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捷大議員您身為公眾人物請注意基本公民倫理與防疫要求】
獨/黃捷「插隊投票」被請出!綠衣男被插氣炸:倫理道德慢慢衰落 |
(原報導網址)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206/1915632.htm......
記者黃子倩、莊智勝、吳奕靖/高雄報導
高雄市鳳山「罷捷投票」今(6日)正式登場,無黨籍議員黃捷一早就到鳳山高中投票,《ETtoday新聞雲》目擊,黃捷在簡短發表完感言後,隨即轉身直接走進投開票所準備投票,但遭到選委會人員制止,並請她先量體溫、排隊後再行投票。
險些遭插隊的先生投完票後還是很氣憤,直呼「插到我前面,黃捷啊!不管是誰都要排隊,(插隊)行為不好,投票是大眾的活動,不管反對、同意,隊都要照排,現在教育方式有點偏了,倫理道德慢慢衰落,這個國家很危險!」
==
#忽視防疫SOP 又 #公然插隊,黃捷大議員您不斷突破議員的下限啊。
#福編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貓の故鄉 #都市林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公民倫理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投法補正終於三讀通過,提案、連署、通過門檻全調降,提案從總統副總統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調降到萬分之一;連署門檻則從百分之五降到百分之一.五,並且新增電子連署;通過門檻則從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降為有效同意票四分之一。以去年總統大選選舉人數一八七八萬二九九一人為基準,未來一八七九人(萬分之一)可提案發動公投;提案通過後,需要二十八萬一七四五人(百分之一.五)連署成案;最後,至少有四六九萬五七四八人(四分之一)投下同意票,且總有效同意票比不同意票多即通過。這次修正通過的,還包括十八歲公民投票權。
打破眾所詬病的鳥籠公投,讓公投權回到人民的手上,不再受高門檻、公投審議委員會等綑綁。這是民主的深化,進一步彰顯台灣之主權在民。當然,頭家手握公投權,未來行使也要有相應的責任意識,萬勿淪為少數民粹的另一個舞台。尤其是,公投門檻好不容易降低,假使被少數民粹操弄,則不僅打破鳥籠公投的意義黯然失色,甚至造成政治經濟社會的亂象,則當初鼓吹還權於民者情何以堪。
有鑑於台灣的民主多元、公民覺醒,將來的公投案可能司空見慣。以往,台灣的民主實踐,主要是代議民主,各級議會代表人民立法。而代議民主有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民意代表的定期改選,主要是對候選人與政黨的選擇;至於當選之後,從立法的提案發動到實質內容,選民在投票之前往往並不知悉,進入立法程序也很難著力。也因此,過去幾年經常發生,代議民主與主流民意之間出現緊張,甚至黨意公然凌駕民意,乃至手握最高權力者目空一切。礙於任期保障,真實民意隱而不彰,轉而尋求另外的救濟途徑,太陽花學運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能當作民主常態。
擁有一部民主的公投法,乃是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里程碑。而面對當前台灣的內外處境,如何運用公投激發最大的民主正能量,則需要深思熟慮的公民智慧。降低公投門檻,屬於技術面的改良。然而,要讓低門檻產出高共識,有賴未來發動公投者,以促進國家最大利益、社會最大公約為念。對於諸多可能的公投案,發動者不宜以低門檻為足,而應力促盡可能多數的支持投票,讓公投案成為凝聚人民意志的機會。而這意味著,愈是高爭議性的公投案,愈需要社會的熟成期,搶摘的果實並不美味。公投時機,將是考驗政治家或投機客眼光高下的檢驗。
