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的推薦目錄: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算你我都不完美,也值得被好好的愛著】
昨日不知為何渾身無力、全身沒勁
懶洋洋、軟趴趴,不時就倒在床邊與路邊 (?)
看書沒看幾頁就開始度咕失焦
寫文沒寫幾秒就想分心滑手機
思緒渙散,沒有動力也不想努力
陪孩子時也是如此,只陪玩能平躺的遊戲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低潮期」吧!
每個月總會有幾天的低潮期
有可能是月經來潮前賀爾蒙作祟
也有可能是連假還得一個人在家顧孩子
看著大家出遊的動態,有種說不出的鬱悶
總之,突然來臨的抑鬱感我並不陌生
過去幾年他曾經陪伴我好些時日
但當我發現他又來拜訪時
沒有像過往那樣,想盡辦法趕他出去
而是像對待老朋友一樣,緩緩地對他說:
「嗨,你又來啦~坐一下吧。」
#低潮期先將一切標準降到最低
我做好準備,迎接這波低潮
不勉強自己去完成每日進度
書隨意看,文章隨意寫,飯隨意煮
小孩也隨意陪玩
👧🏻:「媽媽我想玩跑步遊戲!」
👩🏻:「媽媽今天不舒服,沒什麼力氣頭很痛,可能沒辦法跑步耶!」
👧🏻:「蛤~那可以玩什麼?」
👩🏻:「我可以躺著讓你們玩(?)」
於是,我平躺任由孩子們宰割
玩醫生遊戲、疊疊樂或是翻越障礙物比賽
(用棉被將自己包住能降低職業傷害)
雖然說隨意但不隨便
刻意放慢動作,凡事帶著覺察行動
但,還是有覺察不到的時刻
一直躺著,身體放鬆,睡意自然而來
印象中孩子們有來叫我幾次
我都閉著眼睛囫圇回應
孩子可能看我沒什麼反應
於是拿著新買的小鬧鐘來到我身邊
按下開關,尖銳的鬧鈴聲猛然響起
瞬間從左耳刺穿腦袋直達右耳
我整個是被嚇醒的狀態
理智腦還在睡,情緒腦已先被大腦叫醒
當下的情緒直接從0飆升到100
我幾乎是憑著生存本能在大吼:
「吵死了! 不要拿鬧鐘煩我! 給離我遠一點!」
喬伊也被我的音量和話語嚇到
如同被傘蜥蜴威嚇的小鳥般,哭著飛走了
吼完幾分鐘後,理智腦起床了
開始責難情緒腦的不理智
「你怎麼又失控了」
「你看看孩子哭的多傷心」
「你真的很差勁」
我躺著,除了原有的抑鬱
自責與挫折也同時襲來
我一邊深呼吸,一邊流眼淚
雙手環抱住自己,小聲地對自己說:
「你不是故意的,等等好好的去跟孩子和好吧」
沒多久,唯可跑來了
🧒🏻:「怎麼了? 喬伊為什麼在哭?」
👩🏻:「因為我剛剛兇他」
🧒🏻:「你為什麼要兇他?」
👩🏻:「因為我被鬧鐘的鈴聲嚇一跳,所以就生氣兇了他」
🧒🏻:「喔~你下次可以好好跟他說,請他拿出去呀」
👩🏻:「恩,我這次忘記了,下次會記得」
他摸摸我的頭,就跑去陪喬伊了
沒多久,我感覺自己恢復平靜了
走出房間,看到喬伊自己在看書
我和他道歉,他則笑著原諒了我
就這樣,抑鬱這位老朋友到了晚上才離開
我也主動整理了凌亂房間的部分區域
透過歸位及分類,讓內心慢慢找回可控感
到了晚上睡前,喬伊主動提起白天的事
👧🏻:「媽媽妳今天大吼大叫的時候好像大怪獸喔!」
👩🏻:「是嗎? 看到媽媽變成大怪獸,你有什麼感覺?」
👧🏻:「嚇一跳」
👩🏻:「會覺得難過跟害怕嗎?」
👧🏻:「嗯嗯有一點」
👩🏻:「抱歉,媽媽今天狀態不好也有點失控,嚇到你了」
👧🏻:「妳那時為什麼不去調整?」
👩🏻:「恩...因為我還在睡覺突然聽到鬧鐘鈴聲被嚇一跳,嚇一跳的感覺很不舒服,所以我感覺很生氣,生氣到我忘記要去調整,就...壞了」
👧🏻:「我也被你嚇一跳,不過你後來就變成一隻煩躁的斑馬」
👩🏻:「(噗) 煩躁的斑馬是嗎? 媽媽也是人,也跟你們一樣會有情緒,不過我有努力在學習如何調整情緒,媽媽也還在練習」
👧🏻:「恩,你變成大怪獸時我就先躲起來,等你變回斑馬再出來」
👩🏻:「這也是個辦法,不過媽媽也不喜歡變成大怪獸,失控讓我很沮喪,或許你可以幫助我,提醒我要去調整,因為我變成大怪獸時會沒有意識到自己變成怪獸了,大概吼三聲才會發現,媽媽只要能發現就可以去調整恢復平靜,你願意幫助我嗎?」
👧🏻:「願意!」
我停了一下,繼續說
👩🏻:「同時媽媽在睡覺的時候比較沒有意識,如果受到刺激很容易變身(?) 或許你下次可以試著溫柔的叫醒我」
