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建立電動巴士產業生態系,系統性的輸出國際市場
2021-08-03
【本日訊】就在全球各國政府與品牌車廠因應氣候變遷,大幅加速電動車問世的時程,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日前指出,電動車(或巴士)產業除了既有的車輛製造供應鍊外,更是一種平台經濟型態,帶動的是全面的產業生態系;雖然電動巴士產業未來整車輸出會受限於區域經濟規模,但可以將在台灣場域發展出來的電能管理方案等相關應用與軟體,做有系統地輸出,創造一個全新的輸出模式。
蔡裕慶係於日前參加由台北市電腦公會與台灣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共同舉辦的「智慧交通新趨勢論壇:電動車與綠能社區發展」中率先點出,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在當前品牌車廠競相推出電動汽車的大動作下,估計到2025年,全球每4部車就會有一輛電動車,未來增加的速度相當驚人,但相對應的配套:充電設備卻嚴重欠;他認為,充電基礎設施無法跟上電動車上市速度,未來可能不只是環保或是經濟問題,更會成為政治議題,政府不可不提前部署。
同時身兼華德電能董事長的蔡裕慶更指出,近年除了在電動巴士的車輛製造外,更踏入大型充電場站的運營,無論是充電場站中充電設備的建置、充電電網的申請與布建、社區的儲能、相關大數據的蒐集與電網的運營(如:契約能量的提升等),目前都陸續的累積經驗中,也都將成為華德電能的know-how;舉例來說,華德電能不僅僅賣巴士給台北市,也賣整體解決方案,如:電網管理,車聯網雲端管理方案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複製輸出的。
蔡裕慶本身也是2020年成立的台灣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的理事長,他強調,企業在解決產業現況的問題外,仍然必須與學界合作,對未來策略與方向帶來洞見,而業界間的交流與合作,並形成合作生態系,更是未來大家向國際市場輸出的重要基礎
資料來源:https://smartcity.org.tw/auto_detail.php?id=143&PHPSESSID=9q1tal5jptdq2nt812jrrvvns1
共同供應契約電動車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黨推以核養綠的目的,沒有你想像這麼簡單】
當台灣還有一群人在吵著核四最環保的時候,美國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也是麻省前參議員與2004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兩週在紐約時報專欄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就叫做:
《#不要讓中國贏得綠能競賽》
文中提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板與風機製造、出口、安裝國,擁有世界上30%的再生能源專利,政府以大規模注資國企方式,大幅度補助電動車與綠能。凱瑞因此極力警告美國,必須急起直追,加碼投資能源署先進研究計畫(ARPA-E)100倍,加強再生能源與綠能運輸基礎建設(包含軌道建設),加強公私合作關係與再生能源補助。
當前,美國已有230萬個工作機會和潔淨能源有關,太陽能系統與風機技術,在未來10年內的職缺預計會再成長60%,凱瑞希望,加碼投資相關產業鍊,並與中國競爭,可為美國多創造百萬工作機會。
回到台灣,在一些政黨和團體的宣傳下,很多人認為,綠能發電技術要普及,還有很長的路。離岸發電的龐大商機,也被中國政黨抹黑為錢坑。仿佛只有那佔發電量10%左右的核能能救台灣。
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在11月12日落成,可以供應12.8萬戶全年用電,而彰化的沃旭、台電,苗栗外海的麥格理綠投資與上緯新能源、雲林的達德能源,都在這兩年開工。在國內外廠商爭相投資下,台灣在經過6年3.8GW容量後,就啟動競價機制,比起市場更大的中國更快(歷經12年,設置規模5.5GW)。再讓蔡總統做一個任期,到2025年的競價電價,已經低於現今台電平均售電價格,價格僅2.2~2.5元,預估未來10年10GW區塊招標價格也比台電平均電價低。
對比上面那篇文章,你會發現為什麼中國黨極力想減緩台灣綠能發展,原因就在於:「#要讓中國贏得綠能競賽」。
和台灣現有所有發電方式,包含火力、核能在內比較,風電、太陽能等綠能之所以才是台灣的未來,有一個最重要的關係:「能源產業自主」,和核電廠的關鍵技術全要進口不同,台灣廠商可以參與到風電與太陽能的產業鍊,甚至打入國際供應鏈來外銷。
蔡英文總統不久前參訪高雄造船廠時表示:綠能產業是政府重要的政策,為了發展離岸風電,將需要很大的海事工程,海事工程船以及能量的建構都在高雄,#高雄會是下一個世代風電產業的重鎮。例如台船就和比利時 DEME Offshore共同成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並拿些多張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訂單。中鋼等在地廠商也都積極招募人力搶進相關供應鏈。台灣最大風電會展:2020亞太國際風電展(Wind Energy Asia )也將於明年3月,匯集12國廠商再度於高雄舉辦,高雄成為風電重鎮,不是「#高雄發大財」式的口號,而是確確實實現在進行式!
