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H&M......竟然出現跟我相關的歷史事件。
928教師節,是的,這個孔子誕辰日如今跟我這個教師算是有那麼一點關係。(可說真的,教師節不給教師放假,還真是讓我忿忿不平呀。)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孔子的學派有其獨特性,特別是孔子讓不少平民有機會接觸到原先只有貴族能學習的教育,這也是為何他會被尊稱萬世師表的原因。
不過孔子地位的進一步鞏固,其實跟漢武帝脫不了關係。當初漢武帝獨尊儒術,並讓選官制度與儒家經典學說綁在一起,這讓後來想當官的學子,莫不閱讀儒家學說。換言之,因為皇帝的提拔,儒家壟斷了考核制度,而作為儒家的開山始祖,孔子的地位自然就背後是不斷提高。(說的市儈一些,孔子地位的提升,其實跟利益是密切掛勾呀。)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由於當時的共產黨搞「破四舊」,敵視傳統文化,那身為對手的中華民國,自然就要高舉「復興傳統文化」的大旗,而其中一種象徵,就是將孔子的生日變成教師節讓人紀念。
時至今日,孔子的名聲猶在,但多少人有去了解孔子的時代?以及他在那個時代中所誕生出的理想呢?
由周潤發主演的「孔子:決戰春秋」,雖未必稱的上佳作,而且針對真實歷史有做了不少戲劇改動,但我覺得裡面有不少場景,我覺得是很好呈現「孔子」這個人。
比方說:電影中的孔子很會射箭......這其實相當符合史實,因為當時貴族要接受「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的科目教育,其中的御以及射,都是要培養貴族的戰鬥能力。所以孔子是個射箭能手,甚至他因為身高有190左右,這位至聖先師可不是文弱書生,好在他通常跟人講道哩,他要不講道理,我看也沒多少學生能一對一跟他衝突。
我特別有印象,裡面藉由周迅的腳色,說了這麼一段話:「後世的人會了解夫子你的苦難經歷,但沒多少人會了解你的道。」
是呀,時至今日,有多少人有想要認識孔子本身?又有多少人真正對《論語》的內容做探究或是批判呢?那如果以上這些,大眾都是冷漠的,那孔子誕辰的教師節,又有多少意義呢?
身為一個想研究孔子、想書寫孔子故事,又正好從事教職的我,每次談到孔子,都讓我有不少的感慨。
王者天下,每次看到這部作品,我都覺得這裡面很有事。
話說我第一次看「王者天下」是在電影台播放的劇院版,我看完後感覺......真是一步不怎麼樣的作品,很平庸呀。
後來大學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同學,他借給我導演完整版,我看完後覺得......簡直太經典了!好幾個場景讓我看到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之所以有這個差別,是因為導演完整版的時間太長了(超過三小時,以當年的光碟技術,甚至都要分成兩片DVD才能播完),這個長度,先不說勸退許多觀眾,還會導致電影院播放場次減少,所以電影公司就要求雷利史考特做刪減,結果就是講了一個非常疲乏無畏的故事。
老雷在導演完整版的DVD一開始,有錄製一段影片,然後他用超有幹意的臉,說:「當初『有人』認為要做刪減比較好,而他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導演完整版,而這其中誰優誰列就由觀眾評判。」整段話沒帶一個髒字,但我感受到老雷滿滿的怨念。而我也是透過本片,開始認識到「導演對藝術負責,製作對整部電影負責」的觀念。(所以前一陣子我談斯卡羅,或是某些電影,我通常先不會把所有問題都直接歸咎在導演身上,導演當然重要,但會有很多其他原因左右電影的成果。)
