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魔法遊樂園年底登場
#從孩子的眼光尋找最具創造力的遊樂場設計
文/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衛武營藝文中心即將於十月正式啟用,市府今天公布,年底除了北側的藝文中心,在南側生態池旁,也將誕生一座面積約0.6公頃的魔法遊樂園,並已於6月中旬開工。
根據市府說明:這座遊戲場提供不同年齡和身心障礙者使用,在興建前邀集地方代表及弱勢團體參與遊戲場規劃案的討論及說明會,並召開公園內設置特色遊戲場座談會,廣納專家、相關團體及地方代表意見。在設計上則保留綠樹遮蔭,設置視障友善說明。
園內設置兒童戲沙區、敲打傳聲區、冒險遊戲區、多元遊戲區、體建設施區及共融遊戲區等,有無障礙沙坑、無障礙鏟砂器、轉輪、旋轉杯、鞦韆擺盪、小花傳聲筒、攀爬網、無障礙洗手洗腳池等遊具及地景式的管子山洞等。
市府本次納入更多不同聲音,值得肯定,然而在遊戲場的「參與式設計」中,雖然以盡量邀請專家團體,但最常使用的「小朋友」,常常無法得知他們的意見。
知名社區設計師山崎亮在有馬富士公園兒童遊戲場的設計過程中,就試著和小朋友一起打造遊樂場。他舉辦的「研討會」,邀請願意和小孩子一起玩的「孩子王」,帶著兩百多名小學生一起在公園玩。
小孩眼中的世界和大人不同,而相同的遊具,孩子往往能創造不同的玩法。然而,研討會中也發現都市的小孩,不習慣在大自然中玩耍,而是已經習慣了所謂的「罐頭遊具」。
經過「孩子王」的帶領,孩子們慢慢可以在自然環境中發明出新遊戲,例如可以攀爬、跳躍的遊樂場、自己創造的房子或迷宮。
經由這次經驗,山崎亮感受到,遊樂場不該只由大人設計,而應該由小朋友自行建造遊樂場,彼此互相理解並且樂在其中。而大人應該扮演守護引導的角色。並引導附近小學、中學生組成的新社群,來創造更豐富的體驗。
引述這個例子,並非否定市府引進特色遊樂場、打造全齡公園的用心,這些都是本協會過去強調的目標。
只是在衛武營成為鳳山的代表案例後,其實各社區中還有很多規模較小公園、綠地、學校閒置空間適合改造,讓小朋友遊玩或長輩休憩。透過公共空間活化,「使用者自行設計」,順便凝聚在地社區共識,促進人際互動。或許是值得推廣的社區設計機制!
共 融 式遊戲場 發明 人 在 共融式遊戲場發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媽媽最愛你-2022年1月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共融式遊戲場發明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共融式遊戲場發明人有關親子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媽媽最愛你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共 融 式遊戲場 發明 人 在 一起Fun暑假共融式遊戲場工作坊-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接連兩天的工作坊後發現孩子們的創意真的是另人驚豔,跟大家分享孩子們的成果吧! ... <看更多>
共 融 式遊戲場 發明 人 在 共融式遊戲場發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媽媽最愛你-2022年1月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共融式遊戲場發明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共融式遊戲場發明人有關親子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媽媽最愛你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