展望未來,台灣可能相繼出現爭議性公投案,不論如何我們都期待發動者,審視台灣的內部共識與外部成本,是否條件與時機皆已成熟,避免陷入無休無止的內耗。多年前,瑞士有一項公投案,擬將最低薪資門檻提高到每小時二十二瑞郎(約新台幣七四八元)。基本薪資大幅提高皆大歡喜,但多數瑞士公民並不支持,道理不難想像,嚇走企業宛如殺雞取卵。回頭看台灣,假使未來少數民粹發動公投,大幅降低工時、增加休假、提高薪資,這樣的公投䅁通得過嗎?萬一通過行得通嗎?顯然,台灣社會必須要有公民倫理的新自覺。
民主先進國家,公投早已稀鬆平常,台灣的公投也可望越來越日常化。公投這個無價之寶,如何善用以提高民主品質,有賴嚴肅實踐。當前台灣,最值得注意的,無非是少數民粹與多數民意的對撞。公投門檻降低,為多數民意打開大門,也為少數民粹開一扇窗。假使意在平衡代議民主的設計,淪為少數民粹任意馳騁的叢林,或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負責任的公投發動者,應該懂得愈是重大議題的公投,愈需要事前的多數民意集結。而廣大的頭家們,要回公投的基本權利,更應發揮頭家責任,建構一個穩健的公民社會,看護我們的民主與共同體。
公民倫理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要再跟下一代喊話了
請看看你們手中的權力,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
每一個人的前途,就從這一刻開始倒數
★知識分子的良心思索,全球性犀利的時論觀點
★作家 胡晴舫 年度重磅文集
跨越世紀第一個十年,歷經全球化神話崩解、世代正義、金融海嘯、地球暖化、娛樂八卦風、中產階級消失、青年失業潮席捲而至。我們活在名為焦慮的年代。
我們的世代,群眾面貌多元而繽紛。這些臉孔可以是青年學子,世界的未來與可能性,與他們緊密相連;可以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一代人,面臨的是世代正義的問題,抵擋經濟崩壞的強大無力感,仍舊欲望行動,懷抱改變社會的理想;可以是如你我他的青壯年族群,中產階級,該是安身立命的時候;更有的是為生活打拚一輩子的年長者,他們關心未來,關心下一代的生活。不分世代,所有人都在面臨變化,每個人都被時代的浪潮衝撞動搖,我們必須做出改變。
作家胡晴舫做為一名思想者,長期在各大報刊專欄冷眼熱心剖析,身為此代人,我們所熱切的、我們的責任、我們追求的自由等種種公民倫理課題。人類總是預言世界的毀滅,指出現今體制的崩壞,並一再強調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如何之不可行。但世界崩毀或不崩毀,假設人類仍將繼續活下去,就算我們是最壞的一代人類,我們該當如何?
世界已然改變,觀念才是革命,思想就是力量。
在新的世界裡,無人是真正的孤島。
「改變社會現狀,不代表要發起一場革命,而是要靠所有人一點一滴把自己的社會角色扮演好。尤其是握有權力的人,他們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更值得期待。一個人在他的權力位置願意堅持一件事,就會改變一個社會細節。即使是一點點,都是開始。
我的中心思想無非就是思索在如此時代中當『人』的意義。資訊瘋狂流通,人群不停碰撞,許多道德倫理每天不斷調整變化,我就是一直在思考這些新道德、新倫理的要求與合理性,而作為一個『人』,我如何安身立命。
我想,重點是改變議題的方向。」
──胡晴舫
作者簡介
胡晴舫
台灣台北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戲劇碩士,寫作包括散文、小說、文化評論,1999年移居香港,著有《城市的憂鬱》、《旅人》、《我這一代人》等書,固定專欄發表於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各大中文媒體。2010年起,旅居東京。
公民倫理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龍貓の故鄉 #都市林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4 為什麼要重視森林?
02:14 我們可以怎麼保護森林?
