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看著賈伯斯、貝佐斯這些人,從無到有的開始自己的事業,就備受激發、心裡滿腔熱血的,好期待自己有天也這樣從0開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自從去年我跟S姊一起創辦了 Wooman Power 女力學院 ,S姊拿出了50多萬、我拿出身上僅剩能動用的30多萬,開始了我們的創業之旅。
只是台北地狹人稠空間價格太高,我們沒有車庫,只有我經營咖啡廳的地下室可以用。
但是地下室常常不通風,我們在邀請講師來這裡工作、開會、直播、錄影、錄音的時候,都需要另外開啟循環扇和分期付款買的移動式水冷氣。
我終於才明白,從0到一的故事一點都不浪漫。當你一直卡在掙脫0的過程中,更沒有什麼太多熱血的情節在裡面。唯一的情節,只有充滿不確定性、恐懼、巨大壓力的各種情緒的狀態。
我才發現,創業成功的機率低成這樣,有多少人是從來沒有掙脫 0 的那過程,戰敗在其中,有多少人好不容易往前了,卻也沒能生存下來。
創業,真的是一條不歸路。但很多人還是嚮往著這條路。
雖然,過了一年,我跟S姊,已經不需要在地下室的狹小空間中盤坐在地上,吃東西、開會、用筆電討論事情,現在也至少養的起兩個員工,不過,我還是很想拋棄一切浪漫的憧憬讓大家知道,創業並不是你奔向自由的唯一、正確路徑。
太多人一直私訊問我「我真的不想過這樣的工作生活,我可以去創業嗎?」「請問,我有這樣的企劃,可以去創業了嗎?」「我適合創業嗎?」
我覺得有幾個指標可以簡單快速去看,你到底應不應該創業:
1. 計算你的機會成本:
當你選擇創業這條路時,你的風險和流失掉的收入、時間、健康,值不值得你的投入。如果你的機會成本過大的話,其實就應該好好評估,是否需要這樣賭一把,或是賭一把以後全盤輸光的話,你是可以接受的嗎?你輸得起嗎?
2. 你的性格和行動力:
你是一個適合創業的人,還是可以適應創業的人?我身邊有些朋友,自認刻苦耐勞,可以過上壓力很大、拮据的生活都不成問題,所以就會覺得自己很可以去創業。但是,你很可以適應創業的生活,未必是擁有適合的性格去創業,像是你適應拮据後,有沒有很大的渴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有沒有強大的責任與使命感推使你做一些追求理念的事,如果沒有的話,你就不該去創業。
3. 你有沒有辦法自我管理:
在職場中,有系統、組織、命令、法規,來制約你在工作中的各種行為和衝勁,可ㄧ旦自己創業後,你會瞬間擁有“自由身”,這時候你是否善用這自由或是濫用就是關鍵。如何讓自己在這樣狀況”更“自律的過生活和工作,這需要很強大的自我約束。很多人做不到這點,一身想掙脫自己改變不了的職場與生活現狀,自以為革命式的去創個業好像很跩,結果,你只是換個地方雇用自己,讓自己變成自己的老闆,然後薪水可能有一搭沒一搭的付不出來,卻不敢讓別人知道。
在我剛創業初期,覺得可以享受到一些自主權、成就感,好像真的很不錯,不時會鼓勵大家這樣去嘗試。但隨著路走更多更遠後,發現,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應該走上這路,而且創業他不會有謝幕的那天,所以辛苦的路永遠是無限延長,這時候就真的很希望,大家想通了再去做。
畢竟,當你路途順遂、創業成功時,看著一張過期的草創初期懷舊照片,可以很幸福很欣慰 ; 但當你是戰死沙坑,創業很久都沒法有成,回去看當時的草創回憶,或許就沒辦法有這麼甜蜜的感受對吧。
冷氣分期付款 在 妮娜一點點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大家分享一個全球最新的支付方式「BNPL」
BNPL 是「先買後付」的意思(Buy now, pay later)除了先買後付外,另一個特點是能夠「分期付款」。
我一直以來也都有分期付款的習慣,我發現如果是買「必需品」、「本來就買得起的東西」分期付款還能用來提醒自己:「這個月要繳錢喔!不可以亂花錢。」
像是去年我們家換了2台冷氣,總共分6期付款。那幾個月,我只要看到帳單上都有近萬塊的代繳金額,想花錢買東西的時候,就會再多想一下。
如果是一次付清,我可能第二個月就忘記上一個月才剛花了一大筆錢(超健忘🤣)
中租零卡是台灣最大的BNPL服務公司!只要年滿20歲、不需要財力證明就能申辦,對目前是 #自由工作者 的我來說非常方便。
也很適合 #有在打工的大學生、#家庭主婦,更可以理解為何全球消費型態會有這樣的趨勢跟改變。
還是要提醒大家,在使用 #中租零卡 服務時,先買後付很便利,但一定要評估自身每月還款能力,不要過度消費。即使是分期付款,每個月金額看似比較小,但千萬不要忘了總價格呀!