喬伊點點頭,靠過來抱著我說
👧🏻:「就算你變成大怪獸,我還是一樣很愛你」
鼻頭一陣酸,我輕輕地,也緊緊的抱著他
👩🏻:「謝謝你我的寶貝,我也愛你」
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我也有情緒,也會爆炸和失控
但我願意與孩子一同學習並練習,調整情緒的課題
孩子需要的,從來不是不會生氣的完美父母
而是在經歷了暴風雨之後,願意去修復關係
也一同努力找到彼此能共好的模式
培養出親子之間那獨有的默契
如同跳雙人舞那般
總是要踩過幾次對方的腳
才知道如何與對方搭配的好
✏️本日金句:
「就算你我都不完美,也值得被好好的愛著❤️」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父親節 -
去年十月,老爸過世了
但其實從四年多前,我們就已經在對彼此道別
小時候家裡經營瓦斯行,老爸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八點半,平常騎著野狼或是開著小藍貨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穿著最便宜的綠藍塑膠拖鞋在許多沒電梯的老公寓上上下下。
我則偶爾會搭著他的貨車一起去送瓦斯或是到客戶家安裝熱水器瓦斯爐及燈具,那輛送瓦斯的貨車開了很久所以音響喇叭設備就顯得非常老舊,我們在路途中聽著沙啞的廣播,偶爾放著舞曲大帝國的錄音帶。
在陪伴他工作的過程中,尤其像是安裝燈具或熱水器花費的時間較長,我就得在客戶家的廚房或陽台自得其樂,有時客人也會請我們喝飲料或吃飯,我玩累了就睡在熱水器的紙箱裡,保麗龍當枕頭,蓋上紙箱就能睡很好,老爸安裝完了叫我起床還會發脾氣。
因為這份職業,他其實沒什麼時間能陪伴,所以大部分是用買玩具來填充陪伴我的時間,小時候我真的超級多玩具,基本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小學之前上下學都是老爸接送,那時候很戀家,我時常很不喜歡去學校,但只要上學前去超商外扭一顆扭蛋,就能在學校玩得很開心,
他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太忙導致我時常會成為在學校的最後一位學生,然後自己在校園內亂晃,等到他來的時候跟我道歉來晚了但我一樣會很不爽,小學時期真的很任性。
很喜歡那時的夏天,因為放學回家的路上他都會載我去買思樂冰,然後配個大亨堡。
_
國中時期我進入了將近兩年的黑暗期,差不多一年級下學期時出了一場小車禍,輕微擦傷的那種,因為這樣那段時間去保健室休息很容易,時常會去保健室睡覺不想上課,久而久之和同學關係就越來越遠,加上班上有個女惡霸,放學時常去公園喬事跟混堂口那種,因為她的惡言相向,班上同學變得更不會跟與我相處,人在最脆弱的時候,如果環境又剛好遇到一個充滿惡意的人,你真的會被推得很邊緣。
就這樣那段日子裡,上午上課我就在教室或保健室睡覺,完全自我封閉和同學隔開,因為每天來學校時書桌都是移位的,桌上的透明塑膠墊也都在地上充滿鞋印,午餐時間就躲到校門口警衛室旁的倉庫自己吃午餐,那時會請老爸送自己想要吃的午餐,但這要求的背後是想要見到他,然後帶我回家,不過實際就僅此在拿到他送來的午餐,他會問我今天在學校好嗎,我都回答很好,然後到倉庫吃午餐偶爾一邊哭。
後期我的狀況更惡化,完全不想待在教室,保健室如果不願意讓我躲,就會打給家人說我身體不舒服,但久而久之父母都覺得我只是不想去學校,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他們的不解與厭煩,之後就會騙班導說老爸下午會來載我,班導會開張離校單,然後我就會躲在校內的某一間廁所等待放學時間在回家。
那段日子的內心很矛盾,因為在當下的世界裡,沒有人能真正了解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每一天唯一期待的,就是中午看到老爸在校門口等我。
後來那位女惡霸轉學,我們同時也開始實行分班制,我的狀況才好了許多。
高中後的日子很日常,讀了私立的職校,每天在學校睡覺等放學,交交女朋友,週末假日去餐廳打工,回到家跟家人打個招呼就回房度過,高三那年打工下班時遇到米菇
