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vie script. / 腳本 和紙膠帶&無膠描圖紙捲
前陣子跟學攝影的朋友聊到蒙太奇,
發現原來蒙太奇的法文montage,
原意就是「組裝」跟「拼湊」
當下馬上覺得很有趣!
這不就是我們在玩的拼貼嗎!
將素材拆解開再重新建構,
來創造自己所想的畫面:)
整捲走一個黑白老電影的氛圍,
加入分鏡、人物、劇本、影格、攝影鏡頭、底片、螢幕畫面等等各種元素,
還有圖像一幀一幀之間的細微變化,
將所有的這些串連起來。
這次做了2種材質,有各自的拼貼效果,
和紙款式自帶底紙,可以自在剪貼;
描圖紙款無膠,讓使用方式更為多元。
跳脫時空間限制,譜寫自己的畫面:)
特別感謝 @cookie_monster860506 讓我諮詢!
(手比愛心
電影的專業術語太多了,真的是救星🤣
/
售價_ $290
規格_
❶ 寬度3.5cm / 全長10m
❷ 100 cm 循環
❸日本和紙(含底紙)/描圖紙(無膠) + UV印刷
❹ 自己印 承製
#pencil #pencilart #pencildrawing #illustration #art #drawing #people #character #portrait #fashion #pattern #flies #sketch #balckandwhite #lineart #instadaily #artist #instaart #插畫 #鉛筆 #羊君 #somesortoffern #movie #script #camera #storyboard #film #frame #handwrit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競產業,要尬廣跟上】 講到電競選手,您想到什麼?台灣仍有許多人認為電競選手就是坐在網咖裡玩遊戲。其實如果這樣想,真的太小看「電競」了。製作一套遊戲軟體,牽涉範圍甚廣,從故事腳本、分鏡、美術、遊戲規則、音樂製作、程式設計等等。光光這些分工,就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以台南地區大專院校設置遊戲相關科...
分鏡術語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的電影場刊主打的是「只有在這本看得到的獨家內容」。一本平均約15~25頁的電影場刊,除了有詳細的故事介紹、演員介紹與訪談、導演與幕後團隊介紹,以及滿滿的劇照以外,還必須刊載著許多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精彩內容。
畢竟一張電影票1900日圓,一本電影場刊約從800日圓起跳,尤以不提供試閱、翻閱,而是必須向櫃檯購買的方式,著實考驗觀眾對於電影的愛。因此,一本好的場刊不能單單只有「介紹」,而是能讓讀者像是發現新大陸般,對於電影有更深的認識與共鳴。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01:製作經緯/故事背景介紹
業內術語又稱「Production note」(電影本事、摘要),關於這部電影的誕生、製作,有時也會搭配「攝影日誌」包裝而成。例如由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主演的《薙刀社的青春日記》場刊,照片不僅是由飾演大倉文乃的富田望生掌鏡,每個拍攝當日所發生的點滴,也都活靈活現地呈現。
以日本90年代為背景的《Sunny 我們的時代》,除了在場刊中詳細介紹由小室哲哉選曲的經典J-POP,更收錄日本90年代的時事timeline,以及由安室奈美惠帶起的辣妹風潮、當時深受女高中生歡迎的egg雜誌、大頭貼、流行語,以及標準的短裙與泡泡襪的介紹。
#02:電影小知識/影評
特殊題材的電影,場刊的內容也會相較於多元。《乒乓少女大逆襲》鉅細彌遺介紹了桌球拍的種類與拿法、技術用語與戰型、甚至是片中客串演出的現役乒乓球員;青春電影《花牌情緣》系列作,分別介紹歌牌的基本規則、用語、百人一首解釋;《愛情人形》甚至有詳細的情趣娃娃製作方法,以及明明沒演出電影的Lily Franky,卻在場刊中與友人大聊自己珍藏的情趣娃娃。
