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三):認真對待1mm】
教育工作是什麼?Christo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徘徊於大學、大專、夜校和中學各處體驗,最近才終於感覺自己找到了答案。
她不是典型教院出身的老師,大學是讀理大設計系的。畢業後因為怕悶,一直以兼職維生;設計、廣告、媒體和研究工作都做過,也兼教過理大和坊間的設計學校。
留得最久的地方是IVE設計系(現轉型為HKDI,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但她發現在那裡找不到滿足感,「對住學生的時間只有四成,六成都係出去派卡片。因為IVE的目標是職訓嘛,要為學生搵出路。佢請你是因為你有業界的人脈網絡,你要請嘉賓講talk啦,要不斷碌友情卡,我就覺得跟在商業世界工作無乜分別,唔想要這樣的生活,於是就辭職了。」
.
後來朋友介紹了她去新界一間傳統中學教初中視藝科。「係一間好正規的學校,同學又好乖啦,老師又好循規蹈矩。」Christo的出現,令這間學校亂了一陣。
第一堂她就發覺同學們都不喜歡這科,因為以為視藝就是畫畫,他們自覺畫得不漂亮,充滿挫敗感。為了打破同學對創作的成見,她就跟他們玩遊戲,要用最輕、最少和最環保的物料,設計一套保護雞蛋的包裝,令雞蛋從四樓視藝室掉落地面都完好無缺。
「學校知道就話『好危險喎,萬一擲到人點算呀?』我話已經有幾個同學在下面照應,而且係某個範圍之嘛,唔會掉到周圍都係。但佢地就好大陣仗,拉晒繩咁,又有人勸我,『Miss Lau呀,你啲嘢呢,好似啲同學都幾開心,但係可唔可以唔好咁刺激呢?』」
她又不肯著裙上班,「學校原本規定阿Sir要著恤衫西褲、戴皮帶,Miss就要著裙。咁我show比佢睇我著褲都可以好端莊囉,要formal唔一定要著裙架。」後來副校長讓步,說像Christo那樣穿都可以。「我諗係因為佢發現有啲Miss條裙好短,又see through咁,佢就意識到唔係著裙定著褲的問題。」
.
Christo覺得學校待她算包容,仍跟她續約,「我諗因為佢地見到有啲好曳的班級同我一齊又ok,都肯學嘢。」但第二年Christo卻為了保護一個學生而中途辭職。
「有個中一生,喺我堂上跟另一位同學爭執,擸起張櫈『你做咩呀!』好惡咁兇人。」Christo制止他後,和他談了一場,學生也跟同學道歉了,她以為事情了結。「但原來這個同學在其他堂都好唔合作,同老師的關係好差。其他老師就話佢有心想打人、用攻擊性武器,所以要記過,仲要我去做這件事。」
「我覺得無這個必要,小朋友發脾氣,settle咗就無事啦。我唔肯簽名記佢過,但多方面都要我咁做,於是就嘈到上校長度。我話個同學仲有偈傾,唔係惡劣到無得救,係咪咁樣懲罰就可以令佢改呢?」
但校長也不支持她,Christo唯有辭職。「因為這個地方唔適合我喇。講得難聽啲,原來你地要煮死個學生,會用盡辦法想佢唔喺度存在,我覺得這不是教育的宗旨。」
-
之後她又回復兼職生活,其中一份兼職是教創意書院。她對這間學校的第一印象就是「亂」,「好似樣樣嘢都得架喎,你諗到就可以做,無乜規限。同埋啲同學比較比較多variety,出面學校的同學你可以大致分成幾類,但這裡你好感覺到佢地唔想被倒模出來,入學半年後便越來越明顯,會搵返自己的identity。」
書院讓年輕人尋找自我、鼓勵個性發展;但Christo所見,規矩的不明確和執行不一致,也會令他們較難培養正面價值觀。比如同學不懂珍惜學校物資、又會隨手「借走」別人的物品來用,Christo借出工具時會特地提醒「要還架喎」,「若他意識不到有借有還的責任就好大鑊。點解學校咁多失竊?因為佢慣了嘛。我們這三年是培養緊佢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是會跟佢一世的。」
在一般學校顯得另類的Christo,去到創意書院反成為少數的嚴師。她總會在第一堂便說明課堂規則:玩電話會被沒收、不要在課堂期間自出自入,不要講粗口;但她會說明理由,「粗口都是生殖器官和性愛動作,有無必要用這樣的助語詞呢?我想佢地明白說話要謹慎,諗清楚用字的意思。」學生知道她的想法,亦很少會故意挑釁。
.
她在創意書院任教「空間研習」(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Studies),即建築設計、環境創作等,是校本課程的其中一科。Christo期望這科可以培養學生對環境的敏感度、並尋求改善生活空間的方法。「而家個城市係好多屏風樓,總唔可以趕走晒啲人、拆晒佢再起過,但你點樣喺一個咁屏風的環境裡玩一啲野呢?我希望佢地可以多一份善良地改造世界的心。」
由於大學建築系門檻頗高,她的學生未必能成為建築師,但她認為更重要是他們面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 過了高中,人格便大致成型,佢係一個點嘅人,會決定了佢人生點走、佢未來的高度去到邊。揀咩工作都離不開這樣野。佢可以係一個好有責任心、好smart的sales,亦可以係一個好hea的sales。」
但憑空講人生道理,學生不會上心,創作練習是一個更好的媒介,「比如我要佢地切割一個25 x 25cm的正方形,差1mm都唔得。我話差1mm的模型,比例放大後可以是10米、20米,如果間屋多了一條10米的空隙,可以跌好多個人入去喇。咁佢會意識到,係喎,原來有些事情係要好認真對待的。」
.
上學年起她轉做全職,把一間課室佈置成空間研習科的Studio,自己在裡面做事,同學也可以進來做功課或聊天。「只要一有時間留喺位,就會有學生找你,傾人生問題、人際關係、成長、情緒,咩都有。雖然少了私人時間,但如果做老師是指『傳道、授業、解惑』,正正是這些空檔,最能做到解惑。」
「教大專的話,大學生普遍會認為自己知道如何解惑了。現在喺書院,如果每年可以影響到一個人,我都覺得係好成功嘅事。」
-
[圖:上年度中四空間研習的期末創作,要設計一套裝置,為社區提升正能量。有同學造了一套流動韆鞦,組裝容易,可以帶去不同地方玩,而且四角都有座位,讓人邊玩邊聊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