_
當時白天上課晚上在星巴克打工,某天下班跟同事們在戶外的機車停車場聊天,因為當時是夜間下班潮,停車場很多人,後來聽到背後有一陣騷動,仔細看才注意到有隻跛腳的黑狗,在試圖爬上別人的機車踏墊,看她的行為就很像浪浪,後來一路被趕著趕著,她就跛腳到我們這來,同事們互相詢問誰家可以養狗,最後問到我說:「欸你家不是很多隻貓嗎,不差一隻狗吧?」
當時我們家有63隻貓,在國中時本來只有兩隻;但因為家裡是店面的關係,會放些飼料在門口餵浪貓,養過貓的朋友會知道,貓都會休揪互相傳遞誰家有好料的訊息,久而久之貓就來的越來越多,我們也開始將親人的貓收養進來照顧,結紮後在放上貓咪社團送養,當時還不知道這件事就是所謂的''中途之家'',存粹只是家人都喜歡貓然後照顧他們。
回到停車場,當下我超級尷尬,因為這件事不是我一人能決定,但內心的自己也不捨這隻狗勾,所以我先在停車場等待到最後,等到人全都散去了,確定沒有人帶她走,才做下一步的決定,最後的確沒有人帶她,我趴在機車上半思考半發呆,還是撥了電話回家,電話是老爸接的,我跟他簡單說了情況,他說他要跟老媽討論一下,五分鐘後電話回撥
老爸說著:「把她帶回來吧」
這是我們一家跟米菇的初識
——————————————————————
後來的日子,高職畢業大學唸了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去學校,一整天幾乎都在外面,回家就是休息,一開始對米菇也是偶爾才帶出去散步,老爸有時會遛她或是放她在我們家門外自由行動,她大多都會在對面機車行鬼混,因為機車行老闆會餵她吃東西,然後看到我放學或下班就會奔過來找我,我也漸漸習慣每天晚上帶她出門散步,讓她跟公園的其他狗勾社交玩耍。
大學讀到二年級上學期就決定休學,因為不想背負學貸加上學校太廢,那段時間家裡變動也很大,父母的關係不穩,後來決定簽字離婚,我也支持他們那麼做,對彼此都好,休學後沒多久,決定提前入伍,反正遲早要還。
我的兵役扣掉學校軍訓大概剩11個月,那時自願加入傘兵單位,扣掉三個月在屏東的傘訓,以及後來單位任務的分發,待了高雄、嘉義、谷關,到快退伍的三個月才回到桃園,當兵期間一個月或幾個星期才回桃園,米菇那時請老媽照顧,但因為她沒有力氣去遛她,所以我不在的日子她只能在我房間度過,還好當時的房間有陽台,可以看看風景。
只是每一次我回家就得整理一次房間,年輕的狗精力非常旺盛,他們需要活動,如果無法好好活動,就是啃咬東西來抒發壓力,那時我不懂,只覺得放假回來就想好好休息,她為什麼要鬧事,所以對她充滿了責備。
責備完打掃好後,在騎著機車帶她出去玩,那時週末回家大部分的活動就是這樣,整整兩天都會帶她出門,然後回營後在想著放假要帶她去哪。
當兵期間同袍都會問彼此退伍後要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跟想法,但我就比較奇怪,從頭到尾的答案都是:環島
在過去曾經環過兩次島,第一次騎機車出發最後坐救護車回來,因為在山上騎到睡著自摔。
第二次跟兩天朋友走路搭便車,但好的旅伴比好的伴侶還難找,我們走不到一半就各自散了,接著我也收到提早入伍的兵單。
想完成環島的目標,加上每次回家看到米菇都只在小小的房間度過,我萌生了帶她ㄧ起出發的念頭,讓她和我一起看看這塊土地的每一個地方。
_
退伍後工作了半年多,本來是想存錢但結果還是沒存到,做了安裝洗衣機冰箱的工作以及到花蓮還沒營業的民宿養馬,養馬的經歷也算我和米菇相依為命的開始,當時我們是從中壢一路搭便車到花蓮的,算是一個正式環島前的小練習。
_
開始旅行的第三個月,我們那時在台中,老爸第一次來看我們,當時我們睡在朋友家客廳的雙人沙發上,沙發上面還有一些被朋友家狗啃爆的痕跡,老爸看了我們休息的環境第一句話就說:「你要不要先回家休息一下?」
我當下是直接拒絕
_
米菇因為腫瘤手術我們又在台中待了好一段時間等傷口復原,那時因為報告書說是惡性腫瘤且只剩兩年可活,我也決然的將旅行時間拉到沒有期限,不再回到桃園過著重複沒意義等待死亡的日子。