在王者天下中,我最喜歡的腳色就是撒拉丁,他出現的場景不多,但每個場景都透露出他是具有非凡智慧及魅力的一代英主。
我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當時撒拉丁面對耶路撒冷王國大軍迎擊卻選擇撤退,有一位宗教人士就跳出來指責他:
「你為什麼撤軍,對方沒有優勢,只有真主能決定戰爭勝負。」
撒拉丁反駁:
「勝負取決於真主,但也取決於精密的沙盤推演、強大的兵力、免於疾病的侵襲,以及充足的水源。我們圍城時無法應付後面的援軍
。在我之前,真主讓穆斯林贏過多少戰役?我是指真主讓我當統帥之前。」
宗教領袖:
「並不多,因為我們犯了太多罪。」
撒拉丁卻說:
「那是因為你們沒準備好。」
以上情節當然只是導演構建的對話,極可能有美化成分,但的確撒拉丁最後之所以能為穆斯林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及能力,將原先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甚至彼此相攻的各派穆斯林勢力整合,最終以優勢大軍加上等待十字軍自己犯下戰略失誤,最終先在哈丁戰役殲滅耶路撒冷王國的主力部隊,之後拿下耶路撒冷並成功抵禦以英王獅心理查為首的十字軍反撲。
我岔題多說幾句,老雷魔改歷史那是相當有名的,但這無損於他在我心中是一流的歷史劇導演。畢竟他先把故事講好(順帶一提,老雷的故事通常都相當簡單單一,好處是容易理解,壞處是角色都太容易被定型在純然的正派及反派),他帶出人物的特色及魅力,然後用很棒的美術場景還原歷史場景,並進一步的帶出那段歷史特有的氛圍。我真心覺得,未來想拍歷史劇的我國導演,真的可以先用老雷的拍攝手法做為基底或是仿效,當然修行在個人,老雷若沒有獨特的超一流能力,他是無法拍出「異形」、「銀翼殺手」之類的經典(所以我覺得老雷真的是說故事高手),但老雷簡單的故事大綱,我人衛是比姣好作為起始點,按部就班下也比較難翻車。然後請記住一個重點......永遠要先說好一個故事,之後再談其他的元素吧(比如:普及歷史、發揚自我概念之類的)。
強烈推薦,大家看王者天下,一定要看導演完整版呀!
黑鷹計劃,聽說是經典......然後我始終沒看完。
羊男的迷宮,聽說很就有代表性......然後我始終沒興趣看。(就好像同位導演─吉勒摩·戴托羅,拍的另一部深受肯定,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水底情緣」,我也使始終沒興趣去看。不過光一部片我就可以肯定吉勒摩·戴托羅絕對是獨特且超有實力的導演,那就是......環太平洋!對!就是要大怪獸對戰大機器人呀!爽!)
東方快車謀殺案......有看過ㄟ!
我個人覺得故事的結尾挺讓人印象深刻,而且聽說也成為許多影視作品會用來致敬的橋段。
以上就是我對本周H&M的感想,那大家的感想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一起來聊天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在我又講回一個「美帝」系列,美國霸權從何而來。首先,大家要明白之前的霸權是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是全世界古往今來最大的帝國。她最顛峰的時間是1922年,那時候有整個印度,加拿大和澳洲,是大得無與倫比。但自從19世紀到20世紀,殖民地陸續變成一門蝕本的生意,要經營這門生意,大英帝國需要很多戰艦、很多駐軍...
