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Country、State的差別;護照的作用 🔗https://wp.me/pd1HGm-kC
重點整理來了~~順手轉發呀❤️
➖➖➖➖➖➖➖➖➖➖➖➖
1. Nation、Country、State的差別
其實在中文上許多人常常把這三個詞彙翻譯成國家。
在國際法上具有國家法人格的政治實體就是主權國家,會用sovereign state 來稱呼,有時會簡稱 State (大寫)
為什麼會特別說大小寫?比如像是美國、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縮寫為USA,一般稱為United States(U.S.或US),或America)國名英文中的State ,是指形成美國這個主權國家的構成份子 state(小寫),這個在中文裡翻譯為州。這些州並不是主權國家,只是在美國內部的組成份子。
我們在看條約或者公約的資料時,有時會看到 Contracting State 這個詞,這邊的 State 會大寫,意即指的是主權國家。
因此我們要注意看上下文關係,如果是在看與美國有關的資料,若是小寫的 state 那就是稱呼美國內部的州。
在國際法上主權國家是 sovereign state,但如果有某個主權國家的議員用 country 這個詞時,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個 country 可能是指稱某個地域、地區區域,指稱某個上面有人、有土地、有治理當局,能自主運作的區域。但這個地域不一定是國際法上具有國家法人格的主權國家,特別是當這個地域缺乏外交能力的時候。
舉個例子,像是英國(其實稱聯合王國比較正確),全名是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國際標準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
英國由四個構成國組成,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而聯合王國UK國家政府就是用 country 來稱呼她內部這四個構成分子。
因此若看到英國相關資料,看到英國稱台灣為 country,那就是指台灣是不具有國家法人格的自主運作的單位。
因此,如果聽到有人,尤其是屬於大英國協體系的國家,用 country 稱台灣,不要高興得太早。
Nation 著重是人的部分,這個詞合理翻譯是民族而不是國家,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Nation State,也就是所謂的「民族國家」。若 nation 翻譯成國家,就會變成「國家國家」。
Nation是指由一群有共同文化、語言、歷史,對彼此有共同感、歸屬感的人所構成的民族。
Nation 這個詞其實就是指人,那為什麼會有人把它翻譯成國家?或者大多數會把Nation、Country、State通用?
原因是,當一群人共同生活時,除非四處飄泊,否則都會長駐某處,並透過長久共同生活 形成共同的文化、語言、歷史,並會在特定範圍內落地生根繁衍後代,進而集結成一個團體。
這群人會共同抵抗外在生存威脅,無論是抵禦野獸、抵抗外敵人、躲避氣候災難、或合作取得糧食。這群人是為了生存而聚在一起,為了共同完成事情而有了共通語言、文化,因為共同完成事情而有了歷史、形成共同體的意識。這群人會慢慢建立維持自己生存的專屬區域,進而形成邊界。若有其他族群侵入邊界就會產生競爭。而這群人可能會在對抗外敵的過程中進一步凝聚起來。族群為了生存而形成的專屬區域邊界跟地質上的邊界不一定相符,但可能會有差不多相符的地方,例如以河川或是山脈稜線為邊界。
這群共同生活的人會慢慢形成Nation(民族),而這個Nation的生存邊界涵蓋的區域就會成為Country。因為當一群人共同生活時,會出現領導階層,建立治理機構階來管理這群人跟生活區域,從而符合 country 的定義: 有人、有土地、有治理當局,能自主運作的區域。
那Country怎麼變成sovereign state?
現代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概念,是在十七世紀誕生。當時有一群代表各自 country 的領導者共同簽訂了西發利亞和約,創造出主權平等及領土完整性這些關於 sovereign state 的規則。當一個 country 接受並遵守 sovereign state 的框架與相關規則時,這個 country就會具有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的地位。
所以很多地方Nation、Country、State是可以互換。
基本上,當一個 country 願意遵守國際法秩序,願意遵守主權國家所形成的國際社會的規範,並得到國際社會其他成員的認可,就會得到主權國家的地位。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問:是不是沒得到其他國家認可就不是主權國家?
這在早期是這樣沒錯。西發利亞主權體系是歐洲出現的,在當時歐洲人會覺得自己文明開化,所以如果有個地區要主張自己是主權國家時,需要其他既有主權國家的承認。因為在當時的邏輯會認為,既然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構成的,要成為主權國家加入國際社會,就必須被既有成員承認你夠格,而且必須接受主權國家之間的規範。
所以,在當時如果現有的主權國家不願意承認某個主張自己是主權國家的地區是主權國家時,這個地區就會遇到麻煩。而不願意承認的主權國家還可能會運用影響力,透過政治操作讓其他國家不承認你是主權國家,這時候就會很麻煩。
歐洲許多國家在過去都是開船到處建殖民地,「發現」新大陸。當他們到新大陸遇到當地人時,可能會發現這群人確實是個Nation,他們生活的地域也滿足Country的要求,可是他們不懂sovereign state的原則,所以歐洲人不會承認這群人有soveriegn state,從而不承認這群人能得到領土完整跟主權平等原則的保障,所以歐洲人覺得自己可以任意侵略原住民的地方、把原住民的土地當成無主地 (terra nullius),並利用無主地先占來主張自己擁有領土主權。
