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城鄉創生第三季:#旅遊體驗與數位影響力|#線上講座報名 #地方創生
【Part1】9月15日(三) 晚上19:00-21:00
主題|與疫情共生的地方因應,如何獨特又永續?建立說故事的影響力
講者|麻河時光發起人 張國強、島內散步共同創辦人 魏兆廷
馬來西亞的麻河时光 Muar River Times新媒體,串聯沿岸的鄉鎮與青年創意,他們不拘泥形式也不限制想像,重新定義屬於麻河的生活,也為未來開展出更多可能。
從台北大稻埕發跡的專業導覽團隊,如今成為走遍全台的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如何在故事與體驗中,感受腳下土地的價值,還要做到獨特又永續?疫情下,旅行業又該如何自救?
【Part2】9月23日(四) 晚上19:00-21:00
主題|進擊的旅行!解讀市場需求,打開新商模,讓數位幫你一把
講者|天下雜誌天下實驗室總監 李明芳、KKday營銷長 黃昭瑛 Yuki
雨後春筍般的地方小旅行,如何讓自己被看見? #微笑台灣 站在媒體的角度,如何看待當前的旅遊趨勢與操作?
KKday身為亞洲最大旅遊體驗平台,又是如何創造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數位工具這麼多,了解市場需求,啟動異業合作,才能讓旅行成為旅人深入地方的利器。
▌#活動方式:線上Webex參與,須報名參加。完成報名者,將於沙龍活動前寄發詳細流程與線上連結e-mail
▌#活動完整介紹:https://bit.ly/3zucGos
▌#立即報名:https://forms.gle/UEzKTznn7hPqKxMr5
▌先加入臉書社團:創生通信@微笑台灣,可獲知最新資訊
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華山文創沙龍 -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Taiwan Cultural & Creativ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共生定義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維琪夫人信箱 】孩子,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小蓮藕媽媽:
V媽您好,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很挫折的事,我5歲半非常細膩敏感的女兒小蓮藕最近(大概這一個多月)只要生氣(和妹妹玩有爭吵或者是玩遊戲輸了)就會打自己,可能打手或者是打自己的大腿,我看了很難過,當下我會讓她哭一哭、但打的行為我會要她停下來,然後抱抱她,事後冷靜小蓮藕跟我說:「馬麻我不喜歡自己生氣,因為生氣是不好的,所以我想忍住我的生氣、所以就會想用打自己來忍住!」我聽了非常心疼,而且我問她怎麼會覺得生氣不好呢?小蓮藕說就大家好像都覺得生氣是不對的,聽了真是難過啊,我一直覺得情緒是很正常的,她們情緒來來去去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但家裡面還有長輩還有我先生,我大概了解她們不喜歡孩子生氣,我很努力的讓孩子有情緒宣洩的空間,作法是「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她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生氣的樣子,會丟手上的東西或者拍桌子,當時我會說東西痛痛~你在生氣對嗎?需要媽媽抱抱嗎?」 但現在當孩子這麼告訴我,讓我覺得我的努力好像沒有什麼用、很挫折,我不曉得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協助女兒度過這個情緒的卡關,我們平常有持續按摩,請問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參考嗎?(
另外提供一個線索:這陣子開始復學以後,玩遊戲輸了狀況沒有像前幾天一樣會攻擊自己,是不是在家裡有妹妹、爸爸、爺爺、奶奶壓力太大呢 ?)
V媽:
真想現在就抱抱妳和小蓮藕~你的描述讓我想到我的爸爸,我爸爸在家中是排行老三(阿嬤總共生了六個),阿公年輕時就很忙,常一趟遠門兩三個月才回家,阿嬤從15歲結婚後就是典型的偽單親古代版,又要顧小孩又要賣豆花顧生計、又要擔心自己的老公回不回得來,阿嬤活著的話現在也一百多歲了,100年前時局正亂的時候,那年代這樣是常態。我爸,當時這夾在中間的小兔崽子,常常哭著要跟出門賣豆花、賴在地上尖叫撒潑,阿嬤忙呀不管他,他就打自己、捏自己、甚至直接一股腦把自己的腦袋往牆上匡啷一撞!哭得更慘、有時還夾雜著不知是血還是鼻涕眼淚的不明液體。我爸長大後,常講這段黑歷史給我們聽,我記得我問過他:「拔,不痛嗎?為什麼要這樣打自己?」
我爸苦笑著說:「小時候哪想那麼多?就是想跟、想被帶出去而已。」
這句話以現代語言翻譯一下,其實就是孩子“想被看見、想被重視”的基本需求!這“想被看見”的渴望,若是由像小蓮藕這樣細膩敏感的孩子來呈現的話,她不會打你抓你衣服,她是這麼細膩到怕你痛怕你不舒服啊,那怎麼辦呢?在強烈負面情緒波動中又無法處理情緒的狀況下,只好打自己、拿自己的頭撞牆壁、大哭大鬧或焦慮尖叫!冷靜下來以後,又開始出現自責、覺得自己不對自己不乖....是這麼細膩敏銳的女孩啊!