一開始場刊的功用,是為了讓日本觀眾能更了解「西洋電影」,早期沒有華麗的設計或精美的照片,而是會邀請知名影評人、導演,撰寫影評分析或觀後感並延續至今。像是太宰治生誕100週年紀念電影《維榮之妻~ 櫻桃與蒲公英~》,找來太宰治長女津島園子,撰寫她與父親中間的回憶。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的專欄則邀請編劇家坂元裕二,可謂影迷心中的夢幻組合。
#03:拍攝地/美術設計
除了訪談之外,場刊最常出現的內容莫過於電影的拍攝地介紹與美術設計。是枝裕和執導的《奇蹟》場刊,標示出福岡、熊本、鹿兒島取景的拍攝地,與劇中兩兄弟的新幹線之旅相互映照;紀念井之頭恩賜公園100週年的《公園小情歌》,標出全片在吉祥寺取景的所有景點。由此衍生而出的「聖地巡禮」,吸引觀眾造訪拍攝地,也為電影再次打響名號同時也能促進日本觀光。
實地拍攝外,多數的室內場景皆為搭景拍攝,因此場刊中也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美術設計,抑或是《寄生獸》場刊中許多寄生獸的CG草稿與分鏡圖。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分鏡術語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進階讀者的進階閱讀:連環畫
【Fantaisie Ordinaire】面世至今,常被問及:
「為什麼書本要印得這麼小?」
首先,是因為我期望以這本書的形式復古「連環畫」這種視覺語言。連環畫是什麼、又與書本大小有何關係,讓我一一敍述。
運用連環畫的形式,亦是法國出版社PATAYO派遣予我的任務之一(PATAYO旗下的漫畫全是連環畫),就是以連環畫的藝術形式敍述故事。
連環畫作為一種流行於過去時代的藝術形式,我希望自己對連環畫的態度,能如對紙本媒介的態度一般:不以「對舊時代的情義結」這種情感綁架的形式逼著新時代讀者認同傳統藝術媒介對於上一代而言的情感價值,而是讓傳統藝術媒介在當代賦予存在意義,或強調本來被忽視的潛力,如上次Rusty Lake般探索選紙與印刷墨水間的未知作用(亦如由創造館印製的小王子精裝版,選紙多變化,印製成本相當高,成功營造全新閱讀體驗)、漫畫作為藝術語言,被主流創作忽視的閱讀性探索等等,用吸引力法則吸住讀者的好奇心,讓他們至少能定睛欣賞一陣子。有興趣的,覺得有其魅力的,自然會繼續留下來看。長遠而言,這更會是一種閱讀氛圍的建構,讓更新一代的大眾適應當代的閱讀文化。
而連環畫,作為當代漫畫的近親叔父,我對其是有一定興趣。且加上法國出版社PATAYO看完我與Rusty Lake合作的 Cube Escape: Paradox漫畫後,對於我的腦洞感起興趣來,邀請我就連環畫這種藝術語言創作作品,看看我能變出什麼花樣來。而我亦很自然地Challenge Accepted。而我老實覺得連環畫對於活在今天的我而言,它的語言在創作發揮上很受限制。但限制卻亦正是變化思維的一種依據。有適當的規則受限,感覺會是個很好玩的遊戲。
而連環畫又是什麼東東?
為回答這道題,說說連環畫的演進把時間一下子拉到更接近連環畫的歷史時期 ─ 比日本手塚治虫更早的時光,明代,再到約100年前,民國初期。
明代《孔子聖跡圖》仇十洲畫、文徵明書
從聖跡圖的視覺特徵我們可看見,作品以工筆白描、設色外加文字描述這種形式完成,每頁包含一幅畫及文字描述,一頁接一頁,形成故事。比起漫畫,可能亦有點像繪本。而考慮到更早期宋嘉佑的《列女傳》就可發現連環畫的視覺形式的成型趨向和過程,且《孔子聖跡圖》大致被視為奠定連環畫形式的關鍵作品。
而再來到民國初期。連環畫以比較規範的形式(工筆白描及文字),由海量作者及印刷公司出版,形成成熟的產業,成為平民的流行讀物,被俗稱為「小人書」。故事內容百花齊放,有民間傳說、戲曲故事,也有政治諷刺。出版形式甚至出現「連載」的初型,如《連環圖畫三國志》,分24集,每集32幅圖。連環畫便日漸走紅,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文化之一。
論閱讀文化,像極當今的日本流行漫畫。
而連環畫為何被稱為「小人書」?
