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花:今年夏季將陸續有2風場完工,到2025年以前,預計將有10座風場完工,累計將達5.7GW...
#綠能產業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的網紅簡舒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施政報告利用3分鐘時間,針對能源問題、核四議題質詢柯文哲市長。 柯文哲今天針對核四公投一事,不願正面回答,還胡扯這國家的能源政策到底在哪,我確切地告訴柯市長,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就是「非核家園」、「發展再生能源」。 自2019年7月核一廠除役之後,台灣並沒有因為缺電而停電過,2019年7月至今電力供應...
再生能源設置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綠能裝置量未來4年將會翻倍,新建的2離岸風場今夏可完工,太陽能光電年底也將可達標8.75GW!(05/05/2021 自由時報、工商時報)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立院報告指出,預計今年7到8月,台電一期、允能一期兩座風場即可完工,容量可達557MW。
政府離岸風電裝置目標是2025年達到5.7GW,王美花表示,其他還有海能、允能二期、彰芳、西島、中能、大彰化東南、大彰化西南、海龍二號、海龍三號等共10座風場,會在2022年到2025年陸續到位,對2025年達到目標有信心。
(自由時報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三接外推方案將延後大潭新機組供電,外界也關注綠能上路情況。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再生能源設置,她表示,再生能源裝置量四年已翻倍,發電量也增加十九%,若無去年大旱表現會更亮眼;至於因疫情延誤的太陽光電6.5GW(十億瓦)目標,預計可於第二季達成,今年將上線的兩大離岸風場台電、允能也將於夏季完工。
王美花表示,近年再生能源快速成長,裝置容量從二○一六年的4.7GW翻倍為去年的9.4GW;發電量也由二○一六年的一百二十七億度成長到去年的一百五十一億度,增加十九%。而去年整體綠能發電量減少○.八%,是因大旱使水力發電量年減二十五.二億度,抵銷光電與風電增加的部分。
另,去年太陽光電也因疫情影響材料進口而未達標,但王美花說,今年第二季將可達成6.5GW,年底可達8.75GW;離岸風電方面,今年夏季將再完成兩風場,且有信心完成二○二五年目標5.7GW。
離岸風電國產化也傳出重大進展,二○二四年將陸續併網的海龍風場,昨原由西門子歌美颯供應的300MW(百萬瓦)風機合約將擴展到1GW,並仰賴國產化供應鏈製造,為本土廠商增加機會,為目前台灣單一風場最大風機合約。
能源轉型綠能拚達標 王美花:未來四年裝置容量翻倍
(工商時報記者邱琮皓 、馮建棨報導)由於行政院宣布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外推方案,引發外界關注供電穩定。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表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逐年攀升,雖然因疫情延誤的太陽光電去年6.5GW目標,預計在今年第2季可追上,同時力拼年底累積達8.75GW,另外今年會有兩座離岸風場完工併網,可望提供更多綠電。
王美花5日出席立法院會議前受訪指出,整體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經從2016年4.7GW成長到去年的9.4GW,裝置容量已成長100%;而在發電量上,也由2016年的127億度成長到去年的151億度,增加20%。
王美花說,受到疫情與乾旱影響,不然綠電發電量會更多。她解釋,去年因無颱風帶來豐沛降雨,水情受影響下,水力發電也大幅減少,去年水利總發電度數較前年減少25.2億度,抵銷了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增幅24.7億度,因此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0.8%。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美花表示有信心可以追上進度,太陽光電的設置狀況第2季可達成6.5GW的目標。離岸風電在今年也會完成2風場,且有信心完成2025年目標5.7GW。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47120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5001897-260410
♡
再生能源設置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5【經濟委員會】
#台積電南京擴廠
#三接外推方案
#離岸風電國產化
今天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財政部及原民會針對「我國2021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落後、推動燃煤總量管制落實減煤、再生能源實際發電量與裝置容量嚴重落差、離岸風電國內產業關聯政策推動受阻及遴選機制修正」、「原住民族地區參與再生能源設置」等議題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首先,針對上禮拜討論《營業秘密法》時,幾位委員都提到關於台積電到南京擴廠的議題。我詢問王部長,經濟部目前對此的掌握如何?是否有進行相關評估?王部長表示,台積電會進一步說明,但目前還未收到相關資料。我認為,經濟部對台積電到南京擴廠一事必須更積極了解,應從國安角度以更高戰略思考,不能單純視為業者投資行為。除了掌握基本的擴廠規模、增產數量外,更應從三面向進行詳細評估,包含「是否會對其他半導體廠產生示範效果」、「是否會對我國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產生影響」及「是否會造成國家安全利益疑慮」,因此我要求經濟部於3個月內針對「台積電到南京擴廠」提出詳細評估報告。
再者,對於政院3日公布三接外推方案,決定將在環評範圍內,提出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我詢問王部長,如果三接公投過了,大潭電廠8.9號機組無法如期完工,外推方案也不能執行,那經濟部有無替代方案?另外,2025年能源目標的配比上,燃氣無法達成50%且目前再生能源只達到5%(目標為20%)的情況下,燃煤的比例是否無法降低?降載及除役是否會受到連帶影響?我認為經濟部在公投前應清楚向社會說明,在其他替代方案成本過高且實際執行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政府已盡最大努力提出外推方案,希望國人能諒解並全力支持現有政策,以確保供電無虞。
最後,日前離岸風電產業協會提出訴求,除了希望政府協助本土業者接軌國際,更呼籲比照台商回台相關優惠,提供本土相關業者在融資及稅務之協助。我提醒經濟部,「離岸風電國產化」為我國重要產業目標,希望能源局盡快與產業協會業者召開相關會議,了解並回應訴求,為我國離岸風電供應鏈挹注更多能量。
再生能源設置 在 簡舒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施政報告利用3分鐘時間,針對能源問題、核四議題質詢柯文哲市長。
柯文哲今天針對核四公投一事,不願正面回答,還胡扯這國家的能源政策到底在哪,我確切地告訴柯市長,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就是「非核家園」、「發展再生能源」。
自2019年7月核一廠除役之後,台灣並沒有因為缺電而停電過,2019年7月至今電力供應燈更有540天都是綠燈。
民進黨執政後,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從原本的4.06%增加至5.40%,太陽能供電從每年8.5億度增加至60.86億度,更增加「離岸風電」去年提供了3.78億度,所以請柯市長不要以能源政策在哪,試圖轉移話題,掩飾自己還再看風向回答核四重啟話題的動作。
因為最近「重啟核四」議題浮上版面,就有台北市某議員在網路上大聲支持核四重啟,遭網友在臉書貼文底下留言:「核四廢核料就放在你家」,沒想到此市議員竟回「可以放我家的話我ok」,這不但不夠了解市政,更是把所有台北市民安全、財產來開玩笑!