最重要的是,在她打自己時,不要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虐這件事上。
例如不要大聲斥喝她、不要罵她、不要命令她停止傷害自己的舉動,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如果行為有傷害性的話,輕輕握住她的手,安靜地釋出「你接納他所有情緒」的訊息,如果當下是抱得到的話就抱抱她吧,如果情緒當下無法被擁抱也沒關係,輕輕摸摸她、由上而下順順她的背,等她穩定點,遞給她一杯有安慰魔法粉的好喝水,一口一口慢~慢~喝出味道。
然後,專注地傾聽她,讓孩子好好的說,你可以用故事性的方式引導小蓮藕把心裡的話說出來,例如:「你剛剛有情緒小客人來拜訪你,這位剛離開的小客人是誰呢?是生氣還是傷心?」「你猜想想生氣/傷心小客人是為了哪件事情來的呢?」.....好好地傾聽她,傾聽他的肢體動作傾聽她的眼神,傾聽她描述的事實,傾聽她的感受,最後用圖像式方法傾聽她的意圖,例如「你迎接了不舒服小客人,是因為你很不想輸妹妹嗎?輸是什麼贏又是什麼呢?....」從這些美好對話裡,我們可以認識自己教養方式的蛛絲馬跡。小蓮藕媽媽,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用情緒小客人?因為我們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就等於生氣、傷心,而是讓孩子覺得情緒是客人、來拜訪了又會離開,我不是不好、只是情緒不好。
另外,其實就如同我們許多講座上所提,如果我們在孩子小小的時候,在手足上加諸比較多的“比較言語”,例如:加油!你看妹妹快吃完了喔~哇!你今天吃得比妹妹快,第一名!..之類的,慢慢的,孩子到了五歲時容易非常在乎輸贏,這是很正常的,從源頭來說,當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盡量別用這樣的比較語言;若像小蓮藕,正好五歲又正好很在乎輸贏,沒關係,我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打破輸贏二字的表面含義,例如和他玩猜拳、輸的往前走一步等等,就是打破平時對輸贏的定義。
當然,最源頭的處理方式就是你所熟悉的「好好的、全心全意的為孩子按摩」了!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老生常談!你可以用慢慢刷,選擇最輕柔的毛刷,由上往下很慢~很慢~的刷,如果可以建議搭配「小狗毛毛慢慢刷」的「情緒客人」引導遊戲,讓孩子在睡前度過不舒服的情緒關卡);若是用手按摩,記得別用太多力氣、手也要盡量貼在他的身上,對敏銳善感的小蓮藕來說,輕柔的力量就足以撼動大地。如果可以,邀請爸爸加入吧,或許爸爸一開始的角色是不喜歡孩子發脾氣,但認真邀請爸爸對小蓮藕說「孩子,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真的,你可以生氣,沒關係的。
➤ 小狗毛毛慢慢刷的情緒客人引導遊戲 https://youtu.be/nee4Jk-AduM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V媽福利社(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共生定義 在 來趣新北金發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我們一起轉動希望】
你或許曾在街頭看到推著輪椅的街賣者兜售日用品,他們不分寒暑、不畏辛苦,身軀的障礙也抵擋不了他們想要憑藉自身力量,推動自己人生向前的意志與渴望,然而突來的嚴峻疫情,成了迫使它們停下的一堵高牆。
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 自創立以來,協助無數身心障礙者透過街賣拾回自立的信心,除了就業以外,協會也提供可負擔的無障礙住宿,一個安穩的棲身之所卻得來不易,曾遭逢大火、被迫驅離……雖歷經波折,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只是在重新找到合適的據點後,又迎來了資金不足的難題。
在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的協助下,#街賣者共生家園緊急重建集資計畫 誕生了,凝聚每個人的心力,無論這份力量是大或小,都將成為希望轉動的可能,為社會與地方創生注入愛與活力,再次定義台灣最美的風景,我們不只有人,更要讓每一個人都能有尊嚴的活著。
想加入轉動希望的行列嗎?來吧!
👉街賣者共生家園緊急重建集資計畫
https://bit.ly/3z1dvo0
👉了解更多 #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
https://bit.ly/3yedvkq
共生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共生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共生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