韓國瑜去美國商會演講時,最讓美國商界失望的,並不是他的晶晶體,而是他不把外商最關心的風電等重大投資商機當一回事,反而大開嘲諷。他的善後副手,主張重啟核四,那代表我們除了和美國奇異核能買了反應爐外,還要再和美國買回燃料棒、和美國顧問簽各種保修契約、最終核廢處理,也可能要倚賴國外技術與高階儲存場。然而,政府發展風電,透過政策引導,水下基礎、工作船、風機零件、機艙、風機組裝、都已經陸續國產化,代表的不只是台灣未來能源供應的形式,更是重工業產業鍊近數十年來最大的轉型方向之一,。
可怕的並不是韓國瑜的無知,而是中國陣營知道太多了,台灣的風電發展速度絲毫不輸中國,而且中國雖號稱有上下游產業鍊,但在地方政府彼此競爭,國企與共黨更是時常介入干預市場,甚至從中牟利,而不是整合起來全力發展。在這樣的市場不透明狀況下,外商對台灣的興趣,遠遠高於中國。
今年12月11日,歐盟執委會公布EGD對外說明,長達24頁的說明中提到大幅增加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其中更強調「#離岸風電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通篇沒有提到核能。但親中媒體聯合報卻在社論中蓄意扭曲,把歐盟「尊重有些國家將核能納入能源規劃」的中性說明,變造成「歐盟已經認證核能是氣候變遷的救星,也是歐盟Green Deal (EGD)的主角」。
為什麼在台中國政黨、中國媒體,都齊聲貶低綠能、抹黑離岸風電,卻吹捧核能呢?因為他們要的,只是讓台灣在未來能源轉型的路上遠遠落後中國,被中國吃死,「以核養綠」,其實就是以核電拖延台灣能源產業發展,去養中國的「綠能產業」,有朝一日台灣終於要全力發展綠能,卻被中國以資金與技術大舉入侵時,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共同供應契約電動車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資訊>產創修法拍板 擁6大亮點
#祭2大租稅減免 #鼓勵投資國營事業扮研發領頭羊 #強化國營事業研發投入 #鼓勵產業投資 #促進產學合作 #強化無形資產評價機制 #強化人才培育 #推動創新採購
行政院會(23)日拍板《產創條例》修正案,為鼓勵企業投資,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表示,政府祭出二項租稅優惠,首先依《有限合夥法》成立的創投業,採透視個體概念(穿透式課稅)課稅,合夥組織免徵營所稅,期與國際接軌;其次是天使投資人投資高風險新創事業,可減免租稅,每年減除額度上限300萬元。
沈榮津昨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產業創新條例》修法有6大重點;一是強化國營事業研發投入。過去國營事業投入研發經費比重較民間企業低,未來規定需投入一定比例預算進行研發。要投入多少比例,沈說,將依國營事業特性、規模訂定。例如中油投入3億元研發鋰電池,在電動車電池產業上,產生領頭羊作用;未來台電可在風電等綠能,台糖可在沼氣發電及循環經濟,帶領產業發展。
第二是鼓勵產業投資。沈榮津說,有限合夥創投事業將改採穿透式課稅,即合夥事業免徵營所稅,年終盈餘分配後再納入個人所得稅課稅,不會剝兩層皮,以提高國際資金來台意願投資。盈餘所得分配將依證券和非證券所得兩類課稅,前者免稅,後者併綜合所得課稅。
減稅期間原則10年,必要時得延長,但不逾15年。創投業適用租稅優惠要件,包括實收出資總額達3億元,第3年1億元需到位,設立第5年3億元全部到位;資金須逾50%投資在境內,且投資新創事業累計須達實收出資總額30%或3億元。
另天使投資人扶植新創企業也享租稅減免,若以現金投資設立未滿3年高風險新創事業,投資同一企業達100萬元,且持有該公司股票滿2年,持有期滿當年度可在投資金額50%內,自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惟減除金額每年以300萬元為上限。
第三是促進產學合作。沈榮津說,目前創作人在學研機關的研究結果,若在技術入股後取得股票,要計入個人所得稅,導致學研機構入股的意願降低;修法後,創作人依科學技術基本法獲配股票,可緩課稅。
第四強化無形資產評價機制。文創業產出的大都為無形資產,難以取得貸款,沈榮津說,若能建立無形資產管理評價資料庫,就可搭配金融機關,作為文創業貸款依據。
第五強化人才培育。訂定各產業人才能力標準,作為聘用、加薪依據,並盼以鑑定科目引導教學,降低學用落差,推動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業務。
第六是推動創新採購。將軟體、創新產品或服務、綠色產品等納入共同供應契約平台,鼓勵政府及企業優先採購,擴大創新產品商機。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24000033-2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