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電影,就是熱愛生活。」——《昂希朗格瓦:電光魅影》
#好奇大家在北影首週看了哪些電影
延期 3 個月,從炎夏移至涼秋的 #台北電影節 於本週四以九把刀的《月老》開幕,今日結束也正式度過第一個週末。而北影在這時間點的成功舉辦,宣告了過去懷念的實體影展順利歸來,雖然北影之前有金穗、兩岸電影節等等,但前者我在線上觀影、後者僅看三場,實體影展專屬的儀式感,還是稍稍不同。
週四開始,這幾天都在光點華山報到(剛好沒去信義威秀),雖然電影院仍是有限制開放,例如梅花座、禁止飲食、口罩體溫等措施,但能重啟影展看片生活,在漆黑盒子中夢遊,心情隨著銀幕光影變化起伏的感覺仍舊格外迷人。
至於影展除了看片之外,研究片單、排場次時間、網路徵票、空擋胡亂塞麵包果腹、與朋友聊看到哪部好/爛片等等,更多是從這些瑣碎細節架構的影展日子令人懷念。對我而言,也代表人與人、人與影像的共感連結逐漸回溫,今日看完黃建業老師推薦的紀錄片《昂希朗格瓦:電光魅影》,就更是如此。
而這幾天在北影看到的作品,私心覺得都不錯,值得一看。不過最近較沒時間逐一寫評論介紹,就以列出片單的方式推薦,也算留個紀錄,若還有票不妨進場試試。
最後,因工作關係在此前看完了入圍本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類別的作品,私心推薦《度日》、《惡人之煞》、《綠色牢籠》、《夜車》、《山川壯麗》、《水中的女孩》、《江仔》、《軟弱的梨》、《貓與蒼蠅》,往後有機會再撰文評析。
【亞洲稜鏡】
《濁水漂流》
【未來之光】
《失格教育》
【卓越貢獻獎】
《昂希朗格瓦:電光魅影》
【當代精選】
《蕩漾年華》、《不容易的爸爸》
【異境真實】
《古老的靈魂》、《河流,奔跑著,倒映著》
【焦點影人:哈都.裘德】
《哈都.裘德短片輯 I:家庭群像》、《哈都.裘德短片輯 II:死亡之眼》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
「制煞儀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台中南天宮- 「制煞」是什麼? 有的人對制煞不明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藏符避煞傳說 奠安儀式搬演傀儡戲制煞,一陣怪風吹起戲偶 的評價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空棺煞意思、制煞儀式、空棺儀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空棺煞意思、制煞儀式、空棺儀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制煞儀式 在 淺談收驚與祭改的二三事(祭改篇)-香腸小生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制煞儀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說書店老闆遇到的故事。
那次參加書店辦的分享會,活動結束後,幾位朋友還意猶未盡,圍著桌子就聊了起來,有的人拿出大陸帶回來的洽洽香瓜子,也有人拿出辣味豬肉乾,老闆則是沏上好的茶請大家喝,延續著未完的話題,聊起各自的旅行和奇遇。
其中一個故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她說,那是一個很會說中文的日本朋友,是某位知名旅遊作家介紹的。他知道我們去了很多次東京,對於東京可以稱得上是觀光景點的地方一點也不陌生,所以推薦了比較少人知道的福生市和秋川溫泉。
