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更要看見照顧機構的困境
前陣子的紓困中,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領到「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只要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或是國高中身心障礙的孩子,便可領到 1 萬元的津貼,希望透過補助來給予家長協助;而領取方式,只要憑家長的身分證字號和孩子們的健保卡號,便能線上申請,津貼也會直接匯款至帳戶。
不過,其實有些生活在寄養家庭或是安置機構的孩子,因為家中遭受重大變故、失依、貧困或需受保護等原因,原有家庭功能喪失,而由政府協助提供安置;而在許多個案中,也希望能達到返家的最終目標,兒少監護權仍屬原生父母。
這便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實際目前並沒有承擔實際照顧責任、甚至過去可能涉及家暴案件的監護人,仍可獲得這筆孩童家庭防疫補貼,而實際照顧提供替代性照顧服務的單位,卻無法獲得補貼。
對此,社家署表示,這是因為孩子仍會與父母一起討論,如何透過這筆經費共同修復家庭功能,才會這樣設計。
不過,我們也收到了來自一線社工、機構的陳情,表示這樣的政策,其實已經造成他們的困擾,有家長因為想要領取此津貼,不斷要求他們提供孩子的健保卡號、甚至自行去申辦新的健保卡。
根據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的統計,這些機構因為疫情的影響,小額捐款大幅減少,總體收入至少少了 50 %;而孩子們的防疫資源、停課後的人力照顧需求提升,又導致了照顧成本大幅增加,一增一減下,實在非常辛苦。
對此,先前我也在紓困協商提案中特別提及這點,更要求社家署應該要針對安置兒少的實際照顧者進行研擬,並且提出具體的方案協助!
不久前,社家署終於公告了相關補助規定,也發函給各縣市辦理,不過,申請金額僅有每月 1500 元,上限三個月 4500 元,對比 1 萬元的家庭補貼,顯然有些落差,而繁複的申請辦法,更讓機構們擔心,之後會不會又需要耗費人力在申請資料整理上。
在收到這些擔心之後,我也特別和業務單位召開協調會討論,希望能彌平這些差距,並且減少機構的人力消耗。
我要再次呼籲社家署,應該研擬是否能夠在加給的金額上補足差異,並且在後續的申請上,也應以現有的個案管理系統為主,盡量簡化流程,減少行政成本,才不會徒增基層社工和機構的困擾,此外,在月份認定上也應該要從寬,並且儘速發放,才能讓疫情中經營困難的機構們盡快獲得協助。
在疫情之下,我們仍希望能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更希望政府能看見機構端的需求與困境,給予他們應有的支持與協助!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20的網紅舒翠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市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定期會 107.04.10-農業局質詢-農博 農業博覽會舉辦兩年,80天觀光旅遊的概念,經費編列預算8.5億,其實早破了10億以上,每年的40天農博旅遊結束後,又留下來些什麼?投入之經費之多、人力之廣,所呈現出造假的數字,背後是要美化鄭市長有很棒的施政業績,老百姓知道自己辛苦...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的推薦目錄: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安加奶油的貓頭鷹養成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某社團看到家長疑問的有感談....
