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觀影筆記與其他 // 鄭雋立
.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解嚴初期台灣為背景,描述阿漢與Birdy兩位大男孩刻骨銘心的戀情,巧妙運用1980年代的文化符碼喚醒許多人的鄉愁,而劇情圍繞著兩人對愛與性別意識的探索、對人生迷惘、對社會屈從,以及年華老去的遺憾。上映後佳評如潮、並獲頒金馬獎「最佳攝影」殊榮,日前票房更衝破新台幣1億,以國片中屬小眾的同志題材、導演首次執導來說是極出色的成績。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回顧本作的相關話題,也分享筆者自己的觀影感觸。
.
■ #台灣影視的精緻化轉型
.
本片由早期以偶像劇起家的「氧氣電影」製作,從初期漫畫改編作品《薔薇之戀》(2003)、《惡作劇之吻》(2005)…到原創劇《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文學改編劇《#花甲男孩轉大人》(2017),整體風格與製作品質很明顯地日益茁壯,在高雅文化對美感的需索、大眾品味與商業價值間取得了適當的妥協,和日本1990年代迄今的影視類型劇轉變類似,相較於世紀初重視話題性的偶像劇,近年作品更重視演技與內涵,為「#富有質感的大眾文化」豎立了里程碑,表現可圈可點。
.
■ #比浪漫戀情主線更該細看的劇情脈絡
.
榮格(Carl Jung)在〈尤里西斯:一段獨白〉提起年輕時與叔父的對話:「魔鬼在地獄裡讓靈魂 #保持期待 以折磨他們」,這個文脈的「期待」,恰巧也適合套用在阿漢與Birdy的處境:男女合校沒有讓性別不平等消失,而是在男/女校區間架起柵欄、解除髮禁沒有讓成年人的宰制軟化,而是加劇監視、解嚴沒有讓世界開放得能自由戀愛,連告白都要用暗號代替、成年人也只會對青少年不斷開出廉價的 #道德保證支票(考上大學再給你買車)…甚至宗教的制約也阻止了他們像《孽子》那樣拋棄所有逃往「新公園」的情色烏托邦。建構人權觀念的路程,跟尤里西斯的歸途一樣漫長。反覆在對體制的挑釁中尋求希望、也反覆受挫與心碎,如此背景下,兩位男主角為尋求希望而更加相依,對抗著體制促成的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甚至為保護對方奮不顧身、身心都佈滿傷痕,這樣的關係因而顯得更加悲愴動人。
.
我們不妨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看待這些境況,人之所以在解嚴後仍在社會體制內成為「順從的身體」,正是因為規訓在現代生活如同氣體般的瀰散性(pervasiveness),導致權力的散布(dispersion),由於社會的異樣眼光如監視般無所不在,因此人會被自己規訓。從阿漢的母親回答與父親關係「愛就愛了啊」、Bird後來與班班結婚,最後都證實在那個年代仍不得不屈就於 #異性戀霸權 的框架。
.
故筆者推測,比起宣傳照、預告片大量對青春愛戀的呈現,導演更想闡述的「潛文本」很可能是解嚴初青少年對家父長主義、威權遺毒、宗教信仰等處境(也是規訓的範疇)的控訴,沒能與真愛在「對的時機」走在一起的 #遺憾、對學妹犧牲成全卻有婚無愛的 #罪咎。
.
■ #既有上映版本的剪輯缺點
.
原上映版本的剪輯刪去許多抑鬱的描寫,聚焦於浪漫愛的呈現,雖能減低悲劇衝擊、提升票房,但也導致整體劇情取向「BL化」,削弱同志文本原有的作者性與思辯力度。BL(Boys’Love)來自日本近代文學、現代動漫畫中女性作者描寫男同性戀的文類,與同志文本對應「#他者凝視」(gaze)的關係完全不同,主要由女性視角凝視男同志而獲得審美愉悅(陳盈璇,2018),滿足異性戀的窺探,而非同志探討自身議題,內容也易與同志族群脫節(過度美化或情慾化)而引起爭議。故文學與性別研究通常視為兩種文類看待。
.
這套險計目前在票房上看來是成功的,但筆者也常耳聞好友認為本片明顯地「剪掉很多預告出現的部分」、「歐神父跟班班的戲份太少」。這些文脈刪減造成的缺憾應該能在台北電影節限定版、Netflix加長版補足,但只怕會讓人在既有的悲情下更加心痛。這些批評通常也伴隨著認為阿漢的嘶吼「演得太用力」,但筆者反而持相反意見,相信 #解嚴前 出生的世代會很有感觸,青少年的生活基本上是被規訓噤聲。當情緒的壓抑達到極限時,這種(沒有台詞但暗藏千言萬語的)嘶吼其實相當合理。
.