當時的「無主地」概念與現在有落差。
在國際法剛出來時,只要不是sovereign state的領土就會被當作無主地,所以才會出現那些殖民者到某地方完全不尊重當地的民族生活的地區,不把他們當成主權國家,認為這不是領土,因此能透過「無主地先占」來取得領土主權:因為不承認你是主權國家,所以否定你控制下的地方是主權領土,又因為不是主權領土就是無主地,於是可以透過佔領來取得領土主權。
這時候就會知道Nation、Country 無法提供法律上的保護。只有sovereign state能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後來文明進步、重視人權概念以後,所謂的「無主地」概念就重新被檢視。透過尊重人權,而承認人具有決定自身未來的自決權,而由一群長久生活某處的人所構成的民族在與自決權概念結合後,就產生了可以用來建立主權國家的民族自決權。
也就是在國際法規則中,認可民族可以透過行使自決權來建立國家。
在這情況下,當某個民族要行使自決權建國時,通常就會以生存的範圍當作建國後的領土範圍。此時Nation民族生存的範圍不止是Country,也同時是此民族行使自決權建國成sovereign state之後的領土,這就是為什麼這三個詞有時會被當成同義詞的原因。但我們還是必須了解在什麼時候可以通用而什麼時候並不能互換。
之前有說過,一個主權國家可能是好幾個民族共同成立的,一個民族也可能會成立好幾個國家。所以Nation跟sovereign state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多的概念。可以數個民族成立一個國家,可以一個民族成立一個國家,可以一個民族成立數個國家。
所以Nation不能直接翻譯成國家,不然今天遇到數個民族成立的國家時就會很難描述了。
所以要看前後文也要看使用者所處的邏輯,如果是指有這一群人共同成立的主權國家時才可以把Nation翻成國家,只是盡量避免這樣混用。比如說 聯合王國(英國)在使用的Country就不一定是指主權國家,很有可能是自主運作的單位。
史明前輩之所以「台灣民族主義」,正是因為台灣民族還未形成才需要倡議。以現在狀況來說「台灣民族」還在形成中,且邊界還很模糊,再加上一些歷史緣由造成的麻煩,因此法理建國派並不是主張民族自決,而是主張住民自決。
台灣上有原住民族的各族存在,其實可以各自主張行使民族自決權,但問題是各部落人的數量跟資源有限,加上與其他非原住民族在文化、交通、經濟各層面的重疊與結合,要明確切割出領域邊界有許多難關要克服,而在中華民國政權下更是難以克服。
因此我們主張的台澎住民自決權,是以共同經歷過日治時期這個殖民時代的歷史事實為基礎來劃定人的範圍,並不是血統論,而是用客觀史實跟客觀的法律身分,無論屬於哪個民族、哪個民族邊界,只要是曾共同經歷殖民,就是共同體的一份子,可以在「去殖民化」脈絡下行使住民自決權來建國。
目前台灣的情況,有一群人但是Nation還未完整形成,共同體的認知明顯尚未整合完成,地理區域的Country則涵蓋了金馬東沙等中國領土,所以邊界很尷尬,而sovereign state則因為還沒完成建國程序所以不存在。因此,法理建國派在地理界線上,會先將國際法上的中國領土金馬東沙先排除留待之後處理,並主張依據客觀史實,優先以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台澎為範圍行使住民自決權建國。
在國際法上台澎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是一個自主運作的單位,有的人會說台灣是事實獨立,有人說事實上的國家,但在國際法上沒有這樣的說法,國際法上的主權獨立國家就是sovereign state 。
那些稱台灣是Country的某國議員,他們的國家都沒有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如果了解台灣的狀態覺得很難過的,可以把這心情轉化成建國的動力!
(這邊補充一下,「在建立國家時,『得到他國承認』是否是必要條件」的部分,可分「構成說」(Constitutive Theory)跟宣示說(Declaratory Theory)兩種。前者是必須得到他國承認才能有效建立一個國家,後者是國家是否有效建立與有沒有得到其他國家承認無關。「承認」在國際法通說上不是國家必要條件,但透過國際法程序建國後「承認」就可以發揮「外交效果」在國與國之間喔!)
關於事實獨立這個詞,在國際法上是沒有這個詞彙,這是政治詞彙。
台灣是自主運作的單位,那這個框架情況是什麼?ROC政權治理台澎的這個行為,ROC政權是依1945.9.2《一般命令第一號》同盟國分區授權佔領劃分了日本的領土,ROC政權就受這指令「代表盟軍全體成員」來台,以佔領執行者的角色受降跟實施軍事佔領。
《一般命令第一號》把日本在二戰時佔領的領土跟日本自己的領土,劃分成不同區塊由不同的盟軍成員佔領。
ROC政權是盟佔代管者,它的治理權限是來自於《一般命令第一號》,分區佔領的區域是同盟國劃定好的。佔領者在佔領地扮演的角色相當於一個國家的治理政權(政府),所以能做國家政府能做的事,但絕對不能要求佔領地人民效忠它。
基本上盟軍全體成員都會遵守分區授權佔領的規則,將當地的社會秩序、衛生、教育、醫療等維持在正常運作水準。
ROC政權對台澎南沙的治理權限是來自於同盟國分區佔領安排,而金馬東沙因為領土主權屬於中國主權國家,其他國家當然會基於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不多加干涉「中國領土」金馬東沙,ROC政權就是以中國政權(國家政府)的身分來統治金馬東沙。
台澎人也沒有在1945投票讓ROC政權來台,所以ROC政權絕對不是台澎人叫來的。大家要看清楚ROC政權為何可以在1945年來台澎,如果沒有《一般命令第一號》它是不可以到領土主權在當時屬於日本的台澎。
➖➖➖➖➖➖➖➖➖➖➖➖➖➖
2. 護照的作用
passport英文直翻就是通行證,最主要的用途是辨識持有此證件的人從哪來。
實質功能就是如果從某地來的人不能入境,至少還可以回到出發地,不會無處可去。
