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薦4/30在Netflix上架的影集「誰是被害者」。不排斥驚悚、犯罪這些題材的話,這部影集只要一開始看,就無法停下來。對我來說,觀影的經驗很特別,感覺上是繼這幾年精彩的台片像是「麻醉風暴」「花甲少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之後,一個新的驚艷,也是台灣影集懸疑推理這樣的類型劇,一個新的里程碑。
因為之前搶先看了試映,所以很有把握跟大家這樣說。
…………………………………………………………………
一、
COVID-19期間,跟大家一樣,待在家裡,K了許多影集。這個世界很劇烈地在變動著,這件事,從K劇就不難感受。過去,K劇要守在電視機前面一天一天、或一個禮拜一個禮拜等,現在變成了一次可以通宵達旦看個過癮,不但如此,不管在電視、筆電、手機上,隨時隨地都可看。
我曾把喜歡看書(看電影)的人比喻成賭徒。雖然看了不少書,不少電影,但看到爛電影、爛書的成分多。儘管輸多贏少,但因為曾經看過喜歡的書、戲劇,有過大贏的感覺,就像賭徒一樣,無時不刻都期待走進賭場。
大學時代沒白天沒晚上地看電影。當時,輸多贏少,不像現在這個OTT時代,在網頁上點來點去,只要找到喜歡的第一集(第二集),通常,後續的率額不至於太離譜。
因為贏的機率高,因此,賭徒就變多了。在我看來,這是K劇會變成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時勢所趨,聚會,線上群組,總聽得見這樣的話題,某某劇看到第幾集了?或者某某好帥,某某某好可惡……一旦沒跟上,難免就有社交孤兒的嫌疑。這件事,在我過去是影癡、影迷的時代,是從來不曾出現的。(像我這種一年看三百多部電影的人,這種話題談多了,基本上,就和把自己隔離成社交孤兒沒什麼兩樣。)
這種充滿世界各國、五花八門的影片可以挑選的場合,從前,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影展」有這樣的機會。每年國際影展開始賣票,為了看到場次有限的名片,就得徹夜排隊去買票。從青島東路一路蜿蜒到喜來登飯店(當時叫來來)的隊伍,都是熱血的年輕人。一整個晚上,聊電影、抱吉他唱歌的,影展都還沒開始,嘉年華會的氣氛已經沸沸揚揚。
像現在這樣天天有的「線上」國際影展固然很過癮,但有影展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高下。特別最近的Netflix又開始推出了熱門「排行榜」。這種天天都有的賽事,排行榜前十名,十之八九都是韓劇,那種感覺,就開始有點怪怪的……怪怪倒不是說韓劇不好,反倒是,人家真的很厲害。看到人家很厲害,問題就來了。我們自己的戲劇呢,哪一天才能也這麼厲害?
當然,也可以安慰自己說,排行榜不能代表品質啊。但話又說回來,排行榜某個程度代表了收入,收入某個程度也代表了影視工業的體質。
不像電腦的產業鏈,美國蘋果賣得好,台灣的製造業、員工、股民多少雨露均霑。但影視產業這件事啊很不一樣,別人很好,我們能分到的羹,真的很少啊。
二、
因為有當過製作人以及公視董事的經驗,常被問到,為什麼台灣的電影(或電視劇),拍的沒有人家好。不就是創作嗎?光是天馬行空地的想故事,怎麼會輸別人呢?
當下聽到這樣的問題,第一個反應總是很想否認。我們啊,很厲害的作品也有啊。這話固然沒錯,整體來說,跟幾個影視大國(影視大國,不一定是大國噢。)比較,的確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為什麼會這樣呢?用個最簡單易懂的比喻,以一萬元的規格製造的筆電,在性能上,要和五萬元的規格做出來的筆電比較,性能上要勝出,機會就很小。
過去我在當「危險心靈」的製作人時,一集的成本大約就是一百多萬元(還是因為公視支持)。或許因為收視群大小不同,大陸劇的成本基本上是二、三百萬人民幣起跳。這些相對偏低的成本,攤成各種花費,就變成沒錢做場景、請不起高知名度的演員、編劇(當然,前提是好的編劇),導演……
有人問,藝術無國界啊,只要是好的作品,台灣人在美國、在韓國、在大陸拍,有什麼關係?李安拍的不就是美國片嗎?一樣是台灣之光啊,不是嗎?
從藝術的角度,這說法當然無可厚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大量的人才被其他國家、地區化整為零地吸收之後,原本他們可能在台灣拍出來的當地的題材、故事,就會大量減少。惡性循環的結果,當地影視變成慘業,更糟糕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崇拜別國的明星,以別國的歌曲為流行、以說別國的語言為風雅、對他國的歷史、地理的理解遠超過對本土的理解……這個一點一滴地失去的在地的認同以及價值的事實,大概是這個趨勢,最可怕的地方。
可怕歸可怕,儘管無能為力但是日子還是得過去下,這種事我們見多了,不是嗎?反正人少嘛,市場小,有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邏輯說不通的地方在於,如果真的這樣,台灣也不會有這麼多電子業、電腦的上市公司,更不會有這麼多全球的隱形冠軍公司出現了,不是嗎?
也有人說,那是因為手機、筆電、電子零件可以賣給全世界啊,但是影片影集只能賣給台灣看,市場天生就小,沒辦法。這個邏輯更說不通了。如果台灣做的影視只能賣給台灣看,那麼韓國的影視為什麼可以賣給全世界呢?
因為人家就做得比我們好嘛,又有人說。話又說回來,既然人家能做好,為什麼我們不行呢?就拿韓國來說,三星固然很厲害,我們的台積電也一樣不遜色啊,不是嗎?如果產業能做到,為什麼戲劇不能呢?
(繼續自問自答)因為人家基礎深厚嘛。這也有道理。但基礎怎麼變深厚的呢?當然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如果因為基礎深厚,因此就無法追趕,那麼過去,日本的影視也比韓國更進步啊,這幾年,為什麼漸漸落後了呢?
那天在蔡瀾的專欄上讀到,原來韓國在九零年代不會拍武打片,還苦哈哈地跑帶香港去學習觀摩。也不過是二十多年的光景,青出於藍更勝于藍,已經變成了難以否認的事實。
三、
因此影視這種事啊,就像俗語說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當然,將相之所以變成將相,也需要有時勢、環境的因緣際會。
從因緣際會的角度來看,有幾件事,正在發生。首先,就是政府以及文化部大力支持公共電視,願意用較高的經費,支持戲劇。過去,在公共電視長期的支持下,培養了許多年輕的創作者以及工作人員。這幾年來,政府以及文化部撥出了更多的經費(電視電影、旗艦計劃的影集,更是高達500萬、1500萬的經費委製。)這樣的經費,使得我們的影視作品(雖然還是很少數),有機會站在比較好的基礎以及規模上,與國際上的作品做比較。
再來,就是網路科技的改變,OTT的興起(就是Netflix、Apple TV、catchplay、my video這類的平台)。OTT平台為了爭取眼球(以及台灣市場),願意花更高的經費採購優質影片。這樣的趨勢,使得台灣更多的影視製作公司,願意投資更高的成本。這樣的成本,也讓許多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工作人員更有願意留在台灣製作戲劇。
但錢多作品一定就好嗎?當然是不一定。
但從過去幾年,台灣拍出來叫好叫座的作品,花甲少年、麻醉風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大家一定會有一種感覺,讓我們停不下來一直追的台劇,好像越來越多。一點點的資源溢注,就能看到成長的產業,的確是讓人充滿想像力。
嗯。儘管過去曾經許多次,大家喊著國片復興,但美夢並沒有真的實現。同樣的,黑暗的隧道一閃而過的光,也未必代表那就是盡頭。但這次台劇的一點新氣象,背後產經、科技的改變,的確是過去不曾出現的。
四
言歸正傳。推薦大家看「誰是被害者」,卻寫了這麼多連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或許,這正是這幾年看著台劇不斷進步背後,最真實的心情。
(什麼時候才看到排行榜,甚至亞洲、全世界的排行榜上充滿台劇呢?)
怎麼讓台劇不斷進步,變成我們驕傲的文化、產業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個事的完成,當然,需要因緣際會,以及很多人的付出。因此,創作者固然要努力,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觀眾的喜愛與熱情。
這部戲有非常認真的製作團隊以及誠懇的態度。聽起來像是廣告的話就不多說。是不是停不下來就等大家自己去映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侯文詠 Houweny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節目] 7/1起公視3提供免費收視- 看板MOD 的評價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台灣公共電視網路直播頻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公視電影院 的評價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奧運直播線上看平台、轉播平台節目表、Youtube直播 - 蘋果仁 的評價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公視節目表3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公視節目表3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是有孩子的你/妳們今年不能錯過的公視戲劇。一開始只是因魏如萱娃娃注意到這部戲劇,集結了不同孩子們的故事,但共同的演譯了親子間的距離衝突,還有追求成功的教育體制下,孩子的痛苦和父母的迷失。
所有求學經歷都在臺灣這樣的華人社會完成的我,在追求考試成績的教育體制下,痛苦、壓抑離我很遠很遠,因爲剛好我有一對不逼迫我唸書的父母,也剛好我是天生型的學霸。一路上看了很多自己同學和他們父母間,為了考試表現的衝突,因為迎合父母跟社會標準,鎮日埋首參考書跟練習題的所謂高材生。
當生命只剩下一個目標,當成功只有單一的定義,又碰上特別偏執有執行力的父母,將孩子完美緊緊的黏著在所謂成功的路徑上,一絲不苟,不少人最終達到這社會定義的「成功」,但壓抑、僵化、刻板、聽話的性格,卻深深在某些人的生命中紮根。我看過了很多人的不快樂,也感受到某些被這樣操練出來的生命,持續用著單一的成功標準定義,審視著世界,然後延續到下一代。
很多週遭人都直覺式認為我會是虎媽,都刻板的認為學霸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課業成績一定高標準要求,其實不然。與其說追求分數,我更在意的是學習的態度,還有孩子能明白自己哪裡不懂,問題釐清了就好。其實不久前,我孩子臉色蒼白害怕的遞了數學期中考卷給我,我瞄了分數「68分」,當下正在吃晚餐的我,說沒驚嚇到差點噴出飯來,是騙人的。對於極少考100分以外分數的我而言,心臟噗通噗通跳著,還要裝的很鎮定看著那些答錯的問題,一一陪孩子訂正完,孩子問我「媽媽,你怎麼沒生氣?」,我說「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改善這問題,今天起,媽媽每天抽30分鐘出來教你,也幫你找一個讓你覺得數學好玩的老師,讓你重新認識數學。」
昨天是孩子數學期末考,出門前孩子穿好鞋後,我抱著她,親親她說,「考試加油,盡力就好,不管你考幾分,媽媽都不會罵你、也不會生氣,開心輕鬆的面對考試,不要有壓力。」孩子這回拿了遠超於上回的分數,達到了很多人心目中認可的成績,但我開心的是,她開始對學習感到不懼怕,擺脫壓力來面對「國民教育」,而不是「分數」。
講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些是在講大話,說說而已。說我為什麼不當個虎媽,成日盯著孩子的成績?也認為我怎麼可能接受孩子不會、不懂、學不來。現實很殘酷,任何事都有可透過練習增進的技巧,但是天份是存在的,就連在「課業、考試」這件事情上也一樣。在聯考體制下,一路求學當慣了第一名,其實從小開始,我沒在課堂上留心過老師的講課,自讀自學,理科用眼睛看的,連拿筆練習都很少,因為我腦中的邏輯想到解題的關鑑步驟後,我就知道我可以跳過繼續往下了,數理的理解、變形、推算,是近乎直覺式、天份式的,國一時給我高中代數公式,幾分鐘的思考,我就可以完整作答出這些題目的答案。而考試需要的記憶背誦技巧,說真的進入台大醫科前,那些生物、歷史、地理的背誦,橫的直的、哪一段、第幾頁,唸兩次大概就複刻個八九不離十。惟獨進入醫科,狂量的醫學知識要記憶啃食下去,才稍稍有一點消化不良的感覺,不過圖像記憶法是存在的,臨考前,成堆的共筆、原文書,圖表、文字一頁頁像照相一樣在大腦翻攝,考試時,要的答案就從腦中的圖片汲取,也算某種程度的「open book」。
就像有些人天生有對敏銳的耳朵,聽的音準比調音器還準,偏偏他永遠搞不懂三角形三角和是180度,「天份」是殘酷的存在,不用練他就比你強,練了距離拉開到連他背影都看不到。我們要陪著孩子努力、學會負責、跟好的態度,而不是在孩子不能掌控的天份上,過度扭曲苛求。
這世界很寬廣,人才百百種,與其執著在學業表現的競爭上,我更支持陪孩子探索他們的興趣,挖掘他們的天份,在興趣天份上深化,而非拿著教鞭,追在孩子身後,執意在課業上求個出人頭地。
因為成功不是只有一種。
#蔡佳芬醫師 #台大皮膚專科 #醫美專業 #璞之妍 #親子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是有孩子的你/妳們今年不能錯過的公視戲劇。一開始只是因魏如萱娃娃注意到這部戲劇,集結了不同孩子們的故事,但共同的演譯了親子間的距離衝突,還有追求成功的教育體制下,孩子的痛苦和父母的迷失。
