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星期五 絕對音樂】
「小時候,哭是搞定問題的絕招;長大後,笑是面對現實的武器;
慢慢才明白,真正的強者,不只是賺錢的能力有多強,
是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SO~~現實雖不美好,但並不意味著「不好」。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和老爸老媽聊天沒話題嗎?或許可以「採訪」他們的童年》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老人為什麼會感到孤單?因為可以跟他/她們聊天的人逐漸凋零,兒孫又沒興趣聽。沒興趣聽的原因之一是,老人的話題總是不自覺地「倒帶」,兒孫才會忍不住說:「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100遍,當然是誇張的形容詞,但是足以讓老人頓時吞回原本想聊的話題與回憶。不想聽第101遍,還能聊些甚麼呢?
大概就只剩下「這兩天胃口好嗎?」、「晚上睡得怎麼樣?」、「有沒有量血壓?」,也就是一些只剩關心、少了分享的平淡內容,於是老人感到孤單,兒孫感到無聊(無話可聊)。
這樣的對話,也是我與老媽互動的日常,直到有一天,我回娘家探視老媽,母女倆又陷入同樣的情境,關心之後、陷入沉默。天色晚了,老媽站在門口目送我離去,我突然聽到身後緩緩響起噹…噹…噹的聲音。
那是掛在客廳牆上的老式自鳴鐘,人多聲音多時不會注意到它的整點報時,靜夜裡聽到,才會想起來它已經走過的悠久歲月,那一瞬間,我彷彿能感受到母親的孤單了。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身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經採訪無數,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卻從未「採訪」過自己的老媽。
採訪與聊天不同,前者有既定目的,後者隨機且隨興。我決定把老媽當成「受訪者」,有計畫性的採訪她,而不是讓她隨機且隨興的「倒帶」同樣的話題,以致最後總是,一個孤單、一個無聊。
採訪要設定主題,而且是兩代都有興趣的主題,否則受訪者也有「拒絕受訪」的權利(很多媒體人應該都有嚐過被拒訪的滋味吧)。
▍ 「採訪」老人,童年是最好的主題
甚麼是老人有興趣的主題呢?這讓我想起一段往事,早年曾經銜命採訪某個社區發展協會,好不容易獲得理事長的首肯,我依約定來到採訪現場,沒想到受訪者不只一人,而是坐滿了一大圓桌的人。
因為理事長與眾理監事們,都對我的採訪、或是說對於媒體抱著疑慮,於是才會出現一個對上十個的陣仗。面對這一桌瞪著你看的「老公仔標們」,我必須儘快解除他們的心防,才能達成後續的採訪任務。
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用很憋腳的台語提問:「你們小時候的五分埔,是長甚麼樣子?」老人們嚴肅的面容立刻和緩下來,七嘴八舌地從古早講起,因為我讓他們瞬間回到了童年。
是的,我決定「採訪」老媽的主題,就是她的童年。
母親的童年是「昭和年間」,也就是老人們所說的「日本時代」,於是我與老媽的「採訪」就這樣開始了。
「你小時候,阿公有帶你出去玩過嗎?」
(童年出遊,通常會是快樂的回憶,我想讓老媽想起那種久違的快樂)。
「小時候都要幫忙做農,插秧、割稻、放羊......稻子收割完後,阿公還要去別的地方幫忙鑿水井、綁屋頂,大人哪會有空帶出去玩啊......」
(顯然不是每個世代的童年,都是「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啊,看來我要換一種問法)
「那你想一想,小時候的竹林村,有沒有甚麼活動,讓你到現在都還記得的?」
(彰化縣竹塘鄉竹林村是母親的家鄉,從地名來看,當年應該是水塘處處、竹林搖曳吧!)
▍全庄出動,去為神明祝壽進香
「有一年,全村出動了幾十個人,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吹嗩吶,沒有吹樂器的人,手上就提著竹籃,竹籃裡都是供品。從阮庄走到『清柏坑』進香,那次阿公只有帶我去,一路上好熱鬧,到現在還記得…」。
一個成功的採訪,要事先做功課,要臨場反應,才能互相激盪出別人探觸不到的火花。
老媽在以前的「倒帶」中,曾經提過很多次的「清柏坑」,我後來”谷歌”過才知道,「清柏坑」是老一代的稱呼,現代的名稱是「松柏嶺受天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據說已經發展為全台規模最大的玄天上帝廟了。
我把老媽童年的回憶,用Google Map查了一下,不禁脫口說出:「天啊,你們從竹塘出發,要經過溪州、二水,才能走到『清柏坑』啊,那不是要帶便當上路了?」(竹塘鄉到名間鄉,光直線距離就有近三十公里,光復時交通不便,勢必要走鄉鎮小路,肯定更遠)
「係啊,天剛亮就出發了,一直走到中午,才來到山腳下,腳又酸、口又渴」。(玄天上帝聖誕是農曆3月3日,約莫是初夏時節,這真是一趟好奇特的遠足啊,我好奇的是,為什麼當年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去進香呢?)
