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愛爬高-他們有⚠️危險意識嗎?
#治療師的感統小學堂
爬沙發🪑、爬櫃子,隨意從高處跳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顧安全,
大人眼睛一秒都不能離開他們,
不然下一瞬間可能就會出大事,
每天都在講危險、會受傷了!
他們到底有沒有危險意識🤦?
栗子和恬兒治療師今天就來介紹
☑️危險意識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生❓
☑️孩子為什麼總是這麼「大膽」❓
-
孩子其實在出生6⃣個月開始就發展出👁深度覺,
所以把他們放到一個有高低落差十分明顯的平面上時,
他們其實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高度,
知道下一步的地面很深,而不敢直接爬過去,
(🔍有個十分有名的研究叫做「#視覺懸崖」,
非常有趣,大家也可以去搜尋看看)
漸漸到了4⃣歲才會發展出跟大人一樣的準確深度覺,
所以當孩子剛建立深度覺時,
也是他們第一次認知到的危機意識的時候喔。
-
但為什麼長大後,孩子反而不怕高,
經常出現各種爬高、從高處一躍而下的🚫危險行為,
每每看到這種景象,大人的心臟都快停了😱,
他們真的有感受到危險嗎?
其實孩子會有這些行為,可以從幾面向來看:
🔺#想尋求前庭覺刺激 或 #前庭覺刺激經驗少
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在比較高的地方,就是因為這樣,
所以他們故意想往高處爬,體驗從上跳下的感覺,
也就是♥️想得到「前庭覺刺激」
打個比方,許多人也喜歡玩跳水、高空跳傘,
類似這種極限運動帶來的刺激感。
-
通常喜歡到處爬高的行為比較常發生在2-4歲,
除了覺得高處是個未知的世界之外,
(餅乾糖果神秘物品都藏在上面😂?)
當他們往上爬,
在高處的感覺會給予強烈的前庭覺刺激,
剛開始經驗到這樣的前庭覺刺激時,
會覺得很興奮,讓他們不由自主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進行這樣的活動,
不過一陣子後,孩子可能玩膩了,
感覺刺激的需求被滿足了🙆♂️,就會漸漸減少〽️,
而且大一點後,身體能力越來越好
也開始可以玩比較難的活動,
像是打球🏀、騎腳踏車🚴♂…等等
能進行更多有趣的活動,就不會侷限在只能
藉由攀爬到高處來滿足好玩的心情。
-
🔺#前庭覺刺激不敏感
還有一方面是,
有些孩子對 前庭覺刺激「不敏感」⚠️
所以他會不停的想要去👉尋求👈這樣的感覺,
才能感受到前庭覺刺激帶來的快樂,
甚至這樣的孩子有時候也會被❌誤以為是過動兒,
但其實他只是 #感覺統合失調 的孩子,
經過適當的治療很快就能找回生活的品質。
-
不過要怎麼區分,這就要經由職能治療師進行專業評估才能判斷,
所以今天就先簡單介紹,
讓大家了解孩子的感覺系統與行為之間的影響,
就不會覺得他們是故意的,
可以看成他們誕生到這個世界🌎,
正在透過各種行為來熟悉、學習現在的環境~
#小小複習時間
之前寫過前庭覺「過度敏感」而導致的重力不安全感文章,
剛好跟本篇的前庭覺不敏感的狀況相反,
還沒看過的快去複習,就能理解這兩種狀況的差別喔
【別再說我是膽小鬼】第一部曲:淺談 重力不安全⏩https://bit.ly/2XYI6n5。
-
下一集,我們來分享怎麼破解👊孩子愛爬高這件事喔
敬請期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60的網紅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任職於喜憨兒基金會的李慶家職能治療師,擁有醫療體系工作十年 社福體系七年的工作經驗。 ‘Snoezelen’起源於荷蘭,由荷蘭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兩個字合成的,意思分別為呼吸及小睡。當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為Hartenburg教養院內重度及多重障...
前庭覺刺激經驗少 在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 All fo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任職於喜憨兒基金會的李慶家職能治療師,擁有醫療體系工作十年 社福體系七年的工作經驗。
‘Snoezelen’起源於荷蘭,由荷蘭文的‘snuffelen’及‘doezelen’兩個字合成的,意思分別為呼吸及小睡。當初是Hulsegge和Verheul1987為Hartenburg教養院內重度及多重障礙的住宿者所設計的,目的是使其休閒場所更有變化,‘Snoezelen’這個詞,用來形容這個人工化的設計場所,希望把放鬆及刺激的經驗透過多感官環境的佈置傳送出去Hulsegge &Verheul, 1987。‘Snoezelen’流傳到英國後,英國人取其意義以‘多感官環境’Multi-Sensory Environment來稱呼,並將其應用於特殊教育中Davies, 2002。
現況
目前多感官教室於使用上之稱呼有Snoezelen Roo與Multi Sensory Environment簡稱MSE兩種,台灣地區多感官引進約二十年左右,目前大多建置在身心障礙機構、社福機構、特殊學校、部分醫院...總數約八十多間,使用/操作人員也十分不同,作業模式亦然。多感官使用了許多職能治療相關的學理應用,例如:感覺統合、感覺註冊、行為改變技術...等,究竟多感官如何發揮作用?
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多感官刺激訓練教室是透過精心設計的燈光、聲音與各式各樣精巧的高科技設施,營造出一個富有吸引力及舒適的學習環境,給予特殊需求學生各種充滿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刺激,並藉由教學環境與訓練課程的安排,學習探索環境、減緩不正常張力變化、減低學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削弱不適應性行為、提升注意力、加強人際互動等,期望提供極重度的孩子更多學習刺激。
過去20年多感官環境Snoezelen廣泛地使用在智能障礙者兒童和成人的教育、治療、及休閒方面。連結到從情境和事件的探索發現的意思,多感官環境為考慮多樣化概念的一種技術。更早有瑞士的醫師、法國的教師等已在200多年前開始運用這樣的技術在醫療和教育方面。主要的考量有二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一、智能障礙者需要被教育而非被安置在貧乏的機構環境,造成更多的感官剝奪。二、發展的發生是透過對環境自發性以及反映對結構環境價值的信念所產生的行動,這樣的行動也鼓勵感覺動作的改善。
多感官訓練教室促進多重感官經驗的接近機會。使用者也普遍地接受多感官環境對極重度和多重障礙者所提供的休閒功能。『休閒』廣泛地被接受擁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潛能,在英國將多感官環境同化為國民教育的感官課程,以完成更寬廣的特殊教育和治療目標。
文獻回顧與分享
大多數文獻多提及多感官之使用結果,鮮少提及操作過程與機轉,台灣部分相同,將陸續分享使用多感官多年的個案故事與發現,從多感官設計、施工、經營、操作、個案評估、分析、教案製作、成效追蹤。希望能讓大家有機會多接觸多感官治療對於服務使用者所帶來的益處。
前庭覺刺激經驗少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孩子總是愛爬高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孩子會有這些行為,可以從幾面向來看: #想尋求前庭覺刺激或#前庭覺刺激經驗少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在比較高的地方,就是因為這樣, 所以他們故意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