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97例本土,校正回歸258例,死亡19人,疫情沒有下降趨勢;指揮中心加開專責病房,表示醫療量能充足,北市駁斥空床數;指揮中心預估10月底接種一劑疫苗人口達6成;雙北提紓困方案、兵推四級警戒】
台灣今(28)日新增29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258例(新增與回歸數共555例),2例境外移入,19例死亡,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年齡介在40多歲~80多歲。重症使用呼吸器的人數從昨日139人,上升到159人。
今日下午15萬劑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今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針對疫苗,封緘審核約需要3週時間,這段期間經過各部會協調,COVID-19的疫苗審核希望縮短到1週,莫德納疫苗也會努力照此時程辦理。
指揮中心今日並公布全國專責病床數量,表列台北市和新北市的空床數各有682和1,183床,醫療量能足夠。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反駁表示,北市各醫學中心量能皆已緊繃,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只剩20張空床,中央公布的空床數數據與地方實際情況出現明顯落差。
■新增297例本土,疫情沒有下降趨勢,陳時中:不是太好的狀況
今日新增的297例本土個案,為15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4月29日~5月27日。其中新北市136例最多、再來是台北市94例、桃園市21例、台中市10例、花蓮縣9例、彰化縣7例、基隆市及台南市各6例、嘉義市2例、新竹縣、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新竹市、高雄市各1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校正回歸258例部分,為133例男性、1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5月11日~27日。同樣是新北市141例最多,再來是台北市114例、彰化縣2例、桃園市1例。
新增個案加上校正回歸共555例確診病患中,具萬華活動史者110例,台北茶藝館9例、獅子會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81例、關聯不明143例、疫調中111例。
針對目前的每日病例趨勢,陳時中表示,從校正回歸後,每日確診人數趨向於平坦,但沒有下降,「這樣情況不是太好,」他表示,篩檢上面還是要加快,儘速把社區病人抓出來,阻斷傳播。
不過,陳時中也表示,從發病日作為確診數計算來看,確診人數是有稍稍趨緩;而且目前也沒有疫情突然上升的狀況,代表整體社區管制、三級警戒、口罩、洗手等公衛措施都有一定成效,整體疫情、病例還需要再研判整體狀況,下週一或二會做詳細的報告。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在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觀察防疫作為是否有用,得觀察兩個傳染週期即14天,本土案例自5月15~17日進入高峰,本週正是關鍵,可以觀察疫情是否會在這幾天趨緩;另外一個判斷時間點,則是5月19日進入全國三級警戒,若防疫有成效,也可在6月2日~9日看出疫情下降的變化。(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死亡個案持續上升,今日死亡19例,此波出現急速猝死個案,年輕個案待了解原因
今日新增19例死亡個案,包含14位男性、5位女性,年齡介在40多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24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28日,死亡日期則介於21日至27日。疫情自去年爆發以來,共78人死亡,其中71人屬於本土個案、7人境外。
新增19名死亡個案中,目前已知13名皆有慢性病史,也有個案在同日從發病到死亡,或短短幾日。今天最年輕的40多歲死亡個案(案6824),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此案在5月18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當日前往診所就醫,20日診斷急性氣管炎,23、24日診所就醫、25日到醫院快篩為陰性,26日晚上倒臥在家中浴室,後被送醫但到院前死亡。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PCR較快篩敏感,快篩僅能測得病毒量較高的確診者,而病毒量愈高,傳播能力也愈好,但這跟疾病的嚴重度無關。一個病患是否會轉為重症,還是得看病人的臨床狀況,在病患發病一週左右是重要的觀察期。
