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話》
在這場LMS之後感觸甚深,
雖然只是季初,一切都未能作出判斷定案,
這一年的LMS應該很有趣,
在前人衰落與後輩不斷的追趕之間,
新血選手皆有不錯的發展,
目前以結果而言一代新人是勝過了舊人。
這樣的結果源自於管理階層在資源調配上的判斷,
不妨說一個老故事--
曹操當年一句:「艷陽高照,練兵完畢」
這句話猶如放屁一樣臭,連老賊這個務實的軍事家
也有把軍兵丟在戰場訓練的想法。
熟悉戰場一旦改變,連神也得敗陣下來。
郭嘉死了以後,
曹操偏偏要在赤壁開啟了一場歷史上都認為白痴的戰爭,
上述小故事只為了說明兩點,
1.練兵要練得其所,還要把它放對戰場
暫以兩位來自香港的選手同時作出比較:
華義WS的EPIC是我一直高度推介的打野選手,
早在他出道之前就以EpicLeeSin在本地高端中顯赫有名,
年紀夠輕技術夠好但卻一直無人問津,
老實說,我至今搞不清楚台服職業隊的選人準測到底是怎樣制定。
但是他始終在適當的位置之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並發光發亮。
反觀月黑的職業生涯,首次比賽的發揮就真如他名字一樣。
洗不清的污名將會伴隨住他職業的道路之下。
作為不知情的觀眾,可能會認為這名替補選是個垃圾。
值得討論的是月黑本來就是一個擔任中路的選手,
在兩年以來我從來沒看見過正式和業餘比賽中,
月黑擔任中路以外的崗位。
這一點依教練或後勤的觀點是為了練兵,我實在無言以對。
甚至是為月黑累積比賽經驗的話,
那麼他不需要以MMD替死鬼的身份進入王座。
然而,狼群第二場的選角簡直嚇得我目定口呆。
要是你想繼續穩站王座,就不要把MMD、BETTEY換走。
要是你想練兵的話,就不要為了配合月黑的角色池把吸血鬼選出來,
隨便逼他選個狗頭上路來得更有意思。
怕輸就不要讓Karsa玩李星,最怕是輸了之後發現無所得著。
練陣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把楓棠換入月黑,
至少大家可以把選手實力分辨得明明白白,
甚至為本來穩輸的局帶來一絲刺激的花火。
正史中郭嘉以「公有十勝、紹有十敗」來為曹操稱霸北方下定心針,
當所有人認為兵貴神速,郭嘉偏要屯兵三個月,以旱災加上大軍壓境,
令百姓焦急,己軍則以逸代勞,減低攻城時的死傷。
無謂的舉動讓隊伍招至無謂的損失,
其實說穿了就是沒把對的人放進對的位置上面。
第2點:歷史犯下的錯永遠有跡可尋
承上題,台港澳的隊伍永遠以人情味先行,但卻不會彌補歷史留下的刺痛教訓。
如今貝克叉燒已走,台港澳再次陷入永劫輪迴的思考偱環之中。
以住高處不勝賽的狼群還曉得借韓仔之力以壯大陣容,如今故人早往矣...
吾友曾經為叉燒撰文,其中一句講述外援的問題尤為深刻:「以LMS為例,你能買到的韓國選手,難聽點的話基本上都是次貨,
真正厲害的韓援LMS沒可能買到,這不單單是資金問題,還有許多連帶因素,重點來了,就算你真的買到了韓國選手,
你還必須應付隊內其他選手的心理,大家打出來的內容可能也差不多,練習量也一樣,憑什麼韓援一定比你高兩三倍薪水?
這也是其中一個聘請韓援要面對的問題。」
不管是陣前換將或是陣後才練兵幾天,歷史都告訴過我們這只是浪費時間,
我無法理解和接受同一樣的錯誤在短短兩年不斷出現,
事實總是告訴我們比賽能力其實與積分實力沒有太大掛勾,
強行把韓中式自己玩的一套帶來台港澳,你們想想哪一個韓援曾經落得好下場?
強者會因為適合拼搏的環境遇強愈強,那怕是輸也可以得到進步的空間,
為甚麼改名後HKA會從昔日LMS前三淪落至今日幾乎名落孫山?
習慣使用錯誤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令本來具競爭力的陣容變得遇強愈弱。
我們到底還要重覆幾次的錯誤才會學懂不在赤壁上打架呢?
