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地理衝刺
學生來信:老師,我歷屆試題都寫完了,但是大概都7X分,希望可以8X分以上,建議最後要怎麼做?
Dear 指考戰士,追求更高理想的校系,先感謝自己走到現在,沉著面對眼前的一切,回想過往唸過的重點、寫過的題目。
我會建議回到六冊的課本,對,課本是課綱的基礎知識,留意地理課本內的黑色粗體字(關鍵字),重新想過這些理論的內容。舉例:什麼是首要型都市、等級大小法則、複合型都市?什麼是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什麼是中地理論、工業區位理論、邱念圈、推拉理論?這些是第二冊的內容,很常與第四冊的臺灣地理,以情境化的例子做為結合。
建議跨冊連結複習策略,比如說:臺灣的災害,土石流的發生要件,可以翻閱第五冊的災害談到土石流潛勢範圍,以及第一冊的崩壞地形。淡水河流域的範圍,以及員山子分洪的治水工程,也是翻閱第五冊的洪患,跟第一冊的河流地形。類似像這樣有跨冊的連結,是你在學完六冊地理課本,社會組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拿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是巫師常常跟學生說的,最後唸完全部的地理課程,腦海應該會浮現出一張世界地圖的輪廓。比如說:英國倫敦到臺灣高雄,經過哪些航道,通過什麼運河,跟哪些海峽。歐亞大陸上有哪些湖泊,各自的特色跟氣候環境是什麼。全世界的氣候環境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跟農業活動有什麼關聯性。
再來是留意一些時事議題:
1. #中美貿易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發展至今有哪些經濟圈及戰略,像是珠三角、長三角、渤三角、西三角,以及一帶一路,這些發展的特色跟目標為何?美國的產業活動有哪些,它們的空間分布有什麼歷史背景跟地理因素?
2. #歐盟,英國在確定脫離歐盟之後,歐盟將受到什麼影響?歐盟內部的核心與邊陲是如何?
3. #南方區域,中南美洲與非洲,在目前中國與美國的角力之下,這些區域富含礦產,卻呈現依賴式經濟、殖民地式經濟,如何看待這些區域的問題?
4. #水資源,跨國河流是否引發區域衝突?東南亞命脈的湄公河、印度半島的印度河及恆河,水資源與糧食生產的關係息息相關,影響了廣大農民與百姓的生活。
5. #氣候變遷,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全球暖化將會在21世紀如何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
6. #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超過1000萬人確診,死亡超過50萬人,將近一半確診尚未康復。回顧過往的疫情,像是SARS,以及世界上尚未根除的愛滋病、登革熱、瘧疾、屈公病等,這些疾病的發生背景跟傳播途徑為何?
7. #臺灣,第四冊臺灣地理,出題率很高,我國的國家公園、國土計畫、社區營造、產業發展、災害事件、族群特色,可以好好回想,結合歷史脈絡跟公民概念
然後,我猜應該會出繪圖題,想想首要型都市怎麼畫、中南美大地主制的情況,類似像這樣有在課本出現過的圖表,記得看一下。還有文句說明題,比如說: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泡沫經濟、熱帶栽培業、貧民窟、依賴式經濟等,地理課本常提到的概念,能否在題目中短文內哪些句子找到,或是寫出可能的影響,還是這些關鍵字回答簡答題,應該會出這樣的非選題目。
補充:高中地理第一冊非常重要啊,一定考技術地理、自然地理,請回想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概念跟應用,什麼是路網分析、地勢分析、疊圖分析、環域分析?向量資料跟網格資料差在哪裡?等值線圖是什麼?三角圖解怎麼看?再來是衛星影像圖,來看土地利用的變遷、河階地形、土石流發生的位置等,這樣的題目要注意,還有各種地形的成因,像是火山地形、冰河地形、喀斯特地形、河流地形,要會看等高線圖喔!