國家通常會對自己的國民發護照,並告訴其他國家自己將護照持有者當成自己的國民看待,如果護照持有人在海外發生事情,發照國家會為他出口氣。
例如美國護照持有者到加拿大被欺負,回美國跟國家政府哭哭,美國政府就可以要求加拿大給個交代。
在護照內頁,會看到發行護照的單位(通常是國家政府)要求其他治理單位(通常也是國家政府)給予此人合法合理的對待,如果對此人沒好好對待,則發行此本護照的單位會跳出來。簡單來說,就是發行護照的單位會罩他、保護他,所以我們稱之為「護」照。
由於發行護照的單位會保護持有人,而發行護照的單位通常是國家政府,因此會讓人誤以為只有主權國家才能發行護照,所以能發行護照的就是主權國家,這是錯誤的觀念。事實上,不是主權國家的地方也是可以發行護照的。例如港澳不是主權國家,是屬於中國主權國家的領土,而他們的治理單位也會發行護照。港、澳原本都是其他國家為了進行貿易而建立的殖民地,此地人民會去其他地方做生意進行商業行為,所以殖民者就會發給他們一個通行證去做生意。當港、澳回歸中國主權國家治理時,因為當地人民還是要繼續跟其他地方維持貿易關係,所以他們的治理單位發行該地區專屬的護照方便當地人民維持原有的經貿關係。
現在港澳的人拿護照雖然可以方便進出他國,但如果他們到海外被欺負,港澳的人要找誰幫忙出氣?當然是找PRC政權外交部,而不是找港澳特別行政區政府。
現在我們說護照很好用,通常是說可以免簽進入許多國家,但其實如果在海外出事,並不是光靠「免簽」可以幫忙的,還是要主權國家透過外交途徑來出面處理。
目前ROC政權發的護照,到國際上那15個承認他是中國國家政府的國家還會有點「保護」作用,如果是到其他180個國家,這本護照很難發揮什麼保護作用。
當然,有些國家例如美英,有特別針對ROC政權在台灣的狀況特別立法,把ROC政權這個台灣治理當局「當成」國家政府來看待,讓它可以替台灣人出聲。但如果遇到不把ROC政權看作中國合法政府代表,甚至把台澎人看成中國人、台灣當中國領土的國家,ROC政權發行的護照就只是單純的通行證,如果被這些國家欺負,找ROC政權就沒什麼保護作用了,搞不好找PRC政權的「中國大使館」還比較有用。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是因為想跟台灣人做生意、覺得台灣人文明水準夠又有消費能力有利本國觀光發展,所以給台灣人免簽,而不是因為ROC政權有多棒。所以不用擔心建國以後,這個國家發行的護照會不好用,因為其他國家仍舊要跟台灣人做生意、歡迎台灣人去觀光。
【文末補充】
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發行的護照可以免簽入境的國家/地區數目,之所以會比PRC政權發行的護照還多,就是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的人無論喜不喜歡PRC政權所代表的「中國」,他們都還是想跟住在香港、澳門地區的人往來,所以給管理香港、澳門地區的特區政府所發行的護照免簽 。台澎建國之後也是一樣。 無論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到時候喜不喜歡、承不承認在台澎建立的國家,只要他們還想跟住在台灣的人往來,就會給治理台灣的國家政府發行的護照免簽,給台灣人方便。
「前山剛久家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情報] 神田沙也加過世-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前山剛久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INTERES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前山剛久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INTERES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前山剛久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INTERES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情報] 神田沙也加過世- 看板C_Chat - PTT 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神田沙也加 - 发现|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新聞] 神田沙也加遺書曝光…淚訴遭男友劈腿!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新聞] 神田沙也加遺書曝光…淚訴遭男友劈腿!目睹小三LINE ...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前山剛久を許さな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情報] 神田沙也加過世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前山剛久家世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許是因為電視上重播次數頻繁到難以估算,畢竟已是兩年前的電影,但是至今每一次轉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每一次依然看到熱血沸騰加上熱淚盈眶,然後都會接著回頭讀讀當年寫下的肺腑之言,雖然有點長,偏偏難以多做刪減。
⠀⠀⠀⠀⠀
⠀⠀⠀⠀⠀
2008 年,鋼鐵人一夫當關破繭而出那刻起,世界因此產生變化,當時見識到英雄的能耐,漸漸理解到英雄的掙扎與兩難,接著領悟到英雄的成長與責任,而最終也認清,彈指間牆櫓灰飛煙滅,英雄的宿命就是終有一天得真正告別,告別現實,告別過去,告別遺憾,告別超能力,告別重責大任,告別年華歲月,告別血肉之軀,告別所恨之人,告別所愛之人,告別不斷奉獻自我的一生無私。
⠀⠀⠀⠀⠀
