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定義自己的課堂】
「Taco 老師‧墨力全開」版主─ #張玲瑜 老師:有些是「觀念」轉過來的問題,看過《#點亮藝術力》就會驚豔:真的可以這麼做呀!
有人說藝能科是 #副科,學生意興闌珊,她說:這是殘酷的現實,但是也因此我們很自由。說得我這個國文老師都開始羨慕起來。美術課不一定只能發下一張紙,說清楚要畫什麼,什麼時候交,如此而已。她要學生去感受、去整理、去推廣美,像是「紙感採集師」感受生活裡的紙、「八格跳停火柴人」把「美術程度停留在火柴人」的小孩一起帶去美的世界冒險,解析線條的可能……,訪談裡她還提到她帶學生「當故宮小編」,她帶著學生去找到生活中的美的片段,從藝術殿堂的名畫到家裡的廚房紙巾、衛生紙,都有人們停下來的理由。這就是她自己定義的課堂,卻呼應 #新課綱 #素養導向 的理念。
看全文 https://bookzone.pros.is/3lmu7g
➤打造有感學習的創意課堂,讓天賦發光
《點亮藝術力》https://bookzone.pros.is/3ktmwa
➤延伸閱讀
孫菊君老師課堂祕笈公開!
https://bookzone.pros.is/3kuaas
➡加入《天下文化》LINE好友,每天3篇文章閱讀好書https://bookzone.pros.is/3jrtg3
#天下文化 #教師增能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學老師張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摘要】 今年疫情嚴重,許多實體補習班都開始在線上宣傳,拍片、投放廣告,但很多影片或廣告真的很無聊,我不敢說我的創意很有趣,但應該是目前全台灣最有趣的XD 【三位老師的試聽兼找彩蛋活動影片連結】 鎮州老師 👉 https://youtu.be/Wak7haAZmEM 安鎮廷老師 👉 https:/...
創意課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精彩直播中】
一位是教藝術的孫菊君老師
一位是教國文的歐陽立中老師
兩位SUPER老師有什麼共通點,在課堂使孩子勇敢突破框架,讓天賦發光?
在講究連結與互動的時代,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互助共好,幫助他們突破框架、讓天賦發光。「藝術力」的培養,將成為孩子勇於成長的正面助力,一起打造有感創意課堂。
■ 對談:SUPER教師孫菊君、SUPER教師歐陽立中
■ 直播平台:天下文化、未來Family、新北學Bar、歐陽立中「演說課x桌遊課」
讓我們一起《點亮藝術力》 https://pse.is/3jlrkp
創意課堂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彩直播中】
一位是教藝術的孫菊君老師
一位是教國文的歐陽立中老師
兩位SUPER老師有什麼共通點,在課堂使孩子勇敢突破框架,讓天賦發光?
在講究連結與互動的時代,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互助共好,幫助他們突破框架、讓天賦發光。「藝術力」的培養,將成為孩子勇於成長的正面助力,一起打造有感創意課堂。
■ 對談:SUPER教師孫菊君、SUPER教師歐陽立中
■ 直播平台:天下文化、未來Family、新北學Bar、歐陽立中「演說課x桌遊課」
讓我們一起《點亮藝術力》 https://pse.is/3jlrkp
創意課堂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摘要】
今年疫情嚴重,許多實體補習班都開始在線上宣傳,拍片、投放廣告,但很多影片或廣告真的很無聊,我不敢說我的創意很有趣,但應該是目前全台灣最有趣的XD
【三位老師的試聽兼找彩蛋活動影片連結】
鎮州老師 👉 https://youtu.be/Wak7haAZmEM
安鎮廷老師 👉 https://youtu.be/kJ6QeORHY68
耿立老師 👉 https://youtu.be/mb9LkP-oGFg
【本系列其他影片】
上集 👉 從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講到大學離散數學的圖論的五色定理證明 (https://youtu.be/bhB5hubDgss)
下集 👉 還沒拍
【合作單位】
鎮麟升學中心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5HyjCaf2hhbnIzXxyqzGg
宗嶽主任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IrhiBEi_JiLvHjsgbCNHQ
【版權宣告】
本影片版權為張旭 (張舜為) 老師所有
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如果有學校老師在課堂使用我的影片的話
請透過以下聯絡方式通知我讓我知道,謝謝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a2wbjh_xw/hqdefault.jpg)
創意課堂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74Ngqy0QC8/hqdefault.jpg)
創意課堂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Y2FAfanU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