台中之後老爸也有來花蓮找過我們,那時是他來找我們出的最後一趟遠門,接著他就在一個冬天感冒,後來嚴重到住院昏迷,有救回來但從此之後身體就漸漸每況愈下,很感恩在他身邊的阿姨一路來對他的細心照顧,所以這一路來我的確也不太需要勞心這件事,加上老爸也不打算將這個責任加諸到我身上,這三年多來我和米菇在北部的時間比較長,有空就會去桃園看看他,大部分就是問候彼此的情況,以及他的身體已經不太行,如果掛掉就辦最簡單的然後燒燒掉就好。
他在我學生時期就提過以後的後事辦最簡單的就好,不要浪費錢用那些東西,都只是做給活人看的。
前年他本來要換心臟,結果等到的那天被通知得了骨癌,所以無法更換,他那段時間抑鬱了好一陣子,但過幾個月後就坦然接受了,跟他見面聊天也感覺的出他在等日子,進了幾次加護病房,一次要求我簽放棄急救,他不想插管。
進入化療階段時,只有在剛做完化療那天身心靈很脆弱,但後幾天說話的精神就會變得比較好,打電話回去聽起來也都不錯,去年中秋節我臨時決定回阿公家看老人家,剛好遇到老爸也在那吃飯,殊不知那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
他在十月過世,當時我本來在高雄,正要回恆春去考自由潛水的證照。
收到消息後當天下午搭高鐵趕回桃園,老爸已經在冰庫裡,當下的心情很平靜,覺得終於到了這一天,只是提前的有點快,因為本來化療過程都算有控制住,他那天是吃完早餐睡回籠覺在睡後近一小時喘不過氣,心臟衰竭停止在阿姨懷裡去世的。
喪禮主要是阿姨及阿公在處理,我負責人到場即可,過程之後再分享,當天從桃園騎車回台北,在路途中大哭了一場。
_
人的一生的確不知道在何時會結束,或許你見到的人下一刻就消失在這世上,也或許你們就是最後一面。
我很感謝家人讓我從小就能自己決定很多事,當我提出選擇及安排時,他們都說你自己決定好就好。
以及感謝當時老爸的那一句:「把她帶回來吧」
從遇見米菇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的確變得很不一樣。
寫完上面那一段,我居然開始淚流不止,或許同時是在處理跟老爸別離的情緒。
我感恩這一切,感恩家人讓我決定自己的一生,感恩在這路途中所相遇的每一個人。
因為你們而造就了今天的我
感恩米菇引領我與你們相遇
本來想在父親節寫篇簡單的紀念文,結果就變得落落長,謝謝你們讀完這些文字。
也祝福大家父親節快樂。
-
照片是之前老爸還健康時載我們去宜蘭搭便車時拍的。
#父親節
#別離
#跟著有其甜 🐾
#米菇 🍄
#FollowThroughTheForce
#Migu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 在 員工工作4個月未滿一年,給喪假6日,有什麼請假規則嗎?... 的推薦與評價
二、祖父母、子女、配偶之父母、配偶之養父母或繼父母喪亡者,給予喪假六日,工資照給。三、曾祖父母、兄弟姊妹、配偶之祖父母喪亡者,給予喪假三日,工資照給。」 另喪假 ... ... <看更多>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 在 [討論] 今天台灣荷蘭可用投手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28 F →birdy590: 實際上的狀況就是至少少一個可以扛雙先發的投手 03/11 14:23 ... 80 F →hohohoha: 下次在台灣辦不知還要等多久 03/11 14:42. ... <看更多>
到職多久可以請喪假 在 [摘要] 0309 指揮中心記者會- 看板nCoV2019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Zg74x5uXc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發言人
指揮中心 王必勝 指揮官
一、當前疫情概覽
中重症通報:
新增九百一十八例,沒有兒童的死亡或重症個案。
變異株通報:
和前一週差不多,目前 BQ.1 再次出現減少,主流病毒株仍為 BA.2.75、BA.5,自春節之
後至今一個半月的趨勢都是如此,未見很明顯的新興變異株,而XBB.1.5 則未有偵測到,
因此算是處於穩定的狀況。
住宿機構:
由於自上週開始暫時取消工作人員的定期快篩之關係,本星期不公布工作人員的篩檢陽性
率數據;機構住民部分則維持一週一次,而本週的陽性率是百分之零點九,較上星期的百
分之一有下降,所以機構的感染的狀況也處於本波的低點。
本週現況:
第九週總確診數是 78,463 例,比第八週減少百分之二十點五,此趨勢相信還在連續下降
,近日的病例數也在持續下降中。
在三月三日至九日之間,本土平均確診數為大概一萬例出頭。
二、防疫鬆綁新制規劃
預定實施日期:三月二十日(如疫情穩定)
調整理由:
┌───────────────┬───────────────────┐
│ 考量面向 │ 現階段可進一步防疫鬆綁之理由 │
├───────────────┼───────────────────┤
│ 本土疫情穩定、二月起防疫鬆綁 │ 第三波本土Omicron 疫情處於低點,室內 │
│ 未明顯影響疫情 │ 口罩鬆綁及二二八連假均未造成疫情反彈 │
│ │ 。「疫苗加一」活動開跑,群體免疫保護 │
│ │ 力將進一步提升,足以支持擴大防疫鬆綁 │
│ │ 措施。 │
├───────────────┼───────────────────┤
│ 減少確診對民眾影響 │ 群體免疫保護力已提升,以強制隔離手段 │
│ │ 限制人民自由的必要性減弱。取消強制隔 │
│ │ 離可降低確診對民衆生活影響,讓社會更 │
│ │ 正常運作。 │
├───────────────┼───────────────────┤
│ 減輕醫療端逐案通報負擔 │ 如輕症不須強制隔離,逐案通報徒增醫療 │
│ │ 行政作業,無必要性。改成併發症(中重 │
│ │ 症)通報,搭配多元監測方式仍可監測輕 │
│ │ 重症趨勢,掌握疫情及醫療量能,同時大 │
│ │ 幅降低醫事人員通報負擔。 │
├───────────────┼───────────────────┤
│ 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 │ 亞太多國/地區已改為確診免隔離 │
│ │ ‧泰國、澳洲去年十月已改 │
│ │ ‧香港今年一月三十日已改、新加坡二月 │
│ │ 十三日已改、日本預告五月八日將改 │
│ │ ‧仍維持確診隔離令的韓國、紐西蘭也已 │
│ │ 開始討論放寬 │
└───────────────┴───────────────────┘
結果簡要:
輕症免隔離
・輕症免通報免隔離,自主健康管理,症狀緩解可安心外出
・常規醫療模式實體看診,公費持續提供抗病毒藥物和清冠一號
中重症通報
・併發症(中重症)持續通報,搭配多元監測,掌握疫情趨勢變化
・住院依風險高低採適當防護措施,保護院內病患及醫護人員
詳情:
輕症免隔離
‧由五加N改零加N,取消強制隔離,改採自主健康管理
‧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非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一天)後可
安心外出,並配合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或發病/採檢陽性滿十天。
‧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
‧具重症風險因子者儘速就醫,及時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
‧零加N自主健康管理屬於指引性質,無罰則。
中重症通報
・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
・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
)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
零加N自主健康管理指引概要
特別注意:
・請具重症風險因子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