2012 年,第一次體會多位英雄集結在大銀幕的震撼,《復仇者聯盟》至少在院線刷了五次以上,當初的紈褲子弟成了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的父親,也從玩世不恭走到義無反顧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皇室之子早已不見過去的自傲與自負,被國仇家恨挫的毫無銳氣可言,一度頓悟一國之君該有何種氣度,卻又不得不以凡人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那無法控制的綠色身軀,一開始的躲躲藏藏、持續抵抗已不復見,早晚依然得學會與之並存並認同不甚完美卻尚可接受的本我。
⠀⠀⠀⠀⠀
奇異博士只有寥寥幾幕,Benedict Cumberbatch 的魅力卻發揮得淋漓盡致,當食指慢慢比出的剎那,「I am Iron Man」從唇齒中迸裂,十幾年的一切再次從眼前一閃而過,最初的六人背靠著背瞬間幻化出千軍萬馬,意味著我們真正進入了這十年間的每一部電影。是人皆會犯錯,選擇另一條路也不保證未來能夠一帆風順,一如生命中的「二次機會」,洛基的出現集結了復仇者聯盟,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英雄內戰的分崩離析也源自對與對的衝突,只是這個「二次機會」不但讓這群人主動彌補過錯、修補裂縫、正視傷痛、一夕成長,也與過去咬牙苦撐的自己努力和解。
⠀⠀⠀⠀⠀
⠀⠀⠀⠀⠀
普遍認知中,索爾可以說是較為無趣的角色,《復仇者聯盟》整系列賦予他更豐富的情感轉折。半人半神,召喚閃電,飛天遁地,自詡不老之身與阿斯嘉王位繼承人,一度心高氣傲目空一切,卻仍舊只能眼睜睜失去父親、母親、弟弟、族人,失去江山,失去依歸,失去自幼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一肩攬在身上的宇宙和平猶如天大諷刺,別時容易見時難,只剩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他有神的能耐也有無異於常人的脆弱,自責、歉疚與絕望壓得他一敗塗地,早已無顏面對曾經如此疼愛他的母后,做夢都沒想到還能再次踏上熟悉的故土,然而,天底下也只有母親能察覺孩子的不對勁之處。在未來過得不好吧?一滴眼淚無聲滑落,媽媽的慈愛與溫暖撫慰了索爾封閉凋零的內心,給予他再次挺身而出的勇氣,卸下重擔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
⠀⠀⠀⠀⠀
綠色大傢伙衝動易怒的個性比起索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壓抑、厭惡,到和平相處,浩克和班納共用同一副軀殼,深怕傷及無辜寧可獨來獨往,不被允許擁有正常人的生活,無論過去的舊情或無緣發展的情愫,有時候,就是為了愛,你更必須成為陌生人。六顆無限寶石附著的手套,彈指瞬間所釋放出的伽瑪射線連薩諾斯都差點無法承受,更遑論普通肉身根本毫無活命的機會,想起以前東尼曾奉勸班納,好比胸口反應爐也是一種可怕的恩賜,但他自己學會如何控制,既然班納能在那麼強烈的伽瑪射線中存活下來,不如視之為一種助力,至於命運如此安排的目的究竟為何?很久很久以後,終於真相大白。
⠀⠀⠀⠀⠀
論復仇者核心幾位人物,黑寡婦是最令我心疼的角色,她與鷹眼毫無家世背景可言,更遑論超能力或驚人遭遇,亦步亦趨的只剩不堪回首的過去與難以掙脫的陰影,從一無所有到親手集結了一群身懷絕技的家人,從孤軍奮鬥到並肩於世界各地背靠著背浴血奮戰,在槍林彈雨中吃力跟上隊友萬中選一的能力,彷彿終於有幸擁抱一個家,從此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
一度瞥見她不為人知的過去,短短幾秒只感受到無盡的折磨與無助,那份龐大磁場也吸引默默類似處境的朋友,一如浩克、鷹眼、隊長,無一不是抱殘守缺形單影隻,其他英雄拋下原本的生活來到這裡,她卻於此落地生根。縱使為了生存曾殺人不眨眼,這一群人成為她灰暗世界裡的救贖,一起走過大風大浪,共同經歷生離死別,復仇者聯盟裡每一個人都是鋼,不容彎折、不願妥協,黑寡婦卻宛若流動的水,沉著冷靜,以柔克剛。總是急中生智化險為夷,只有她從未放棄,只有她能安撫失去理智的野獸,只有她不以大錯評判他人,針鋒相對時努力和緩眾人緊繃的關係,英雄內戰時艱難的夾在手背與手心中間,分崩離析時試圖拼湊回一個家的樣貌,人去樓空時黯然落淚緊守滿是回憶之處。
⠀⠀⠀⠀⠀
有這群英雄在的復仇者聯盟才是她的全世界,日也盼夜也盼,好不容易在絕望深淵望見一絲希望,進入量子領域前滿臉笑容說著待會見,卻於必須犧牲時毫不猶豫縱身躍下,沒關係的,因為自己一生沒有羈絆,命懸於此,與其孤獨度日不如為了這份曾經美好奉獻自我,無怨也無悔,鬆開手我們擁有一切。
⠀⠀⠀⠀⠀
漫威世界裡每一位女性都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無比堅強亦無比溫柔,小辣椒是,索爾母親是,Peggy Carter 是,葛摩拉是,涅布拉是,緋紅女巫是,驚奇隊長是,黑寡婦更是,沒有她就沒有昔日的復仇者聯盟,也沒有現在磅礡壯闊的 Avengers Assemble,隨著這群大男孩不捨的英雄淚一一落下,更感受到,一個人是否偉大取決於她最終得到了多少愛。
⠀⠀⠀⠀⠀
⠀⠀⠀⠀⠀
「我知道自由的代價很高,一直都是,但我願意付出一切。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我也認了,但我願賭我不是唯一一個。」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high. It always has been. And it's a price I'm willing to pay. And if I'm the only one, then so be it. But I'm willing to bet I'm not.
⠀⠀⠀⠀⠀
有些人可以放下過去,然而有些人就是無法做到,美國隊長始終都是個人最喜愛的漫威英雄,《美國隊長:酷寒戰士》也是心中最棒的漫威電影沒有之一,Steve Rogers 單單憑著血肉之軀就能與超能力、與外星生物、與華麗配備並駕齊驅,原因在於那雙眼眸散發出任何人事物都無法動搖的信念,一身傲骨擇善固執,明知不可而為之,雖千萬人亦吾往矣。