04:15 都市林的功能
05:55 台灣也在推植樹造林
07:22 我們的觀點
08:18 提問
08:43 掰比
08:49 留言花絮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中藥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植樹節】科學研究打破迷思:原始林也有不錯的固碳能力:https://bit.ly/3bktNfT
→ 🌳【氣候變遷Q&A】樹木、森林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聯性?火山噴發如何影響氣候呢?:https://bit.ly/2WyBMSt
→ 🌳 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與國際發展現況:https://bit.ly/2JarmAE
→ 🌳 龍貓故鄉基金會的中文頁面:https://bit.ly/2Jb4K30
→ 🌳 尋找臺灣的龍貓森林:https://bit.ly/3dqmx3R
→ 🌳 森林日代替人工植樹節 原團:讓台灣回歸土地倫理:https://bit.ly/33H78HT
→ 🌳 淺談生物多樣性與愛知目標:https://bit.ly/3ac61T3
【都市林】
→ 🌳 森林事知多少:為都市注入活力的魔法師–都市林:https://bit.ly/2WBpjgP
→ 🌳 談高雄都會生態~公園行道樹現況與建議:https://bit.ly/33E2hr7
→ 🌳 生態旅遊年與生態綠化 - 農委會:https://bit.ly/2wv0loI
→ 🌳 中樞植樹在花蓮 林務局:打造第1條串連山脈的生態綠廊:https://bit.ly/2QHkIGe
【新加坡經驗】
→ 🌳【愛知目標】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好幫手 「新加坡指數」:https://bit.ly/39iIMFX
→ 🌳 綠化覆蓋率高達50% 打造出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新加坡經驗:https://bit.ly/39d30R2
【生物多樣性】
→ 🌳 生物多樣性是什麼? 近7成民眾聽過 僅3成正確理解:https://bit.ly/2J80dOz
【 延伸閱讀 】
→ 🌳 氣候變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經濟學人:全球暖化無庸置疑,但人類還有這些路可走! - 風傳媒 :https://bit.ly/33FePOV
→ 🌳 種樹減碳.可行嗎? - 地球公民基金會 :https://bit.ly/2vHzxBc
→ 🌳 我的台北沒你的綠 看城市內綠地分布不均問題 - 鳴人堂:https://bit.ly/2J92klf
→ 🌳 馬來西亞森林消失中 台灣人是幫兇?:https://bit.ly/2xkGubK
→ 🌳 「里山倡議」三項基準重點在生態多元,而不是吸引觀光客的文青詞彙 -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acrxr3
→ 🌳 里山倡議—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 :https://bit.ly/3dpw9vF
→ 🌳 植樹遏止氣候變遷,科學家說成效被高估:https://bit.ly/3aeK99H
→ 🌳 不必等川普回頭 在全球無樹土地廣植1.2兆棵樹 可吸收2/3人為排碳:https://bit.ly/3aesfUu
→ 🌳 種樹救地球的條件──愛地球 用對方法不踩雷:https://bit.ly/2J80qkP
→ 🌳 不只是種樹,還要撫育長大 南投林管處分享護樹四撇步 :https://bit.ly/2Uuue0n
→ 🌳 獨立評論/郭瓊瑩:比搶救金城武樹更重要的事-都市林相關制度和配套的討論:https://bit.ly/3bkul5r
→ 🌳 家門前的生物多樣性:都市生活實現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https://bit.ly/2y2wg0e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x6tJ2hXxo/hqdefault.jpg)
公民倫理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社會運動讓很多香港人都被情緒淹沒,充滿著憤怒、恐懼、悲傷與無助感,有見及此,我渴望跟大家分享一行禪師的一本書《好公民:打造覺悟的社會》,一行禪師經歷過越戰,親身經歷過炸彈掉在眼前、同伴受傷、死亡或自焚,國人都陷入困境,內心都充滿痛苦。因著一行禪師的這些經歷,我覺得他談如何在亂世中找回平安變得很有說服力,他也會教導我們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及如何帶領其他人也找回平安。
❤️讀書會將會在我的FB Page: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直播,歡迎 Like & Follow!到時見!歡迎分享給親友!??