拜託,第一冊課本,地理老師上得很辛苦,請好好複習 :)
祝巫師地理的粉絲們,應屆畢業生跟重考生,金榜題名 :)
(本篇也適用110學測、110指考,末代99課綱考生)
冰河地形 有 哪些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教育 #地理教育
回覆學生家長,關於國中會考及大學指考的準備,建議可以用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一邊統整老師的筆記,一邊回想重要概念跟寫過的題目。以空間分布來想為什麼在那裡,以人地關係來想區域的發展。另外也提供地理系學弟妹,教甄的一些方向。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原來地理這麼的豐富專業,跨了生物和地科,又跨了歷史和公民。地理老師真的懂很多。
[巫師地理,地理100問]
[國中會考準備]
1、經緯度的辨認
2、臺灣在哪裡,時區換算
3、赤道與回歸線通過哪裡
4、為什麼有雨林,生態系統如何
5、溫帶沙漠與熱帶沙漠的差異
6、洋流通過哪裡,如何影響氣候
7、什麼是季風,有哪些季風氣候
8、季風與乾燥氣候的農業發展是
9、重要的水系,可能的水衝突是
10、產油國主要在哪裡,為什麼
11、新褶曲山脈的分布
12、好發地震與火山運動的位置
13、工業革命發展的背景
14、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15、歐洲帝國的崛起與殖民歷史
16、歐洲聯盟的出現
17、冰河地形的景觀與影響
18、澳紐的生態與特有種
19、地中海型氣候與農業特色
20、美國的建國與開發歷史
21、中國傳統分區的特色
22、中國沿海城市與內陸的差異
23、中國如何從世界工廠走到現在
24、臺灣的海岸地形
25、臺灣的國家公園
26、臺灣的六都直轄市發展
27、世界上主要的大國發展
28、全球暖化有什麼影響
29、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
30、有哪些正在衝突的地方,為什麼
[大學指考準備]
31、橫麥卡托,TM2座標
32、世界上重要的海峽與運河
33、冰河地形的成因與影響
34、颱風生成位置與影響
35、有哪些跨國河流的衝突
36、世界上重要礦產的分布
37、世界上的能源發展
38、伊斯蘭教的內涵與派別
39、什麼是OPEC
40、人口轉型理論的五個階段
41、行星風系與氣候類型
42、世界都市的影響力
43、美國的農業帶
44、都市內部結構,建蔽率與容積率
45、什麼是生態足跡、環境負載力
46、什麼是聚集經濟、產業群聚
47、什麼是垂直分工、水平整合
48、撒赫爾的分布與問題
49、ASEAN、CPTPP
50、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
51、金磚國家
52、歐盟成員國及英國脫歐
53、哪些是熱帶栽培業的作物
54、什麼是依賴式經濟、殖民式經濟
55、什麼是聖嬰現象、全球暖化
56、河流地形與土石流的災害
57、世界遺產有哪些類別
58、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一帶一路
59、中國的東北現象與新東北現象
60、臺灣的縣市輪廓與交通路網
61、臺灣的人口問題與經濟發展
62、三角貿易的背景與影響
63、拉丁的印地安文明與合成文化
[教師甄試筆記]
64、請畫出冰河地形的結構
65、請畫出四種都市內部結構
66、請解釋邱念圈及區位租
67、請解釋人口遷移路線
68、請解釋地層下陷與土壤液化
69、請畫出美國的農業帶
70、請畫出中南美洲與非洲的氣候圖
71、請解釋行星風系與自然景觀帶
72、請解釋全球在地化
73、什麼是世界體系
74、什麼是一帶一路
75、臺灣的水資源問題是什麼
76、臺灣的工具機產業與產業群聚
77、臺灣的造山運動與地質構造
78、1997與2008的經濟事件與差異
79、西亞的問題如何解釋
80、中美貿易戰如何影響產業鏈
81、武漢肺炎將如何影響世界運作
82、列出疾病擴散的模式類型
83、比較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84、國土計畫的內容
85、國際貿易的類型與特色
86、有哪些類別的經濟組織與FTA
87、綠色革命與農業轉型
88、水文歷線
89、地理資訊系統有哪些分析方法
90、PM2.5與霧霾
91、土壤鹽鹼化、沙漠化
92、中地理論
93、全球暖化與環北極國家
94、空間解系度與時間解析度
95、極方位投影
96、設計18週的地理實察探究課程
97、設計一門國際視野的選修課程
98、世界體系與貧富不均做命題
99、臺灣的產業群聚與國際分工做命題
100、國際情勢,中美臺的政治經濟
冰河地形 有 哪些 在 尹俐 Jul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後送上社會科會考衝刺重點,
趕快利用這幾天消化一下吧!
趕快幫自己好好研擬衝刺計劃!
當身邊同學為了只剩30天而憂慮時,
甚至讀不下書而停下腳步時,
你要謹記的是,你還有30天!!
30天,用對策略,放對重點,
30天,絕對大有可為!!
加油加油!!
往5A++大步邁進!!
還有更多第一手衝刺資訊,
記得持續注意!!
社會科會考30天衝刺重點
【歷史科】
1.台灣史:
一向都是大重點,尤其清領時期政治經濟史、日治時期的民族運動、經濟、政治、教育⋯,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政治制度沿革、經濟奇蹟⋯等等。
2.中國史:
一般而言學生最不喜歡的範圍應該是中國歷史,多且雜,但是,畢竟是國中教材,深度有限,所以,最佳解決方案就是,每天讀一個朝代,邊讀邊寫下重點(寫在小筆記本),零碎的時間拿出來背,要的帝王政績、各朝代的文化以及史書體例等等。
3.西洋史:
多利用圖,課本上的圖文一定要看,一般來說比較著重考近、現代歷史(文藝復興以來到冷戰結束)。
每次遇到國中生問我
怎麼讀歷史
或說歷史好難讀
我第一個反應是
你(妳)讀嗎?