⠀⠀⠀⠀⠀
一眨眼海底冰封 70 年,任憑物換星移滄海桑田,歸來仍是少年,錯過了她的美好年華,遲到了人生的第一支舞,縱使形體已逝天人永隔,心之所向卻從一而終,強忍悲慟陪伴此生認定的唯一走完最後一段人生旅程,時不我予的痛苦如千斤般再度強加於扛起世界的肩膀上,以蒼生為己任,後天下之樂而樂。
⠀⠀⠀⠀⠀
身為復仇者的精神領袖,世人心中的正義化身,凡事自重自愛以身作則,即使實力懸殊也不落人後,然而,卻不得不承認人終有極限,人也都會被改變,被時間被世道改變。因此重來一次後,他笑看曾經的「Hail Hydra」與「I can do this all day」,過去瘦小備受嘲笑的身軀,如今終於舉起雷神之鎚,於舉世見證之下閃電操縱自如,毫不猶豫與薩諾斯正面對決,一次一次倒下,再一次一次咬牙站起,面對生命他從未萬念俱灰,面對死亡他也未曾放棄希望。
⠀⠀⠀⠀⠀
隊長與鋼鐵人是不打不相識的水火不容,那時的隊長甫見識到世界複雜、科技進步,身邊沒有一位舊時知交,尤其格格不入的是那不容於世的善良、真誠與純粹;好不容易與巴奇重逢,寧死也不願棄彼此於不顧,微微一笑「愚蠢都被你帶走了」,今昔屢屢相互輝映。幸好一個長期活在過去之人終於如願回到過去,在畢生的遺憾裡完成了平淡幸福的未竟之事,昏黃燈光映照在翩翩漫舞的陶醉面龐,命運曾經來不及給予,繞了一大圈回到的原點令人淚濕滿襟,美國隊長自始至終都是漫威電影中最純粹美好的一面。
⠀⠀⠀⠀⠀
⠀⠀⠀⠀⠀
反觀身上無處不見人格缺陷的東尼,坐擁家族企業,頭腦與財富皆傲視群雄,褪去金屬盔甲後還是天才、億萬富翁、花花公子、慈善家,那伶牙俐齒與玩世不恭的態度總是把每個人氣得牙癢癢。但他們同樣執著同等溫柔,後來漸漸發覺,這也是他的一層鋼鐵衣,刀子口掩飾著豆腐心,我行我素遮蓋著纖細敏感,話總是衝口太快卻往往努力亡羊補牢,骨子裡更把復仇者聯盟看得比這輩子任何事物的分量還重。
⠀⠀⠀⠀⠀
「你只為自己奮鬥,你不是會犧牲小我的那種人,不願撐開鐵絲網讓別人先過。」
⠀⠀⠀⠀⠀
「我想我會直接把網子剪開。」
⠀⠀⠀⠀⠀
言猶在耳,東尼面臨的掙扎不亞於任何一位英雄,曾經對父親充滿怨恨,對感情漫不經心,對生命不懂珍惜,但最終依然不計一切代價以自認合理的方式保護這個熱愛卻不自知的世界。他極其在乎成長過程中的親情缺口,卻必須在手足之情與不共戴天之仇中間選擇;他為了鞏固這個得來不易的超級英雄大家庭,以兩害相衡取其輕的考量嘗試說服隊友;遇見了彷彿過去缺乏父愛的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孩子在懷裡灰飛煙滅;嘴裡嚷著回歸平淡經不起任何失去,然而五年來總在夜闌人靜時尋找一絲救回眾人的可能;其實也無意於將徹底慘敗歸咎於任何人身上,只是區區凡人的他還是被無力感深深擊潰,從太空歷劫歸來後終究壓抑不了瀕臨崩毀的情緒,那瞬間讓人極為難過,一雙眼裡滿是挫敗與不堪,一雙眼裡則看見信念再度被狠狠瓦解。
⠀⠀⠀⠀⠀
數度告訴死神不應是今天,破土而出的十一年來,改變最多、成長最多的莫屬東尼。找到了生命的方向與使命,願意承擔責任和後果,跨越了長期過不去的心結,學會成為一位真正的丈夫與父親;更與隊長在無數次爭吵中從相斥走到同心,而後被迫四分五裂,再見是隔閡與怨懟,最後則收在心有靈犀的和解釋懷,盡力修補超越生死的信任和友誼,兩人同等固執、同等心軟、同等不善表達,一個從大公無私走向為自己著想,一個則從自私自利走向成仁取義,落紅皆非無情物,各化春泥更護花。
⠀⠀⠀⠀⠀
在小我與大我之間,在家庭與世界之間,在人性與情操之間,無論人生這條漫漫長路有多遙遠,穿梭於各個時空的過程中他體悟到時間並非線性前進,結局打從開始就擺在彼端,能選擇的只是張開雙臂欣然接受,因為終點永遠是旅程的一部分,他已為世人付出所有。
⠀⠀⠀⠀⠀
⠀⠀⠀⠀⠀
這是一個關於傳承與放手的故事,也一個關於修補與和解的過程,無論對象是他人、往事或自我。幾乎九成九的人都知道《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的死灰必定復燃,但親眼見證的剎那依然難以按耐熱血沸騰之情,就如最後的最後東尼做出的選擇,收尾永遠是為了觀眾而設計,誰香消玉殞,誰壯烈成仁,注定無法改變,終點亦是旅程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他們如何走到今天的局面,我們如何在這段被共同分享的記憶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激盪、生命經驗,這才是屬於劇中角色與現實人生映照之下難能可貴的自由意志。
⠀⠀⠀⠀⠀
每個人都希望結局可以快樂圓滿,世事卻往往無法盡如人意,唯一肯定的,我愛你永遠不只三千遍,因為愛就是年久月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這齣細細佈局十一年完美終章,也是一封蘊藏千言萬語的史詩情書,謝謝十幾年來一起走過的一切,我們也必須學會與他們告別,萬事萬物皆非永恆,這是生命的一環。
⠀⠀⠀⠀⠀
⠀⠀⠀⠀⠀
To live in this world
⠀⠀⠀⠀⠀
you must be able
to do three things:
to love what is mortal
to hold it
⠀⠀⠀⠀⠀
against your bones knowing
your own life depends on it
and, when the time comes to let it go,
to let it go.
⠀⠀⠀⠀⠀
— —《In Blackwater Woods》Mary Oliver
前山剛久家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的直播重點整理♡
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後代,為什麼要支持法理建國的論述 https://wp.me/pd1HGm-gC
➖➖➖➖➖➖➖➖➖➖➖➖➖
主題: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後代,為什麼要支持法理建國的論述?