共產黨 壞處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婆婆表示,自己曾經相當支持董建華和錯信中共,但直至今時今日虛偽和假的事物都會被人識破,感嘆若然能夠提早清醒知道共產黨的壞處便好。但她相信,港人最後一定會「雨過天晴」。
========================
守護真相,請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我哋嘅堅守,需要你嘅支持,立即訂閱香港大紀元網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共產黨 壞處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先看一段相關報導中所披露的故事主軸,「教育部表示,《蕃薯村總動員》採學齡前幼兒最喜愛的繪本編製,故事情節從蕃薯村遭遇一連串危機展開序幕,大野狼入侵蕃薯村,不但偷走食物,還破壞村莊,更帶來了四處傳染的病毒,讓動物村民們非常緊張。後來動物村民們同心協力、團結一致,發揮各自的力量,製作防衛武器及落實防疫措施,最後才趕走了大野狼及消滅壞病毒,解除入侵者的危機,希望幼兒、教師及家長了解國家(蕃薯村)的安全與每一位國民(動物村民)息息相關。」
看完上述這段文字之後,相信對20世紀極權主義崛起歷史有涉獵的讀者,都會敏銳的察覺和聯想到,如果把「蕃薯村」改成德國,把「大野狼」改成共產黨,將「病毒」換成猶太人,拿來與當年納粹德國的反猶論述相對照,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違和感。
雖然是一本包裝成童書的政府宣傳品,但這樣的情節乍看之下並無不妥,至少比起過往鋪天蓋地的「大內宣」,這次堪稱低調。然而,如果深究下去,就會發現這本書所透露出來的資訊量之大,不禁讓人細思極恐。關鍵就在於書中內容所隱射的「國家安全觀」,無意中揭露了民進黨政府主事者至少在思維上,幾乎已經與極權主義趨於一致。
這次教育部出版繪本的內容,就是標準的「安全化」敘事。就像希特勒的反猶論述有歐洲自中世紀以降將猶太人當成替罪羊的反猶主義傳統和污名化敘事作為基礎一樣,民進黨的「國家安全觀」,除了是其「反中仇陸」政治立場的延伸外,當然也建立在他們長久以來把兩岸交流汙名化、針對大陸人士的刻意歧視,以及經常將台灣內部往返兩岸討生活的人當成是其執政不力的替罪羊這一習慣的基礎之上。
綜觀民進黨所描繪的中國大陸意象,是一個政府對台灣充滿惡意,人民素質低下、專門來台灣搞破壞、掏空台灣資源的一派恐怖景象。簡言之,兩岸交流對於台灣不但只有壞處,而且還是巨大的威脅,這也是他們過去指控馬英九、國民黨「親中賣台」的理論依據。
無論是說ECFA是「木馬屠城」、「糖衣毒藥」,宣稱會造成四百萬人失業,還是刊登廣告暗示開放陸客來台後會在公園大小便、陸生納保會讓健保破產等,這些宣傳當然都不是事實,但民進黨虛構這些反事實敘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製造恐懼和敵意,以打擊國民黨的執政信用,而不惜讓兩岸關係和大多數民眾的福祉跟著陪葬。
所謂「大野狼入侵蕃薯村,不但偷走食物,還破壞村莊,更帶來了四處傳染的病毒」的情節,不但暗示兩岸交流對台灣的負面影響,更間接支持中共透過武漢包機回台散播病毒的陰謀論指控。然而,從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達到46%的新高,以及新冠疫情發展的事實面來看,這種虛構的劇情不僅是荒謬的,而且還很危險。畢竟做為兒童讀物,故事中沒有、也不能提到的,是那些被指控與大野狼合謀搞破壞、或是不願與村長「同心協力、團結一致」的村民下場會是如何。根據歷史經驗,有很高的機會被當成「病毒」一起被消滅。
我們不能期待當前台灣社會家長和兒童的判斷力比當年的德國民眾有進步多少,目前唯一能夠指望的,只有民進黨一向令人懷疑的執政能力。因為這是一個有希特勒的思想,但執行力往往媲美墨索里尼的政府。眼高手低、執政無能卻會搞宣傳,這原本是民進黨令人詬病的治理缺陷。但對於目前這個已經充斥著極權主義思維的政府而言,這可能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優點了。
觀點投書:民進黨的「國家安全觀」直逼希特勒?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60843