病史者等)於快篩陽性後儘速就醫,以利及時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
・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中休息,避免非必要的外出
・出現警示症狀(註),儘速撥打一一九、或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等方式就醫
其他建議遵守事項:
・外出時請全程戴口罩,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之場
所
‧請勿與他人從事近距離或群聚型之活動・如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
‧如須前往醫療院所陪病、探病、就醫或檢查,請遵守公布之醫療應變措施(如篩檢、
無症狀方可進入等)
‧同戶同住者日常生活請採取適當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於篩檢陽性民眾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避免與其共食
註: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淸;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靑;無法進
食、喝水或服藥;過去二十四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低於 90 mmHg;無發
燒之情形下,心跳大於每分鐘一百次。
*本指引為建議性質,無罰則。
具體項目:
┌───────────────────┬──────┐
│ 防疫管理項目 │ 新制實施後 │
├──┬────────────────┼──────┤
│ 社 │ 輕症強制隔離 │ 取消(*) │
│ 區 ├────────────────┤ │
│ 民 │ 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居家照護對 │ │
│ 眾 │ 象)開立 │ │
│ 端 ├────────────────┤ │
│ │ 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 │ │
│ │ 疫(零加七) │ │
│ ├────────────────┤ │
│ │ 輕症通報、提供確診數位證明 │ │
│ ├────────────────┤ │
│ │ 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 │ │
│ ├────────────────┤ │
│ │ 居家照護遠距諮詢 │ │
│ ├────────────────┴──────┤
│ │ *三月二十日至廿六日為緩衝期,系統仍提供三月 │
│ │ 十九日(含)之前檢驗陽性之民眾補上傳自主疫調 │
│ │ 及醫療院所補通報,以維護民眾權益 │
├──┼────────────────┬──────┤
│ 醫 │ 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 │ 維持 │
│ 療 ├────────────────┤ │
│ 端 │ 公費清冠一號 │ │
│ ├────────────────┼──────┤
│ │ 住院需採適當防護措施 │ 維持(經醫 │
│ │ │ 師評估) │
│ ├────────────────┼──────┤
│ │ 住院者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 │ 符合病例定 │
│ │ │ 義者維持 │
├──┼────────────────┼──────┤
│ 喪 │ 確診死亡個案遺體儘速火化 │ 取消 │
│ 葬 ├────────────────┼──────┤
│ │ 死亡喪葬慰問金及關懷金 │調整適用對象│
└──┴────────────────┴──────┘