讀書是讀進去不是看過去
每天讀一點
讀的時候要便寫下重點
讀完默想一次
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前提是肯去做
【地理科】
出題的比例台灣和外國地理題數還是佔最多中國地理題數較少,所以在時間的安排上台灣和世界地理相對是要較多的。
1.台灣地理:
台灣地理的考題在位置上重點放在時區和比例尺(時區的觀念重於計算)、氣候(台灣降水的影響)、地形(海岸地形、等高線判讀)絕對是考試重點但記得一定要配合台灣人文的特色、台灣農業特色也是出題重點除了台灣本身的特色外還有別忘了比較性的考題例如台灣和北美洲的農業比較。另外台灣水資源、風力、太陽能發電和台灣人口問題也是要注意的重點。(台灣離島別忘了澎湖特色要熟讀)
2.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雖然題數較少但一些考試常見的重點務必要唸到,例如中國環境問題(荒漠化、沙塵暴、土壤鹽鹼化、霧霾等問題)還有中國華北缺水問題配合南水北調的概念,另外中國有時也會考到一些都市的分布位置尤其比較常考的為直轄市的位置、還有中國的分區特色當中華南(雲貴高原:石灰岩溶蝕作用、橫斷山脈阻隔的影響《溜索、少數民族種類多》、華中(四川盆地:氣候特色《冬暖原因跟影響、重慶分布位置、長江三角洲:水鄉澤國、上海港泥沙淤積)、華北(黃土高原:風積黃土、窯洞、華北缺水問題、黃河特色)、東北(農業、工業特色)
3.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東南亞《國家特色記得配合分布位置、東協、南海主權》、西亞《人種、宗教、水資源分爭》、南亞(地形影響的降水、降水影響的農作物種類)、歐洲《重點:海洋、地中海氣候特色、冰河地形(冰蝕谷《山間天然交通孔道》、峽灣《天然良港》、冰蝕湖《芬蘭、北美五大湖》)、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東歐斯拉夫民族、東正教建築特色》、北美洲《農業特色》、拉丁美洲《人文特色、假性都市化、今年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性(原因在於美國天然氣的輸出路線)、智利銅礦、安地斯山脈垂直分布特色》非洲《重要性依序:北非、西非、東非、南非》。氣候類型:雨林、溫帶乾燥、溫帶海洋、溫帶地中海這幾種氣候類型同學可配合台大發的《氣候通》熟讀。澳洲(礦產、自流井)、紐西蘭(牧業、地形、南島語系)
最後,提醒各位同學在最後這段時間寫考題跟訂正錯誤記得誤必要確實做到因爲這樣你才會知道唸到的重點會如何展現成考題還有就是藉由寫考題來發現自己還有哪邊的重點沒有唸到。只要同學願意花時間、靜下心來熟讀並做到老師以上提示的重點,戰勝會考地理科絕非難事,同學們,加油!
【公民科】
政治、法律、經濟絕對是核心的命題重鎮,一定要妥善準備。
第三冊政治必熟讀的為中央政府五院職權、地方政府層級區分、政府的經濟職能;第四冊法律的憲法基本人權(平等、自由、受益、參政)與民事、刑事、行政的訴訟過程與法律責任,務必要能融會貫通。第五冊經濟學的記憶成分不若政治與法律多,但對供需曲線、經濟循環圖的判斷以及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法則的計算與理解絕對是不能輕忽的區塊。除了準備上述重點外,更應利用歷屆考題或模擬考題的練習找出不熟悉的區塊以及答題觀念上的盲點,進而使得最後的衝刺更對症下藥。
一、熟知基本定義
務必在考前熟讀且理解各章節重要名詞的意義,並就常常混淆的概念進行釐清與比較。因為這些重要的名詞通常都是考題中題幹的關鍵字,而易混淆的名詞常常都是考題的選項組合。
二、素養導向的命題趨勢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若將此概念落實在公民科中,出題將會常常會將時事化約成情境進行出題,進而測驗學生是否能將課本中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因此在進行最後階段的複習時,一定要能多利用實際事例輔助自己學習與整合。
三、沉著應戰,冷靜思考
配合素養導向的命題方式,「閱讀理解」已蔚為命題趨勢。題文可能是陌生的文本、可能有相當長的敘述,但測驗的一定會是課內學過的知識應用!因此看到陌生的題幹或出題方式切莫緊張而亂了手腳。應該冷靜思考有哪些學過的知識與題目中的線索有關,仔細審題,圈選關鍵字。進而善用解題技巧進行刪去、比較,相信一定能突破難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