《當下的力量》有聲書免費收聽:http://bit.ly/tpoNow
_________________
《好公民:打造覺悟的社會》簡介:
生存艱困的時代,「苦」無所不在,道德基礎崩壞,沒有公與義,只有私與利;失去信仰的時代,「惑」無所不在,古老的教誨被揚棄,信仰的真諦遭質疑,我們該何去何從?一行禪師教導我們:苦雖然存在,我們卻可以「有所作為」。即使是苦惱的事物,苦中也有樂。認清這個世界真正的痛苦,認識自己的緊張與痛楚,識得它的根源,將之釋放出去,就能獲得更大的自由,讓幸福升起。
越戰時期,「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一詞誕生。入世佛教是滲透進入生活的佛教,在回應周遭的苦難時,能夠維持自身的修行,同時將自己獻身於眾生的幸福。這便是一行禪師一直以來所推動的入世修行,透過「正念、專注與洞察」這三種能量,引導我們走向祥和與快樂、轉化與療癒之路。
本書是一行禪師對佛教之於全球倫理的詮釋,從宏觀角度闡釋這個時代全球性的苦,以共同的事實為基礎提出一項願景,向所有的信仰、文化與政治信念發出呼籲。禪師以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為基礎,揭示苦的成因到轉化,並修習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引領我們走向洞察與開悟之道,在面對苦時能夠有所作為。
禪師指出,修持正念,並不只為了自己,而是要紓解一切眾生的苦難,紓解這個地球的苦難。貧窮與社會不公必須消除,全球暖化與經濟衰退的問題必須處理,但我們必須從自己內在痛苦的感受著手。社會不公、貧窮與飢餓,佛陀當然關心,但他最先開示的卻不是這些。我們缺乏平安的身心才是他的起點。處理苦,要腳踏實地,從根源做起。當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朝著照顧世界踏出了第一步。獨自一人改變世界,非常困難,但一群人的正念與專注,卻可匯成一股強大的集體力量,真正的幸福,取決於心態和對事物的看法。
網址:www.hypnohealinghk.com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 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9yPk4SkTwM/hqdefault.jpg)
公民倫理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社會運動讓很多香港人都被情緒淹沒,充滿著憤怒、恐懼、悲傷與無助感,有見及此,我渴望跟大家分享一行禪師的一本書《好公民:打造覺悟的社會》,一行禪師經歷過越戰,親身經歷過炸彈掉在眼前、同伴受傷、死亡或自焚,國人都陷入困境,內心都充滿痛苦。因著一行禪師的這些經歷,我覺得他談如何在亂世中找回平安變得很有說服力,他也會教導我們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及如何帶領其他人也找回平安。
❤️讀書會將會在我的FB Page: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直播,歡迎 Like & Follow!到時見!歡迎分享給親友!??
《當下的力量》有聲書免費收聽:http://bit.ly/tpoNow
_________________
《好公民:打造覺悟的社會》簡介:
生存艱困的時代,「苦」無所不在,道德基礎崩壞,沒有公與義,只有私與利;失去信仰的時代,「惑」無所不在,古老的教誨被揚棄,信仰的真諦遭質疑,我們該何去何從?一行禪師教導我們:苦雖然存在,我們卻可以「有所作為」。即使是苦惱的事物,苦中也有樂。認清這個世界真正的痛苦,認識自己的緊張與痛楚,識得它的根源,將之釋放出去,就能獲得更大的自由,讓幸福升起。
越戰時期,「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一詞誕生。入世佛教是滲透進入生活的佛教,在回應周遭的苦難時,能夠維持自身的修行,同時將自己獻身於眾生的幸福。這便是一行禪師一直以來所推動的入世修行,透過「正念、專注與洞察」這三種能量,引導我們走向祥和與快樂、轉化與療癒之路。
本書是一行禪師對佛教之於全球倫理的詮釋,從宏觀角度闡釋這個時代全球性的苦,以共同的事實為基礎提出一項願景,向所有的信仰、文化與政治信念發出呼籲。禪師以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為基礎,揭示苦的成因到轉化,並修習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引領我們走向洞察與開悟之道,在面對苦時能夠有所作為。
禪師指出,修持正念,並不只為了自己,而是要紓解一切眾生的苦難,紓解這個地球的苦難。貧窮與社會不公必須消除,全球暖化與經濟衰退的問題必須處理,但我們必須從自己內在痛苦的感受著手。社會不公、貧窮與飢餓,佛陀當然關心,但他最先開示的卻不是這些。我們缺乏平安的身心才是他的起點。處理苦,要腳踏實地,從根源做起。當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朝著照顧世界踏出了第一步。獨自一人改變世界,非常困難,但一群人的正念與專注,卻可匯成一股強大的集體力量,真正的幸福,取決於心態和對事物的看法。
網址:www.hypnohealinghk.com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 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Jln_GvHcO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