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直以來非常傾心於坂本龍一創作出的音樂,但也是近期才開始深入了解坂本龍一的生平,不只其創作,也涵蓋他的性格、成長背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等等,後來發覺,他實際上應該是一個隨性自在、平易近人又毫無架子的傳奇人物。觀賞《#坂本龍一終章》、閱讀《#音樂使人自由》的過程不停癡癡傻笑,由他自己輕描淡寫說出這些趣事,讓人由內而外更傾心於這位坦率可愛的配樂大師。
⠀⠀⠀⠀⠀
原本,《#末代皇帝》中他所飾演的甘粕正彥是必須切腹自殺的,坂本龍一對此有很多意見,拚命說服貝托魯奇:日本與切腹這種刻板印象對他這種等級的大導演來講很丟臉,而且全球影迷也不會接受吧,那種赴法兩年的時尚男子怎麼可能會切腹。甚至下了最後通牒,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要選擇切腹?還是要選我?如果要留下切腹的劇情,我馬上就回日本。」最後,貝托魯奇不得不退讓,改成甘粕死於舉槍自盡。
⠀⠀⠀⠀⠀
坂本龍一形容,當時每個演員都已經完全投入自己的角色,自己卻每天在《末代皇帝》拍片現場輕浮說笑,表現得吊兒郎當。不但被導演明言規定,拍完某場戲之前都不准笑,飾演溥儀的尊龍還對他說:「你是日本派來的幕後黑手甘粕,是我的敵人,片子沒拍完,我不會跟你說話。」這兩件事過後,全劇組再也沒有人會在下戲之後主動邀他聊天吃飯。
⠀⠀⠀⠀⠀
另一方面,參與《末代皇帝》最初是以演員的身分加入,並未談及配樂,據說顏尼歐莫利克奈天天打電話到片場給貝托魯奇,爭取製作這部電影的配樂,但貝托魯奇遲遲沒有點頭。拍攝期間,導演突然給坂本龍一三天左右的時間,要他做出某一幕的臨時配樂,而非整部電影的音樂,還意味深長地說:「不管是什麼樣的配樂,顏尼歐可都是當場就立刻寫出來哦」,教授只好心一橫,要了一台勉強勘用的鋼琴,完成眼前的工作。
⠀⠀⠀⠀⠀
貝托魯奇應該是滿喜歡用顏尼歐對坂本龍一使出激將法,他說,在《#遮蔽的天空》配樂準備開始正式錄音的現場,貝托魯奇突然表示,自己不滿意前奏的部分,要坂本龍一立刻修改。當下達到這項要求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他希望能夠之後再提供,導演只回了一句「顏尼歐就有辦法」,於是教授旋即要求眼前四十人編制的樂團等他三十分鐘,再度呈現於眾人眼前就是如此樣貌:https://youtu.be/xLRpPISVgoA。
⠀⠀⠀⠀⠀
回到《末代皇帝》,完成拍攝半年過後,製片突然致電坂本龍一紐約工作下榻的飯店,那時他已準備返回東京,這通電話劈頭指定他立刻幫《末代皇帝》製作配樂,期限是一星期,音樂創作方向只有一個依循,「電影的舞台雖然是在中國,不過這是一部歐洲電影。故事的時間雖然是從二次大戰前開始,一直到戰爭期間,但這仍是一部現代電影,我要你做出呈現這種感覺的配樂」。
⠀⠀⠀⠀⠀
他心想,「有說跟沒說一樣」,並提出要求,將期限延長至兩星期,加上一位優秀助手協助,才在魔鬼行程下於時間內完成四十四首曲子,且因過勞而住院。然而,真正的災難是在《末代皇帝》的試映會,差點讓他從椅子上摔下來,這也是坂本龍一日後極少出席自己配樂的電影試映的原因。因為,他拚到住院才完成的音樂被拆得七零八落,四十四首曲子有一半沒被採用,曾經不顧一切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精準搭配畫面與音樂,傾住全力製作出的心血結晶,三兩下就被淘汰,留下的曲目也都被大幅調動,滿是憤怒、失望與驚愕,不得不「忘記」自己操刀過這麼一部電影。
⠀⠀⠀⠀⠀
直到奧斯卡入圍的消息傳到他耳朵裡,他才又非常興奮地動身前往洛杉磯,忙著看周遭是多麼眾星雲集,甚至沒有準備領獎致詞,他大概也沒預料到自己會需要上台這件事,只好用彆腳英文撐過腦袋空白的時間,坂本龍一視此時此刻為這一生永遠的小汙點。
⠀⠀⠀⠀⠀
⠀⠀⠀⠀⠀
⠀⠀⠀⠀⠀
#好勵志
劇組 編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微解封的措施與政策