福生市屬於東京都多摩地區的一部分,那裡有名的是美國空軍基地,距離一般遊客所熟悉的東京市區搭乘電車大約是一個小時的車程,下車進入到當地,會以為這裡是美國,主要是因為街道的規劃,當初就是以美軍駐在地及其宿舍作為重點設施,街上的飲料店、餐廳、雜貨店、酒吧等,也都是以美軍為主客群,聽說有一條充滿異國風味的街道,很會說中文的日本朋友建議我們可以去瞧一瞧,感受不一樣的風景,因為他知道我們曾經造訪橫須賀海軍基地。
我們選在跨年的時候去,所以有點冷。加上大家都放假去了,原本以為會很熱鬧的街道也都冷颼颼的,感覺街上沒什麼人。我們搭火車到了福生市以後,找不到公車可以搭,一出車站放眼所及都是住宅區,和觀光客印象中的站前風景截然不同,於是就跟著手機地圖開始四處亂走,想說川端先生說的熱鬧美國風街道應該是靠近美軍基地吧,可是一路上大多是民宅,也有些居酒屋門前掛著慶祝跨年活動的字樣,大概走了三十至四十分鐘,才看見橫田空軍基地。
既然來了,我們就在大門口拍完照往回走,這時候在大馬路旁,發現一間小店孤伶伶的在那裡,兩旁也沒有鄰居,但門口有一些小擺飾看起來很有趣,那時也沒想太多,我記得有一個翻白眼的小女孩坐在馬桶上轉著圈,還有一些說不出名字的玩偶也都翻著白眼,像是什麼怪癖的收藏似的,覺得很有趣就拉開門進到屋內,想繼續逛下去看看會有什麼新奇的發現。
大概不到三坪大小的屋內,擺滿了很多東西,定眼一瞧大多都是翻著白眼的玩偶或是公仔,心想這屋子的主人興趣滿特別的,很少有人會專門收藏這種玩具擺在家裡,感覺是個專門販售紀念品的小店,裡面卻滿滿的都是這種玩意。從一開始進門就高聲打了招呼,但都沒看到有人出來應門,東看看西看看後才意識到有些奇怪,屋內透著一種說不出來的詭異氣氛,好像走進來之後,空氣變得稠密起來。
想要再仔細往屋內看,店面和屋內只用了一塊普通的布遮著,屋內燈是亮的,有拖鞋放在外面,也一直傳出電視的聲音,店主應該是在裡頭看電視吧,我又大聲用日文說了一聲「打擾了~」
這時候,還是沒有人回應,看著手上想問價格的翻白眼人偶,突然覺得很恐怖,一陣寒顫湧上來,背脊整個涼了,該不會進來的人都被做成玩偶了吧!這個念頭強烈地提醒我,好像是不該來的地方,我們馬上把手上的人偶放回陳列架上嚇得奪門而出,總覺得下一秒就會有雙手從那布簾後伸出,把我們硬生生抓回去,不祥的預感至今想起,都覺得頭皮有些發麻,不知道當時為什麼還有膽子,慢慢把所有的玩偶全都掃過一遍,應該不會有人會想買翻白眼的人偶當作紀念品吧,究竟那個不知名的小店主人是誰?走在回程的路上,天也漸漸黑了,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最後,我們依然沒有找到朋友說的有異國風情的商店街,明明那間店並不是藏在巷弄裡,而是座落在大馬路邊,可是進到店裡真像兩個隔開的世界,說是住著會使用巫術的老女人我也會相信,講起這故事,人偶們翻白眼的表情好像近在眼前似的,甚至會有幻聽,彷彿他們在竊竊私語著,發出讓人不寒而慄的冷笑聲,科科,科科科,科科。
也可能是因為正好要跨年了,所以真的沒什麼人,大家都去參加慶祝活動,福生市的街道真的很冷清,從那個詭異的小店匆忙跑出來的時候,還大喊著得救了,哈哈,現在想起來覺得好蠢,我們應該是不小心跑進異空間了吧。
記得小時候看過恐怖的電視劇,跟一個猴子玩偶有關。
主角不管怎麼把它丟掉,它總是會再回到原來的屋子裡,最後主角把它燒了,好像是小學吧,我真的嚇死了,覺得電視裡的那個猴子玩偶太恐怖了,看完當晚就做惡夢。
哈哈,我每次都會被這種嚇到。那天Eva還跟我說,我們要常常大笑,才會樂觀開朗。我就說不行,因為小時候看了一部電影有個人就是大笑而死的,我記得很清楚,裡面有張小燕,還有曾志偉,那個人因為拔牙,然後不知原因倒在地上,大家一直大笑,但只有拔牙的那個人笑到停不下來,口吐白沫而死,真恐怖!