此外,張上淳表示,最近有幾個死亡個案年紀較輕,但病情突然惡化,並非典型的狀況,慢慢出現愈來愈喘,針對這些個案,「若有足夠時間,確實應該詳細檢討,包括做死亡個案的病理檢驗,才能更清楚了解過世原因。」
■指揮中心指出專責病房已加開且充足,北市駁斥「不要坐在辦公室看數字」
指揮中心表示,以5月11日~26日累計的確診個案收治情況來看,有37%確診者收治在醫院、33%在集中檢疫所、15%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安排中、聯絡中各佔約5%,現已有92人解除隔離。
為了擴增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日前已要求各醫院加開專責病房,同時開放隔離病床可以多人一室。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今表示,目前全國收治確診個案的醫院達180家、病床數共9,015床,目前空床數為7,380床,多數都在中南部。其中北北基桃床數可以陸續開出2,800床(目前北北基桃空床數2,473床),雙北開設速度加快,不過有過多確診者集中在部分醫院的情形,希望透過緊急醫療系統分流。負壓隔離病床部分,全國有919張,前幾天量能最為吃緊,僅剩約200床,目前已協調將部分病人移往專責病房,把負壓病房留給需要呼吸器、插管的重症病人,雙北負壓病房空床數約140床可用。
針對指揮中心公布台北市的專責病房有682床空床,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立即駁斥表示,請中央「不要坐在辦公室看數字」,應到第一線去看,就知道不可能有幾百床空床。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呈現數字和解讀的時候,希望能跟地方多了解及溝通,就他所知,台北市的專責病床只剩下20床,很快就會用完,加護病房和負壓隔離病房更吃緊,前幾日北市聯合醫院和台大醫院都有求救或反應,也有救護車送患者到醫院沒有病床的狀況,「今天說我們台北市醫療量能是足夠的,我覺得這個結語是值得再深思。」
■陳時中:雙北1~3類公費族群都可打到疫苗、預估10月接種一劑人口達6成
昨日指揮中心宣布新一批41萬劑AZ疫苗,首波將配送15萬劑,提供給第1~3類公費族群(醫護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人員如村里長等、高風險接觸第一線人員)優先接種,但引發高雄獲得的疫苗較新北多的爭議。陳宗彥今天說明,5月27日前後,新北市分別取得4萬9,300劑疫苗、1萬8,000劑疫苗,總共6萬7,300劑。高雄市在27日之前取得的疫苗較少,共3萬3,800劑疫苗,這次則配給2萬1,000劑疫苗,整體5萬4800劑疫苗,少於新北市。
陳時中強調,雙北是接種疫苗的重點區域,1~3類公費族群絕對可以接種到疫苗,一線的警察也可以接種。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剛配發的疫苗到今日已經施打1,132人,會讓專責病房的第一線人員全數接種完畢後,再開放第2、3類;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希望本週日能把疫苗打完。
目前前兩批共31.62萬劑AZ疫苗已全數打完,而平均一瓶疫苗可打10.5人,因此目前總施打人次已超過33萬。陳時中表示,希望在10月底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口可以達到6成,因為目前研究推估6成就能有社區防護,觀察國外的施打狀況,兩成以下看不出效果、2~4成些微效果、4成以上效果不錯、6成就能壓住疫情。
■雙北快篩準確度達7成,但當確診病例人數不多,準確度會差很多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由檢驗資料比對判斷,同一個民眾同時接受抗原快篩、核酸PCR的結果,來看出快篩的準確度。這次針對5月21~26日、24家醫院上傳的資料,台北市有5家醫院、新北市有4家,結果雙北的比對結果,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達73~75%。
但雙北以外使用快篩的成效就不高,羅一鈞說,以桃園為例,一家醫院0%,另一家71%。他表示,快篩建議對高風險、相關接觸者身上使用,Ct值低於22以下,快篩檢測率都很高,「因此建議用在感染初期、有明顯症狀的民眾,使用快篩會比較準確。」
■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要控制疫情,非藥物公衛介入措施(NPI)須達85%以上