■ #為什麼平權後的同志文本還需要悲情敘事
.
無論華人或西洋,古代的悲劇戀情文本都有著「#以情反理」的敘事傳統,莎翁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崑曲《牡丹亭》都是經典範例。悲劇能凝聚巨大的 #情感動員 力量,促使觀者淨化情緒,引亞里斯多德語,就是『滌罪』作用(Karthasis),悲痛欲絕後更會深思何以上天允許各種不公不義折磨人。悲情敘事的存在,正是暗暗地告訴世人,即便在同性婚姻專法通過的現在,仍有太多舊時代留下的遺憾無從解決、需要被言說。
.
■ #情慾表現也可以是痛徹心脾的
.
阿漢與Birdy在學校浴室的情慾戲可說是本片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這種讚許並不是因為帥哥演出肌膚之親,而是這場戲本身暗藏的情緒極為複雜且豐沛,外顯情感的 #防衛機制 藏不住生理反應,證明了「在乎、愛、慾求」這些複雜的情緒一直是並存在兩人身上。Birdy嘴上說著「對不起…對不起」,但 #潛台詞 是「是的我也愛你,但這種愛有罪,我不想拖你下地獄」。任誰也沒想到如此青春的劇情裡,也能在短短幾分鐘用表面是情欲呈現,骨子裡是羞恥與掙扎的一幕,讓戲劇張力飆升到高峰。
.
■ #驚艷的配角表現與視覺符號
.
本片在配角方面也被刪剪掉不少頗具可觀的部分:歐神父其實是深櫃同志、在信仰與保護學生的理念間掙扎、班班淪為主角戀情的犧牲者、瘦瘦學弟正視性向、出櫃卻飽受霸凌,可說是三個亮眼的映襯、對照關係,構成了文本內重要的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
這裡不得不提本片兩個視覺極美的橋段,阿漢跟神父一起倒在沙發上偷抽菸,望著滿牆的聖母與基督畫像、桌上放著帶有虛空靜物畫(Vanitas)意味的經書與水果,明顯可見的葡萄通常被美術史解讀為靈糧、 #基督寶血 的象徵(宮下規久朗,2015),學弟瘦瘦(童星出身,《星空》男主角)向阿漢坦言性向時背景是畫著白鴿的彩繪玻璃,白鴿在基督宗教圖像是 #聖靈 象徵、神祕主義中代表靈魂,但四周卻降下訓誡異味濃厚的聖火。
.
這兩組視覺上極美、充滿宗教色彩的表現使得本作對宗教的詮釋有著極端的兩面特質,信仰同時默許學生假借輔導之名向神父尋求安慰,但又相反的在性別意識上形成另一個壓迫,使得神父與學弟在實質上分別有著 #罪人與殉道者的身分隱喻。
.
最後,希望大家看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能藉機關注台灣的性別運動史,以及仍在進行中的各種人權議題,那麼,『#晚安』。
.
■ #延伸閱讀
.
★以下為「偽學術」目前所有與本篇有關的議題,含氧氣電影前作《花甲男孩轉大人》、性別研究、家庭形式、階級與文化符碼、美術史等跨領域相關議題…幫你旁徵博引,知識量大增!
.
◆李長潔:
.
禰豆子的八重齒 | 為什麼牙齒亂才「萌」(規訓實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45727662281519
.
「家」的各種可能形式:日劇《房仲女王2》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078219682365656
.
改名換「性」:《裝扮遊戲》的性別操演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208554915998808/626632984190997
.
◆黃柏凱:
.
花甲男孩轉大人──由離別展開的蛻變之旅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742789805908647
.
《Me Before You》當言情小說文本中的階級和文化符碼遇到一路玩到掛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561309330723363
.
◆鄭雋立:
.
誰規定粉紅色等於女生?憲法還是地球聯邦法?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39174366270184
|
■ #參考文獻
.
榮格(Carl Jung)著,馮川、蘇克譯(2014)《心理學與文學》,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縣:桂冠圖書出版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編譯(2001)《詩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宮下規久朗著,楊明綺譯(2015)《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盈璇(2018)〈台灣網劇新型態 BL劇崛起〉《喀報》第298期,2018.10.21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神父台詞 在 瓦歷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下來是我二刷後的觀後感,雖然很多很多話想當面在影城跟導演監製演員們面前說,可惜沒辦法只好用文字來先代替。
來與大家分享我二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電影🎬觀後感心得
第一場口碑場9/25,以阿漢的視角去看完,完完全全被阿漢的勇敢不管在受傷我都覺得無所謂打動。在阿漢與歐神父那場,哭的唏哩嘩啦。因為覺得為什麼要因為宗教而覺得「同性戀」是罪?這場就開始哭了...