「你記得那是哪一年嗎?你們每年都是這樣浩浩蕩蕩地去給玄天上帝祝壽進香嗎?」(要一位出生在昭和年間的老人,回憶特定的時間軸,好像有點強人所難,沒想到老媽很快地就記起來)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我越「採訪」就越好奇了,很少跟老媽這麼有得聊)
「為什麼呢?這跟臺灣光復有甚麼關係?」(想想那個陣仗,一路都是步行的進香客,跟「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熱鬧應該不相上下吧)
「因為日本時代,不准咱做醮、不准進香,甚麼神明遶境,通通不准。他們信的神跟我們不一樣,台灣光復,日本人走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到廟裡,當然要熱熱鬧鬧的去幫玄天上帝做壽進香啦」。(老媽受過日本教育,但我卻從她臉上看到那種終於揚眉吐氣的神情)
「為什麼你們這麼信奉那座廟呢?」(除了聊童年,還可以跟老人聊宗教信仰,保證有一堆鄉野傳奇可以聽)
「聽以前庄裡的老人說,很多代以前,有大陸來台灣的工人,可能怕做工弄髒吧,就把身上配戴的香包取下來掛在樹上,走的時候忘記拿。山腳下的鄉民看到,遠遠的山頭上有一點紅光,就跑到山上找,才發現樹上的香包,後來大家就湊錢蓋廟,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的靈驗…」。
我後來又”谷歌”了一下受天宮的源起,才知道這座宮廟,緣起於明末清初,已經庇佑台灣三百多年。我不知道老人的回憶是否完全正確,但這是她的真實經歷,「一步一腳印」的歷史,不是課本上被改來改去的歷史。
我在「採訪」老媽的過程中,或是說跟老媽的聊天中,等於上了一堂口述歷史課。歷史,其實是無數個拼圖的組合,老人走過我們不曾走過的年代,他們各自持有一塊或好幾塊真實的拼圖,聊出來的歷史,肯定比讀出來的歷史更有趣,也更有幾分可信吧。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曾經在報導中提到失智多年的母親,語言能力已經從國語、台語退化到日語,這意味著張媽媽腦海中的「相片」已經逐漸褪色,只剩下幼時經歷過的日本時代,還殘存著一些影像。
跟張善政院長相較,我是幸福的,老媽不只能用日語,還能用國語、台語跟我聊著她童年的種種。跟老人聊天很無趣嗎?老人只能不斷的重複話題嗎?其實不是。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但若是讓他/她們回答「指定題」,而不是「自選題」,就會發現到,不僅可以跟著老人回到特定的時空,而且不再無話可聊。
一個稱職的記者,是甚麼人都能聊,但不代表只有記者,才能和老爸老媽阿公阿嬤好好地聊一聊。而是轉變心念,從無奈地聽同一卷錄音帶的心情,到陪著老人回到他/她們的時代,去聽聽屬於他們的生命故事。
作者:朱國鳳
(文章來源:https://www.ilong-termcare.com/m/Article/Detail/1391)
***************************
初夏 形容詞 在 馮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ihi,最近是很適合脫脂肪的(熱)天氣呦,你今天有準備要去運動嗎?
前幾天馮云粉絲團有位同學私訊一個關於一個人自己要怎麼運動的問題,我覺得很好,所以問了她(很有fu的)我希望可以公開回答可嗎?
同學答應後,我準備了好久,也寫了好久,希望有好好回答到位嘍。
#同學Q:
『馮云老師妳好,我今年47歲先前,十多年來一直在打拼事業,已有四五年時間鮮少運動…
近年,覺得應該開始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想開始接觸單車,但是路況不熟,常騎單車的丈夫說他程度與我相差太遠無法邊騎邊等我,因此目前無人可以帶我練騎的狀態。
以47歲且無人可以陪練的條件下,您會建議什麼類型的運動呢…
感謝 不吝回覆』
.
#馮云A:
這問題很好讓我很有fu的原因是:這讓我想起當年想要開始運動的我,當年也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於是胡亂開始胡論問人走了很多冤枉路),所以一看就覺得有不少女生也會有這『看似沒什麼但卻很重要的』問題吧!