🌟 下載中租零卡APP:https://chailease.onelink.me/lNMo/1dd33a83
🌱 更多我的分期付款觀點與中租零卡介紹,可以看在部落格寫的文章:https://ninaishare.com/0card/
冷氣分期付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新來過」
很少數的時刻,會想起某些人,某些往事,某些畫面像已經斑駁的照片裡殘存的影像,驟然清晰,你會記起對啊,那時候,為了某件事而歡欣、迷惘、痛苦、哭泣…..那已經是過去了,在記憶的遠方,身體還彷彿還存留著因為那些事物引起的反應,眼淚的痕跡,咬齧的痛楚,心臟因痛苦而皺縮,握緊拳頭想要阻止吼叫時,手指蜷握的觸感….你坐在精神科候診式的長凳,心想著自己沒病,可是又那麼需要求救。
曾經,我以為放開就是失去了,我無法想像失去之後的世界,即使身處其中令我非常痛苦,然而失去卻是無法想像的,像把刀子握在手中,寧可流血也不願意鬆手。
然而走著走著,兩個人的路,早已剩下我一個人,我顛簸地走,恍惚地走,像是為走而走,更像是因為無處可去,無路可走而走,那時我以為,離開這條路,我就不是我自己了。
戀愛裡,你總會有很多後來想起也感到驚心的思想,比如「即使這樣,也不能證明他不愛我」「他一定是有什麼苦衷」「只要還能見面….」
「只要還可以愛他」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執意留在原處,才使自己不像自己,為了保有那僅剩一點點的關連,我努力哄騙自己,說服自己,「那也是一種愛」。
是啊,那也是一種愛,是世間萬般種情愛的一種,而這樣的愛,更該在該收手的時候收,我們都知道走不下去了,只是誰也沒勇氣喊停。他慢慢退出我的生活,而我嘴上說著放手,眼睛卻望著遠方,等待著偶而,微乎其微的可能。
這樣不好,我知道這樣不好,但那時的自己,還沒成熟到足以將對自己不好的情事轉變成一段回憶,我只是一直想著:「我到底哪裡沒做好?以致於他從愛我,變成不愛我?」我只是想著:「如果我那時沒有….後來就不會….」我只是反覆地,像一種執念般想著「可是我們曾經那麼快樂…..」
醫生沒多說什麼,想來愛情的執念,藥物也無法挽救,我在公園的大樹下坐著,好友陪著我,那是我從前最喜歡的公園,我們總是去那兒散步,但我坐在那兒,只覺滿目荒涼,綠草都不綠了,我不想活了。「我該怎麼辦?」我問。
朋友很安靜,她只是握著我的手,我想她沒說出口的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他人用你想要的方式去愛你」。
後來我搬了家,住在一個大樓的小套房,有個好大的露台,全空的屋子象徵我十年各種愛情的結果,31歲了,這才要從頭開始。
分期付款買冷氣、冰箱、床架,存了錢就再添購好看的床單,沙發,茶几,自己縫製調掛的窗簾,二手市場買來的小擺飾,一盆一盆般上樓的植栽,夏天的傍晚,朋友們來看我,我們在露台上聊天,涼風徐徐,我還是那麼痛苦。
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我也沒忘記我得寫小說,得把生活重整起來,我總是沿著長長的堤邊散步,走很遠的路去吃飯,寫長長的信給朋友,還不懂得如何為自己療傷,像戒毒一般地,忍耐著不回應他任何的信息。他想必很內疚吧,而內疚也挽救不了我們。
後來我開始寫長篇了,每週趁著不用送貨的日子,寫三個全天,三個夜晚,就是從那時候學會規律寫作的,那個小屋從避難所,成為我最喜愛的工作場所,我不再需要跑到咖啡屋,不用他人允諾,我自己也有能力給予自己一個安身的屋子,書桌靠窗,寫累了就走到窗外去,有一天我望著對面大樓的人家放鴿子,那些鳥兒突然全朝我這邊飛過來了,以優美的弧度,在我上空旋繞,又飛往別處。
那時,我才發現我已經不痛苦了,還愛著,但不再執著著想要「回到過去的美好」,我還沒忘記,我只是遺忘了那種被愛情綑綁無法自己的感覺。
遺忘,或許不是遺忘,我們只是把某些糾結於心事物打包整理,放進了記憶的深處,不再去撩撥它,然後全然投入生活裡,投入那已經失去許久的自我中,沒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他人用我們想要的方式來愛我們,幸好,我們總是還可以使自己快樂、充實,以某種自己做得到的方式,緩慢地而艱難地,像撬開一條被硬石阻礙的路,過程可能會非常緩慢,我回憶當初,想著是那條有大樹的河堤救了我,是那個有露台的小屋救了我,是愛我的朋友們救了我,是小說救了我,是這些美好的人事物讓我有了暫時可以遺忘的去處,讓我知道,我未必只能重返原地等待一個不可能的愛情,我可以重新來過。
無論幾歲,生活是你的,你總是可以重新來過。
選自《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