最近發生太多孩子在幼兒園遭受師長或同學之間不當的對待!或許這些事情正在你我孩子之中發生,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這時候媽媽們會擔心....希望能找到有監視器觀看的學校,但我想這樣的效果有限!真的要欺負孩子的老師到角落也行,監視器如果沒聲音用言語恐嚇也行,雙手緊抓著孩子用眼神瞪他也行(這不就跟電影裡警察逼供胸口放電話本的道理一樣!不要外傷就好,相對讓孩子心理受傷不也一樣?)。
說這些不是要嚇家長,先聲明我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遇過非常多老師,有些根本糟糕到不適任(但不適任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打孩子才叫不適任,不愛孩子、不教孩子、輕易的放棄孩子都算),但也遇到過非常好的老師(ps好老師比例還是比較高)。
總之我覺得現在的教育有點惡性循環,溺愛或只關注自己孩子的家長、怕事只在乎評鑑的團隊、情緒管控不佳的老師( 或只是來上班的老師)!如果大家都不互相幫助,受傷的就是孩子。(還有那監督不足的教育單位,每次都是發生大事才發現超收等其他問題,政府單位是否也該檢討、處罰)。
所以請在家裡與老師的教導要一致且協同,不要再用孩子在校很乖在家變霸王為由!父母也必需要覺醒(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學習不是只有孩子而已,我們要陪孩子一起建立好規範),並多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表現不好的地方一起協助改善,遇到孩子有狀況,不要第一時間判斷,小心查證!再跟老師反應,也請多關心其他孩子(之前在學校發生很多事,但都不是發生在我孩子身上,我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利用上、放學或私line做確認、討論及建議解決不少問題(老實說有時候好老師也會出狀況,這時請再給老師一些機會,但是我也遇過沒愛,做錯事連證據都有,也死不認錯的老師!這種沒必要一直再一 次機會,你等於放縱他,迫害你的孩子的成長) 。
而老師方面....我知道當老師非常辛苦!身為教育人請勿忘初衷,如果老師無愛怎麼帶領孩子學會愛,有能力的老師會帶領父母一起學習,不要怕溝通,溝通就是為了把大家的溝清理乾淨,如果你能做到討厭的家長願意改變,你就成功了!有時候家長反而能成為老師的助力。(請認真思考自己適不適合當老師,如果不適合這份工作,也不開心,請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
除此之外老師的EQ非常重要,請常試著想孩子不乖是不是有什麼原因?該如何和父母一起協助改善寶貝狀況,而不是你怎麼這麼不乖,或者這父母也沒在教,又把責任推回父母身上(父母、老師都不該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對方,大家都是大人,都是個體,對孩子好不好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而已)。
幼兒園雖然不在12年國教,卻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孩子不只是要學習幼小銜接,學習注音、數學、英文(這在我看來都不是現階段最需要的)。反而該培養孩子團隊生活的能力、同理心、尊重、自信(不是自我)、人際關係、生活自理(中大班左右開始請孩子協助家務)、態度、幫助他人、閱讀素養(親子共讀真的很重要,請務必每日陪孩子共讀...就算10分鐘也好),有愛、好EQ⋯⋯其實太多需要學習!(包含父母也是!很多父母很愛參加學校的親職講座,卻少有檢視自己在裡面的問題,甚至執行改善)。
另外再次強調....不要在用評鑑來認定學校好不好!有愛、用心需要自己用心感受與觀察,評鑑這種東西是給沒在觀察學校的父母看的,試想老師花時間做大量評鑑,那誰有時間照顧孩子?評鑑這種東西只要跟評鑑的人關係好分數能多差?要感受的是老師是否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學校溝通的管道是否順暢,孩子回來的時候表現與反應是否正常。(#再次強調...請不要只關注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照顧)。
以上個人感受!加上又去國小代課看到現在孩子的態度,感受更深(有時候孩子不是願意變樣,是我們的環境對他們不好,沒陪他們思考與學習面對)。
我一年前有打過其他文章(關於陪伴我兩個孩子四年幼兒園的經驗談,可以去找看看),最後祝福每一位孩子都能有老師緣遇到適合且愛他的老師。
#用生命影響生命做個好大人!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舒翠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桃園市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定期會
107.04.10-農業局質詢-農博
農業博覽會舉辦兩年,80天觀光旅遊的概念,經費編列預算8.5億,其實早破了10億以上,每年的40天農博旅遊結束後,又留下來些什麼?投入之經費之多、人力之廣,所呈現出造假的數字,背後是要美化鄭市長有很棒的施政業績,老百姓知道自己辛苦的納稅錢是要這樣被花掉嗎?
一、 經費之多
1. 展覽館: 106年編列3億4970萬,107年編列5億3124萬,40天後剩下什麼?
2. 高額的交通運輸費: 106年4200萬,107年5850萬。是什麼樣的概念數字?是多少學生的營養午餐?是多少低收入戶的生活津貼?是農民多少的肥料及種子津貼?要求里長帯人去、要求學校帶學生去,還有紀念品、便當、及導覽。
3. 40天展覽結束後,留下來的是甚麼?農民有得到些甚麼?