我陰影超深的,是朱延平導演的《丑探七個半》一九八八年的電影,其實那個拔牙的人並不是因為大笑而死,是先前中了毒,因為毒發而身亡,但我還是覺得大笑會死掉,可能是先入為主的觀念使然,你說我記憶好,太恐怖的事情我會記得吧,印象深刻所以忘不掉。
聽完這個故事,後來我回家上網查了一下,在日本確實有人專門蒐集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代,大量生產的一些乳膠製的翻白眼人偶,據說在那個時代,曾經流行過一陣子,褪流行之後,有都市傳說聲稱這些人偶晚上會低語,說著聽不懂的語言,有人說它們講的是大洋洲群島原住民的土語,有人說它們講的是美國黑人才懂的南部方言,因為這種人偶是從美國那裡流行過來的,所以才會在美軍基地出現,這種推斷很合理,但就是不知所以莫名感到詭異,翻開昭和時代的八卦雜誌,還記載著有人蒐集這類的玩偶進行類似巫毒教的儀式,為了超渡寄宿在玩偶身上的不肯離去的亡靈,於是就一直供養在家中的客廳,那則報導我還有些印象。
記者帶了有陰陽眼的朋友去採訪,根據那個人的說法,供養玩偶的那戶人家身上都跟著許多無主之魂,客廳的磁場相當強烈,是帶有怨恨和惡意的詛咒,圍繞在玩偶的周圍,形成黑幽幽的一團,如漩渦般侵蝕著整個空間。有陰陽眼的朋友說得煞有其事,但同行的記者是麻瓜,只感覺得空氣密度很高,好像有人掐著他的脖子,有著窒息感,此外,他本人宣稱並沒有看到什麼特別的東西,根本連個鬼影子也摸不著。
我基本上對於人偶類的飾品或玩具都很排斥,大概是因為恐怖片看多了吧,實在無法想像會有人專門蒐集或供養這類的物品,晚上睡覺不會覺得身邊多了一個人嗎?光想到這個就覺得毛毛的,你可能不會相信,我不敢一個人看《玩具總動員》或是《晶兵總動員》總覺得晚上睡覺,那些從玩具整理箱或是桌面上活過來的人偶,會拿著各種工具把我活活給殺死,這個強制性的念頭至今依然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更別說是《異靈七殺》裡面的鬼娃恰吉
我根本不應該在這時候想起來,今晚不用睡了。
你知道今天是農曆七月鬼門開嗎?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8.08.08 AM 01:58
這個故事是鹿途中旅遊書店老闆鹿鹿口述,由銀快改寫。
制煞儀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嬰兒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現在,藍絲長輩們都會問:「點解大學生依家會變成抗議一代?」
我答,其實很簡單,因為你們由細到大,對他們煞有介事地灌輸了一些仁義道德的「教育」,試圖令他們成為一個有尊嚴的好人,所以他們就咁慘。
黃絲長輩問:「難道仁義道德、教育是不好的嗎?」
我回答:「道德教化和人格提升永遠是好的,但我們最好有一個這些價值能夠多少實現的現實世界,否則你首先會為接受這種道德的人帶來極大痛苦。」
以前學校曾經有「公民教肓課」。現在我經常嘲弄這類教程,認為他們都是教人過馬路要遵守交通燈指示、不要亂丟垃圾、有選票要投票之類。至此之後,一切都會開始有積極價值判斷。例如政權透過官方行為去展示自己認同「見義勇為」:當你舉報或協助處理了一單重大案件,你可能獲頒「好市民獎」,認同和鼓勵人們的道德自發性。