今日新北市政府邀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記者會,向市民解釋新北市的疫情趨勢。陳秀熙指出確診數的高峰落在5月22日,這是因為社區篩檢站的大量設置,導致能夠被篩檢出來的陽性人數相對增加,而第一波感染主要來自萬華的社區傳染,是在警戒措施尚未實施之前發生。
陳秀熙進一步說明,在多數人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之前,非藥物公衛介入措施(NPI)仍是關鍵,如果沒有嚴格落實三級警戒,疫情勢必會再延長。COVID-19的R0基本再生數(用來判斷傳染病傳播力的重要指標:平均一個感染者,會傳給幾個人)在完全沒有NPI的情況下是5.78,而雙北在實施三級警戒後,NPI達到70~75%,Re(NPI介入後有效再生數)降到1.45~1.73,疫情處於緩步上升但仍可控制的狀態。
但陳秀熙坦言,若要讓疫情真正趨緩,NPI介入必須達到85~90%,讓Re小於1,才能阻斷傳染鏈。他也提醒,根據COVID-19的病程進展,以沒有新增確診者的條件來估計,加護病房的需求高峰會落在6月4日,達到128床。因此,現下完全不能對疫情有所懈怠,必須繼續落實防疫措施。
■ 雙北提紓困方案、兵棋推演四級管制措施
台北市與新北市今日都針對疫情影響推出特別紓困。台北市財政局長陳家蓁說明,短期紓困措施包含延降稅賦、延遲或減免租金、優惠利息、各項補貼(防疫旅館、急難救助、公車、藝文專案)、企業融資和勞工紓困等,失業勞工紓困計畫基本上比照去年辦理,整個短期紓困措施實施期間為5~7月份,後續視疫情狀況滾動修正,民眾若有需要皆可上市府疫情專區查詢申請方法和詳細資訊。
新北市亦提出防疫助扶專案,包含民生救助、青年見習、勞工紓困、社宅租金緩繳、租金及權利金減收、地方稅減免、藝文支持、罰單緩繳、農產銷售等項目,專案預計將持續到8月31日。
由於疫情並未趨緩,雙北都兵棋推演升級四級的管控措施。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去年雖然也辦過桌上演習,但過去都未遇到類似這兩週的狀況,現在針對過去的計畫再做精進。「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柯文哲認為並非一定需要封城,可能再觀察兩週,但不能不預先準備,有問題會再與中央商討。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目前設在市內的14個「熱區防疫中心」就是為了加強管制和宣導,為可能的升級做實戰演練。他也說明,去年新北市就已做過兵棋推演,且亦拜訪過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和宜蘭縣等四縣市的首長,「高度管制絕對不會只有新北市,一定是所有北部區域的縣市聯防,」如有必要時,由中央統籌下令指揮來聯合作戰,才能有效防堵。
■ 疫調 VS 民眾隱私,指揮中心說明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與健保卡註記
自5月16日起,指揮中心已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個案的疫調資訊,陳宗彥表示部分縣市政府對依據仍有不清楚之處,中央訂有「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https://reurl.cc/4aRa5j),原則上應避免公開確診者過於細節的個人資訊,若要公布收治醫院、工作場所和內容等,應基於防疫需要且事先溝通,足跡部分也只應公布大眾運輸和未實施實聯制、無法確認接觸對象之開放場所。
對於輿論質疑註記萬華地區高風險族群之健保卡一事,陳宗彥說明,註記是基於協助醫療機構和醫事人員快速和精確判斷,加速轉診和轉檢,此外也是為醫療人員及同一時段就醫之民眾的健康安全。萬華地區的健保卡註記資料自5月15日開始,在5月29日就會刪除。陳宗彥也呼籲,醫療機構若遇到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個案,更應協助就醫而不該拒絕。
至於同樣為協助疫調而推出的「台灣社交距離」APP,在疫情升溫的五月中旬後被大量下載,至今約有800萬人下載,不過上傳足跡資料的確診者卻只有29人。亦有使用者反應自己曾接觸過確診者,在APP上卻完全沒有收到通知。對此,陳宗彥表示下載與否是個人意願,但APP要產生效果必須擴大使用者人數,且確診者也需要提供足跡。啟動上傳必須由衛政人員處理,在防疫會議上,指揮中心已提醒縣市政府衛政人員應提供協助,才能達到通知接觸者的目的。
■ 網路私售快篩試劑違反醫材法,指揮中心:未批准任何可個人使用的快篩試劑
警方發現網路上有人私售新冠病毒快篩試劑,陳宗彥說明,快篩試劑屬第三級醫療器材,依據《醫療器材管理法》只有醫療器材商和藥局可販售,擅自透過網路、電話和社群媒體販售都會觸法,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指揮中心提醒非經正式管道販售之試劑無法確認有效性和正確性,民眾勿購買檢測,若發現有類似狀況可向官方檢舉。