共產黨 壞處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在我又講回一個「美帝」系列,美國霸權從何而來。首先,大家要明白之前的霸權是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是全世界古往今來最大的帝國。她最顛峰的時間是1922年,那時候有整個印度,加拿大和澳洲,是大得無與倫比。但自從19世紀到20世紀,殖民地陸續變成一門蝕本的生意,要經營這門生意,大英帝國需要很多戰艦、很多駐軍。那時她和德國鬥便建了很多無畏艦。四周都要駐軍。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其實接近破產,入不敷出已嚴重到要破產。那時真正興起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德國,俾斯麥的德國。俾斯麥沒有挑戰英國,故意不參加任何的殖民地爭奪,讓英國不會懷疑,但是威廉二世就不是這樣,他要威的,所以便和英國鬥起來。德國國力增加得很快,而英國的工業化就跟不上。但那個時期是大英帝國的和平時期,那時1870-1914英國統治下,世界打不起戰爭。那時是大英帝國籠罩下的世界和平。
那我又要講,當你是一個全國的帝國的時候,那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要建立軍隊四周駐軍,有很大支出。那有一個好處,就是英鎊成了世界上最流通的貨幣。這情況和現在美國情況也有點相似。美國美元有歐洲美元,亞洲美元,結果發行了很多也沒有通貨膨脹,因為很多都在國外用美元來買賣。這是美國的好處。但是壞處是是很高的軍費。這生意是否做得過﹐這也成疑。但美國登上這地位,是給人頂上而已。
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加了。但英國經歷一次大戰便己重傷了,已經不再是強國,開始衰落了。德國也一片慘淡,而美國對歐洲事務是徹底不理會。威爾遜要加入國聯,但給國會否決了。美國是實行孤立主義,覺得理世界事務是很煩的,是不利。她們行孤立主義,所以才發展出強大的經濟實力,這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時的英雄都主張孤立主義,反對干預歐洲任何事務,甚至有些人是支持納粹黨。而羅斯福在第三次連任,演辭話跟美國母親保證,在她們有生之年,絕對不會派軍到外地打仗。他這句說話說得太死,當他發現德國擊潰了法國,開始進擊俄國,便不知所措。如果整個歐亞大陸給德國橫掃,英國將不會存在,美國也會受威脅。而日本最初打中國,美國是開心的。因為甘迺迪的爸爸專收廢鐵賣給日本,但日本愈來愈過分。而且日本犯了兩大致命錯誤,一個錯誤是追軍法屬中南半島,即越南。她竟然站在德國那邊吞併法國在亞洲的領土。這是令到美國大怒,因為海外是自由法國領土。重光葵去和德國簽訂軸心條約。於是羅斯福想到方法迫日本打美國,美國才能參戰。於是他經濟封鎖日本,之後美 日談判,但雙方根本談判談不合。美國要日本退出中國,尤其滿州國,這是日本不能接受的。大家可以看看山本五十六,最後決定豪賭一次,偷襲美國。羅斯福其實是猜到會這樣,利用這作為對日宣戰的理由。另外,也發生一件奇怪的事,就是他向日本宣戰,也不等於向德國宣戰。因為很多美國人覺得打日本就,不敢打強的德國。這個時候,希特拉卻向美國宣戰,為美國解決了這個問題。否則美國國家的壓力只是可以打日本。這是歷史上的一個謎。為何希特拉會這麼做?有一個說法話希特拉在1940閃電進攻追攻莫斯科失敗時已知道德國一定會打敗。他於是打美國,希望德國可以輸得徹底一點,轟轟烈烈。那時有些文件真的這樣講,話希特拉覺得一是成功,一是失敗。若德國民族不能征服全世界,就應該被毀滅。所以他最後不是想扭轉局勢,而是想一直拖著,不想投降,是希望別人毀滅德國。這個人完全是「all or nothing」的想法。
但是一大戰打贏了便立即和蘇聯發生衝突,因為那時出現希臘內戰。蘇聯支持希臘的共產黨,原本歐洲是有協議。西歐的共產力量很強,蘇聯就給壓力西歐的共產黨不要作反,接受民主政制。東歐卻沒有共產黨,因為美國退出東歐,給蘇聯在培植共產黨。雙方互換勢力。怎知希臘發生這衝突,雙方談不合,便成為了鐵幕歐洲出現。那時英國已經很衰弱,法國又是,德國投降給割裂了。所以美國成了老大,霸權就降在美國身上,由她和蘇聯對抗。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