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琪夫人信箱 】動作冒失容易與人碰撞的四歲男孩
小墨魚媽媽:
V媽您好,我想請問您怎麼用慢慢刷幫助兒子小墨魚?我只有一個兒子3歲11個月,明年要上學讀中班了,現在的小墨魚會因為動作大冒冒失失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容易產生碰撞,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怎麼樣產生碰撞怎麼受傷,請問這種狀況需要就醫嗎?還有就是開心或要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很大聲唱歌或說話,在場的人有告訴他不舒服,我們也不斷提醒小墨魚把音量放小,也很難去導正這種情況。碰撞和大聲這二個狀況是讓我很擔心上學後會造成學校和他自己困擾的地方,請問使用慢慢刷有幫助嗎?家裡已經有慢慢刷,但他說腳底會癢不喜歡,不喜歡就先不刷,對嗎?
V媽:
小墨魚媽媽,看了這一段文字,腦袋瓜裡突然浮現前陣子看的一本書,書裡有一個兒童食譜,是一位名為“克拉克男爵夫人”寫的,很有趣,想跟您分享~
~保護兒童食譜~
原料:
一片草地、一打孩子、六隻狗(如果有的話最好是小狗)一條小溪、一百磅(約45公斤)的鵝卵石
方法:
把孩子們和狗“倒”在田野裡,混合均勻。
把小溪“倒”在鵝卵石上,直到微微泛起泡沫。
當孩子們變成漂亮的棕色時,
在卵石泡沫中冷卻下來、擦乾,
搭配牛奶和新鮮出爐的薑餅。
不知道小墨魚媽媽看到這食譜時腦袋裡浮出什麼畫面呢?想像三歲多的小墨魚和其他朋友開心的和狗狗玩耍著,玩得一臉興奮、一身髒,有水有泥巴有石頭有草皮,有風有雲有太陽有汗水,追著跑著打滾著大笑,累了,跑到媽媽身邊休息、擦汗,喝著溫暖的飲料和好吃的點心~~多滿足的童年!
#玩耍的童年
在滿足的自由遊戲過程中,小小孩子慢慢透過滾草皮、玩沙玩水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透過走平衡木、盪鞦韆等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道,還有練習大力氣小力氣、大聲小聲等身體肌肉與聲帶肌肉的彈性控制等;玩累了就休息、餓了吃點心渴了喝水,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身體感受、不會硬ㄍㄧㄥ; 你看,自由的遊戲對小小孩來說多麼多麽重要啊!也就是說,快4歲的小墨魚就是要從這些遊戲過程慢慢學習覺自己身體的存在、然後好好練習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大人用按摩、用慢慢刷、用卷壽司等遊戲,甚至帶著孩子進廚房、做挖土等小園丁,其實也是在幫助小小孩比較快、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身體的邊界,好讓他更有覺察力,免得冒失弄到別人而不自知、容易與人產生碰撞、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受傷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大聲什麼是小聲等抽象主觀性語言、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聲帶肌肉.....這些,我們在感官場講座或界線練功坊講座中都會很重要的提到的很多觸覺上的協助(例如:捲春捲、包壽司遊戲...)。
#跟觸覺工作
當然有一個方式很直接、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幫助,那就是:
按摩及擁抱!
緊緊的按摩及擁抱!
全心全意的按摩及擁抱!
這真的是老生常談卻極度重要的議題了,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如果腳底會癢,就換成別隻動物慢慢刷來陪伴,例如最粗的刺蝟先生,讓小刺蝟靜靜有力道的待在他的腳底不要動、待上一段時間,讓他身體久違的觸覺受器鮮明起來,然後接著用一樣的方法放在不同部位,讓孩子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觸覺慢慢甦醒。接著,再試試是否能進入到“刷”的階段。
我們人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是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因此,好好的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試著把口頭抽象提醒具體化
我們大人很容易用“不斷的用嘴巴提醒”當唯一方法,但孩子大腦理智上的「知道要小聲、知道不要去碰別人」,但對快4歲的小墨魚來說,實在很難轉化為「身體的做到」,就像我腦子知道少吃多動才能減去一身肥油,但一遇到聚餐開心場合,身體就往另一方向執行,唉~哈!總之,腦子知道不代表身體做得到,碰撞和大聲說話真的很難用口頭提醒去內化成孩子的身體作為,我們在即將線上起跑的「小學不再碎碎念講座」裡,會分享到其中一種「真實拍手方式」,讓孩子能用身體、用眼睛具體感受什麼是抽象的大聲小聲,例如我們玩一首拍手遊戲,五隻手指頭玩時是大聲唱歌、四隻手指頭玩時是小聲一點、三隻手指頭玩時再小聲一點、兩隻手指頭再小聲、一隻手指頭玩時是超級宇宙小小聲(像蚊子一樣)唱歌,用這樣的方式去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因為小墨魚才快四歲,這樣的體化概念可以化身成很多繪本或故事裡的遊戲,例如聽貓頭鷹故事時,大貓應說話大聲、小貓頭鷹說話很小聲,讓孩子去模仿大小貓頭鷹的聲帶控制差別; 講到巨人/小矮人國的故事時,巨人走路咚咚咚很大聲、說話轟隆隆很大聲,小矮人走路輕輕跳、說話輕輕柔小小聲,讓孩子去有趣的演出來,用小墨魚自己的身體/聲帶去模擬、去感受、去內化。
小墨魚媽媽,有很多小學中學端的大哥哥姊姊在班上也都還有碰撞、大聲等狀況,小墨魚其實也才快四歲,他真的可以透過好多好玩肢體的玩、痛快自由的遊戲去達到平衡,玩,真的很重要!