陳宗彥也表示,目前未批准任何可以個人使用的快篩試劑,國內快篩都必須由醫事人員來採檢。至於企業提出希望自行快篩,指揮中心已經討論完成,企業應和醫療院所合作,由醫事人員來採檢,相關做法請經濟部和廠商研議後提報指揮中心。
■ 長照機構新規定:新進者及住院後返回機構者須提供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陳宗彥並表示,為避免住宿式長照機構內的群聚感染風險,已訂出收住人員的流程供各縣市政府依循,今日起實施。不建議收住來自社區的新進服務對象,若確有必要,服務對象要先自費做核酸檢驗,提供入住3日前的陰性檢驗報告,且進入機構後應先安置在獨立空間或單人房14天,確認沒有症狀才能解除隔離。
至於原本的長照機構住民,若因病至醫療院所診療或住院,出院前先做公費的核酸檢驗,同樣要是陰性才能轉入或返回機構,但回到機構後不必隔離。
(文 / 陳潔、陳德倫 ;設計與資料整理 / 黃禹禛、柯皓翔、黃適敏 ;攝影 /鄭宇辰、葉臻、余志偉、蘇威銘)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NPI #疫苗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紓困 #台灣社交距離
出院準備服務目的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826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共和黨正式提名川普競選總統】
為期四天的共和黨大會主要線上舉行,週一當天仍有336名黨代表,參加在東南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舉行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唱票,他們分別代表50個州、哥倫比亞特區及美國海外領地。並正式提名現任總統川普為該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發言時再次指責民主黨人試圖“竊取選舉”,但他沒有提供任何證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39
*【高爾:川普“試圖把他的膝蓋壓在民主脖子上” 】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指責總統川普試圖通過破壞郵寄投票活動與質疑11月3日大選的公正性,“把他的膝蓋壓在民主的脖子上”。高爾25日參加路透社新聞人物論壇時表示,川普已在投票日之前,戰略性地預先埋下了質疑大選成績的種子。他指川普在“試圖撕毀美國的社會結構和政治平衡時,似乎沒有任何愧疚感”。
高爾稱川普的行為為”卑鄙戰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6-1079831
*【中美貿易協定恢復會談 緩解外界擔憂】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披露更多會談細節,如雙方談及中國為推動結構性改革而採取的措施,以確保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消除美國公司在金融服務和農業領域面對的阻礙,並廢除強制技術轉讓。中美兩國代表也討論中國大幅增加採購美國產品,以及接下來要採取的行動。中美貿易協定會談延期10天后終於舉行,緩解了外界對貿易協定被擱置、兩國溝通管道徹底關閉的擔憂。分析認為,兩國對談話的正面表態說明美國總統川普短期內不會放棄貿易協定,中美經貿紐帶得以維繫。不過,如果川普認為單方面制裁中國比雙邊談判更有利於選舉,貿易協定的意義將被進一步淡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6-1079720
*【中國簽訂近一個月來最大單日美國玉米購買合同】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每日出口銷售公告中,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進口商購買了40.8萬噸美國玉米和20.4萬噸美國大豆,均在9月1日開始的2020/21銷售年度付運。此次玉米銷售是自7月30日美農業部宣佈向中國銷售近200萬噸玉米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美國農業部還證實,民間出口商向未知目的地銷售14.25萬噸大豆,向日本銷售10萬噸玉米,也將於2020/21銷售年度付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6-1079839
*【香港出現全球首起二度感染病例 研究:有抗體未必能永久免疫】