再來就是阿漢在阿漢爸媽與Birdy面前差點出櫃這一場,我真的是大崩潰...就會讓我想到國高中時期,我差點出櫃的情節。勾起遺憾又覺得捨不得難過的回憶....
最後以阿漢視角又在大崩潰是在淋浴間與電話亭。
在淋浴間那場戲,短短幾句的台詞與戲劇動作。讓我又再次啟動眼淚,電話亭卻是虐心又心痛的時刻。因為那時候從20年後長大版的阿漢跳回高中時期隔一年的阿漢,當阿漢回撥給Birdy,阿漢回說:「沒有想到你會call我」代表是Birdy事隔一年沒聯繫沒消息,卻還想著阿漢。所以才想打給阿漢。
這一場真的是爆哭又痛心的一場戲。
接下來二刷是在正式上映第一天9/30看的。我這次是以Birdy的角色去看完這部電影。從頭哭到尾沒有騙人。沒想到最痛最傷的是Birdy。雖然Birdy的角色是無畏沒在怕、瘋瘋癲癲的性格,抵抗社會的一個人。但從校園場次開始其實我就發現Birdy是一個內心是個敏感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說是因為解嚴時代後,兩位男生走的很近互動很頻繁的時候,都會被覺得是咖仔(同性戀)當阿漢同學說「不要再跟Birdy那麼靠近,不然別人會以為你也是咖仔(同性戀)。」這句台詞接下來電影場次就看到Birdy開始漸漸疏遠阿漢,開始交女朋友。因為Birdy深怕如果自己在那個封閉的年代跟阿漢說出我喜歡你,結果是不好的。對彼此都是不好的。
再來從辦公室Birdy與Birdy爸吵架打架那一場戲一直哭到電影結束。
阿漢與Birdy在教堂那場戲跟上帝禱告那場戲其實就可以知道Birdy對阿漢是有喜歡的。但因為以前的封閉年代,Birdy想讓阿漢變回大家所認為的正常人「異性戀」再來大崩潰眼淚不停流就是阿漢家阿漢差點像媽媽出櫃那場戲真的爆哭。先前媽媽看到在房間阿漢與Birdy睡覺抱在一起,然後吃飯時阿漢想要一台車跟哥哥借車。我覺得摩托車這個物件就代表著阿漢喜歡Birdy的愛的信物。就是因為這樣阿漢媽媽其實早就知道阿漢喜歡的對象是男生。所以媽媽才會跟阿漢說:「我還有一筆錢可以買車給你。」不料Birdy跟阿漢借車是載班班。
車禍那場戲在二刷就搞懂為什麼阿漢會回Birdy:「你覺得我只在意你還車給我嗎?」其實並不是,而是阿漢的心裡一定覺得我願意付出給你我的愛,也以「摩托車」愛的信物,帶你一起騎去玩。但你卻這樣對待我...後來淋浴間的那場戲更是讓我收不起眼淚。重複的「對不起」讓我知道Birdy是如此的愧疚遺憾於阿漢。在淋浴間那場戲Birdy才發現其實我也是愛著阿漢的。
沒想到二刷用Birdy的視角看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比阿漢的視角還來的痛與傷,而且我更是覺得痛的無法自拔。
國高中時期我真的有阿漢與Birdy的性格去面對自己與愛情。謝謝自己走過來了。謝謝曾經愛我傷我,我愛的我傷的人,雖然有甜蜜幸福也有難過痛苦遺憾,但還是謝謝你們刻在我心裡,回憶留在心裡至少都讓我們成長了。也很感謝柳導瞿導也謝謝演員們把這麼一部充滿愛與刻骨銘心的國片拍出來❤️謝謝你們,這部電影也讓我知道「活在當下」別留下遺憾。
如果大家週末無聊可以多多支持臺灣國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真的是充滿愛又是刻骨銘心的一段愛情故事電影。一定會勾起你/妳刻在心底的那個人。非常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
也順便幫瞿導宣傳,10/15瞿導監製的國片《無聲》要上映了,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臺灣電影,《無聲》入圍今年第57屆金馬獎8項大獎。值得一看的電影
#國片 #國片起飛一起拚 #電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神父台詞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
