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觀察站】日本跨境電商物流(二) : IOR與ACP的差異
在上一篇「快速了解日本亞馬遜電商物流」一文中,提到了扮演商品進口人的IRO和ACP這兩個角色,本篇將詳細說明各自執行的進口事務範疇。
✅IOR (Importer of Record):進口代理商。
✅ACP (Attorney for the Customs Procedures ):海關事務代理人。
❓ 為何需要IOR與ACP ❓
上架日本亞馬遜的跨境電商與傳統貿易的最大差別在於沒有進口人。在傳統貿易中,臺灣公司將商品銷售給日本的子公司、分公司、代理商、進口商等,因此在日本會有一個法人做為「#商品進口人」負責辦理進口的申報、清關、繳稅等工作。但臺灣業者透過日本亞馬遜銷售時,亞馬遜平台並沒有向臺灣業者買進商品,僅是提供一個線上銷售的管道,不會擔任進口人。因此,臺灣業者想要先將商品出貨到日本亞馬遜的FBA倉庫備貨時,首先會遇到沒有進口人的問題。所以實務上就產生了IOR與ACP的服務來解決這個問題,即運用當地代理人來代為處理,但並未實際買斷商品。
🔖IOR模式在概念上可以「借牌進口」來理解。
也就是請日本當地貿易商或進口商幫忙,以它的名義進口商品,協助各項進口事宜,包括清關、商品檢驗、及繳稅,商品通關後就直接運送到日本亞馬遜的FBA倉。借牌的貿易商與臺灣業者之間名義上是買賣關係但實際上並不涉及買賣或貨權的移轉,僅向臺灣業者收取服務費以及代墊的稅金、檢驗費等。
🔖ACP模式在概念上可以「自我代理」來理解。
也就是臺灣公司以自己公司的名義進口。這需要委由一個日本報關行先到日本海關為該臺灣公司及要進口的產品項目及產品銷售賣價做登記。登記完成後,日本報關行就可以做為臺灣業者的海關事務代理人,代為處理清關和繳稅。換句話說,這家臺灣公司日後和這家報關行也就綁定合作關係。
📌ACP模式相較於IOR模式有幾項缺點:
1️⃣ 報關行不能處理商品檢驗,申請商品檢驗需要有日本法人的登記人以作為責任歸屬,但報關行沒有資格為臺灣公司做全權委託。故ACP模式只適用於不需要商檢的一般性商品。也因為這種限制,當貨品出了任何狀況,ACP不會幫忙處理。
2️⃣ 在不同的口岸的海關登記是不能共用的,各口岸單獨作業,機場和港口的口岸也是分開的,所以一旦要換不同的口岸進入日本,就必須再去新口岸的海關登記。
3️⃣ 產品項目有更動,也需要去海關申請品類加註。
🔔總結來說,ACP申請比較複雜且耗時,能夠發揮的功能也比較少,故近來較不流行。臺灣的承攬業者通常會尋找日本的貿易公司或報關行合作,協助提供ACP或IOR的服務。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跨境電商服務網 #跨境電商 #跨境物流 #電子商務 #日本 #亞馬遜 #進口
分公司子公司差別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范疇
9月26日 ·
作阿基米德槓桿點,台灣要什麼?
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對的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桿子,我可以翹動地球。
如果你家恰巧就座落在這樣一個支點,而已經擁有一根足夠長桿的阿基米德前來洽談使用,你會收多少錢?提出怎樣的對價?
美國現在說,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的壓力,我可以翹動中共的一黨專政。
足夠的政治、經濟、軍事壓力已經快要足夠,剩下找一個支點。美國的第一選擇是台灣,台灣願不願意接受?接受的對價是什麼?不接受的後果是什麼?