香港出現全球首起冠病二次感染病例,一名男子在康復近四個月後再次受感染。這顯示即便人們擁有冠病抗體,也未必能永久免疫。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員是在近日一項研究中,發現這起二次感染病例。研究報告24日發表於國際醫學雜誌《臨床傳染病》。研究結果顯示,即便是擁有冠病病毒抗體者,不論是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仍然可能再次受感染。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6-1079719
*【韓考慮將社交安全距離措施 再次提升至最高級別】
韓國疫情急劇惡化,昨日新增280起確診病例,連續12天以三位數增加。韓國政府表示,本周疫情防控形勢處於重大關口,政府考慮再把社交安全距離措施提升至最高級別。截至昨日中午,引發此輪感染的首爾愛第一教會已有915人確診。同時,參與15日在首爾光化門舉行示威的人員有193人確診。此外,京畿道龍仁的我們第一教會(183起)、仁川的加利利教會(41名)、首爾的無限九集團(44起)、京畿道坡州的星巴克咖啡館(66起),之前暴發群聚感染的地方仍不斷出現確診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41
*【佛奇警告 冠病疫苗未證實安全有效就採用會有風險】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疑受到總統川普施壓,倉促宣佈緊急授權冠病療法的舉動,引起醫學界反彈。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警告,冠病疫苗在沒有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安全有效之前,就通過緊急授權來分發是個糟糕的主意,可能對其他疫苗的試驗產生負面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42
*【威斯康辛進入緊急狀態 增派國民警衛控制騷亂】
美國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布萊克遭白人員警開槍引發的騷亂越演越烈,該州州長25日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並將增派多一倍的國民警衛支援基諾沙市,布萊克的母親也呼籲示威者結束暴力抗議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6-1079817
*【白人員警朝黑人後背開七槍 美國再爆反歧視騷動】
美國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發生白人員警開槍重傷一名黑人的事件,引發另一波反員警暴力和反種族歧視的示威浪潮。州政府已派遣125名國民警衛前去維持治安。基諾沙民眾拍攝的影片顯示,當地時間星期天(8月23日)下午5時許,29歲黑人布萊克(Jacob Blake)朝著停在路邊的一輛車走去,兩名員警緊隨其後。當布萊克打開車門要上車時,其中一名員警朝他後背開了至少七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35
*【美軍“挑戰者650”偵察機 一周內三度出現台海周邊】
中美在台灣周邊海域的軍事活動近期頻密。隸屬美軍阿爾忒彌斯計畫下的“挑戰者650”偵察機(Bombardier Challenger 650),上周兩度現身臺灣東部海域後,昨早又出現在西南外海,一周內三度在台海周邊出現蹤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6-1079723
*【美防長:五角大樓已為中國做好了準備】
美國國防部長艾思博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五角大樓已經為中國做好了準備”的文章,討論了中國解放軍的威脅,並提出三大措施,旨在聯合盟國與夥伴國,共同抵制北京的霸淩行為,支持所有國家的主權,捍衛自由和開放的國際體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6-1079814
*【中國代表重申反對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昨天在安理會會議中重申反對美國要求安理會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立場。根據新華社報導,張軍表示,中國高度重視伊朗核問題,始終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美國日前致函安理會主席,單方面非法要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面臨嚴峻挑戰。全面協議參與方和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都認為,美國已經喪失協議參與方資格,要求聯合國恢復對伊制裁於法無據,於理不通,“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並未啟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6-1079834