*偏遠地區、山地離島原本按照現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係屬可以提供遠距視訊診療
的區域,在進行調整時將予以維持。
零加N各類對象適用假別:(經與主管機關討論後盤點之結論)
┌─────┬─────────────────┐
│ 對象 │ 適用假別 │
├─────┼─────────────────┤
│ 軍職人員 │ 病假(無不利處分) │
├─────┼─────────────────┤
│ 公務人員 │ ・病假(零日及次日起五日內之病假 │
│ │ 不列入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拷機等 │
│ │ 次考量 │
│ │ ・居家辦公 │
├─────┼─────────────────┤
│ 教師 │ 如無法居家辦公或線上教學,可請病 │
│ │ 假(零日及次日起五日內之病假不列 │
│ │ 入學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成績考核之 │
│ │ 考量,其所遺留課務由學校協助排代 │
│ │ 並支付鐘點費) │
├─────┼─────────────────┤
│ 學生 │ 病假(零日及次日起五日內病假不列 │
│ │ 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 │
│ │ 假 │
├─────┼─────────────────┤
│ 勞工 │ 普通傷病假(零日及次日起五日內不 │
│ │ 得扣發全勤獎金) │
└─────┴─────────────────┘
・請假依據:建議採認快篩陽性證明(如照片)即可,不須要求出具醫師開具之診斷證
明。
・請假作業細節,另依目的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三、遺體處置修訂
實施日期:三月二十日
重點:
‧刪除「使用雙層屍袋」、改為有滲漏風險才使用屍袋
‧刪除「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
‧允許「親友瞻仰遺容」
修訂後:
‧取消「儘速火化」,遺體得採火化或埋葬等方式進行處置。
‧於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建議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
碰觸遺體。
配合新制,衛福部將同步修訂喪葬慰問金/關懷金發給要點之適用對象。
四、疫苗施打統計(三月八日)
累計接種劑量:25,592 劑
在此之前的兩天中,人次分別是一萬六千多及二萬四千多,看來有逐日增加的情形。還是
鼓勵民眾加入「疫苗加一」活動,完成基礎劑、加強劑或追加劑的接種。
五、澄清聲明:「疫苗資料庫『資訊無法流通』」論
針對某廣播節目於上午時分,採訪李秉穎教授時提到的「可能有疫苗資料無法流通」的問
題,說明如下:
‧各醫療院所均得透過健保雲端,查詢民眾的預防接種紀錄
‧更快速、較具時效性的方法是透過疫苗系統的API自動介接,在不經雲端的情況下
可直接查詢
(目前有二千五百家合約院所已上線運用)
經於李教授確認原意,係為「雖然介接很有用,但並非百分之百的院所使用,因此希望可
以再進一步擴大適用的家數」。目前有八成的院所使用API,將進行宣導以讓更多院所
加入運用新科技的功能,使得民眾就醫時更方便地供醫師知道本身疫苗接種的情形。
王指揮官:
各院所運用資料方式不同,有時查詢或跳出警示,要看醫院或診所如何運用,有時醫師看
診人數多、一直跳警示,會對看診造成干擾,因此皆由醫療院所調整,指揮中心將行文給
院所,希望API介接功能能提醒醫師,針對完全沒打疫苗民眾進行勸導,這是三月六日
開始之「疫苗加一」活動要推廣的。
問與答
聯合報:
三月二十日輕症零加N免隔離措施上路之後,醫療人員是否也適用?是條件性適用,還是
無條件?如果他們要照顧某些病患,是否可以暫時調度其他工作?如果醫療院所強制醫療
人員請五天病假,是否可行?