由於地緣及歷史,在地球格局邁向割裂的當下,台灣的支點地位已經由隱性轉為顯性,從來就知道這點的美國當然現在更加知道,日本也已早在大清帝國時代就知道。歐洲人原來只知道台灣是個貿易中站,現在我想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知道台灣原來是一個可以翹動地球格局的支點(要是早有先見之明,當年日本向歐洲兜售台灣時,法國人就應該買下了XD)。
在地球支點這議題上,台灣人自己其實是後知後覺的。不管歸咎於移民心態、順民心態、還是難民心態,台灣人一直處在悲情之子、亞洲孤兒的心裡狀態,四處在找父親意象,遇不上合意的收容者,就務實的西瓜偎大邊。
即使現代化了、生活殷實了,台灣在所有對外的作為上,還是擺脫不了童養媳、小媳婦的心理框架。力爭上游到頭來,頂多也就是個好學生,做成了好學生,下一步就是想做模範生,人生至高境界也就是升官發財。
台灣最在意的就是排名。經濟排名上升就心滿意足,幸福指數必須斤斤計較,大學密度排名即使浪費也會沾沾自喜。此時此刻,軍事硬體排名成為台灣人的支柱,法治排名倒退倒是其次。排名要爭沒錯,但不知大家有沒注意到,這些所有排名都是別人做的,很多還是比台灣體積小、排名不如台灣的國家做的。台灣人從不問,為什麼台灣做不出一個能得到世界引用的排名榜?我來提供答案:因為台灣只會做好學生、模範生,幾百年來從來不敢做一回逃學生,因此從來不知道自己也應該有個性,更別談以自己的個性來挑逗世界了。
表現在政治上,非常奇妙。不知你注意到沒,在台灣不論統派獨派、中派台派,想問題的方式都像是大公司下的子公司職業總經理思維,想到頭也就是子公司總經理的框框,差別只是心中所認定的母公司是誰罷了。有的認美國為母公司,有的認中國為母公司,還有的認日本為母公司。
如此,如何談主權和獨立呢?在現代國際體系中,真正的主權和獨立的基礎,應該是偏近一種創業者的思維,而不是偏近子公司總經理的思維。許多創業者都是逃學生,哪怕最後只能做成一家小公司;好學生做子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可以,創業多半淒慘,因為承受不了主權和獨立所帶來的責任和壓力。
繞了一圈,回到基本議題。美國現在借用台灣作為翹動中共一黨專政的支點, 台灣願不願意接受?我的看法是,不接受是傻子。美中對抗的大局起因與台灣毫無關係,有無台灣島,美中都會落入對抗局面。而歷史和近況都已經證明,不接受的後果就是台灣落入中共手中。
更刁鑽的問題是:接受為支點的對價是什麼?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地位?還是創業者的地位?做了一輩子好學生,台灣人這一次要不要逃一次學?
在美中博弈中,台灣是所謂的「關鍵少數」,關鍵少數是可以要價的。要價不能漫天,但也不可任人出價。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是很容易的,但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卻是很不容易的。
台灣人「不要什麼」,已經再清楚不過了。當下的功課,在於跳出移民、順民、難民、遺民的心理狀態,擺脫舊情綿綿和舊恨綿綿,搞清楚自己在這一回「要什麼」,並「願意付出什麼」。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這道理是雙向的。你有支點,阿基米德有長桿,但「時機」(Timing)是最關鍵的。
(本文原刊於蘋果日報2020-09-26紙版,09-25網路版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926/HNYL4M2AS5HEXM6RLMKEGBWZFA/)
分公司子公司差別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鳥優惠最後一天😁 #創業
想到大陸創業如何申請設立?
分公司、子公司及個體戶差別在哪?
如何管理內銷財稅成本、現金流?
本課程將進帶你了解中國創業應該要知道的事!
🔥#課程資訊
時間:108年5月16日 (四) 09:30~16:30
網址:https://pse.is/GTMJ8
🔥#課程大綱
1.前進中國三部曲、投資架構及經營型態分析。
2.內銷市場獲利的成功關鍵因素。
3.營運模式分公司、子公司及個體戶的選擇。
4.內銷之發票(含無法開立)、收據處理及因應。
5.如何認定偷稅、騙稅及避稅,避免刑法風險對策?
6.大陸賺錢之現金流如何有效控管?
7.徵信、合約、發貨及收帳的四部曲的規範。
8.購銷合同中定金、違約金及所有權保留款的運用。
9.台商面對不付貨款的買方怎麼辦?開了發票代表收到貨款嗎?
10.大陸有類似台灣的假扣押嗎?如何運用保障債權。
11.台商追討債務的方法為何?已獲勝訴判決,如何執行?
分公司子公司差別 在 11月6日!判斷鴻海旗下子公司獲利的影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https://stockresearchsociety.blogspot.com/2022/11/116_36.html1、判斷鴻海旗下 子公司 獲利的 ... ... <看更多>
分公司子公司差別 在 最近有些客戶預計進行一些投資項目,特地過來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子公司 與分公司最大的差別在於「法人格」的屬性不同,子公司的股權概念是這間公司的股權是由另一間公司(法人)所持有,而另一間公司對這間子公司具有高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