*【安理會否決美國恢復制裁伊朗提案】
聯合國25日否決了美國提出的“快速恢復制裁”伊朗的程式。法新社報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本月輪值主席、印尼常駐聯合國代表達賈尼表示,由於安理會成員國意見分歧,因此安理會將不會採取相關措施,啟動制裁機制。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指責俄羅斯及中國需要為安理會無法正常運作負責,並表示對其他成員國“與恐怖主義為伍”感到遺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6-1079835
*【印媒:在中印尼泊爾邊界 中國建設地對空導彈基地】
中印邊境6月發生流血衝突事件後,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印度媒體報導,中國近日進入戒備狀態,在喜馬拉雅山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邊界建設地對空導彈基地。中印兩國本月20日剛舉行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18次會議。中國外交部在會後發文告指出,中印雙方同意繼續保持軍事和外交管道對話溝通,推動中印邊境局勢進一步緩和降溫,妥善處理現地剩餘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6-1079726
*【林鄭:有人抹黑全民檢測 目的在破壞港與中央關係】
港府將由北京支援,在下週二開展全民冠病檢測,六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可以接受一次免費檢測服務。連日來,香港社會不斷有傳言指檢測樣本資料將轉交中央政府。由泛民主導的全港18區民主派聯絡會議,昨天更發表聲明,呼籲港人不要前去檢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6-1079729
*【新加坡衛生部:14呈陽乘客搭酷航飛天津 12人是康復患者不會傳染】
就本月19日抵達中國天津的酷航航班中,有14人檢測出有冠病病毒,新加坡衛生部表示當中12人為住在移工宿舍的痊癒患者。衛生部重申,他們不具傳染性,可安全出行。針對從新加坡飛往天津市的酷航航班上有14名乘客的冠病檢測呈陽性,衛生部強調,冠病病患須完成嚴謹的出院手續,只有在發病21天后身體情況良好的病患才能出院。14個呈陽性反應的乘客中有12人為康復病患,體內或殘留病毒,但已不具傳染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826-1079691
*【荷蘭比利時出現二度染病者 專家:須關注類似病例是否增多】
荷蘭和比利時都出現冠病康復者證實再次受到感染的病例。專家指出,這類病例並不令人意外,要關注的是這是否為少數情況,還是會有更多康復者再次染病。
荷蘭國家廣播公司NOS週二引述病毒學家科普曼斯報導,荷蘭首名二度感染者是一名免疫系統功能衰退的年長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36
*【韓政府與醫協談判破裂 今起罷診三天】
韓國政府與醫師協會的談判宣告破裂,醫協從週三(26日)起展開三天集體罷診行動。本月14日,韓國醫師協會已進行首輪罷診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6-1079842
*【印度“紙牌”公寓坍塌 12人死多人受困廢墟】
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一棟五層的公寓樓坍塌,已知造成至少12人喪命,至少78人及時逃出或被救出,但不知還有多少人壓在廢墟下。出事的公寓在馬哈拉斯特拉邦首府孟買以南約170公里的馬哈德鎮。據目擊者說,當地週一傍晚6時左右,大樓頂上三層先塌,一些住戶及時沖到戶外,不久整棟樓就塌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37
*【聯合國: 冠病間接限制伊國組織威脅】
聯合國反恐專家說,全球因冠病大流行而普遍封鎖,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在很多國家的威脅也因此受限。伊國組織幾年前化整為零,估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區仍有1萬名成員,不時出動作亂。聯合國反恐事務助理秘書長渥倫科夫說,自從冠病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各國普遍實施限制行動的防疫措施,伊國殘餘勢力在各地發動突擊的能力也因此受限。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6-1079738