二、影響孩子的學習
要求學校帶學生去參觀,國中、小、高中就發一千多台車子,孩子的學習是有一定的步驟及進度的。如果是好的活動應該讓每個孩子都去,但卻是有的孩子可以去、有的孩子不能去,造成不平等!如果是不好的活動,就是在剝奪孩子的正常學習時間!
三、耗費龐大的人力
每一天至少有200多個工作人員在農博值班,桃園市政府的業務不能正常運作。公務人員平常的工作沒辦法做、晚上要加班做、假日還要去值班,多少家屬看不到人寫信來陳情,放過這些可憐的公務人員吧!放過這些可憐的公務人員吧!
四、美化的數字
106年的23天試營運,500萬人次每人花費500元,20億以上的商機。1個人被膨脹成20-30人次,每個展館走路要花到20-30分鐘,平日都是老人或小孩,數字被嚴重造假!
歷任市長沒有人這樣做,但鄭市長上任後將花博、農博都用這種運作模式來做,再以美化過的數字來呈現他的施政業績。鄭市長,應該要真心的為民眾好好想一想!
#虛有其表的施政表現
#公務人員要用得適得其所
#民族幼苗要公平對待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7歲的小風蓄一頭短髮,身型亦比大部分男士健碩,加上日常社交以男性打扮示人,有多少人會猜到「她」竟是女兒身?
小風中學時就讀女校,發現自己喜歡女生,又從同學間聽到,原來喜歡女孩子的人就是女同志,於是小風整個中學階段都以「Tom boy (TB)」的身份渡過。
不過,她漸漸發覺自己有別於一般的女同性戀者。
除了「發現自己都鍾意男仔」這個明顯的分別,其他TB會紮胸或遮掩胸部,她卻從一開始就想「點解唔將佢變成男人嘅胸部,可以露出嚟」。她覺得自己與同志的圈子有點格格不入。
在同志這「小圈子」中找不到共鳴,而在進入大學前,小風經一位女性朋友認識到「跨性別」的概念,開始重新定義自己是跨性別人士。但到了後來,她又發覺自己不像主流的跨性別人士般,想動變性手術,便再次為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惑。
經歷多年的迷茫,在香港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系期間,她反覆鑽研跨性別的議題,希望為自己的性別和性傾向找到定義。最終,她認為自己是個「性別酷兒」(Genderqueer),亦稱「性別流動」,即是將自己的性別定義在「男性」和「女性」的二元結構之外,覺得自己「不是男又不是女」,但在某些情況又「可男可女」。
至於其性傾向則是「泛性戀」,即她對於任何性別(包括跨性別)的人,皆有可能產生愛慕之情,或被他/她們的身體吸引:「我鍾意一個人就係鍾意一個人,唔會因為佢係男定女先鍾意佢,或者因為佢係跨性別先鍾意佢。」
現職該系教學助理的小風指出,不少學術研究都顯示大部分人都是雙性戀,只是大眾為自己設下了性別想像的框框。
他又說,很多人對於雙性戀或泛性戀的人都有誤解,會覺得他們很「濫」或「乜嘢都得」,其實不然:「我哋都有喜好。我自己鍾意陽光啲嘅人。男仔我鍾意好大隻嘅,感覺要好強壯,女仔我鍾意佢性格獨立。」
話雖如此,但小風亦曾墮入「男女定型」的迷思。
事源於三年前,小風開始接觸健美運動,觀察到外國女性健美運動員比大部分男士健碩,是她心目中迷人的身型,於是開始加入這項運動的行列,後來更到海外參加形形式式的健美比賽。
但由於身份證上的限制,小風要以女性身份參與比賽,更要穿上性感的比堅尼。平時習慣以男裝打扮示人的她,也花了半年來跨越心理障礙:「因為我一開始覺得呢啲係好女性嘅嘢。我哋啲bikini仲要再少布啲,一嚟就著咁少布,我覺得係個幾大嘅挑戰。
「我漸漸覺得,原來我都內化咗一啲男女二元化嘅框框畀自己。」小風後來反思到,比堅尼只是普通的衣服,只要自己不為它加上女性化的標籤,穿上它來展示身型根本不用尷尬,現在反而覺得它很「順眼」,亦很享受選購比堅尼的過程。
雖然她自己能跨越一個個心理障礙,但在不少人眼中,小風是個「不男不女」的人,有時會有人惡言相向,但她笑言:「最多係話我『唔男唔女』,但我話『唔男唔女就啱喇』,因為我嘅身份狀態就係『唔男唔女』。我覺得唔係一句難聽嘅說話,反而我覺得好中point!」