「舉報罪案」背後的道德詮釋就是不容忍不義。整個社會也有類似的耳濡目染,並鼓勵別人做一個正義的人。甚麼是正義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奧秘,但「對抗不義」作為某種人人可為的、彰顯正義的方法,乃是通過各種媒體持續教化。每一部宗教經典、電影和故事拆解到最初,都是 protagonist 對抗 antagonist 的模型。小丑雖然迷人,但蝙蝠俠無疑顯得更有尊嚴。《蝙蝠俠》的宣傳能力自然強過「公民教肓課」,那麼我們都會在過程中認同了「對抗不義」的主題。在成龍電影,我們同樣獲得「邪不能勝正」的寓言。在中國文化,人們也歌頌屈原、岳飛、文天祥這些歷史上的敗方,頌揚其死守信念的氣節,認為這些敗方比起勝過他們的人,更有尊嚴。道德自發性,可能引發社會動蕩,或者影響惡人的既得利益。
人類都在教下一代理論上應成為一個有尊嚴自覺的人。有尊嚴的人,就是把自己看成人,把自己看得重要,也對自己有若干要求。有一定尊嚴的人,被侮辱會感到不悅,但沒有特別尊嚴的奴隸,則不會有一樣身心反應。曾經的公家宣傳片也會教人:「被人侵犯,要識得嗌唔好,仲要大聲叫救命,馬上去到安全既地方,將件事話俾你信任既人聽」,因為一個有尊嚴的人,被人侵犯時要識得反應。
刑事犯會被公訴,由檢控官代表「公眾」控訴某個人。其實犯罪者即使入獄,被侵犯的權益多數不能恢復,希望事後恢復的是受害者名譽。整個儀式只為重新宣告人的尊嚴不可侵犯,並對觸犯者施以刑罰。於是世界上很多衝突拆解到最後,可能都是由心理層面維護尊嚴的衝動而引發。一個人和人之間的尊嚴之爭,極端時可能以制裁/仇殺告終。一個群體與另一個群體的尊嚴之爭,最極端時則發展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一個殺人如麻的日本兵,腦海裡可能還埋藏著童年時期的片段,老師教他們要成為一個好孩子。那麼「好孩子」的概念,後來發展成忠誠、服從、奉公,在大時代的氛圍下也是合理發展。然後聽到日本被欺負了,國家利益受損,自己也義憤填膺。後來他在軍隊和教官的影響下,得到了皇軍的尊嚴,最後用絕對服從軍令來餵養這份尊嚴心。另一方面,無數「好人好事」、為他人自我犧牲的案例,救災、留守、奉獻,則同樣是一樣的尊嚴心、榮譽感在運作。
香港開埠180年,特別是麥理浩十年,英國人真是埋下了現代性的炸彈。當時英國已經知道香港不會被允許解殖,但也把香港搞得非常現代化,廉政公署新市鎮地鐵郊野公園,目標是培養出香港人的自豪感,提醒他們,雖然你們以前是難民,但你們現在是「香港居民」,這個身份豪得珍惜,香港 (67暴動之後無事) 可以安居樂業,值得你們自豪。90年代一些商品廣告,都會用香港咁好,點捨得離開的講法。港英又在放手撤出階段,以白臉的方式手把手教導香港人面對政府,可以挺直腰板,據理可以力爭,有不滿可以投訴,政府向公眾問責的「普世價值」,這便是為了當時的香港人尊嚴充份加油。西方所謂公民,東方所謂君子,就是描述一群有尊嚴自覺的先鋒黨。然而這班很有自我意識的人,相互之間自然充滿各種競爭和衝突,也容易不滿,或至少可能不滿。
一群特別有尊嚴的人,就因為自發性充份發揮而特別優秀,但也特別脆弱,他們的尊嚴總可能受傷。或者尼采發現的困境:強者無法適應弱者統治的世界,甚至被後者包圍和迫害。這就是藍絲和黃絲賢達研究的大學生問題。教育教人要有尊嚴,大學生自然是理論上比較有尊嚴。一班有尊嚴的人自然有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批判意識。父母教小孩子做個好人,是為他好,還是終有一天害了他?讓他有可能成為一個像嬰兒一樣自我而不妥協的人?成為因不識時務而受罰的好人?
