生:艾灸防寒養陰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自然界中的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大幅減退,陰氣漸生,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可通過艾灸養生的方式保養體內陽氣。
寒露時節督脈主灸:大椎、肺腧、腎俞、八髎;
任脈主灸:神闕、關元、太淵、足三里。
寒露單個穴位可施灸天突穴,如果腰、背疼痛可加灸委中穴;老年性支氣管炎可加灸大椎穴;寒露後易犯肩周炎可加灸肩井穴。
1、天突穴: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2、委中穴:位於人體的腘橫紋中點,左右腿各一。
3、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可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4、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左右各一穴。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此穴位於人體的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寒露養生:滋陰潤肺食譜
1.蓮藕花生肋排湯
原料:
老藕一節,肋排一根,姜兩片,紅衣花生50克,蓮子30克(想安神效果蓮子可多放)。
做法:
1、先將蓮藕外皮清洗乾淨,連皮切滾刀塊,放入淡鹽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鐘。新鮮肋排直接放在流動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沖洗三次備用。
2、煲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將肋排,紅皮花生放入,大火煮開,不斷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蓮藕,轉小火慢慢煲到蓮藕肋排熟爛,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功效:
藕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煲湯中放入一些蓮子。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紅潤面色的效果;藕還可以清肺止血
2香菇冬瓜球
原料:
香菇、雞肉100克,冬瓜300克、精鹽、薑、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薑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油燒熱,下薑絲炒出香味。
2、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翻炒幾下,放入適量水,煮開,入適量鹽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
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3
苡仁燉豬蹄
原料:
苡仁200克,豬蹄1對,料酒、姜、蔥、鹽等適量。
做法:
將豬蹄洗淨開邊,與苡仁同放入鍋內,加入少量水、料酒、姜、鹽等,先用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慢煮兩個小時左右,豬蹄爛熟即可。
功效:
補益氣血,去濕消腫。
4
梨子粥
原料:
梨2只,粳米100克
做法:
梨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和水煮粥。
功效:
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