*【螞蟻集團提交香港和上海IPO申請】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旗下的螞蟻集團提交了在香港和上海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申請,希望通過上市為其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業務擴張籌集資金,並進一步鞏固其中國最大線上支付平臺的地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6-1079832
*【加拿大法庭駁回孟晚舟查閱秘密文件的申請】
加拿大一個法庭駁回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提出的要求,拒絕其查閱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理由從她那裡查扣的文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6-1079830
*【菲律賓連環爆炸死亡人數上升至17人】
菲律賓軍方25日稱,24日發生在霍洛市的連環爆炸中,共有兩名自殺式襲擊者身亡。此外,一名受傷的士兵于25日在醫院不治身亡。至此,該連環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目前已經上升至17人。其中包括八名士兵、六名平民、一名員警和兩名襲擊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5-1079682
*【日本東京本月已有170人中暑死亡】
受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8月以來持續高溫,局地最高溫甚至超過41攝氏度,追平日本最高氣溫紀錄。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8月以來,僅東京都就有170人因中暑死亡。根據預測,高溫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日本承擔緊急情況的消防廳25日發佈消息稱,由於天氣炎熱,一周之內約有1.28萬人需要緊急救助,其中25人死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5-1079681
出院準備服務目的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做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此趟去澎湖,是應部立澎湖醫院和澎湖衛生局的邀請去演講,由蔡文祥醫師Wen Hsiang Tsai在今年1月份安排的,原本是排在4月,因為疫情的關係,延到七月。
其實,此行還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答應蔡文祥醫務秘書的,要在澎湖醫院辦簽書會,因為蔡醫師非常捧場的在我新書預購的時候就買了20本(他到現在應該買超過50本了吧?實在太支持了!)其二、是要把我的新書親自交給百歲阿公的兒子,這位百歲阿公,是我新書中的主角之一(Part 1 第8篇第76頁,故事附於下方)。
蔡醫秘除了安排以「非常浮誇的紅色布條」在機場迎接以外,更貼心的邀請澎湖醫院匡院長、召集了所有來自奇美醫院的澎湖醫院醫師一起享用豐盛的晚餐,也致贈一面「多功能」「限量絕版的澎湖創意地圖」(請見稍早貼文)。也謝謝衛生局彭紋娟副局長和同仁蒞臨指導。
唯獨對於我要找阿公長子的事,文祥總是顧左右而言他、避而不談,我心想,可能是無法聯絡上,或是阿伯不方便見面,難免有一點失落。因為在4月蔡醫秘看完《ICU重症醫療現場》後,發現這位書中的阿公,他也曾照顧過,而且當年幫忙轉送事宜的張奇振醫師也還在澎湖醫院,我就想到,或許可以請蔡醫秘幫忙,找到阿公的長子。
直到演講時,在院長致詞完,講堂的門推開,一位白髮阿伯手中拿著捧花走了進來,我一眼就認出他是百歲阿公的長子!我當場真的非常的感動!謝謝蔡醫秘、社服許蕥顯主任,這麼貼心的安排,讓我感到非常的溫暖。專科護理師胡韶芸還很貼心的告訴阿伯,書中哪一頁有在講述他父親轉送回澎湖的故事,而阿伯就把那一頁折起來做記號。能夠再次見到阿公的長子,親手把這書交給他,是我出書的心願之一!令人遺憾的是,阿公在兩年前往生了!是在轉回澎湖,他的故鄉之後的七年往生的,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他是善終的。這時候,難免會想,如果這本書提早兩年出版,或許我就能把書本親自交給阿公了!
一次住院,連結了九年前的我們
一本書的出版,讓我們在九年後得以再見面
這一趟的澎湖行,實在太值得了
澎湖熱情的,不只是太陽,還有人的溫度!
