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一則新聞對於AZ很不利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24499
“Greifswald 大學醫院研究人員發現,部分接種 AZ 疫苗患者會引發罕見腦血栓,主因是該疫苗會誘發人體的自體免疫細胞反映,進而導致血栓,故建議德國醫師採取「抗凝血劑與免疫球蛋白」,來治療施打 AZ 疫苗以後出現的血栓情況。“
我們也大致看出了AZ引發血栓的機制
其誘發產生抗體的過程可能會帶來血栓
在這裏,第一張圖為英國的血液科給出關於的指引
(傳染病需要血液科的介入,可以說是始料未及)
第二張圖則是EMA目前確認副作用的官方文件
這是人類史上其他疫苗都還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幾點建議
1. 加強民眾注意AZ疫苗禁忌症:血栓與凝血相關病史、孕婦、吃荷爾蒙者
2. 施打疫苗時,要考慮一下針回抽,不見血才打下去
可是大家也別過度擔心
就亞洲人而言,目前報導過腦靜脈竇血栓者
是韓國一名腦腫瘤病患,而腫瘤本身就是風險
已經施打完的民眾,如果身體沒有異狀,其實不必恐慌
凝血機制過程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進入寒冬,就想喝點熱湯暖胃,嗶啵滾燙的各式火鍋自然成為當前餐桌上的紅牌。吃火鍋除了選擇葷素蛋白質之外,更要配上豐盛的蔬菜盤才過癮,一來是增加飽足感,二來是要均衡攝取膳食纖維。其中,「高麗菜」就是各式鍋物的百搭鮮蔬,汆燙可嚐到清脆滋味;久煮則能吸附飽滿湯汁,鮮美風味都讓人無法抵抗!
高麗菜為甘藍的變種,植物學上稱結球甘藍;俗名又稱洋白菜、圓白菜、球白菜、大頭菜、蓮花菜、疙瘩白,是一種常見蔬菜
據說早年日本為鼓勵民眾食用,將其營養價值比喻為菜中的「高麗參」,久而久之就被稱作是「高麗菜」了
而在《本草拾遺》中則寫道:高麗菜「補骨髓,利五臟六腑,利關節,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因內含豐富營養價值,有益人體健康。這回,我們就一起來認識「5個高麗菜的優點」吧!
❶護腦運作保骨本
其含豐富礦物質,如鈣、鎂、鉀,可延緩骨骼退化,預防骨質疏鬆。而碘元素則助於維持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❷視力維持好養眼
當中含有豐富胡蘿蔔素,具預防黃斑部病變作用,可促進眼睛健康並延緩白內障形成,改善夜盲症,提高身體免疫機制,並可養護前列腺功能
❸降低疼痛緩發炎
菜葉中存在鎘結合物質,主要成份是谷氨酰胺。此成份於藥物中具有消炎的作用。因此,食用高麗菜可發揮稍緩和炎症、疼痛、過敏、關節痛之作用,為保留營養,減少烹調時間尤佳
❹養胃提升注意力
內含維生素K和維生素U元素,有助提升心理功能和注意力;維生素K對於預防神經損壞和衰退有助益,也可提高身體對神經退化、阿茲海默症及老年癡呆症的抵抗力;維生素U則具有保護、促進修護胃黏膜的作用
❺抗氧美膚增年輕
其維生素C和硫磺之總含量比番茄約多出3倍,具有優異抗氧化作用,有助皮膚健康與緊緻,該抗氧化劑對於延緩身體老化亦有貢獻,以維持健康年輕狀態,由於水溶性維生素易流失,若想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簡易蒸、烤或拌炒是較好的方式
#高麗菜品種
高麗菜是台灣平地常見的蔬菜,彰化、雲林、嘉義為主產地區;夏季則在宜蘭、台中、南投等海拔約1500公尺的高冷地栽培為主,價格較高些,由於夏季種植面積較少,因此部分需仰賴進口
➡️雪翠
•產季:秋冬平地盛產,夏季多分布高冷地區
•生長:生長期70∼80天
•特性:外型尖挺圓滿,色澤翠亮,葉脈紋路凸出明顯
•口感:清脆爽口,纖維細緻,適合生食、大火快炒
➡️228
•產季:常見於夏季平地產區
•生長:耐熱、耐病蟲害、生長期短,約65天即可採收
•特性:俗稱金葉仔,外型扁平,葉緣易黑
•口感:風味略遜,纖維較粗,適合燜煮、涼拌醃漬等
➡️初秋
•產季:秋冬(平頭) /夏季(尖頭)
•生長:1950年代由日本引進台灣,是目前栽種數量最多的品種,市占率達70%,性喜涼冷,最佳生長溫度為16~22℃。秋冬平地生長期約90天,夏季高冷地生長期65~75天
•特性:葉脈紋路細淺,由於溫度影響花芽分化的關係,夏季高冷地生產的初秋外觀會呈現尖頭狀,平地初秋外觀則為較扁的平頭狀
•口感:滋味甜脆、中肋細小,清炒、生食、涼拌醃漬、製作菜卷等都很適合
➡️紫高麗菜