台灣受到本土確診案例衝擊,將防疫層級升至三級,許多商店家與企業都受到這波影響,在考量到近期本土確診案例有明顯控制住的前提下,決定三級警戒仍延長至7/26,但從7/12會適度的開放經濟體,在防疫優先的選擇上適度的開放,讓經濟能夠持續運作。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9AWmMIww
這次包含餐廳內容、電影院、宗教祭祀等場所只要做好規範就能開放,小型旅行團 (9人以下)、劇組拍攝都在解禁範圍內,對我也是一件好事情,這是我從退伍以後第一次這麼久沒有團隊拍片,只有每周固定繳交我自己個人拍攝的作品。
而包含歌廳、舞廳、KTV、MTV、電子遊樂場、釣蝦場、桌遊店、夾娃娃機店等仍須關閉,自然對於相關的從業人員而言就不是太好的消息了。
為何這次中央政府定調為「微解封」而不是解封,是考量到用最低的開放讓經濟復甦,自然各行各業的限制仍相當多,且這次又交給地方單位有自主管理權,各縣市政府的決策也會影響。
關鍵從來只有一個 - 「台灣要能完全的脫離疫情影響。」
讓疫苗施打的進度能夠持續進展,人民也不至於因長時間的疫情管控而無法生活,考量到報復性出遊的發生,恐會造成大規模的傳染鏈,人民的自主性還是相當重要,雖說本土疫情的數字已經逐漸控制中,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輕鬆,未來我們與病毒共存更可能是全球的議題。
以我自己為例,昨天消息一傳出來,我立即去聯繫之前因三級警戒無法拍攝的廠商,探討12號之後如何執行拍攝,雖然拍片開放了,但我會希望人員的編制能夠有效縮減,並且做好全部防疫準備,包含測量體溫,全程配戴口罩,保持拍攝距離等。
這一點點的解封得來不易,除了珍惜我們也要持續做好防疫的每一點。
我自己一開始就很清楚,在施打疫苗的優先順序中,我幾乎可說是排在最後面的族群,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好自己,盡可能地減少接觸與感染的可能性,來確保我的安全,特別是我在三級警戒的這段時間也回去做經紀人,所以線上工作都在持續運作中,我手上又有很多業務來源,也早在去年十月轉為全線上運作,未來的生活要回到過去,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最後也祝福大家一切順利與平安,黑暗會過去黎明總會來。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劇組 編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大連電視台-台灣原住民最深度專題播出~泰武國小古謠吟唱隊 vs 原聲童聲合唱團
回憶過去..留下美麗紀錄.....
源起
2015年7月24日早上花蓮老家田裏,接到嚴長壽總裁來電,要我安排大連電視來台採訪原住民音樂,總裁也希望藉這個機會將原住民部落旅行,延伸到中國大陸市場。有這個行程安排需求,主要是企業家陳鳳文的受託,想借總裁在東部經營成果,協助大連電視來台拍攝工作,計畫於9月12日起12天,有台灣著名音樂指揮家 陳澄雄老師全程陪同協助。
這次大連電視來台拍攝,是兩岸交流有始以來,算是對台灣原住民音樂在大陸最深度報導,魏妮妮主播在旁白非常有深度詮釋,抓到了文化氛圍與族群核心價值,也特別尊重族人在文化上的堅持。整個採集共分五個單元播出,第一集 相遇 、第二集 回歸 、第三集 守護 第四集 傳承 、第五集 太平洋的風。
這次大連電視台的拍攝,公司團隊整理出原住民在不同時期的歌謠,編制一本拍攝資料,並作有系統作業流程,安排豪華舒適大T巴士,派遣具有原住民專業背景、拍攝紀錄經驗的導遊-高雙鵬,隨團協助、導讀。為拍攝順利,有些採訪是因個人交情、熟悉領域,來往於內湖丹耐夫家族、花東的彼得洛、高山舞集、胡德夫老師、南台灣的泰武國小、少妮瑤、禮納里魯凱族古謠、桑梅娟、及苗栗笛力馬生活工坊南賢天。主要是與主播溝通文化差異、採訪人物背景、族群用語、部落禁忌、必要協助需求等。在拍攝團隊,則事先告知當在地場景畫面、演出內容,讓導演劇組團隊能快速進入工作領域,順利完成拍攝。
影片: