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Split, 2016)是由擅長撰寫與拍攝心理驚悚恐怖電影的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所編劇與執導,由《后翼棄兵》的女主角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與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主演。
#沙馬蘭的靈異第六感
在2000年之前,由沙馬蘭編導的最著名電影是《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由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與小男孩奧斯蒙主演,關於一位心理治療師,在一場車禍之後發現自己有陰陽眼,於是開始用心治療一個也有陰陽眼的小男孩。以往,心理師從不相信小男孩所言的看到鬼,但是他在事件之後,產生同理心,認同男孩,也願意陪伴他度過看得見的痛苦。
這個恐怖故事最驚人之處,就在於結尾的「大雷」。在2000年之前,鮮有網路上的影評,也沒有不應該暴雷這種普遍的觀影道德,於是《靈異第六感》結尾的大轉折與大雷包,真是當年的觀影道德教育。
.
#驚心動魄三部曲
這就是沙馬蘭的電影特色——結尾的大轉折。除了沙馬蘭最成功的《靈異第六感》,之後在《驚心動魄》(Unbreakable, 2000)、《分裂》、《異裂》(Glass, 2019)三部曲,也都是走這種結尾大轉折的路線。
除了故事前面的心理驚悚與懸疑恐怖,在電影即將結尾之前,再來個意想不到的轉折,徹底突破電影前半段原本已經設定好框架,以超自然的力量穿透現實,將故事帶到高潮,創造強烈驚嚇度。
.
#23種精神分裂人格
《分裂》即是如此。電影開始不到五分鐘,三個高中女生馬上被有23種心理分裂人格的詭異男子載走。三個女孩中,兩個好友一組,凱西(Taylor-Joy)是個沉默理智的觀察者,自己一人一組。
兩個女孩因為焦慮又沒有謹慎的謀畫,很快地就被精神分裂人格中的丹尼斯帶走,並且分別關在不同的房間。被隔離的三個女孩,反而更危險。
精神分裂男的原始人格是凱文·溫德爾·克倫姆(這是一組密碼),因為幼時經歷受虐,於是透過不同人格逃避愴傷與壯大自我。他的心理醫生 Dr. Fletcher 在對談中發現丹尼斯幾乎已經完全主導與佔據,而且不斷提及「釋放野獸」。不過,Dr. Fletcher 試圖安撫丹尼斯言談中的野獸,也與丹尼斯確認他所謂的野獸應該不存在。
.
#野獸與力量
不過,故事最後將 Dr. Fletcher 已經設定好的「不可能有野獸存在人的人格中」的框界打破,讓這頭已經被安撫的野獸被釋放出來,創造精神分裂男的第24個人格。
這第24個人格(野獸),象徵人的無限潛能,只要相信,也願意開發,任何平凡的人都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凱西因為幼時也有受虐與長期受性侵的經驗,內心也是傷痕累累。擔心被虐、受怕侵犯,於是凱西懂得觀察,會找機會伺機而動。凱西最後能夠生存,就是依賴這些曾經在痛苦中累積的經驗。在精神分裂男的眼中,凱西是種「苦難中的純潔」。
.
#女孩被監禁在地下室
看著《分裂》時,我的腦中不斷回想起那些關於「女孩被監禁在地下室」的電影,她們一直試圖找出可能的逃脫機會,中間的過程非常恐怖揪心。
.
1.
在《不存在的房間》(Room),Brie Larson飾演被監禁七年的女孩Joy(多麼荒謬的名字,十七歲就被綁架,卻名叫「歡樂」),因為性侵而產下一子,已經五歲,兩人相依為命在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房間。
為了帶給五歲兒子新的希望,Joy 想出各種荒謬的方式設法逃脫。最後果然逃脫,但是心理建設也是漫漫長路。 Larson 以 Joy 這個角色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後來也成為漫威中的驚奇隊長。
.
2.
《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 2009)講述一個女孩在下課回家的路上,被鄰居邀請到位於地下室的溫暖小窩,結果被綁架並撕票。女孩的靈魂被卡在陰陽界之間,回想著過去與家人和心喜男孩的互動。女孩必須學習放手,走向心靈平靜,女孩的家人亦然。這是一個非常悲傷心痛的故事。女主角是由瑟夏·羅南主演(已經獲得四次奧斯卡的女角提名)。
.
3.
《科洛弗10號地窖》(10 Cloverfield Lane, 2016)
一個在深夜開車的女孩Emmett(Mary Elizabeth Winstead 飾演),在一場車禍之後,莫名其妙醒來已經在一個地窖裡。聲稱救她的中年男子告訴 Emmett,外面的世界已經被外星人霸佔,空氣有毒,隨時有生命危險,最好是乖乖躲在地窖中,才是唯一的活命方式。只是,中年男子的說詞,是謊言還是事實呢?
.
#好好保護你身邊的小女孩
想到這些驚悚的綁架故事,讓我不禁覺得,「女孩真是脆弱的美麗生物,一定要好好保護、好好保護、好好保護。」
看看電影中驚悚恐怖的監禁還行,但是現實中的監禁與性侵,是徹底的恐怖悲劇,一點都不願意看到,也希望世上永遠不再發生。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
#2021年5月22日
#分裂
#不想再看到但是還是問問看還有哪些監禁地下室的電影呢
.
六禍禁地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凌友詩作為「愛國民主」的最終階段】
「台灣女孩」凌友詩爆紅,她的前同事在蘋果寫了一篇文章,回顧自己曾經認識的理工同事凌友詩。
文章說,89年64前後,校內教職員組織起來聲援北京學生,成立「關注中國小組」,其中一個組員就是中文教員凌友詩。
文章說,凌友詩出力不少,印象中的她「是一個正直敢言、熱愛民主的年青知識分子」,「每談到中共多年來在國內的倒行逆施,無不表現得義憤填膺,有時更情不自禁地痛駡中共,反共的情操溢於言表」,說不明白為甚麼凌友詩今日會變成這樣,「希望她可以給我一個回應。」
六四再大,對很多事都作不得準。黃子華以前說,六四的時候,連李嘉誠都表態支持學生。李嘉誠買的股票,怎麼可能跌?那個時候,現在的建制中人都出聲譴責政府開槍。這樣的人,當年有千千萬萬,凌友詩才不是甚麼奇行種。
況且,其實凌友詩有改變了甚麼?轉變軌道的實際利益一定少不了,但「愛國民主派」本身就帶著突變成威權大國主義者的基因。
當年他們反對北京,是因為「愛國」,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她講「兩岸」統一、「一國兩制」很好很好,這也是「愛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愛國的形式不一樣了。
如果得出凌友詩背叛了自己,或是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的結論,那只是「民主支持者」自我感覺良好,並沒真正深入事情根本。
事情的根本是,只要起了「愛國」的頭,之後走到這一步只是剛好。在愛國之中,事情只有程度之分,沒有本質之別。過渡期前後,香港的政治團體全部都是統派,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當年的急統派是今日在野派的起源,而所謂的本地共產黨對「回歸」的態度反而有過曖昧的時刻。
匯點大家都知道了吧,匯點有甚麼人呢?劉迺強、楊森、高達斌,李華明、狄志遠、黃偉賢、梁智鴻、馮煒光 … 這些人現在都是社會賢達了,不管是在後來的民主黨或者轉而加入政府,或者在親北京陣營。這些人不會覺得自己有背叛過甚麼,因為勿忘初心,當初大家都自視為中國人,本著愛國和反英的熱情參與政治。不管跟北京的距離是遠是近,都是殊途同歸,大家都可以自我解套,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好。
所以北京在某一個時期,特別強調愛國者治港,因為愛國就有共同語言。轉換跑道,只是在別的崗位「更好地服務國家」。除了仕途主義的實利之外,還有這一套「高大上」的邏輯,能夠自欺欺人。
支持北京學生是愛國,但國家還是沒變。要令國家富強,只能「得君行道」,順著體制去做,做得幾多得幾多。這些邏輯,也是很多香港政客的講法。支聯會也一定要抱著那場是「愛國民主運動」的定論,因為香港的這班支援者不會想落得同樣是反賊(反革命)的罪名。
轉跑道的人都有一套想法:一日到黑搞口頭對抗是不務實的,不如真的走入建制做點謹小慎微的實事。所以對愛國者而言,「投共」的心理障擬小得多了。如果政治現實是要透過共產黨這個建制,才能有機會「建設中國/香港」,那就投共好了。所以匯點或者民主派出過那麼多變節者,但變節者也回答了泛民不敢細想的問題:當我們認同香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那便是認了這個建制,故走進建制又何罪之有?
所以「公民社會」只能嘲笑凌友詩的造型、年齡、腔口,而不能接觸她的內容,因為說到底,她的意識形態其實還是舊底公民社會那一套,也就是愛國。
支持六四學生是愛國,投共也是愛國,只是愛國的不同形式。
一部份香港人認為自己某程度上「反共」,是他們「真.愛國」的形式;但變節者也會拋出另一套道理,認為走入建制做「實事」,才是「真.愛國」。所以說凌友詩和「我們」有極大的共同基礎,整個公民社會以及2016年之前的香港政治界,其實只是不同形狀的愛國主義,存在於同一個範式之下。
在過渡期前後,中共為了爭取香港民心,實現統一戰線,在談判卓上打倒英國,連學聯都是他們的座上客,任何反殖愛國的,都獲得支持,一切只是去到89年迫不得以分道揚鑣,但是這樣背景下生出來的「反對派」,其實就像儒生,皇帝來安撫一下,又馬上從了。畢竟難道你要反對皇帝嗎?
所以這樣發展下來,兩個建制派(愛國民主派和建制派)都天然無法守護香港的本地利益,也因而獲北京接納(不會DQ),一切都有因。
在中國和香港利益衝突的時候,很多人準備犧牲香港利益,因為愛國,香港損失了甚麼,但「整體地看」、「辯證」地看,中國還是得到發展,那便是好事。
愛國民主政治的先鋒,好像司徒華,他們當初沒想過香港會被吞食嗎?沒想過「殺人政權」不可能信守甚麼承諾嗎?但「國家統一」在他們心中太大了,他們準備了犧牲香港,也要實現這個夙願。但香港又怎樣呢?好像沒人單獨地考慮過香港的存亡問題,在美國和中國之間。
從香港為甚麼要無限地接收中國移民、為甚麼某些人申請公屋不用入息審查、為甚麼香港要用萬億填出一個大島、為甚麼香港要不斷燃燒儲備「接通中國」、為甚麼中聯辦可以不斷免印花稅掃樓、為甚麼香港的民主發展要由中國決定 … 身份認同就是一切,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以上這些現象都是天經地義;從香港人的認同看來,才會覺得有問題。
在特區裡,愛國民主派即使不下手,也只會成為維持現狀的幫兇。而那個現狀很可怕,迫地鐵迫醫院迫上樓迫公屋,他們在「發展」香港,發展下來就是迫低下層和年輕一代離鄉別井,去大灣區。連無約束力的改革單程證議案,所謂泛民也有人反對。可見支持民主人權自由,不一定站在香港利益或者常識那一邊。
凌友詩當年也「反共」,但一為愛國,便無足觀;很多人「支持」民主人權自由,但意識裡留著愛國的禍根,在國家主權面前,很少有不跪的。
凌友詩當年也「反共」,但最後回到自己反獨的本質。因為主權大於人權、「中央」大於「地方」,支持「愛國民主」進而走到終極的委身於建制,是愛國主義順理成章的階段進展,不是異變。不少香港人跟凌友詩的距離並沒太遠。真正熱愛香港和民主的人,在這個時勢下不會愛國,也不會以「愛國不愛黨」之類的概念偽術來胡混;用愛國來掩護的民主,是鏡花水月,「愛國民主」最後只會剩下愛國,「中國香港」也只是中國而不是香港。
六禍禁地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凌友詩作為「愛國民主」的最終階段】
「台灣女孩」凌友詩爆紅,她的前同事在蘋果寫了一篇文章,回顧自己曾經認識的理工同事凌友詩。
文章說,89年64前後,校內教職員組織起來聲援北京學生,成立「關注中國小組」,其中一個組員就是中文教員凌友詩。
文章說,凌友詩出力不少,印象中的她「是一個正直敢言、熱愛民主的年青知識分子」,「每談到中共多年來在國內的倒行逆施,無不表現得義憤填膺,有時更情不自禁地痛駡中共,反共的情操溢於言表」,說不明白為甚麼凌友詩今日會變成這樣,「希望她可以給我一個回應。」
六四再大,對很多事都作不得準。黃子華以前說,六四的時候,連李嘉誠都表態支持學生。李嘉誠買的股票,怎麼可能跌?那個時候,現在的建制中人都出聲譴責政府開槍。這樣的人,當年有千千萬萬,凌友詩才不是甚麼奇行種。
況且,其實凌友詩有改變了甚麼?轉變軌道的實際利益一定少不了,但「愛國民主派」本身就帶著突變成威權大國主義者的基因。
當年他們反對北京,是因為「愛國」,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她講「兩岸」統一、「一國兩制」很好很好,這也是「愛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愛國的形式不一樣了。
如果得出凌友詩背叛了自己,或是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的結論,那只是「民主支持者」自我感覺良好,並沒真正深入事情根本。
事情的根本是,只要起了「愛國」的頭,之後走到這一步只是剛好。在愛國之中,事情只有程度之分,沒有本質之別。過渡期前後,香港的政治團體全部都是統派,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當年的急統派是今日在野派的起源,而所謂的本地共產黨對「回歸」的態度反而有過曖昧的時刻。
匯點大家都知道了吧,匯點有甚麼人呢?劉迺強、楊森、高達斌,李華明、狄志遠、黃偉賢、梁智鴻、馮煒光 … 這些人現在都是社會賢達了,不管是在後來的民主黨或者轉而加入政府,或者在親北京陣營。這些人不會覺得自己有背叛過甚麼,因為勿忘初心,當初大家都自視為中國人,本著愛國和反英的熱情參與政治。不管跟北京的距離是遠是近,都是殊途同歸,大家都可以自我解套,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好。
所以北京在某一個時期,特別強調愛國者治港,因為愛國就有共同語言。轉換跑道,只是在別的崗位「更好地服務國家」。除了仕途主義的實利之外,還有這一套「高大上」的邏輯,能夠自欺欺人。
支持北京學生是愛國,但國家還是沒變。要令國家富強,只能「得君行道」,順著體制去做,做得幾多得幾多。這些邏輯,也是很多香港政客的講法。支聯會也一定要抱著那場是「愛國民主運動」的定論,因為香港的這班支援者不會想落得同樣是反賊(反革命)的罪名。
轉跑道的人都有一套想法:一日到黑搞口頭對抗是不務實的,不如真的走入建制做點謹小慎微的實事。所以對愛國者而言,「投共」的心理障擬小得多了。如果政治現實是要透過共產黨這個建制,才能有機會「建設中國/香港」,那就投共好了。所以匯點或者民主派出過那麼多變節者,但變節者也回答了泛民不敢細想的問題:當我們認同香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那便是認了這個建制,故走進建制又何罪之有?
所以「公民社會」只能嘲笑凌友詩的造型、年齡、腔口,而不能接觸她的內容,因為說到底,她的意識形態其實還是舊底公民社會那一套,也就是愛國。
支持六四學生是愛國,投共也是愛國,只是愛國的不同形式。
一部份香港人認為自己某程度上「反共」,是他們「真.愛國」的形式;但變節者也會拋出另一套道理,認為走入建制做「實事」,才是「真.愛國」。所以說凌友詩和「我們」有極大的共同基礎,整個公民社會以及2016年之前的香港政治界,其實只是不同形狀的愛國主義,存在於同一個範式之下。
在過渡期前後,中共為了爭取香港民心,實現統一戰線,在談判卓上打倒英國,連學聯都是他們的座上客,任何反殖愛國的,都獲得支持,一切只是去到89年迫不得以分道揚鑣,但是這樣背景下生出來的「反對派」,其實就像儒生,皇帝來安撫一下,又馬上從了。畢竟難道你要反對皇帝嗎?
所以這樣發展下來,兩個建制派(愛國民主派和建制派)都天然無法守護香港的本地利益,也因而獲北京接納(不會DQ),一切都有因。
在中國和香港利益衝突的時候,很多人準備犧牲香港利益,因為愛國,香港損失了甚麼,但「整體地看」、「辯證」地看,中國還是得到發展,那便是好事。
愛國民主政治的先鋒,好像司徒華,他們當初沒想過香港會被吞食嗎?沒想過「殺人政權」不可能信守甚麼承諾嗎?但「國家統一」在他們心中太大了,他們準備了犧牲香港,也要實現這個夙願。但香港又怎樣呢?好像沒人單獨地考慮過香港的存亡問題,在美國和中國之間。
從香港為甚麼要無限地接收中國移民、為甚麼某些人申請公屋不用入息審查、為甚麼香港要用萬億填出一個大島、為甚麼香港要不斷燃燒儲備「接通中國」、為甚麼中聯辦可以不斷免印花稅掃樓、為甚麼香港的民主發展要由中國決定 … 身份認同就是一切,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以上這些現象都是天經地義;從香港人的認同看來,才會覺得有問題。
在特區裡,愛國民主派即使不下手,也只會成為維持現狀的幫兇。而那個現狀很可怕,迫地鐵迫醫院迫上樓迫公屋,他們在「發展」香港,發展下來就是迫低下層和年輕一代離鄉別井,去大灣區。連無約束力的改革單程證議案,所謂泛民也有人反對。可見支持民主人權自由,不一定站在香港利益或者常識那一邊。
凌友詩當年也「反共」,但一為愛國,便無足觀;很多人「支持」民主人權自由,但意識裡留著愛國的禍根,在國家主權面前,很少有不跪的。
凌友詩當年也「反共」,但最後回到自己反獨的本質。因為主權大於人權、「中央」大於「地方」,支持「愛國民主」進而走到終極的委身於建制,是愛國主義順理成章的階段進展,不是異變。不少香港人跟凌友詩的距離並沒太遠。真正熱愛香港和民主的人,在這個時勢下不會愛國,也不會以「愛國不愛黨」之類的概念偽術來胡混;用愛國來掩護的民主,是鏡花水月,「愛國民主」最後只會剩下愛國,「中國香港」也只是中國而不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