又稱紫甘藍,富含維他命C及纖維,產期約12月~3月,因口感較硬,故大部份做涼拌、醃漬食用
➡️台中1號
•產季:常見於夏季南部產區
•生長:耐熱,生長期約70天
•特性:外型扁平,外葉有白色臘粉,色澤鮮亮
•口感:味道香甜,纖維較嫩,適合清炒、製作菜卷
➡️台中2號
最新育成的品種。耐熱性佳,夏季可在平地種植,生產期短,且具葉球色澤亮麗、球體蓬鬆、口感鮮甜、纖維較少等特色
#高麗菜選法
►葉薄
觀察菜葉厚度,薄且鮮亮,表示口感較為脆嫩、品質較好
►梗嫩
用手輕捏梗部,若一下就捏碎且聲音清脆,代表質地鮮嫩
►稱重
球體蓬鬆,整顆拿在手上輕盈不墜重為上品,但非結球發育不良的空心輕感
►外型
外型完整,葉片無黃萎或水傷,選7.5~8分熟為最佳,熟度可觀察球體外觀和底座,球體爆裂表示過熟,底座白色表示熟度較高,7.5~8分熟為白中帶綠
#高麗停看聽
⚠️高麗菜GI值約26,熱量約23,屬低GI的蔬菜,糖友亦可適量攝取
⚠️甲狀腺機能耗弱者,建議少食,因高麗菜屬於十字花科類,可能影響碘利用,影響甲狀腺素的生成
⚠️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建議少食,因為高麗菜含有維生素K2,會加速血液凝結,一次不可攝取超過半碗高麗菜,以免藥物效果,或是可先諮詢醫生的建議
⚠️若平時無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的習慣,突然吃進太多高麗菜,會容易造成腸道不適,宜用漸進的方式來攝取,並搭配充足的水分幫助腸道蠕動,以避免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
⚠️由於高麗菜是由內不斷長出新葉,因此只有外層容易接觸農藥,清洗時剝去外層老葉、損傷部分,確實將表層洗淨即可烹調,若不安心,可將高麗菜切對半去除菜心,一葉葉剝開用流水洗淨。建議別用鹽巴清洗高麗菜,鹽巴會在高麗菜上形成鹽水膜,就如同一層保護層,在清洗過程中,清水無法穿透保護層,就不能清除農藥殘留
#凱鈞有食力
#5個高麗菜的優點
凝血機制過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連12天零確診,仍32名患者住院中;全球疫苗進入人體實驗,美藥廠第一階段臨床傳出好消息;北車大廳不再開放席地而坐?林佳龍:應避免標籤化特定族群】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至今,疫苗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美國傳出疫苗第一階段臨床實驗,受試者經注射後,體內已出現病毒抗體。今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蠻有機會有好結果。
此外,至今日台灣已連12日零確診、連37日無本土確診案例,全台累計確診案例維持440例,並已有401人解除隔離。仍有32人住院中,其中尚有1名70餘歲患者使用呼吸器。
■美國藥廠疫苗臨床實驗驗出抗體,張上淳:蠻有機會有好結果
美國民間藥廠莫德納(Moderna)昨日宣布,旗下候選疫苗「mRNA-1273」在第一階段臨床實驗出現「正向」結果,45 名身體健康的臨床試驗參與者在注射候選疫苗後,體內全都產出新冠病毒抗體。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全世界有百種以上開發中的疫苗,也有超過10種的疫苗進到臨床試驗,最近美國民間藥廠莫德納生技公司公布第一期臨床試驗看來效果不錯,比較低或中等劑量,副作用小、且產生抗體反應相當不錯,「蠻有機會在疫苗發展上有好結果。」
但《華爾街日報》報導則是指出,這支疫苗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驗證的,像是該疫苗是否真的能夠讓暴露於新冠病毒者免於遭到感染,「即便很多疫苗在早期顯示正面結果,但最後仍無法通過檢測。」美國食藥署已批准mRNA-1273第二階段實驗,莫德納公司希望能夠在7月進入最後階段。
至於美國總統川普主動表示,他每天都服用一片奎寧來避免感染COVID-19,且已服藥10天。對此,張上淳回應,目前仍無實證指出,奎寧能夠有效預防。
陳時中則表示,台灣防疫期中考到現在仍維持零確診,社區也慢慢平穩,但仍不可大意。接下來的期末考得仰賴疫苗和科技,才能把病毒危害減到最低。今天早上指揮中心跟藥業公司討論,台灣的相關產能、產線已有相當準備,現在疫苗也陸續走上臨床實驗,但要等到上市仍有一段路要走。在這之前,也呼籲民眾要做好防疫新生活的防疫。