1.法律面的理由
2.情感面的理由
3.族群面的理由
開始前先說一下我的想法。
台澎法理建國派談的「去殖民化」是以「台澎及其上住民曾被日本殖民,台澎是原日本殖民地」的事實為基礎,所以可以行使自決權建國的住民,就會以「原日本殖民地的住民及其後代」為主。
這是法律上的定性,也是「去殖民化」在執行上的必要原則。
至於因為中國內戰被迫離鄉背井前來台灣的中國難民之所以原則上不能參與「去殖民化」脈絡下的自決建國程序,原因有二:
1.這些中國難民在隨中華民國政權流亡台澎前,既非台澎住民,也未曾被日本殖民,並非「原日本殖民地住民」,所以不符合「去殖民化」脈絡下行使自決權的住民資格。
2.中華民國政權從1945.10.25開始,在台澎的身分就是盟軍佔領代管執行者,是佔領者的角色。則依照國際法中佔領法的相關規範,特別是《海牙第四公約》、《日內瓦第四公約》的規範,中華民國政權非但不得將台澎當成自有領土、不得將台澎住民當成自有國民要求效忠,更不能將其本國國民大量移轉到佔領地台澎。
因此,中華民國政權在流亡台澎的同時,將大量的中國人民移居台澎,本身就違反國際法,因此來台的中國人法律性質是屬於「『非法』難民」。讓「『非法』中華民國難民」沒資格參與台澎自決建國程序的,是難民身上的合法中華民國國籍。
難民並非貶抑,這是具有國際法上的法律身分。
中華民國國籍法是屬人主義(這就是血統主義)為主、屬地主義為輔的折衷主義。所以,「『非法』中華民國難民」的後代也具有合法中華民國國籍,這使得他們的後代在台澎一樣是「『非法』中華民國難民」。
而 1949 來台的中華民國難民及其後代之所以不能參與台澎自決建國程序,就是源自於中華民國政權當年將其違法移置到台澎在他們身上附加的「非法」性質。
至於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雖然目前都有中華民國國籍,但在法律上並非真正的中華民國國民,其原因在於:原日籍台澎住民在《舊金山和約》生效後,因為喪失日本國籍而成為無國籍人。而他們所持有的中華民國國籍,只是身為盟軍佔領執行者的中華民國政權基於管理上的方便所賦予的,並非原日籍台澎住民真正的國籍,原日籍台澎住民自然也不會因此成為「非法」居留在台澎的中華民國國民。
法理建國派主張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在「去殖民化」脈絡下,依國際法行使自決權建國,目的是要讓目前所有在中華民國政權治下地區生活的居民(也包括中國領土金馬東沙生活的居民),能夠成為在台澎建立的主權獨立國家的國民,在台澎安居樂業,徹底遠離中華民國政權這個中國流亡政權身上的一切包袱(一中、中國內戰)、徹底摧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叫囂「武統」的一切法律上藉口,讓台澎能以主權國家的身分跟有台國家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有效嚇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侵台野心。
而對以「『非法』難民」身分居住在台澎的 1949 中華民國難民及其後代,我們台澎法理建國派不是主張「依法」全部遣返回中國本土,而是主張這些人可以依其意願直接歸化成為台澎國家的國民,從而徹底擺脫「『非法』難民」身分,可以在台澎安居樂業。
法理建國派想要做的事情,是讓所有台澎居民有一個全新的開始,而這個全新的開始,必須以一個在建立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可被質疑的法律上瑕疵的主權國家為基礎。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行使自決權,是要為包括「非法」中國難民及其後代在內的全體台澎居民打造這個基礎,是要為所有台澎居民開啟通往國際社會的大門。
如果 1949 中華民國難民後代,不管是第幾代,口中的「愛台灣」、「認同台灣」、「以台灣為故鄉」是真心的,那就可以理解建國的心。誠實面對自己的身分,也不需要背負負罪感,也不用去繼承祖先的遺志統一中國,支持、協助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行使自決權,建立一個能讓大家世世代代安居樂業的國家。
我們在前幾集有說明很清楚法律層面上的差異,大家可以先行回顧。
👉🏻 內部自決權 vs 外部自決權、民族自決權 vs 住民自決權、自決權的行使 https://wp.me/pd1HGm-5S
➖➖➖➖➖➖➖➖➖➖➖➖➖➖➖
前幾集還說明了具體的建國步驟,有說到台澎人的使命就好比一個開門的人,大家住在地窖中,這個門只能被台澎人打開,因為台澎人握有KEY,就是法律資格可以行使去殖民化。
開門以後,大家都可以走出去,走出去的人是大家,所以我們不是只為台澎人而建國,我們是希望現在居住在台澎上的所有人都可以獲得自由,透過了解客觀史實,有了共識認知,一起前進,所以法理建國派並沒有要割捨任何人,也不是為了某些人的私利。
台澎住民要意識到這個行使自決權是為了大家,也為了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其他人。
沒有經歷日本殖民的人,沒辦法行使住民自決,但仍舊可以了解這個目標,來支持台澎人握著KEY。
就好比參加運動會,班上會派出選手去比賽,其他同學在場下會為上場的同學加油,獲得勝利時,榮耀是整個班級,並不只限於選手,大家各司其職,都可以知道目標是什麼。
大家有空可以到戶政事務所申請直系血親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可以清楚判斷在台澎自決建國程序中,誰可以是上場選手,誰是當啦啦隊。例如:我的戶口調查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3275590920996/
➖➖➖➖➖➖➖➖➖➖➖➖➖➖➖
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後代,為什麼要支持法理建國的論述?