柯文哲市長、環保局長、都發局長清楚說明,台北市無法設置儲存核廢料,我也要求市府應該去和該議員說明清楚!
「重啟核四」不是議員以一句「核廢料放我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能源議題並非玩笑話,當執政者努力尋找能源出路時,首都議員竟然只能不負責任的打嘴砲蹭聲量!
—
加入舒培line趁現在!
👉 https://lin.ee/f923iDU
加入舒培FB🔗
👉https://reurl.cc/eEKY4j
辦公室聯絡電話☎️
👉02-27297708#5104

再生能源設置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速推動綠電設置,高雄市政府成立跨局處推動專案小組,其中今、明年在市轄公有校舍屋頂設置 #太陽光電 將達到333校,校所數量為全國第一。我在標案公開招租簽約記者會上,向教育部表達感謝經費支持,也感謝綠電小組的努力,加上公會的支持,短時間內克服高難度挑戰,展現市府推動太陽光電的決心。
市府工務局與教育局攜手合作,辦理高雄市62所市有學校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備案,日前以公開招租方式,分為7件標案完成優勝廠商評選,另結合其他144所學校自辦光電招租量,公有校舍設置太陽能光電量可達56百萬瓦 (MW)。
市府擬定高雄綠能光電6年1G計畫目標,我相信不是夢想,而是一定會達成的目標。高雄面臨嚴峻的空氣汙染,如果綠電減碳增加發電量,會加速關掉燃煤電廠;至於參與設置太陽光電的學校可以獲得的回饋金,我也承諾供學校發展校務及支出電費之用,市府不拿一毛錢。
高雄62所學校共分7個標案辦理招租,原設定屋頂共要設置約12百萬瓦,經開標評選,廠商投標共16.43815百萬瓦,相當於16.4座世運主場館屋頂太陽光電設置量,每年約可產生2,054萬度電,可提供5,650戶小家庭用電量,減碳量達3萬8,842公噸,而62所學校每年約可獲1,200萬元回饋金,20年合計約可獲2億4,000萬元。
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備可收一舉數得之效,除了能提升屋頂使用率、推展 #再生能源 太陽光電設置,也可以增加學校收入,達到良好隔熱效果降低室內溫度等,兼具創能與節能。

再生能源設置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綠能使用與農地魚塭的結合已經討論多時,但在實際的執行層面上還是有許多爭議。一般使用農地設置太陽能板會排擠農業用地的種植功能,導至農作物產值下降。對此旺詮早前提出建議,爭取]大面積屋頂型太陽能板的獎勵補助,在109年從2000萬增加至3千萬,今年則取消補助1000萬!可見經發局根本不注重屋頂型的太陽能光電,而屋頂型的高成本也讓業者望之卻步。
針對種種問題,旺詮整理專案報告的內容,提出幾項建議。他認為巿府推動再生能源時,應著重屋頂型太陽能光電設置,強化政策導引誘因與措施。如違章建築的屋頂申請光電的相關程序也該設置與宣導。此外,漁、農電共生應成立跨局處審核小組嚴格把關審慎評估,就環境衝擊、社會影響、公民參與與資訊公開三面向進行全面檢核,並加強與地方的溝通,說明會必須在開會前一個月通知,並附上相關說明文件。不只考量地方民眾與民意代表,也應與環保團體、自救會等關心議題的民間團體取得全面共識,才能進場施工。而在設置屋頂型太陽能光電的補助方面也提高至3千萬元。當然,考量到現在水情吃緊的情況下,各項規劃也該酌情調整,盡早完善能源政策。
除了政策面向,環境問題也該被重視,旺詮指出,如何降低熱島效應,人人有責,須更增加緑化面積,所以不可再侵用農地魚塭水湖等,降低水泥建築溫室效應,這也是推動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的主因之一。
最後呼籲,無論是農地或魚塭,太陽能板長年曝曬在風沙之中,清潔不易,所以未來也應編制稽查小組,地毯式主動稽查位於漁塭及農地上的光電區,是否有偷用清潔劑清洗面版的行為。經發局長陳凱凌允諾,將與環保局合作,執行相關的聯合稽查。旺詮強調,唯有杜絕環境汙染,才不會辜負綠電的美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