上映了一個多星期,終於在昨天趁著去光點台北買成瀨巳喜男的套票,順便看了這部甫上映便引起許多討論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但老實說,看完之後有些失望,無止盡日常生活片段堆積,看似意圖在互相凝望的細節中逐漸聚焦升溫兩人的感情關係,然而,過於斷裂、又或者說鬆散的敘事,卻讓如此這陽光底下放大鏡煎蛋的過程,最後失了焦,搞得最後情急之下來個大火快炒,但我們都知道那樣的大火不是來自於放大鏡。更甚者,這把放大鏡多年後在加拿大摔破了。
試圖理解自己觀影時為何會如此不耐,或許要從一句台詞出發。他說:「每個人的初戀,都像史詩電影般一樣偉大」這樣的台詞言下之意可能是說,我們的感情外人看來或許沒什麼,但其中的刻骨銘心只有我們兩個知道。而若以此延伸,或許可以有兩個有趣的聯想方向,一個是初戀故事,一個是史詩電影。
首先是初戀故事,端看整部片,其實就是一個初戀故事的爬梳過程,開場透過阿漢與神父私密的對話,帶出了他是如何陷入一段深刻的感情,而當中自己又是如何痛苦。因此從這樣的出發,或許可以臆測導演想要透過影像的爬梳,試圖去離清阿漢記憶中的初戀感情真實與否。這是一個意圖定義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影片中大篇幅的羅列了阿漢與Birdy之間相處的細節,帶著滿出來的主觀抒情,帶著觀眾一路從泳池的邂逅、深夜寢室的嬉鬧,台北謁陵,到後來經歷學妹事件、浴室一夜,最後一路狂奔到馬祖海邊,甚至到後來多年後在加拿大重遇。
因此,我相信根據阿漢的主觀視角,回過頭審視這段青春,兩個脆弱又敏感的年輕人,在極其封閉的校園以及黨國氛圍下試圖掙脫,然後又因為某種受限而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加以浪漫化與戲劇化的想像之後,他以為自己像那些古代的英雄般,在自己的青春生命裡披荊斬棘,最後獲得了某種悲壯性的歸屬,也因此將自己的初戀,定義成史詩。(雖然是藉著Birdy的口說出)
然而,我以為本片最大的問題便是在此將初戀故事的私密與史詩格局的宏觀過於快速的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讓置身事外的觀眾們,一開始便藉由阿漢與神父的對話就被丟進了阿漢想像中的史詩故事當中,因此我們只能跟著電影中那些章回式的、散文式的節奏往前走,但這樣的文體卻又沒有提供我們關於兩人除了情緒之外具體的相處細節,因為它以為那某種做為記憶證據的青春與時代符號能夠隱晦的引證出某種關於愛情的結論。但殊不知這些符號因為一則過於氾濫、二又過於發散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被阻絕在這樣散文式的符號段落故事之外,故事一直在重新啟動,觀眾一直期待有什麼確切的事件或破口可以讓自己被邀請深入其中。沒想到遲遲等不到之下,就一路過了這麼多年來到了加拿大。而這時他們才意識到符號的氾濫,並想要私下標籤,殊不知撕下的過程更造成整部電影的斷裂,搞得充滿殘膠(可能黏到王識賢的頭髮),那如果真要到最後才亟欲想要撕下這些符號,有場真正的對話,那為什麼一開始要貼這些呢?
總的來說,《刻在心底的名字》有很強的企圖,以兩個少年年少時代的相互傾慕,連結到當時的政治社會,搭配著青春成長的想像,意圖拉出一部屬於兩人的成長史詩。然而這樣的史詩為什麼最終不成一局,而又成了充滿濫情與吼叫的肥皂劇。私以為在於對於兩人、對於社會、甚至於對於時代國族氛圍的過於淺薄及武斷的想像,又或者說他無意更進一步去描述他們與世界互動關係的細節,僅對於兩人小世界的感情幽微變化有所興趣。但其實這樣也沒有關係,好好地將兩人封閉又衝突的情感糾葛描述清楚也很好,或許會變成某種台灣版的《燃燒女子的畫像》,或者《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他們都先是將兩人的情感脈絡好好處理之後,才漸漸加進了時代的影響。但《刻在心底的名字》卻過於急躁地將時代加了進來,並誤把這些貼近來的符號,當作兩人自己長出來的情感,進而混用了私人的初戀經驗與史詩般的時代國族氛圍。如此一來,看起來只會有些免強,有些過於膨脹自我,到頭來不僅初戀故事無法真的令人感動,國族史詩恐怕也難以真正到位。想起來不免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