1.法律面的理由
法律層面來看是沒有模糊空間的,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就屬於國際法上的難民身分,其後代也會是難民後代,這沒有任何貶抑喔!在這情況之下,如果沒有法律上的正當理由去賦予新的身分的話,那難民的身分就會一直跟著。台澎在國際法上是主權未定的狀態,不是主權國家,所以1949年落難的中國人來到台澎就沒有正當權限,法律性質就會產生許多影響,而且難民的心態也會存在,如果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身分定位,那留在台澎上思想、視角也會不同。
舉個例,敘利亞難民在歐洲有數百萬的難民,他們身分是有明確標示出來,也因為這身分在法律上受到許多限制,但同時也因為這身分也得到法律上的協助。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從原本的國家、土地逃難到他國,犧牲了原本生存的空間,但若真的發生了,真的要探究法律身分就會被他國認定為外來者、避難者、暫時居住未必久留。
1949年流亡的中國難民的心態,要逃的是中國內戰,以他們視角就是國共內戰,這個威脅始終存在,對他們來說台灣離中國還是很近,心中仍舊會有強烈的不安,因此有很多中國人逃難來台,無論是用非法還是合法得到的財富,他們下一步幾乎會是移民到其他國家,就是海外移民潮。而1952.4.28以前的日籍台澎住民很少會主動移民海外,比較常見會是戒嚴時期被列入黑名單被迫移民海外。
這樣相比之下1949來台的中國人會把台澎當作一個暫時地,不會想久留,會想逃到更遠的地方。就算移民到很遠的地方,擁有雙重國籍,心態上仍舊還是會自認為中國人的想法,就是華人依戀,所以若中華民國政權辦選舉,還是會回來投票選親中政黨,就算移民也沒辦法真正當他國的國民,割捨不了原本是中國人的心。
中華民國政權本身的國籍,有在國籍法上要求,若要歸化必須先放棄原有的國家國籍,對很多國家來說,是不承認中華民國是中國代表政府,也不會承認中華民國國籍有國際法上的效力。因此若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在這些承認PRC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的國家立場上來看這就屬於 「非法」中國國籍(此處的「非法」指不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的國家不承認其核發的國籍為合法有效的中國國籍的狀態。若是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的國家,中華民國政權所核發的國籍就是合法有效的中國國籍)。
所以如果為了歸化到他國國籍要先出具放棄原本國籍身分的證明時,拿ROC政權發的沒有用,而要去找PRC政權申請,這就會很尷尬了。
在國際法上有基本原則,世界人權宣言中有說人有權擁有國籍 ,國際公約上也有說要盡量減少無國籍人士。因此持有不被承認的中國國籍的中華民國人,移民前的申請放棄國籍的申請會遇到困難,而他國國籍的人士,來台多年想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要放棄原本國籍時,也會遇到原本國家不給放棄,因為要避免無國籍情況,主要原因就是該國不承認ROC政權的 「不被承認的中國國籍」 。
(中華民國政權發的中國國籍只對不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代表政府的國家才會是「非法」的國籍,平時避免單獨將中華民國政權發的國籍稱為非法中國國籍,應稱為「不被承認的中國國籍」或「無效的中國國籍」。事實上,國際上只有15個國家承認這個中華民國政權發的中國國籍。)
舉個例,在台生活多年的傳教士,遲遲拿不到中華民國國籍身分證,就是因為原本國家申請不到放棄國籍,拿不到放棄原國籍的證明就無法歸化成中華民國國籍,後來ROC政權有修法寬待給在台灣有貢獻的外國人,可以不用這些麻煩手續,就能拿到中華民國國籍身分證。
再舉個例,若與他國國民結婚,伴侶要歸化成中華民國國籍,但原先國家不承認ROC政權是中國政府,就不會讓他國民放棄原本國籍,拿不到原國籍放棄證明就無法完成歸化程序。
台澎建國後,原1949難民及其後代要住在台澎,在法律面要除掉中國難民身分,就是拿到新的國家身分,就可以理直氣壯的生活在台澎。
台澎建國後,台澎人就會是在國際法上合法擁有台澎主權的國家的國民,不會再受限一中兩政權的框架下,被ROC/PRC政權給制約。若生涯規劃要移民他國要放棄台澎國籍取得新國家國籍,也會很容易取得放棄台澎國籍的證明,也不會被他國質疑這份「放棄原國籍證明」的法律效力。
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後代,為什麼要支持法理建國的論述? 法律面就是台澎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台澎人的國籍就會是國際法上合法國籍,能讓1949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歸化新的國籍身分在台澎安居樂業,也可以有其他人生規劃移民他國,也會讓路走得更順,如果與他國國民結婚,伴侶要歸化成台澎國民也會容易許多。
法律面也不一定是1949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會遇到這些問題,也會是現在台澎人在國際法上無國籍的身分會遇到的難題,所以台澎建國後可以處理原本因為中華民國國籍造成的問題。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法律面後來共同合作來完成自決建國的程序。
➖➖➖➖➖➖➖➖➖➖➖➖➖
2.情感面的理由
我的想法是1949年來台的中國難民有的位階身分較高的會帶有優越感,我會稱他們為既得利益者,但我後來也發現他們的後代也不一定會有這樣的心態,也可能有不同政治立場,就會想為了台灣做點什麼,但是在剛接觸法理建國論述時,就會因為「沒辦法參與住民自決」而感到氣餒,但就像開場時說的,他也可做啦啦隊,可以成為法理建國的推廣者,大家來分工合作完成自決建國前的條件。
情感面很好的理由其實就是從小生長在台澎的人,對中國的依戀會比較少,不會像長輩總想著認祖歸宗,對台灣這塊土地文化與歷史不在意。在台澎成長的中國難民後代也不一定跟祖父母輩一樣對中國大陸有情感,也不會覺得骨灰要葬在中國大陸,反而對這塊土地文化與歷史充滿感恩。
其實只要愛著從小生長到大的台澎這塊土地,願意以台灣為出發點思考,就會知道對台澎最好的未來就是建立個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真正切割一中兩政權的紛擾。
情感面可以分兩個方面,第一是對台灣的情感,第二是對中國的情感。
1949來的中國人(第一代)對原本的中國有強烈的依戀,希望落葉歸根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第二代、第三代在台灣出生長大的,會面臨到情感面的衝突,因為缺少對中國的記憶,對中國的情感則是源自於祖父母、父母,所以對中國的連結就沒有直接接觸,那如果對台灣的土地有連結,這個連結是「臺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這個立基點,但事實上中華民國政權根本無法「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客觀層面來說這已經是無法達成的事情,所以這種心態認同會導致他覺得自己是愛台灣的,但是與「不認同 臺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的人來講就是不同,因為對「愛台灣跟台灣未來的想像」不同,所以就會不斷遇到情感面的衝擊與矛盾。