(【mRNA疫苗的優點是什麼?對抗疫情有什麼挑戰?】http://bit.ly/2UeBi0V)
■台灣仍有32人住院治療中,僅一名70歲患者仍使用呼吸器
台灣確診的440案例中,401人解除隔離、7人死亡,但仍有32人還在住院治療中。張上淳表示,這些個案大部分情況穩定,只是還沒三採陰,所以尚未解隔離。32人中仍有一名70幾歲的患者使用呼吸器中,該患者之前曾脫離過呼吸器,但在還沒出院的過程中出現中風情形,才裝回呼吸器。
至於新冠病毒是否容易造成中風?張上淳表示,國外報告確實有指出新冠病毒會影響凝血機制,因此較易發生血栓,導致中風。不過,台灣還沒針對相關個案進行研究,目前也沒有聽到有患者因為確診COVID-19而使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加劇的情形。
■台北車站大廳擬永久禁止席地坐引發爭議,林佳龍:疫情後一切如常
台北車站因為身處交通要道,車站大廳過去常可見許多民眾包括移工席地而坐聚會,但最近卻因為疫情關係禁止開放。昨日台鐵證實,為了維持車站秩序及觀瞻,考慮永久禁止民眾自由坐在大廳地板,此舉卻引發爭議,更立即有網友發起禮拜六要「坐爆北車」的活動表達抗議。
交通部長林佳龍今日雖在臉書發文表示,車站的公共空間,應在符合疏運及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包括移工在內的所有民眾共享,同時應避免標籤化特定族群。他已指示台鐵,在疫情穩定後,要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商評估逐步管理開放,希望及早讓一切如常。
對此,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僅簡單表示,此時應該要避免「非必要群聚」,若無法保持適當距離,就要戴口罩。車站大廳要不要開放是屬於台鐵管理權責,指揮中心只能建議要維持社交距離,管理上仍要由台鐵來決定。
台鐵則是發出聲明表示,未來疫情解禁後之開放方案,台鐵目前正在研議規劃中,將多方徵詢各界意見,在提供旅客舒適便利旅運空間的同時,兼俱尊重各族群多年來自然形成的使用習慣,保障旅客權益。目前仍在防疫期間,仍然禁止席地而坐與群聚活動。
■ 習近平稱譚德賽貢獻防疫,陳時中:相互取暖免不了
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昨天起連續兩天以視訊會議形式登場,台灣仍沒有受邀出席。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應邀在開幕式上致辭,稱讚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為此次疫情防疫做出重大貢獻,並表示中國會再捐贈20億美元給WHO協助防疫。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評論,習近平和譚德賽在世界上備受檢驗,「相互取暖免不了」,世界各國也提案要徹查WHO是不是於疫情中有做適當公布與處理,「雙方相互支持一下,我想他們是應該的。」
陳時中也強調,「台灣需要WHO,WHO也需要台灣」,台灣從健保到這一次的防疫,都受到世界肯定,再次呼籲WHO不要忽略台灣2,300萬人民的健康權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則是發出聲明強力譴責,將炮火集中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指其有法律授權、也有先例可循,可將台灣納入世界衛生大會的各項會議及活動,卻屈服於中國的壓力選擇不邀請台灣參加。
世界衛生大會則是於18日決定,由台灣14個友邦提案呼籲世界衛生組織,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的議題,將於今年底復會時再來處理,今次擔任大會主席的巴哈馬常駐日內瓦代表團代表貝恩(Keva Lorraine Bain)表示,屆時會先經總務委員會討論,再向全體大會建議是否正式列入議程。
(文/林雨佑;攝影/余志偉、蘇威銘、鄭宇辰;照片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全球疫苗競速關鍵,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http://bit.ly/2UeBi0V
【圖表看疫情: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