謝謝你的好問題,也感謝你開始想要運動了,真好呢:)
因為不是面對面用對談的方式,只是憑藉私訊的一小段文字,所以如果以下回答中,還有什麼想要進一步討論的,也歡迎再跟我說嘍。
首先我想先讚美一下你先生的誠實,我覺得這是兩個人能好好一起生活的好基礎。
早年我也愛和(賴著)ㄤ一起做運動,他喜歡騎越野登山單車,我愛山也愛他(但後來發現我不愛騎單車的人),當時只是不想一個人運動覺得無依無靠在家好寂寞,運動中想要有ㄤ的愛與照顧,但現在知道這樣反而兩個人都不能好好運動到,一個在單車上無法放鬆,一個會緊張太太的狀態。
我家ㄤ是個很乖也很會弄單車的好尢,而且不是那種打打氣換換輪胎的那種會弄單車的一般男生呦,是家裡有十幾台單車(說不定有超過二十)常常拆來拆去,玩了十幾年的那種(超)會弄的男孩。
所以幫我組了買了好多台登山車(此時地下室還躺著一台十幾萬的女生登山車,有人想要便宜買的請私訊我),當年的公路車,鐵人車,他也都一手包辦成了我的選手經理⋯後來有次我們倆去泰國玩,他預定了下坡車行程,我當時還是個除了工作其他都不太會自理的人,結果我硬要跟著去的結果,就是(終於)把左手關節骨摔斷了。
五天四夜的泰國(還要去住四季飯店的)歡樂自由行,才第二天就變成我進醫院,ㄤ一直照顧我,回台灣後我的手骨關節因此開刀兩次,後來經魔肌肉沾黏復健痛到人生最高點,直到現在左手現在的彎曲程度還是不及右手⋯
嗯。
說了那麼多,要講的就是運動這件事的確在程度有差別就不要免強是很好的,自己喜不喜歡務必請放在選項第一位。若是不喜歡的運動,就會玩不久,也很容易感到疲乏和無聊。
.
#終於要回答到正題了
那,一個47歲有點久沒運動的女生,在無人陪練到底要從那樣運動開始呢?
這要先回到本心,也就是自己要好好尋找你在做什麼類型的運動時,身心是會出現微笑的?
.
我建議一開始一個人可以從「慢慢跑」試試看。
會建議跑步,除了自己特喜愛跑步這運動外,跑步同時也是最簡單,最便宜,一個人最好上手的有氧基礎運動。
提醒:慢慢跑有幾個要注意的點:
1.一開始務必要從很慢很慢的跑甚至是走開始跑,之後也不要跑到會喘的(無氧)快跑,一方面身體容易受傷,另一方面那麼快的跑也無法達到有氧運動美容保健減肥⋯⋯等功效。
跑步玩的是自己和自己身心的對話和獨處,很有意思的。跑完的感覺也很好,這些當然都要慢慢體會,務必給自己多幾次機會呦~
2.最近這個初夏太陽有點大,這種天氣戶外河濱跑,要在早上八點以前跑完,因為太陽過烈對身體的損傷不容忽視。傍晚跑也可以,只是我個人覺得能量沒那麼好,晚上跑就更不要了,是自殺跑,會影響睡眠。
3.水要喝足,跑完汗要擦乾,不可以在運動完『毛孔全開』時喝冰水和吹冷氣,很容易感冒生病。
總之,就是挑個風和日麗的時候,慢慢的跑,一邊跑一邊關注自己的呼吸心跳,享受著正念,感受著風,感受著自己對自己的微笑,感受著好好生活的感受,很舒服的❤️
#那單車運動呢?
如果是一個人騎單車,我不推薦呦。
單車運動有一定的危險性,記得曾經有個報導,小S騎河濱公園淑女車也摔倒受傷,更不用說公路車登山車⋯這些技術性高的單車運動了,再則單車要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是要騎到一定速度的,也就是你的心跳要達到110以上,可能時速已經超過三十也說不定,這樣才有『有氧運動』的效果,不然就能算是活動罷了。
但技術不純熟的人騎這麼快真的危險性不低,就算是老手也不能保證不出事,馮云和朋友中騎單車車禍受傷骨折摔得鼻青臉腫的大有(很多)人在,還有脊椎斷三節,有聽說摔車然後腿被截肢的,還有被汽車追撞死亡的...
我家ㄤ前幾年也在騎了幾百次(這不是形容詞呦)的簡單到我也能騎的登山車山路上,完全不知怎麼著就把大腿摔成了三段⋯
嗯,當然每個運動都有危險性,但單車運動的危險程度相對高,還是建議找程度相近的人或是車隊一起團騎比較有照應。
#可以試試在網路上找不同的運動類型的團體來體驗看看
像是單車店多半有約騎,有些會有車店的人幫忙照顧團員,或是我十幾年前很喜歡的參加的捷兔越野跑活動(現在每週六日都還有),或是登山團體或是小型瑜珈練習課程...這些都是不錯的『一個人』就可以去做的運動。
要注意的一樣是要帶著自覺,如果去了幾次不喜歡這運動,或是裡面有不喜歡的人..那就不要繼續了。
不過參加團隊有個壞處,就是會有些運動觀念可能不正確的會給予你指導以至於誤導了你好幾年(這是我的經驗),這個也要小心。
.