祝福小墨魚~
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000000......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810的網紅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拍攝之繪本經出版社同意使用 適合閤家觀賞的親子共讀頻道 作者: 馮湘婷 繪者: Mandie Kuo 出版社:五南...
刺蝟先生 在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野兔與刺蝟的跑步比賽 /
.
Snoopy的卡通用了大量爵士樂,
那麼兒童故事行不行!?
這集來個濃濃法式的swing jazz,還喜歡嗎?!
今天週四預約三年後巴黎奧運風情~
.
《 配音人員》
🐰 https://apple.co/3injb6b
野兔: DJ Eva (超級感謝巨星跨刀贊聲啦!)
刺蝟太太:BiBi姐姐(碧玲姐姐)
刺蝟先生、小烏鴉:維多叔叔
刺蝟先生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孩幸運地誕生在一個充滿房間的城堡。爸爸告訴女孩,每個房間都有好玩的玩具,妳可以隨意進出,裡面東西全都是妳的。但是,有一個房間絕對不能進去。
⠀
⠀
女孩問爸爸為什麼,爸爸沒有說,但露出哀傷的表情,他說,乖女兒,聽爸爸的就是了。
⠀
⠀
女孩走進第一間房間,裡面有一台白色的鋼琴,即使不會彈琴,只要一坐上去,雙手就能彈出最美妙的歌曲,並且是絕無僅有的。女孩走進第二間房間,裡面有整座溫室花園,青草翠綠無比,花朵鮮艷芬芳,她躺在溫室裡不小心睡著了,醒來時全身也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女孩走進第三個房間,裡面放了一棟娃娃屋,就跟這座城堡一模一樣,只是等比例縮小了。娃娃屋裡有小熊一家四口,女孩假裝四種聲音,自己辦起家家酒。還有會發出故事聲音的房間,一拿起畫筆就能自由作畫的房間,可以把任何食材變成美味食物的房間。女孩開心的在城堡裡穿梭進出,每個房間都沒有門,除了那個禁忌的房間有一扇厚重的木門。
⠀
⠀
小女孩長成大女孩,很聽話,這麼多年都沒有推開那扇門。有一天,大女孩在睡夢中夢遊,她用力推了那扇木門,一陣耀眼的光線射出,女孩醒了,走進那間房間。房間的天花板,是一個正方形露天的天井,應該是深夜時分,天井外卻陽光普照,一朵白雲在藍天中慢慢移動。有一座很高的木梯,沿著牆壁靠著天井。房間的正中央,放置了一個白色紙袋,一隻黑色毛茸茸的蜘蛛從袋子裡爬了出來。每爬一步,蜘蛛就會變大一點,很快的就大到幾乎快塞滿整個房間。女孩很怕蜘蛛,但不知道為什麼她開始輕輕撫摸蜘蛛角上的絨毛,覺得溫暖,一點都不可怕。睡眠不足的她,在蜘蛛柔軟的絨毛上不小心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女孩醒來,蜘蛛不見了。她躺在地板上,仰望著那朵白雲,依然在藍天之中搖搖擺擺。她捲起裙子,爬上那把很高的梯子。當她爬到一半時,爸爸進來了叫住她,丟了一把鑰匙給女兒,說,妳可以去任何妳想去的地方。女孩爬出了城堡。
⠀
⠀
我說完這個故事,兒子問我,女生去了哪裡?我說,離開城堡後,女孩首先進入森林,遇見了狐狸、小矮人、刺蝟先生、睡王子、玫瑰小姐、月亮山貓和獨眼狼。她與他們各別相處了一段時間,有的長有的短,一起在森林各處生活,最後女孩再獨自離開。每一段故事都很好聽,有歡笑有淚水,以後你想聽,媽媽可以一個一個講給你聽。兒子又問,那女生的媽咪在哪裡?我說,因為女孩出生的時候,她的媽媽不太會照顧小孩,把她交給褓母,因此女孩從來不記得在媽媽的懷裡是什麼感覺。她還是很愛她的媽媽,媽媽也很愛她,但一碰面總是在吵架,兩個人都很傷心。女孩離開城堡後,很想家。她甚至離開了森林,用爸爸給他的那把鑰匙開著車繼續前行。有一天,她遇見一個同時能看見未來與過去的瞎眼女巫,她跟女孩說,很多媽媽其實都是來不及長大的小女孩。女孩突然懂了,不想只當一個應該被照顧的女兒,她想當媽媽最好的朋友。
⠀
⠀
⋯⋯
⠀
⠀
⠀
▍鄧九雲・我穿上爸爸的衣服|女兒房 ➤➤ https://bit.ly/3qfsRSP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vHw52s
⠀
#鄧九雲|#我穿上爸爸的衣服|#女兒房|#BIOS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