羅發言人:
輕症免隔離政策上路後,醫療應變組也開會進行討論,原則以支持性給假,希望醫療院所
讓一線醫護人員在家休息。如果醫護想上班或加入人力調度等,會有條件配套,例如避免
照顧病患、安排做非一線工作,當然盡量以醫護安心在家休息為原則。
教育廣播電臺:
在三月二十日起的輕症免隔離措施中,雖然建議師生在確診後不要進入校園,但如果超過
第五天仍快篩陽性,學生是否可以回到學校上課?或者可以持續請假,而不列入出缺席紀
錄?如果師生明知道自己確診,但卻進入校園,是否會有懲處?學校要如何因應此狀況?
王指揮官:
根據教育部給出的資料,他們希望不管是教職員或學生,大原則是五天都在家休息。這是
建議性質、不會帶有罰則,但希望民眾能遵守各個場域的規定。
公視:
三月二十日之後,對於有防疫險的民眾來說,在確診後沒有隔離通知書的情況下,為避免
申請保險時可能出現的爭議,是否可以到醫院進行PCR?
王指揮官:
一直以來沒有特別去考慮過,將轉告金管會以瞭解看法。
TVBS:
廣播主持人周玉蔻說「國人關心高端第三期的進度,像是和世衛組織簽了賣身契一樣」,
醫師李秉穎也說「問題出在世衛組織」,請問看法?
王指揮官:
世衛組織進行團結試驗時,記得先後有納入兩款疫苗,當然是選擇認為有潛力且安全有效
的疫苗,最後剩下高端,只是高端報告一直還沒出來。由於台灣並非世衛組織會員國,同
時他們進行臨床試驗具有獨立性,外界難以干涉或了解其中內情,目前還是只能待至公布
後,才能知道最後結果如何。
中視:
新政策是輕症免隔離,請問是否代表沒有辦法強制確診者在外時要戴口罩了?民眾要怎樣
自保?
王指揮官:
雖然已經是輕症免隔離了,但要強調的是,外出的時候還是請全程佩戴口罩,這是對民眾
的建議、希望能照著做。至於自保方式,口罩鬆綁後現在是自主配戴,但如果民眾覺得不
安心仍可以繼續配戴口罩。全世界現在的疫情已經是採取自主防疫,新冠肺炎已經漸漸流
感化,民眾可以想像過去沒有疫情時的流感是如何,而現在即是趨近此狀態。
中國時報:
一、未來改成只有中重症通報後,是否等同可以容忍輕症確診者存在於社區中?會否因此
造成較高的確診數、可能的致死率?未來會否就死亡部分,持續公布相關監測結果?
二、在從「五加N」變更為「零加N」後,入境後自我健康監測期為何會從七天拉長成十
天?考量因素為何?
三、公費清冠一號將持續供應多久?
王指揮官:
一、國際疫情統計資料系統自三月九日期不再更新確診數據,台灣三月二十日實施輕症免
隔離新制後,預期確診通報數量將會大幅下降,屆時很難從中再計算確診個案死亡人
數,全世界皆然。鬆綁新制上路後當然有可能增加一些傳播風險,因此專家小組特別
提醒輕症、無症狀確診者外出要全程戴口罩,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檢驗陽性後也要盡速
就醫,以利醫師及時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
羅發言人:
二、五天是平均的可傳染天數,有半數的確診者在五天即不具傳染力,所以相關假別以此
作為依歸;另外,先前也曾有確診隔離十天的措施,十天則是一般認為約九成九的個
案,這時候已不具傳染力,以此作為自主健康管理天數上限。
王指揮官:
二、從最初確診者隔離十四天,到三月二十日共間隔一千一百五十九天,三年多經歷隔離
十四天、十天、七天、五天,再到免隔離,都是隨疫情演進規劃出來的措施。
三、將實施至新冠病毒從
(未完待續)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現代】李叔同《送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74.219.0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78481217.A.26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