台澎住民上有許多「愛台灣」的主張,但是「怎麼去愛」大家做法不盡相同。
探究到底就會發現「愛台灣」最終的目的跟理由,如果是要「從台灣以中華民國視角統一中國」,就會受到另一群「愛台灣」,但最終目的是脫離「一中兩政權」的人的撻伐。
換句話說,當你是1949中國難民後代,你對台灣的連結卻是中華民國,目標則是統一中國,想著中國,那你今天忠於自己的情感坦承這個想法,就會面臨到大多數不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人對你的指責,這個情感面的對立就會很難以有共識。
所以台澎建國後可以真正讓大家的情感面都從建國後這個當作起點開始發展。
舉個例子,就好比你苦苦追求一個人,屢屢遭到拒絕,但真正可以讓你死心,就是對方已經有對象,或甚至已經結婚了。當對方法律定位已經很明確了,那你也會有很好的理由不要繼續依戀下去,可以好好的割捨重新出發。
法理建國派很理解情感面要真正切割「中國依戀」是很不容易,特別是情感連結源自於家族,讓1949中國難民後代沒辦法背棄家族,就會放不下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的執念,所以當台澎建國以後,就可以協助 中國難民後代 「斷捨離」,可以斷的乾脆一點。在國際法上台澎的領土主權就會歸屬於台澎新的國家,就不會有任何理由去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是ROC/PRC政權),而反攻大陸的心態也會放下。
那1949中國難民後代如果有認同台灣的人,不認為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人,也就不會有大中華主義,所以對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跟中國PRC政權藕斷絲連,也會感到很不舒服,這時候可能會產生「原罪」負罪感、愧疚感、自卑感,會想到自己這個身分造成現在台澎的困境,而感到難受,這樣的中國難民身分其實也不是可以選擇的,你並沒有做錯什麼,1949中國難民也算是大時代的受難者,跟著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無論是主動被動的決定,來到台澎後生下的後代也是非自願的,在台澎成長後了解台澎的歷史,當聽到台澎人指責二二八、白色恐怖時也會感到煎熬跟歉意,這樣的煎熬心結其實是很需要解開的。
1949年來台的中國人後代,為什麼要支持法理建國的論述? 情感面來說就是讓1949中國難民及其後代可以找到放棄的理由,放下大中華主義、放下中華民國、擺脫一中兩政權、重新在台澎出發、愛著台澎土地在此生根。而對支持法理建國的1949中國難民後代就是可以放下心裡的負擔跟愧疚感重新出發,會有更開心的心理狀態。
➖➖➖➖➖➖➖➖➖➖➖➖➖➖➖➖
3.族群面的理由
我的想法是台灣人四百年史,就是不斷的有不同民族來到台灣,在四百年中台灣的意識逐漸被重視,法理建國派想的是建立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可以包容任何年代來到台灣與在台灣出生的人,不用再分你是原住民、新住民、客家人、福佬人、以及台澎人、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史明主張「台灣民族主義」,如果台灣民族已經形成,就不需要倡議,但這是一個進行式跟目標,因為建國以後就會形成以國為本的生命共同體,就是「國族」認同感。
國族之內會有不同民族,就像說自己是「美國人」,美國人就是國族認同,而細分美國人裡面還有不同民族。我期許的是台澎建國後,台灣人成為如同「美國人」般的國族名稱,這個國族裡面包含屬於各種民族的國民,沒有任何民族會被抹煞。台灣四百多年來的殖民給我們的的最大啟示,就是惟有建立真正屬於自己「具有國家法人格」的國家,建立一個「主權獨立的多民族國家」,才能真正終結殖民悲劇。
族群面要處理的族群之間的衝突。
在台灣主張的台灣獨立運動,許多主張者都會提到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做的暴行,這就產生的族群緊張對立,就會由所有具有相關屬性的人來承擔,這樣對立存在就會很明顯。就好比在中華民國政權體制內做的轉型正義,就會發現族群邊界就會出現,追究不當黨產時也會提到族群的不同。
舉個例,詐騙集團台灣民政府,曾經辱罵中華民國榮民身分的人上新聞,如果說台澎建國了,這些中華民國榮民若選擇歸化台澎新國家,大家的身分基礎就都一樣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重新開始了,不會因為你是從哪個時期來,受到怎樣的遭遇、得到法律上的利益,這些不平等的福利就會被重置跟修正。
無論你是以優越感的身分、或者是背負原罪有愧疚感的中國難民及其後代,都會說自己是「外省人」,這個身分標籤及說法會把自己說成「外」,就是把自己當成外來者;無論是哪個台灣原住民族,被說是原住民的身分,這個「原」就是被歸類在很早就住在台澎上的人;還有「本土」族群的說法這個「本土」就會形成族群上的差異性。這個差異性就會有排斥性,不只對「本土」族群來說,也會對「中國難民」這個標記造成根本上的對立。
這樣的情況下對自己的稱謂有這樣的標記,要與其他族群生活,要怎樣成為「想像的共同體」?
其實建國前有「同在一條船上」的共同體意識存在其實就足夠了,不需要將族群身分明顯做出標記。建國後都可以成為第一批的國民,也不會再有內外之分。
法理建國的論述其實是包容性很大,我們想建構的國家是可以包容所有不同時期來到台澎的族群,我們誠實面對現在的狀況,提出的論述是所有的台澎居民一起來建立長治久安的國家。
👉🏻 具體建國步驟、行前具備條件以及終止代管自決建國後的工作 https://wp.me/pd1HGm-7P
台灣其實善用台澎法理地位這個「領土主權未定」的法律狀態,可以很好的切割中國(PRC/ROC政權)與台灣。
❤️台灣有的優勢有:
1. 沒有主權母國的干涉,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是簽署《舊金山和約》及其子約的國家都不能漠視的法理地位。
2. 天然海島屏障,天然的戰略地位。
3. 台灣人有辦法透過民主自由選舉來掌控中華民國政權,使其承認「盟佔代管機構的身分」。
4. 台灣的民主、經濟、人民素養有一定的水準。
善用國際社會所遵循的規範靠自己站起來,必須先自助而後才會有人助、天助。
願大家一起走在法理建國的路上:)
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情報] 神田沙也加過世- 看板C_Chat - PTT 動漫區 的推薦與評價
沙也加在簽約了跟男友前山剛久預計同住的新公寓之後,前山不僅反悔還讓私自 ... 推chuegou: 真是蠢貨能攀上這種家世的另一半少奮鬥20年耶 01/05 21:39. ... <看更多>
前山剛久家世 在 #神田沙也加 - 发现|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神田沙也加遺書曝光發現男友前山剛久劈腿偶像前女友:我打從心底. ent.fanpiece.com. 神田沙也加遺書曝光發現男友前山剛久劈腿偶像前女友:我打從心底愛著你- FanPiece. ... <看更多>
前山剛久家世 在 Re: [情報] 神田沙也加過世-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