另外要提醒的:跑步和單車或游泳瑜珈..運動,都只是三大類型運動的其中一種而已。
建議一週都能均衡的做三大類型運動才好,如果一嘅人全部的運動只有跑步,單車,瑜珈..,這就和飲食偏食一樣失衡,久了身體都還是會出問題生病的。
人需要的運動分這三大類:
1.幫助身心放鬆的運動:按摩拉筋伸展
2.幫助身心緊實的運動:重訓肌力運動
3.幫助身心含氧量提高的運動:跑步 騎單車 游泳
就像飲食要均衡才會健康青春美美帥帥一樣,運動也要均衡,三種類型的運動都要均衡做才行。
三項運動的細節,怎麼安排課表?運動時的心法...(我在寫下去就天亮了)
這些都在馮云剛上市的新書 #一念享瘦青春漾 當中都詳述,有興趣想知道更多就請看書嘍,看書還是有問題的請發問。
.
至於重訓/按摩拉筋/有氧運動⋯怎麼做好?做對?要怎麼做?
這些是我後面規劃要寫的其他兩本書的內容,每本書我覺得都要寫個厚厚的兩三百頁幾萬字才能清楚明白,所以我在這邊寫到手斷掉了,還是傳達不來的。至於後面這幾本書何時可以出?(是的第一本才剛出世,已經很多人問我這問題了)我期望,只是期望,可以半年可出一本呦。
.
所以, #等不及的朋友 #或者不愛看書的同學請看過來
在2020年 6月6號星期6,馮云將有一個一整天的運動實作課程。早上是正念+基礎重訓課,下午是正念+按摩+伸展拉筋課程,這些都是可以讓你學習一次就可以在家自己好好做運動的課程,會有講義,會帶實作,你也會拿到影片。課堂上包含我在內,一共有三位老師教練,一整天帶著每個同學,從心法到實做的練習,手把手把你帶到會,不會還可以請教練到你家一對一繼續教。
這天的課程本來是2020/4月底要上課的,因為武漢疫情關係而延後。
這幾天觀察五月的現在台灣已連續近三十天無社區感染,所以我們昨天決定改定在6月6號星期六來上。
我們租了世界知名靈氣能量超好的南港公園裡一個通風戶外空間來舉行,是一個不僅有遮陽避雨的棚子,還會特別請戶外活動公司來鋪設適合瑜珈的地板,現場還會一堆精油來防疫與防蟲,請安心開心的來上課吧~
#只有6個名額
本來這兩堂是早就額滿的課程,因為上課日期改變,盤整後大約有6位左右同學不能來所以退課,如果你的時間可以,又想學習從心開始學習一個人如何好好運動,衷心建議可以報名這兩場一年台北(可能)只會開一次的課程呦。
請由此報名*兩堂分開報
正念基礎重訓https://reurl.cc/arZ047
正念精油按摩拉筋伸展課 https://reurl.cc/rx3d6O
.
#一念逆轉青春漾 書哪裡可以買?
朋友回報誠品實體書店也上架了(聽說位置很醒目呢:)
在生活好好買 (可參加簽書會和送花水)
→https://reurl.cc/E7jpbg
在Momo買(可能還有fit油加強版精油贈送)→https://reurl.cc/j79qoM
在博客來買→ https://reurl.cc/GV4KZx
初夏 形容詞 在 Pepper‧立蓁‧小辣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大家的留言和私信,在生日時能踏上家鄉的舞台,成為這麼棒的賽事的一部分,有機會向前輩展元大哥致敬,我的兩個寶貝(姐姐的兒女)可以來現場觀看,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看到你們的留言,你們對我的喜歡與肯定,讓我鬆了一口氣,喜歡這種事情很直觀,能讓你們開心,一起留下感動的回憶,這是最重要的。
互動時說了「小姐姐」好像引起討論了,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時覺得好可愛,帶著些許親暱感,自己生活裡也經常使用。就像場間主持夾帶的其他閩南語單詞、還有卡哇伊這樣的形容詞,甚至是「虧」一下來賓的部分,都是希望能讓大家覺得好玩親切,增添效果的方式。
要逗大家開心、讓互動環節更活潑精彩,其實方式很多,我會更加小心注意,因為我捨不得愛我的人們為我擔心或去吵架,我也喜歡迎接挑戰。
不管是現場熱情回應的大家、私信給我的朋友,你們讓我覺得,能有機會一起編織熱血沸騰的初夏記憶,不只是榮幸,也是幸運。
何其有幸,被你們愛著,我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