所有求學經歷都在臺灣這樣的華人社會完成的我,在追求考試成績的教育體制下,痛苦、壓抑離我很遠很遠,因爲剛好我有一對不逼迫我唸書的父母,也剛好我是天生型的學霸。一路上看了很多自己同學和他們父母間,為了考試表現的衝突,因為迎合父母跟社會標準,鎮日埋首參考書跟練習題的所謂高材生。
當生命只剩下一個目標,當成功只有單一的定義,又碰上特別偏執有執行力的父母,將孩子完美緊緊的黏著在所謂成功的路徑上,一絲不苟,不少人最終達到這社會定義的「成功」,但壓抑、僵化、刻板、聽話的性格,卻深深在某些人的生命中紮根。我看過了很多人的不快樂,也感受到某些被這樣操練出來的生命,持續用著單一的成功標準定義,審視著世界,然後延續到下一代。
很多週遭人都直覺式認為我會是虎媽,都刻板的認為學霸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課業成績一定高標準要求,其實不然。與其說追求分數,我更在意的是學習的態度,還有孩子能明白自己哪裡不懂,問題釐清了就好。其實不久前,我孩子臉色蒼白害怕的遞了數學期中考卷給我,我瞄了分數「68分」,當下正在吃晚餐的我,說沒驚嚇到差點噴出飯來,是騙人的。對於極少考100分以外分數的我而言,心臟噗通噗通跳著,還要裝的很鎮定看著那些答錯的問題,一一陪孩子訂正完,孩子問我「媽媽,你怎麼沒生氣?」,我說「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改善這問題,今天起,媽媽每天抽30分鐘出來教你,也幫你找一個讓你覺得數學好玩的老師,讓你重新認識數學。」
昨天是孩子數學期末考,出門前孩子穿好鞋後,我抱著她,親親她說,「考試加油,盡力就好,不管你考幾分,媽媽都不會罵你、也不會生氣,開心輕鬆的面對考試,不要有壓力。」孩子這回拿了遠超於上回的分數,達到了很多人心目中認可的成績,但我開心的是,她開始對學習感到不懼怕,擺脫壓力來面對「國民教育」,而不是「分數」。
講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些是在講大話,說說而已。說我為什麼不當個虎媽,成日盯著孩子的成績?也認為我怎麼可能接受孩子不會、不懂、學不來。現實很殘酷,任何事都有可透過練習增進的技巧,但是天份是存在的,就連在「課業、考試」這件事情上也一樣。在聯考體制下,一路求學當慣了第一名,其實從小開始,我沒在課堂上留心過老師的講課,自讀自學,理科用眼睛看的,連拿筆練習都很少,因為我腦中的邏輯想到解題的關鑑步驟後,我就知道我可以跳過繼續往下了,數理的理解、變形、推算,是近乎直覺式、天份式的,國一時給我高中代數公式,幾分鐘的思考,我就可以完整作答出這些題目的答案。而考試需要的記憶背誦技巧,說真的進入台大醫科前,那些生物、歷史、地理的背誦,橫的直的、哪一段、第幾頁,唸兩次大概就複刻個八九不離十。惟獨進入醫科,狂量的醫學知識要記憶啃食下去,才稍稍有一點消化不良的感覺,不過圖像記憶法是存在的,臨考前,成堆的共筆、原文書,圖表、文字一頁頁像照相一樣在大腦翻攝,考試時,要的答案就從腦中的圖片汲取,也算某種程度的「open book」。
就像有些人天生有對敏銳的耳朵,聽的音準比調音器還準,偏偏他永遠搞不懂三角形三角和是180度,「天份」是殘酷的存在,不用練他就比你強,練了距離拉開到連他背影都看不到。我們要陪著孩子努力、學會負責、跟好的態度,而不是在孩子不能掌控的天份上,過度扭曲苛求。
這世界很寬廣,人才百百種,與其執著在學業表現的競爭上,我更支持陪孩子探索他們的興趣,挖掘他們的天份,在興趣天份上深化,而非拿著教鞭,追在孩子身後,執意在課業上求個出人頭地。
因為成功不是只有一種。
#蔡佳芬醫師 #台大皮膚專科 #醫美專業 #璞之妍 #親子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台灣公共電視網路直播頻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聖誕歌曲#聖誕節#Christmasmusic 24小時聖誕歌曲不間斷陪你過聖誕節 更多公視關注放眼國際國際頻道記得訂閱@PTS ... 20 waitingScheduled for 12/25/21, 3:30 AM. ... <看更多>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公視電影院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公視3台在轉播桌球錦標賽,電影播放延後是嗎? 1. ... <看更多>
公視三台是第幾台 在 [節目] 7/1起公視3提供免費收視- 看板MOD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亂轉發現可以看了
https://mod.cht.com.tw/news/announcement/content.php?id=878
7/1起公視3提供免費收視
公共電視第149台「公視3」(原「公視HD」台)
自105/7/1起提供免費收視
所有客戶免增訂即可收視
歡迎舊雨新知繼續支持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服務專線02-263320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97.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D/M.1467477744.A.D0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