當人情味成為理所當然的缺口,在制度內的人去盲目追隨也是一種病態。
本地的女子隊也經常因此而費時失事,
『我喜歡跟誰一起打比賽。』與『那個選手風格其實適合我們的隊伍。』
在她們的認知裡似乎總是有如天淵之隔,而事實上根本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你在僅存的知性當中不能接受女子電競其實就是殘障運動,那麼你只能接受在男性當道的電競大環境被侮辱為花瓶。
人情味始終不能把你餵飽,但名利可以。
願香港選手能被飽養。
兵貴神速意思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吹水之作(一)~🤣🤣🤣】
〈服藥兵法:風、火、山、林(一)〉
讀《孫子兵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總是離不開「風」「火」「山」「林」四個字。
《孫子兵法》在〈軍爭〉裡說: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在用藥上,「風」「火」「山」「林」這四個字,到底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現在,藥罐子不妨跟各位看倌一同分享一下:
一、其疾如風
張預在注釋裡,補充說:
其來疾暴,所向皆靡。
不管是用兵,還是用藥,唯快不破。只有「快」,才會有「風」的速度,才會有「狂風掃落葉」的勁度,「如秋葉之遇風,不足當迅掃也。(《東周列國志.九十八回》)」
《孫子兵法》在〈作戰〉裡說: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用藥如用兵,只宜速戰速決,不宜戀戰。
常言道:「病向淺中醫。」不難理解,只是拖、拖、拖,只會延誤治療的良機,錯失「疾暴」之勢,累壞自己的身體,待到病入膏肓的時候,「陰陽並,藏氣不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情不斷反覆、惡化、擴散,或者待到身體過於虛、體質過於弱的時候,「形羸不能服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連用藥都不能隨心所欲、揮灑自如,這時候,求醫治理,病情較重,藥物較少,固然未必會讓用藥者回天乏術,但是,相較病情初期而言,一定會較難醫治、快治、根治。
這時候,不夠快,便沒有「風」的速度、勁度,自然便沒有「所向皆靡」的力量。
好吧!用兵要快,用藥要快。這一點,我們明白。問題是,到底要多快?
張仲景在《傷寒論.傷寒例》說: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簡單說,服藥,不是嫁娶,不需要挑良辰、擇吉日,病症開始浮現的時候,便應該立刻治理,這樣,便會容易痊癒。如果稍有延誤的話,情況便可能會出現變化,可能會惡化,可能會擴散,這時候,雖然想藥到病除,但是,一定會較難根治。
在用兵上,這便是「兵貴神速」的概念。
實際上,在用藥上,這便是「已病早治」的概念。這就是說,在症狀開始浮現的時候,便要立刻用藥,發揮最理想的藥效。
除此之外,「風」,還有一個意思,便是「無形」。
簡單說,你看到「風」嗎?
落葉紛飛,只是風吹過的痕跡。實際上,沒有人真的看過「風」是什麼樣子,對吧?
所以,梅堯臣在注釋裡,補充說:
來無形跡。
這就是說,在用兵上,除了「兵貴神速」外,還要「來無形跡」。
《孫子兵法》在〈軍形〉裡說:
古之善戰者,勝於易勝者。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杜牧在注釋裡,補充說:
敵人之謀,初有萌兆,我則潛運以能攻之;用力既少,制勝既微,故曰「易勝」也。
勝於未萌,天下不知,故無智名。曾不血刃,敵國已服,故無勇功也。
用藥如用兵,最理想的情況,便是「來無形跡」,在病症「初有萌兆」的時候,便已經「勝於未萌」,迅速撲滅根源,防止病發,所以「用力既少,制勝既微」,如同風一樣,來的時候,「天下不知」,去的時候,「敵國已服」,無聲無息,來去無蹤。
其實,這個概念,跟「上工治未病」,倒是有幾分異曲同工的味道。
二、其徐如林
杜牧在注釋裡,補充說:
徐,緩也。言緩行之時,須有行列如林木也,恐為敵人之掩襲也。
在用藥上,有時候,還是需要「匍匐前進」,緩慢行軍,步步為營,提防敵人偷襲。
舉例說,在服用類固醇的時候,如果情況好轉的話,用藥者便可以減藥,甚至停藥。其中,如果是一些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用藥者的話,便需要採用「徐如林」的方法,逐步減少劑量,因為體內的類固醇,長期處於高水平的狀態,身體便會自行進行調整,減少體內自身類固醇的分泌,不難想像,如果貿然停藥、減藥的話,便會減少藥用類固醇的吸收,導致體內的類固醇,突然處於低水平的狀態,便會讓身體一時不能適應,不能作出適時調整,從而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ndrome),例如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疲倦、嗜睡、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症狀。
當然,看倌看到這裡,不難發現,「徐如林」的重點,是「徐」的緩行,還有「林」的行列,簡單說,在緩行的時候,「如林之森然不亂也。(〈梅堯臣注〉)」
這就是說,減藥、停藥,還是需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漸進式減藥,根據實際的情況,調節相關的步伐。
所以,在減藥期間,如果出現一些戒斷症狀的話,一般建議,盡快諮詢醫生的意見,看一看是否需要調校進度,延長療程。
兵貴神速意思 在 SoBaDRus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兵貴神速,拿到福袋後立馬開包………沒錯就是開箱的意思~一起來看看這次Blizzcon的福袋紀念品有哪些吧!
兵貴神速意思 在 兵貴神速是誰提出的?是什麽意思?[酒窩趣科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兵貴神速 是誰提出的?是什麽 意思 ?[酒窩趣科普] https://juda.page.link/cpM6 兵貴神速 是一句常用的漢語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戰爭中行動迅速的重要性。 ... <看更多>
兵貴神速意思 在 朕的江山- #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為可貴 ...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 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