尊嚴意識既然帶來競爭和變動,是否只要大家都沒有尊嚴,即會天下太平?問題是人們有樣學樣,追求逼格這件事就在不斷傳染。菁英和長老無符。因為有了自我意識,人們就得以經歷自己這個人格的榮辱;有了集團,就得以經歷集體的榮辱,人通過想像出集體而獲得更強烈的競爭和生存意識。雖然,這也是紛爭與互相侮辱的源頭。
美國學者管禮雅 (Liah Greenfeld) 在其名為《關於國族主義全球化的十個主張》(10 Claims Regard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ionalism) 的演講內容,如題,對於國族主義是甚麼,有十個主張,第十個這樣說:「國族主義為人們帶來平民主權,帶來平等,帶來包容性的社會——即民主政治。它為人們帶來一種個人的尊嚴,我們亦因它而永遠徘徊在世界大戰的邊緣。」(Claim 10: Nationalism brings us popular sovereignty, equality, inclusive society – that is, democracy. It brings us personal dignity. And it forever keeps us on the brink of a world war.)
人和集體的思慮,由簡樸而複雜。很少可以回轉為嬰兒。嬰兒是在時光中陣亡的先行者。嬰兒鞠躬下台,成為一種有著朦朧的禁忌意識的成年人。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制煞儀式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吳孟達達哥喪禮將於 聽日3月7號設靈嘅資料畀大家聽下,亦都分享一下喪禮前後嘅冷知識。
田雞表示,設靈當日下午5~6時給傳媒採訪, 跟住晚上六至七時為公祭時段,開放給公眾人士及影迷前來致敬;隨後的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屬私人儀式進行,只限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3月8日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同樣是私人儀式進行。
另外,田雞又特意為達哥家人澄清說︰「因應近日謠傳四起,現家屬謹此聲明,沒有授權或同意任何人士、機構,以任何方式、渠道代收帛金或舉辦任何追思會事宜。」以免撞中有人混水摸魚 ,謀取私利 。
訃(附)告表示為表對亡者的敬重及尊重家屬意願,任何時段於靈堂範圍內嚴禁攝錄, 違者將逐出靈堂。因應疫情持續,進場人士必須遵守衛生署現行有關場地人數限制、佩戴口罩及遵守治喪處防疫安排,不能作長時間逗留,以策安全。
而家我又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出殯前後嘅冷知識。
香港的殯儀程序一般包括:
設靈〔於先人出殯前一晚進行,同時進行宗教儀式,傳統上親人會在當晚於靈堂過夜,稱為守夜
入殮〔把先人遺體安放入棺木〕
大殮〔包括瞻仰遺容、封棺、辭靈等,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出殯(靈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為土葬或火葬,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從殮房直接出殯則只可簡單儀式。
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3]、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 「回魂夜」其實係一連兩晚….
第一晚為「私歸」,即是先人自己偷偷回舍探望家人。
第二晚為「正歸」,「正歸」才是「回魂夜」日子,即是當晚會有牛頭馬面(凶神)及黑白無常(煞神)帶住先人回舍、享用祭品及離去。
「回魂夜」當晚,生人睡覺前需將較剪或其他利器放於床頭才睡覺。到第二朝早,將較剪或利器拋擲出客廳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係避免仍有凶煞神停留於屋內,此舉稱為「出煞」。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kU_OdkoM9A/hqdefault.jpg)
制煞儀式 在 藏符避煞傳說 奠安儀式搬演傀儡戲制煞,一陣怪風吹起戲偶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在民間信仰中,因傀儡戲有較強儀式功能,是以經常流傳演戲時,發生傳奇靈異事件,尤其是送煞儀式,常常會有反沖傳聞。臺灣各地常常有流傳送煞不成, ... ... <看更多>
制煞儀式 在 空棺煞意思、制煞儀式、空棺儀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空棺煞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制煞儀式、空棺儀式、治棺煞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空棺煞意思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制煞儀式 在 台中南天宮- 「制煞」是什麼? 有的人對制煞不明白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南天宮舉辦制煞祭改法會已行之有年,而今年各生肖運勢又是如何? ... 超渡是指「喪事」的宗教儀式(農曆6-7月),主要針對陰間,像是祖先及其他亡者。 而制煞祭改則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