連環畫的書藉大小普遍都被設計成是Pocket Size,亦即小得可方便放入口袋。因本來書藉的大小就很小了,加上連環畫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一頁一格插畫,故分鏡上需要在一格內交代時、地、人而經常出現有大量人群的分鏡,而大量人群在如此細小的紙面上,顯得像牙籤般細小,被戲稱畫面充滿一個個小人,故稱「小人書」。
而PATAYO在是次印製書本時亦還原了「小人書」的特徵:Pocket Size,黑白印刷。
答到這裏,也算答完「為什麼書本要印得這麼小?」的問題了。(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帶了大家遊了太多花園)
而我也想在此分享更多創作【Fantaisie Ordinaire】時的想法:
我認為,連環畫因為其一頁一格、加上文字描述的藝術形式,分鏡上並不便於敍述複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在今天有其他如日本的漫畫形式存在的情況而言,閱讀節奏的變化和控制就欠奉流行性及方便。
故此,我希望能透過適合連環畫的形式,交代一個簡約至極的故事。人物不多,要把司機算進去,也頂多三位。人物少,每人的鏡頭就可以拉近,也就不會讓「小人書」的人物更小。
而我自己的創作作風,除政治漫畫外,都不太愛加字。一有文字,就覺得有文化芥蒂。而且,我很深信圖像敍述的能力,所以不想有字。
而連環畫的形式卻又是「每幅畫作附帶文字說明」。
而我想起荷蘭的Composer - Victor Butzelaar。我們因為Rusty Lake相識,其後欣賞著彼此的作品,一直期望Rusty Lake之外的合作機會。而我們Brainstorm「要做什麼好」的階段讓我遇上了PATAYO的邀請,而我不太想因為遷就連環畫的形式而強行加字。我於是想到Victor Butzelaar。
我想到的就是用樂譜取代文字。且樂譜亦是橫向的,亦是由左至右的,特性像極文字。功能上可取代文字,且能揮發出故事氣氛,很理想。而且我覺得我的畫作不需要文字描述。加上,把低音譜和高音譜分成左右兩頁編排而非傳統的上下兩行,我覺得也是有趣的。加上Victor Butzelaar這次的作品是純鋼琴,用左手彈的Chord在低音譜,放在漫畫左頁,而用右手彈的Melody在高音譜,放在漫畫右頁就變得更make sense,也奠定我整篇漫畫以左右兩頁為一個單位的分鏡方式。
______
◼《Fantaisie Ordinaire》漫畫原稿展覽
日期︰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8月16日
時間︰09:00 - 23:0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三樓賽馬會展廊
免費入場
______
《Fantaisie ordinaire》漫畫及Arti print 正於HKAC網店發售!
Fantaisie Ordinaire (書Only) HKD 140.00
https://bit.ly/305igOW
Exhibition Special Edition Art Print Set 展覽特別版印畫套裝 HKD 180.00
https://bit.ly/39tSjeX
Fantaisie Ordinaire 漫畫 + 展覽特別版印畫套裝 HKD 270.00
https://bit.ly/30NF3ha
______
分鏡術語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電競產業,要尬廣跟上】
講到電競選手,您想到什麼?台灣仍有許多人認為電競選手就是坐在網咖裡玩遊戲。其實如果這樣想,真的太小看「電競」了。製作一套遊戲軟體,牽涉範圍甚廣,從故事腳本、分鏡、美術、遊戲規則、音樂製作、程式設計等等。光光這些分工,就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以台南地區大專院校設置遊戲相關科系就多達40個科系,這數量非常驚人。
而電競遊戲的魅力,真的是無限。舉例來說,我們的蔡副院長,就公開表示愛玩世紀帝國遊戲、吳秉叡委員也說酷愛玩三國志電玩,我們賴市長,更是規劃要在新營建立動漫園區,而小英總統更是出現在全國動漫展,引爆千人握手潮。這就是一個趨勢,一種新興產業的可能態勢!
我在經濟委員會上提案要求國發會應扮演跨部會整合角色,同步協調教育部、文化部以及科技部等部會,儘速完成對電競產業鏈的詳盡調查,進一步有系統的規劃、輔導,屬於電子資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業者,除不讓台灣再下一波全球新興產業中缺席之外,甚至可以拔得全球頭籌。
套句鄉民術語,就是台灣的電競產業要尬廣跟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