作為性小眾中的小眾,小風看得很開,然而,她觀察到性小眾在香港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她希望社會能拋開男女二元化的局限和減少歧視,思考性別多元化的可能性,例如設立「性別承認法」制度,和建設「無性別」的更衣場所,讓性小眾的生活變得較舒適。
今集《港。故》,帶大家走進小風「不男不女」的世界。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蔡英文劉櫂豪鹿野關山後援會成立 陳菊站台助陣聲勢浩大
12月4日下午,蔡英文、劉櫂豪於鹿野與關山舉辦總統立委聯合後援會成立大會,高雄市市長、蔡英文競總主委陳菊專程到來,與台東鄉親面對面,給予劉櫂豪與台東鄉親鼓勵支持。許多鄉親熱情迎接,聲勢壯大,對明年大選充滿信心。
陳菊市長先來到台東市劉櫂豪競選總部,希望台東鄉親給予劉櫂豪最多的支持。接連趕往鹿野鄉與關山鎮,前台東縣長陳建年、競選總部主委張甲長、競選總部總督導陳建年、競選總部總幹事洪宗楷、鹿野後援會會長王清義、關山鎮後援會會長吳諸昌、鹿野後援會總幹事翁源枝、鹿野後援會督導林發基,以及現場超過500名鄉親熱烈歡迎。
陳菊稱讚,劉櫂豪是台東土生土長的孩子,當了法官、律師,卻選擇從政,就是因為相信,政治才能改變台東,擺脫台東不被重視的命運。陳菊提到,她已認識劉櫂豪多年,兩人均非常欣賞南美革命家切・格瓦拉,為了理想為家鄉奮鬥的精神。陳菊表示,台東是個非常漂亮的地方,需要自然發展,更需要保留美麗的好山好水,只是交通比較不方便。所以,陳菊大力誇讚劉櫂豪,擔任立法委員期間,連續八個會期待在交通委員會,為台東鄉親爭取許多重大交通建設,南迴鐵路電氣化去年底動工、花東鐵路雙軌化計畫啟動、台九線花東段第四期拓寬工程,以及成功保留了龍田大草原。
劉櫂豪感謝鄉親一路以來的溫暖與支持,陳菊市長從高雄市風塵僕僕專程趕來,展現民進黨從上到下團結一心。劉櫂豪期許自己能每一家每一戶向每位鄉親拜訪問候,但是時間總是不夠。所以他拜託各位鄉親一起幫忙,每一位鄉親的努力將會是選舉能否成功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家拒絕黑金的決心,買票扭曲了選舉的公平性。劉櫂豪懇求鄉親一起努力、團結,才能讓台東愈來愈好。
陳菊市長在民眾熱情呼聲中上台,陳菊表示,自己是農民的女兒,深深瞭解「看天吃飯」的心情,感謝在座許多做農的鄉親,放下手邊工作來為蔡英文、劉櫂豪加油。她保證,蔡英文會做一位重視公平的總統,疼惜辛苦做農的人與基層勞工,不論有錢或貧窮的鄉親,都受到公平的對待。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不公平!」你的孩子常將這句話掛嘴上嗎? 公平就是大家都 ... 的推薦與評價
5、6歲的 孩子 雖然大多數已經能聽懂,因為別人付出了更多努力,所以能得到更多獎勵的道理,但仍舊無法接受為什麼別人有,我沒有,並認為 公平 就是大家都 ... ... <看更多>
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在 王婉諭- #疫情之下#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更要看見照顧 ... 的推薦與評價
疫情之下#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更要看見照顧機構的困境前陣子的紓困中,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領到「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只要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或是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