「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做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
《ICU重症醫療現場》Part 1 第8篇第76頁
不論遠或近,都要你平安到家
漫漫回家路,活著回家很常是患者最期待的事。
從100公里的「超級任務」,到10000公里的「不可能的任務」,不僅整個醫療團隊全面動員,還得與不同單位攜手合作,確認再確認,不容許任何「萬一」情況,做好萬全準備,只為了讓患者安全的回家。……
100公里的超級任務,圓百歲阿公的心願
接近百歲的阿公,家鄉在澎湖,平日身體還很健朗。這一天,來到高雄參加長孫的婚禮後,突然昏厥、發不出聲音、走路不穩,經診斷是小腦與腦幹大範圍中風。原本開開心心辦喜事的一家人,被這突如奇來的意外,嚇得措手不及,就近先送至高雄的醫院就診,後來經朋友介紹轉至本院。
因為呼吸衰竭插管,合併吸入性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種器官衰竭,住在加護病房的39天中,阿公的病情起起伏伏,好幾次都在鬼門關前徘徊,子孫們的心情也像洗三溫暖一樣,忐忐忑忑,甚至一度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討論到萬一阿公往生了,要如何把他帶回去澎湖。
這期間,有著很多困難的抉擇-是否洗腎、是否氣切等,醫療團隊和家屬做過無數次的討論。偶爾,家屬認為阿公年紀大了,不想再讓他這麼辛苦,所以我們也討論到安寧治療的選項。但更多的時候,是家屬心裡的不捨與內疚。畢竟,他們大老遠的把阿公從家郷接出來,卻發生這種事,他們擔心無法在阿公有生之年,讓他活著回家。
後來,家屬之間總算達成共識,他們還是希望醫療團隊能夠進行積極的治療,包括洗腎和氣切,所幸幾天之後,阿公還是清醒了,而且從阿公的表達中,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回家」真的就是他現階段唯一的心願。於是,醫療團隊的重要使命,就是協助阿公完成這個願望。
這件事談何容易?即使臺南澎湖航程時間不到一小時,但阿公年事已高,不只要考量老人家目前的體力能否負荷高空飛行,飛行中還需要使用呼吸器,到底有哪一家航空公司願意接送這樣子的重症病人。除此之外,在空中,呼吸器、氣切管的氣囊及氧氣供應問題該如何處理、發生生命徵象不穩定時又該如何因應等,因為完全沒有經驗,為了這個超級任務,醫療團隊開了好幾次會議。
團隊成員之一的惠鈴與澎湖後送醫院、衛生局及航空公司等,來回確認不下百次,這完全沒有誇大。單後送醫院的病況說明就得花了不少時間,加上到底是要坐軍機還是民航機,還有事先的申請流程、與衛生局聯繫等,更重要的是,班機次數少、要先預訂,甚至連天候狀況都要考慮進去。後來,我們把這些資訊與流程,製成SOP,以便下次有需要的病人用到。
讓人緊張的是,在過程當中,阿公的生命徵象曾經一度不是很穩定,不僅家屬捏了一把冷汗,連醫療團隊也擔心著無法完成阿公的心願。終於,一切都安排妥當,就等待適合出發的時刻。在確認好出發時間,大家覺得可稍微放下動盪不安的心情時,出發前一天傍晚,澎湖醫院來電告知,因為寒流來襲(時值11月),重症病人突然暴增,呼吸器不敷使用,他們無法接阿公到加護病房。
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讓我們措手不及,出發時間迫在眉睫,如何在剩下的16小時裡,解決這個關鍵問題。「有什麼地方可以調用呼吸器?」「可能向廠商租用嗎?」「廠商會願意運送一臺去澎湖嗎?」正當煩惱之際,我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之前任職於我們醫院急診的張奇振醫師,目前正在澎湖另外一家醫院服務。迅速和他取得聯繫後,得知他們還有一臺呼吸器,可以先轉到澎湖醫院。
總算要啟程了。醫療團隊刻意安排澎湖姑娘靜文,擔任特別護理師陪著阿公,希望她那特別的澎湖腔,能夠安定阿公在高空中的心情。當天,一大早我們就和阿公道別、和他合照,同事們寫了好多祝福的卡片送給阿公。我們一起送阿公上救護車,然後轉由軍機一路返回澎湖。
靜文回來之後說,當飛機順利降落在馬公機場那一刻,阿公突然緊緊地握住她的手,她看到阿公那布滿皺紋的臉龐,滿是喜悅的表情,還有幾滴落在耳邊的淚珠。我們聽了她的轉述,就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回到澎湖的阿公,仍然住院持續治療中。大概1個月左右,阿公的兒子打電話到8AI來,告訴我們阿公已經順利脫離呼吸器,準備出院返家休養了。再過2年,我再打電話給阿公的兒子,他說,阿公現在還住在他熟悉的家中,他很感謝我們如此用心如此努力地把他安全送回家-那是他住了百年的家。
=====
購書 https://reurl.cc/g7WLQ4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